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观察急诊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采用国产超声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机对397例输尿管结石并肾绞痛患者行急诊治疗.结果 经1次碎石后肾纹痛缓解者387例(97.5%),经2次治疗后疼痛缓解者10例(2.5%),经1次治疗后结石排净者353例(88.9%),经2次治疗结石排净者44例(11.1%),结石总排净率为100%,结石排尽时间为1 d~2月,平均4.5 d,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急诊体外冲击波碎石是治疗输尿管结石并肾绞痛的首选方法之一,可尽早解除患者痛苦,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吡柔比星(THP)与卡介苗(BCG)交替灌注的化学免疫疗法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将128例行经尿道膀胱癌电切术的浅表性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3组:Ⅰ组行THP与BCG交替灌注(48例)、Ⅱ组行THP灌注(40例)、Ⅲ组行BCG灌注(40例),随访5年,比较三组肿瘤复发率。结果随访18月~5年,平均4.2年,三组患者复发率分别为8.3%(4/48)、17.5%(7/40)和20%(8/40),Ⅱ、Ⅲ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复发率低于Ⅱ、Ⅲ组(P<0.05)。结论吡柔比星与卡介苗交替灌注的化学免疫疗法明显降低了浅表性膀胱癌的术后复发率,优于单用化疗药物或免疫制剂。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讨尿石成分红外光谱定量分析方法,为临床防治尿石症提供帮助.方法 采用红外光谱法对516例尿路结石行定性及定量分析;定性分析时将所得样品红外光谱图与尿石成分谱库中标准谱图对照,根据特征峰频率、强度及峰宽等判断结石成分,定量分析采用校准曲线法,建立校准曲线回归方程后,根据定性分析结果选择适当的曲线行定量分析.结合临床资料进行比较,探讨本地区尿石成分在不同解剖部位、不同年龄、不同性别患者及复发性结石中的分布情况.结果 草酸钙的检出率最高,为72.9%,其中一水草酸钙为66.7%.上尿路结石中草酸钙、尿酸或尿酸盐、磷酸镁铵的检出率分别为81.2%、11.6%和4.1%,下尿路结石中该3项的检出率分别为 67.3%,18.3%和11.1%.女性患者一水草酸钙(71.2%)、鸟粪石(8.4%)的检出率高于男性,男性患者二水草酸钙(6.8%)、尿酸或尿酸盐(23.1%)的检出率高于女性.青壮年一水草酸钙(79.0%)检出率高于中老年,中老年尿酸结石(26.8%)检出率高于青壮年.复发性结石中尿酸结石(53.8%)和感染性结石(14.1%)的检出率高于初发结石.结论 采用红外光谱定量分析尿石成分,对尿石症的综合治疗及科学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患者,女,67岁。因排尿困难20余年而于2007年9月15日入院。既往有明显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伴排尿费力、尿线细、尿不尽感,曾辗转10余家医院就诊,症状无根本好转,长期自行导尿解决排尿困难,近3年来出现间歇性畏寒发热,偶伴恶心呕吐,近期因症状加重、纳差,入住我科。入院查体:一般情况欠佳,体温39.8℃。心肺无异常,肝脾不大。尿  相似文献   
6.
输尿管镜下治疗输尿管阴性结石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提高输尿管阴性结石的诊治水平。方法 对32例B超及静脉尿路造影(intravenous urogram,IVU)等明确诊断或间接诊断为输尿管阴性结石的患者,行输尿管镜检及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治疗。结果 32例均成功解除梗阻,取得满意疗效,其中29例为一次性碎石取石成功,3例碎石不彻底或结石完全滑入肾盂,术后行体外冲击波碎石(extracorporeal shock-wave lithotripsy,ESWL)1—3次,均获成功,术后随访3—12月,无复发。结论 输尿管镜下碎石取石术是治疗输尿管阴性结石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CT在预测一水草酸钙结石(COM)的碎石脆性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50例开放手术取出的、经红外光谱法证实的COM标本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患者术前均行CT扫描结石,观察其结构特征并采用双盲法对其进行结构异质性分类,同时测量CT值,最后对COM的结构特征、CT值与碎石次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对COM进行结构异质性分类有高度可重复性(K=0.83),同质COM所需碎石冲击次数为(1 883±813)次,异质COM所需碎石冲击次数为(908±527)次,同质COM较异质COM所需碎石冲击次数更多(P<0.05),而CT值与COM的碎石脆性无相关性(P =0.82).结论 一水草酸钙结石的碎石脆性是由其结构决定的,与其CT值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后腹腔途径与经腹途径腹腔镜下切除巨大囊状无功能肾的技术方法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后腹腔途径(后腹腔途径组,26例)与经腹途径(经腹途径组,23例)腹腔镜下切除巨大囊状无功能肾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方法的手术时间、肾脏体积、术中失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手术效果.结果 两组手术均获成功.两组手术时间、肾脏体积、术中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腹腔途径组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少于经腹途径组[(18.0±1.2)h比(48.0±2.0)h,(5.5±1.6)d比(7.5±1.6)d](P<0.05).49例患者术后随访1~3个月,未见异常.结论 后腹腔途径与经腹途径腹腔镜下切除巨大囊状无功能肾均是微创和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后腹腔途径在术后恢复方面优于经腹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吡柔比星(THP)与卡介苗(BCG)交替灌注的化学免疫疗法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将128例行经尿道膀胱癌电切术的浅表性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3组:Ⅰ组行THP与BCG交替灌注(48例)、Ⅱ组行THP灌注(40例)、Ⅲ组行BCG灌注(40例),随访5年,比较三组肿瘤复发率。结果随访18月5年,平均4.2年,三组患者复发率分别为8.3%(4/48)、17.5%(7/40)和20%(8/40),Ⅱ、Ⅲ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复发率低于Ⅱ、Ⅲ组(P〈0.05)。结论吡柔比星与卡介苗交替灌注的化学免疫疗法明显降低了浅表性膀胱癌的术后复发率,优于单用化疗药物或免疫制剂。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尿液中草酸和枸橼酸含量,并应用于临床。【方法】采用LC—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LC—C18(4.6mm×12.5mm,5μm)为预柱;流动相为0.25%磷酸二氢钾(含2.5mmol/L四丁基硫酸氢铵和2.65×10^-5mol/L乙胺四乙酸二钠,pH2.0);检测波长210nm,流速1.0ml/min;柱温25℃;进样量20μl。72例草酸钙结石患者及40例健康志愿者,分为一水草酸钙组(40例)、二水草酸钙组(32例)和对照组(40例),收集上述112例24h尿液处理后取上清液进行HPLC分析,测得尿中草酸和枸橼酸含量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草酸与枸橼酸的标准曲线分别为:Aoxa=12528.4Coxa-641.9(r=0.9990,n=5)和Acit=1607.5Ccit-13.8(r=0.9990,n=5);最低检测限分别为0.4μg/ml和0.8μg/ml;线性范围分别为1.563~100μg/ml和3.125—200μg/ml;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6.6%和95.7%;日内及日间精密度RSD分别小于13.5%和8.3%。二水草酸钙组结石患者的尿草酸高于一水草酸钙组和对照组(P〈0.05),一水草酸钙组患者的尿枸橼酸低于二水草酸钙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检测人24h尿液中的草酸和枸橼酸,方法简单,灵敏。对临床草酸钙结石患者尿液中草酸和枸橼酸测定结果统计发现一水草酸钙结石的形成与结石抑制物枸橼酸的缺乏有关,二水草酸钙结石的形成与高尿草酸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