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目的 研究金蝉花水提物对高糖诱导下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发生上皮-间充质细胞转分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糖诱导HK-2细胞建立糖尿病肾病模型,将细胞分为正常组,高糖组,贝那普利组,金蝉花水提物低、高剂量组(0.1,0.5 mg·L-1),培养24 h后,ELISA测定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Western blot测定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正常组比,高糖组TGF-β1、α-SMA和FN蛋白表达显著增高(P<0.01);与高糖组比,贝那普利组和金蝉花水提物高剂量组TGF-β1、α-SMA和FN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结论 金蝉花水提物可能通过降低TGF-β1、α-SMA和FN蛋白的表达,从而缓解甚至逆转肾小球的硬化与肾间质细胞纤维化,发挥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蛇床子素降低真核载体pcDNA3.1(+)-TGF-β1转染的小鼠心肌成纤维细胞(cardiac fibroblasts,CFs)胶原的表达是否与抑制TGF-β1/Smad信号通路相关。方法 用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TGF-β1转染小鼠CFs,然后在TGF-β1受体抑制剂SB431542预处理或不预处理的情况下,用不同浓度的蛇床子素处理CFs 24 h。ELISA检测上清TGF-β1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内α-SMA、collagen Ⅰ、collagen Ⅲ、Smad2/3、p-Smad2/3、Smad4和Smad7的蛋白表达。结果 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TGF-β1转染CFs后,TGF-β1释放量增加,提示建立了TGF-β1过表达的细胞模型。TGF-β1过表达的CFs经蛇床子素(5~20 μmol·L-1)处理24 h后,TGF-β1、α-SMA、collagenⅠ、collagenⅢ、p-Smad2/3和Smad4蛋白表达降低,Smad7蛋白表达上升。TGF-β1受体抑制剂SB431542预处理2 h后,蛇床子素对α-SMA、collagen Ⅰ、collagen Ⅲ、Smad2/3、p-Smad2/3和Smad4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进一步增强。结论 蛇床子素可以通过直接抑制TGF-β1的产生和Smad通路下调α-SMA和胶原蛋白的表达,这可能是其抗纤维化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石荠苧总黄酮(MSF)对博来霉素致大鼠肺纤维化的干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MSF低、中、高剂量组,气道注射博来霉素(5 mg·kg-1)制备大鼠肺纤维化模型。造模14 d后,阳性对照组给予2 mg·kg-1醋酸泼尼松,MSF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40,80,160 mg·kg-1,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28 d,于造模42 d后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白细胞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透明质酸(HA)含量,Masson染色观察纤维化发展情况,免疫组化检测α-肌动蛋白(α-SMA)表达,蛋白印迹检测核因子-κB(NF-κB)、TGF-β1、TNF-α、Smad2/3和pSmad2/3表达情况。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MSF干预后大鼠血清SOD、GSH活性显著增加;IL-4、TNF-α、TGF-β1和HA含量显著降低(P<0.01);α-SMA表达明显下调,纤维化程度减轻;NF-κB、TNF-α、TGF-β1、Smad2/3和pSmad2/3表达显著降低(P<0.01)。结论 MSF对肺纤维化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和TGF-β1通路信号转导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氟比洛芬酯(flurbiprofen axetil,FA)减轻大鼠肾缺血再灌注炎症损伤的生物学作用及其潜在的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假手术组、假手术+FA(5 mg·kg-1)组、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组和IRI+FA(5 mg·kg-1)组。分析血肌酐和尿素氮指标、进行肾脏组织学切片并进行病理学评分;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脏凋亡指数,包括Bax和caspase-3和Bcl-2的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纤维化指标,包括TGF-β1、Smad3和p-Smad3,以评估FA处理对肾IRI的影响。结果 FA处理可显著抑制血清肌酸和血尿素氮水平的升高,同时改善IRI所致的组织学损害。此外,对于细胞凋亡信号通路,FA预处理可显著降低caspase-3和Bax的表达并增加Bcl-2的水平。对于纤维化信号通路,FA处理可下调典型纤维化分子(TGF-β1,Smad3,p-Smad3)的表达水平。结论 FA处理对肾脏IRI具有保护作用,这可能与减轻炎症和纤维化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肾小管上皮NRK-52E细胞间质转化(EMT)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d通路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NRK-52E细胞,分为对照组、ox-LDL组(50μg/mL ox-LDL)、贝那普利组(50μg/mL ox-LDL+10μmol/L贝那普利)、TGF-β1组(50μg/mL ox-LDL+5 ng/mL TGF-β1)、贝那普利+TGF-β1组(50μg/mL ox-LDL+5 ng/mL TGF-β1+10μmol/L贝那普利)。高倍光学显微镜观察各组NRK-52E细胞表型变化;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EMT标志性蛋白α-SMA、E-cadherin荧光强度;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NRK-52E细胞中α-SMA、E-cadherin蛋白及TGF-β/Smad通路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ox-LDL组梭形或不规则形细胞增多,α-SMA荧光强度及α-SMA、TGF-β1、p-Smad2/Smad2、p-Smad3/Smad3蛋白量显著升高(P0.05);E-cadherin荧光表达强度减弱,蛋白量明显降低(P0.05)。与ox-LDL组比较,贝那普利组细胞表型改变明显减轻,α-SMA荧光表达强度明显减弱,α-SMA、TGF-β1、p-Smad2/Smad2、p-Smad3/Smad3蛋白量显著降低(P0.05),E-cadherin荧光表达强度及蛋白量明显升高(P0.05);TGF-β1组细胞α-SMA荧光表达强度及α-SMA、TGF-β1、p-Smad2/Smad2、p-Smad3/Smad3蛋白量显著升高(P0.05),Ecadherin荧光表达强度及蛋白量明显降低(P0.05)。与贝那普利组比较,贝那普利+TGF-β1组细胞α-SMA荧光表达强度明显增强,α-SMA、TGF-β1、p-Smad2/Smad2、p-Smad3/Smad3蛋白量显著升高(P0.05),E-cadherin荧光表达强度及蛋白量明显降低(P0.05)。与TGF-β1组比较,贝那普利+TGF-β1组细胞α-SMA荧光表达强度及α-SMA、TGF-β1、pSmad2/Smad2、p-Smad3/Smad3蛋白量显著降低(P0.05),E-cadherin荧光表达强度及蛋白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贝那普利可逆转ox-LDL诱导的肾小管上皮NRK-52E细胞间质转化的发生,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TGF-β/Smad通路活化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去甲斑蝥素对体外人源性肾小管细胞株(HK-2)上皮细胞间质转分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以及信号蛋白Smad2/3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K2细胞,分为对照组、TGF-β1组和去甲斑蝥素组(NCTD组)。对照组为无血清DMEM培养,TGG-β1组为TGF-β1 5ng·mL^-1诱导,NCTD组为不同浓度NCTD(0.5、1.0、2.5μg·mL^-1)与TGF-β1(5ng·mL^-1)共同作用,各组作用时间48h。使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上皮性钙黏附蛋白(Ecadherin)与Smad2、Smad3mRNA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检测α-SMA、E-cadherin、Smad2/3、p-Smad2/3蛋白质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GF-β1组α—SMAmRNA及其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d0.05),E-cadherin mRNA及其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5);与TGF-β1组相比,NCTD干预组α—SMAmRNA及其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5),而E-cadherin mRNA及其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5),且均呈剂量依赖性。与对照组相比,TGF-β1组Smad2、Smad3rnRNA和Smad2/3、p-Smad2/3蛋白表达上调(P〈0.05);与TGF-β1组比较,NCTD干预组Smad2、Smad3mRNA和Smad2/3、p-Smad2/3蛋白表达下调(P〈0.05),具有剂量依赖关系。结论去甲斑蝥素具有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EMT的作用,该作用可能与其下调信号蛋白Smad2/3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林远灿  骆海莺  陈红淑 《中国药师》2015,(12):2021-2024
摘 要 目的: 观察垂盆草总黄酮(SSTF)对CCL4诱导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TGF-β1和Smad7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SSTF低剂量组(100 mg·kg-1)、SSTF中剂量组(200 mg·kg-1)、SSTF高剂量组(400 mg·kg-1)和秋水仙碱阳性药对照组,共6组,每组10只。CCL4皮下注射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同时SSTF灌胃干预,7周后处死大鼠。采用Masson染色法检测大鼠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肝脏组织TGF-β1和Smad7蛋白表达,实时定量RT-PCR检测肝脏组织TGF-β1和Smad7mRNA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SSTF各剂量均能显著降低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程度(P<0.05);中高剂量可以显著减少肝组织中TGF-β1蛋白和mRNA表达(P<0.05),并且明显增加Smad7蛋白和mRNA表达(P<0.05)。结论:SSTF可有效地逆转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下调肝组织中TGF-β1蛋白和mRNA表达,及增加Smad7蛋白和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江波涛  王筠  陈青枝  邓芳 《安徽医药》2017,38(2):127-131
目的 观察臭氧氧化后处理(简称“臭氧后处理”)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远期改变的影响。方法 通过随机数字表将36只SD雄性成年大鼠分为假手术(Sham)组、缺血再灌注(I/R)组和臭氧后处理(Postcond)组,每组12只。Sham组:腹部正中切开后充分游离并显露双侧肾脏,切除右肾结束手术。I/R组:切除右肾后,无创血管夹阻断肾蒂45 min,随后开放肾血管。Postcond组:同样操作夹闭左肾蒂45 min,在恢复肾动静脉血灌流后,连续10 d经直肠给予臭氧治疗。术后2周测定肾功能,包括血清肌酐(Scr)和尿素氮(BUN)水平浓度。分别于术后2周及8周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蛋白水平上检测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细胞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信号传导蛋白(Smad-2)在肾脏的表达。结果 术后2周各组肾功能已经基本恢复正常(P>0.05)。Postcond组引起的肾小管间质损伤接近于Sham组,而I/R组HE显示仍有肾小管细胞萎缩变形,炎性细胞浸润甚至空泡形成。同时Masson染色显示小管间质胶原纤维增加(P<0.05)。Postcond组的α-SMA、TGF-β1和Smad-2蛋白的表达高于Sham组,但是都明显低于其在I/R组的表达(P<0.05)。结论 臭氧可以减轻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从而减少肾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1/Smad-2信号通路,降低α-SMA、TGF-β1和Smad-2蛋白在肾组织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通过制备纳米脂质体提高苦参碱(matrine,MT)去活化肝星状细胞的体外作用效果。方法 制备不同载药量(5%、10%、20%)的苦参碱纳米脂质体(Nano-MT)并进行表征;分析药物体外释放行为;给予LX-2细胞不同浓度的Nano-MT(350.00、175.00、87.50、43.75、21.80、10.90、5.40、2.70、1.40 mmol/L),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考察MT、Nano-MT(10 mmol/L)对人肝脏星状细胞LX-2的去活化效果,细胞组化染色检测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α-SMA、TGF-β、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FAP)mRNA表达。结果 Nano-MT透射电镜表征下呈圆形颗粒状;载药量10%制剂载药量较高,粒径分布均一,稳定性好,满足给药需求;制剂中药物释放符合Higuchi方程(R2=0.951 3),72 h左右药物释放量趋于饱和,累计释放量为92.3%。与对照组和MT组比较,Nano-MT组α-SMA、TGF-β阳性细胞数均显著下降(P<0.01、0.001),α-SMA、TGF-β、FGF、FAP mRNA水平显著降低(P<0.01、0.001)。结论 Nano-MT具有一定的缓释作用;可以通过抑制α-SMA表达去活化LX-2细胞抑制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APS)对心肌重构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通过主动脉弓缩窄(transverse aortic constriction,TAC)构建心肌重构小鼠模型并使用APS进行干预。利用心脏超声成像系统,心肌组织麦胚凝集素染色、天狼星红染色及Real-time PCR评价APS对心肌重构小鼠模型的保护作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心肌组织中Nox4、TGF-β1、mTOR及Akt的表达水平,探讨APS保护心肌重构的机制。结果 TAC手术4周后,TAC组小鼠左心室舒张末期后壁厚度(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posterior wall dimension,LVPWd)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左心室收缩功能显著下降,而APS+TAC组小鼠LVPWd较TAC组显著降低(P<0.05),左心室收缩功能明显改善。APS对TAC诱导的小鼠心体比和心胫比增加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P<0.001)。心肌组织病理染色结果显示,TAC组小鼠心肌细胞肥大水平和心肌纤维化水平较空白对照组小鼠显著增加(P<0.01),而APS对TAC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和纤维化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P<0.01或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TAC组小鼠心肌组织中心钠素和脑钠肽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01),而APS对此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或P<0.05)。进一步研究发现,APS干预对TAC诱导的Nox4、TGF-β1、mTOR及p-Akt在心肌组织中的表达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结论 APS能够通过抑制TGF-β1和Nox4/Akt/mTOR信号通路发挥对心肌重构小鼠模型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樟芝多糖通过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的调控对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保护作用。方法 高脂饮食构建小鼠NAFLD模型,设置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樟芝多糖干预1~4周中每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reg细胞的比例,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表达,外周血中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白介素-6(IL-6)的表达。樟芝多糖干预4周后,小鼠处死,取肝脏进行油红染色,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中TGF-β和Foxp3、Smad3蛋白的表达,RT-qPCR检测IL-6、TGF-β、Foxp3、Smad3的mRNA表达。结果 高脂饮食喂养4周后成功构建NAFLD小鼠模型,且模型组中Terg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樟芝多糖干预后Treg比例相比模型组显著增高(P<0.05),小鼠肝功能得到显著改善,外周血中TGF-β表达上调、IL-6的表达下调,肝组织中TGF-β和Foxp3、Smad3蛋白和mRNA均上调,而IL-6的mRNA表达下调。结论 樟芝多糖可以通过Treg和TGF-β-Smad3信号对NAFLD起到保护作用,作用机制和免疫改善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在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小鼠肾间质纤维化模型中肾组织的表达。方法 36只小鼠平均分为假手术组与模型组,术后3、7、14d处死小鼠,取梗阻侧肾组织行HE、Masson染色、免疫组化与RT-PCR检测。结果与假手术组比,模型组TGF-β1及α-SMA表达呈进行性升高,肾间质纤维化程度明显增高(P<0.O1)。结论 TGF-β1及α-SMA在肾间质纤维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刺老苞根皮水提物对成骨细胞TGF-β/BMPs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建立大鼠骨折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刺老苞根皮水提物低、中、高剂量(3.6、1.8、0.9 g/kg)组,ig给药7 d后腹主动脉取血,分离血清;培养大鼠原代成骨细胞,经碱性磷酸酶染色、茜素红染色鉴定合格后,分别以对应组别的动物血清连续培养48 h,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分别检测各组细胞中骨形态发生蛋白质-2(BMP-2)、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d家族相关蛋白1、2(Smad-1、Smad-2)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刺老苞根皮水提物不同浓度的含药血清组BMP-2、TGF-β、Smad-1 mRNA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0.01),中、高剂量含药血清组Smad-2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低、中、高剂量含药血清组的BMP-2、TGF-β、Smad-1、Smad-2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 刺老苞根皮水提物通过上调TGF-β/BMPs信号传导通路中的BMP-2、TGF-β、Smad-1、Smad-2表达,促进成骨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 microRNA-378b(miR-378b)对心脏成纤维细胞的纤维化水平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 小鼠行慢性心肌梗死手术构建体内心肌纤维化模型,利用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诱导原代心脏成纤维细胞发生纤维化以构建体外心肌纤维化模型;实时荧光定量 PCR(qRT-PCR)法检测 2 种纤维化模型中 miR-378b 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 法检测 miR-378b 模拟物和抑制物对心脏成纤维细胞 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心肌纤维化特异性指标)表达量的影响;TargetScan、miRDB 和 miRWalk 软件预测 miR-378b 的下游靶基因,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 miR-378b 与生长相关蛋白 43(GAP43)的靶向关系;Western blotting 法检测 miR-378b 模拟物和抑制物对心脏成纤维细胞 GAP43 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 法检测体内和体外 2 种纤维化模型中 GAP43 的蛋白水平。结果 小鼠心肌纤维化模型组 miR-378b 表达量较假手术组显著降低(P<0.01),心脏成纤维细胞 TGF-β处 理 组 miR-378b表达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01)。在基础水平和 TGF-β 处理后,与对照模拟物组比较,miR-378b 模拟物显著降低细胞的α-SMA蛋白水平(P<0.05);在基础水平,与对照抑制物组比较,miR-378b抑制物可显著升高细胞的α-SMA蛋白水平(P<0.05);但在 TGF-β 处理的细胞中,miR-378b 抑制物不能进一步增加α-SMA蛋白表达量。GAP43 是 miR-378b 直接作用的下游靶基因,与对照组比较,miR-378b可负调控心脏成纤维细胞GAP43的蛋白表达水平(P<0.01)。心肌纤维化模型组小鼠心肌 GAP43 蛋白表达量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P<0.01),心脏成纤维细胞 TGF-β处理组GAP43蛋白表达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01)。结论 miR-378b 可抑制心脏成纤维细胞纤维化,该功能可能通过抑制其下游靶基因 GAP43 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罗沙司他(roxadustat,ROX)改善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RIF)的机制。方法 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UUO组、UUO+ROX (25,50 mg·kg-1)剂量组,每组12只。左侧输尿管结扎制备RIF大鼠模型,造模后第3天开始每天灌胃给药,连续给药21 d。测定大鼠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水平;HE染色、Masson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及胶原沉积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情况。体外培养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分为对照组、TGF-β1(5 ng·mL-1)组、TGF-β1+二甲基亚砜(DMSO)组和TGF-β1+ROX (10,20,40 μmol·L-1)组,细胞先用ROX或DMSO预处理2 h,再用TGF-β1(5 ng·mL-1)处理48 h。Western blotting检测肾组织和细胞内I型胶原(collagen Ⅰ)、Ⅲ型胶原(collagen Ⅲ)、E-钙黏蛋白(E-Cadherin)、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波形蛋白(Vimentin)、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Notch-1、Notch-1胞内域(NICD)和Hes1的表达。结果 动物实验结果显示,与UUO组相比,ROX给药组大鼠Scr和BUN水平明显降低,肾组织胶原沉积明显减少,collagen Ⅰ和collagen Ⅲ的蛋白表达明显降低,RIF程度明显减轻;肾组织上皮细胞标志物E-Cadherin的表达明显升高而间质细胞标志物Fibronectin、α-SMA和Vimentin明显降低(P<0.05或P<0.01);同时肾组织HIF-1α、Notch-1、NICD和Hes1的表达明显下调(P<0.05或P<0.01)。细胞实验结果表明,与TGF-β1组相比,不同剂量ROX均能明显降低HIF-1α、Notch-1、NICD和Hes1的表达;显著上调E-Cadherin的表达,明显下调Fibronectin、α-SMA和Vimentin的表达(P<0.05或P<0.01)。结论 本研究结果提示ROX可减轻UUO大鼠RIF,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HIF-1α/Notch-1信号通路、逆转肾小管上皮细胞上皮-间质转分化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扶正化瘀方影响转化生长因子p(TGF-β)1信号转导与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抗氯化汞中毒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机理。方法SD雄性大鼠44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扶正化瘀方组(FZHY组)与维生素E组(Vit.E组),以8mg/kg氯化汞水溶液灌胃9周制备大鼠肾间质纤维化模型。从造模开始扶正化瘀方组以扶正化瘀方4.6g/kg大鼠体重灌胃,Vit.E组以100mg,kg大鼠体重VitE水溶液灌胃,1次/天,共9周。免疫荧光法观察肾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E-cadherin、TGF-β1表达,Western blot观察肾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E-cadherin、TGF-β1、TβR-1、Smad2、P-Smad2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肾组织E-cadherin表达明显降低,扶正化瘀方干预后其表达明显升高;模型组α-SMA、TGF-β1、TBR—1、P—Smad2表达明显升高,扶正化瘀方干预能降低其表达。各组大鼠Smad2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扶正化瘀方可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从而减轻肾间质纤维化,其机制与抑制纤维化肾脏TGF-β及其Ⅰ型受体的表达、下调Smad2活性,抑制TGF—β/Smads病理信号转导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黄芪甲苷对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模型大鼠的改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水飞蓟宾组(30 mg·kg–1)、黄芪甲苷组(14 mg·kg–1)。采用50% CCl4橄榄油溶液(1.5 mL·kg–1)腹腔注射建立肝纤维化模型,每周2次,持续8周。然后各组大鼠按照每天10 mL·kg–1灌胃相应药物,共4周。检测大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含量;计算肝脏指数;苏木素-伊红(HE)及Masson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转化生长因子(TGF-β1)、上皮间质转化标志物E-钙黏蛋白(E-cadherin)、N-钙黏蛋白(N-cadherin)和α-平滑肌动蛋白(α-SMA)的蛋白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TGF-β1和E-cadherin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肝脏指数显著升高(P<0.01),血清中ALT、AST含量明显上升(P<0.01),胶原容积分数明显增加(P<0.01),肝组织内E-cadherin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1),α-SMA、N-cadherin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TGF-β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升(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黄芪甲苷组肝脏指数大幅下降(P<0.01),血清中ALT和AST含量明显降低(P<0.01),胶原容积分数明显下降(P<0.01),肝组织内E-cadherin蛋白表达上调(P<0.05),α-SMA、N-cadherin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1),TGF-β1蛋白和mRNA表达下降(P<0.01或P<0.05)。结论 黄芪甲苷对CCl4诱导肝纤维化模型大鼠具有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N-cadherin、α-SMA、TGF-β1蛋白表达,上调E-cadherin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大黄酸对高脂饮食诱导的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高脂饮食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35 mg/kg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分为模型组,大黄酸低、中、高剂量(50、100、150 mg/kg)组,二甲双胍(300 mg/kg)组,另设正常对照组。分别于0、2、4、8周测定大鼠血糖、尿微量白蛋白;8周末检测大鼠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总胆固醇(TC)与三酰甘油(TG)水平;HE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病理;蛋白印记法检测大黄酸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Smad3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模型组大鼠血糖及尿微量白蛋白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升高,大黄酸各剂量组均能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其中,大黄酸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P<0.05);与模型组相比,大黄酸各剂量组可降低大鼠血清Cr、BUN、TC与TG值,但是大黄酸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血清Cr、BUN、TC与TG值(P<0.05);病理学观察显示模型组大鼠肾组织病变较为明显,大黄酸高剂量组肾组织病变明显改善,且糖尿病大鼠肾组织TGF-β1与Smad3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5)。结论 大黄酸对糖尿病肾病有预防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肾功能、调节血脂及下调肾组织TGF-β1与Smad3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湿生扁蕾口山酮对溃疡性结肠炎(UC)肠纤维化大鼠肠上皮细胞间质转化的影响。方法 通过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大鼠溃疡性结肠炎肠纤维化模型,利用湿生扁蕾口 山酮干预溃疡性结肠炎肠纤维化模型大鼠,采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检测上皮表型标记蛋白E-钙黏蛋白(E-cadherin)和间质表型标记蛋白α-SMA的表达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法检测E-钙黏蛋白、α-SMA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湿生扁蕾口山酮显著增加溃疡性结肠炎肠纤维化大鼠肠上皮细胞E-cadherin的表达,抑制α-SMA的表达。结论 湿生扁蕾口山酮可通过抑制结肠上皮细胞间质转化作用,明显改善2,4,6-三硝基苯磺酸诱导的大鼠溃疡性结肠炎肠纤维化。  相似文献   

20.
黄连碱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黄连碱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6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尿毒清组、黄连碱200,100和50 mg·kg-1剂量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各组大鼠灌胃腺嘌吟,连续28 d,制成CRF模型。造模同时,黄连碱200,100和50 mg·kg-1剂量组每日分别灌胃200,100和50 mg·kg-1黄连碱。治疗后,观察各组大鼠体质量的变化、检测24 h尿量及尿蛋白含量,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TGF-β1及PAI-1的含量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肾组织TGF-β1及PAI-1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200,100和50 mg·kg-1剂量的黄连碱干预后,大鼠体质量及24 h尿量显著增加(P<0.05),尿蛋白显著降低(P<0.05),且血清中BUN、SCr、TGF-β1及PAI-1含量和肾组织TGF-β1和PAI-1表达均显著降低(P <0.05)。结论 黄连碱对CRF大鼠的肾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其机制与降低血清及肾组织中TGF-β1和PAI-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