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睾丸原发性类癌的临床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于睾丸的类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鉴别诊断及其组织起源。方法:应用光镜、免疫组织化学对4例原发于睾丸的类癌进行检测。结果:4例患者均表现为阴囊肿块,病程2~36年,其中2例伴有会阴胀痛感。肿块呈结节状,直径3.0~4.0cm,切面灰黄色,界清,1例有灶性坏死。组织学上,癌细胞呈圆形、多角形,胞质略嗜伊红颗粒状,胞界不清。核单一,圆形,染色质点彩状。癌细胞排列呈岛状、梁状,可见小的规则的菊形团样结构及大的不规则腺管样结构,腺腔内可见红染的分泌物。癌巢间为纤细的纤维组织间隔。免疫表型,癌细胞弥漫性表达突触素、嗜铬素、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和细胞角蛋白。结论:睾丸原发性类癌罕见,组织起源有争议。该肿瘤应与精原细胞瘤、转移性类癌、支持细胞瘤及粒层细胞瘤等鉴别。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睾丸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癌的起源、诊断要点和治疗方法,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例睾丸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资料,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患者左侧睾丸有一无痛肿块,质硬。彩超扫描证实左侧睾丸内存在一2.7cmX2.3crux3.1cm低回声实性团块,包膜完整,界限清楚,肿块内血流信号丰富;腹膜后、腹股沟彩超检查未见肿大淋巴结。血清肿瘤标记物pHCG、CEA和AFP未见异常。手术完整切除肿瘤,术后病检提示为睾丸神经内分泌癌。病变组织起源于神经内分泌细胞,癌细胞类圆形,胞质伊红染,核圆形,颗粒状,癌细胞呈巢状或岛状排列。癌细胞弥漫性表达突触素、嗜铬颗粒A和细胞角蛋白。结论:睾丸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癌罕见,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组织学特点和免疫组化标记物是诊断该病的主要依据,需与转移性类癌和混合性类癌相鉴别。早期诊断并手术效果良好,术后应密切随访预防复发和转移。  相似文献   

3.
胃类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发性胃类癌是比较少见的胃肿瘤,约占所有胃肿瘤的0.3%。但最近Staren等认为,传统的胃癌形态学诊断多以组织学改变为依据。事实上胃粘膜包含各种类型的外分泌和内分泌细胞,用免疫组化等检测显示,神经内分泌瘤的病例并非少见。Harvey等也认为,胃类  相似文献   

4.
睾丸原发性卵黄囊瘤临床病理分析(附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睾丸原发性卵黄囊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运用光镜、免疫组化对8例睾丸原发性卵黄囊瘤进行检测。结果:8例睾丸原发性卵黄囊瘤来自我院1998~2013年诊治的病例(2例为外院会诊病例),占我院同期睾丸生殖细胞肿瘤的10.7%(8/75),患者年龄7~43岁,平均23.9岁,8例患者临床表现均为患侧睾丸无痛性肿大,均发生于单侧睾丸。组织学:全部病例肿瘤组织均见微囊或网状结构和嗜酸性透明滴,而作为本瘤结构的S-D小体有5例。8例中仅1例为单纯性卵黄囊瘤,其余7例均为混合性卵黄囊瘤。免疫表型:AFP为其特征性标记物。结论:原发于睾丸的卵黄囊瘤是罕见的恶性肿瘤,术前AFP检测有助诊断,确诊依赖于病理检查。以手术加放、化疗的综合治疗措施,可以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睾丸大细胞钙化型支持细胞瘤的临床及病理组织学特征。方法:运用组织学、免疫组化及组织化学技术对1例睾丸大细胞钙化型支持细胞瘤进行光镜观察及免疫标记,并结合相关文献对其临床表现、组织形态、免疫组化特点及治疗和预后等进行分析。结果:患者为青年男性,病理组织学表现为肿瘤细胞排列成巢状、梁状,细胞呈多角形,胞质嗜酸,核大空泡状,伴间质广泛钙化。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肿瘤细胞inh ib in(+)、S-100(+)和vim entin(+),PLAP(-)、SMA(-)、CK(-)、AFP(-)。组织化学染色阿辛蓝(+)、过碘酸雪夫氏反应(PAS)阴性。结论:大细胞钙化型支持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睾丸性索间质肿瘤;免疫组化有助于睾丸大细胞钙化型支持细胞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包括精原细胞瘤的管状型、睾丸间质细胞瘤(Leyd ig细胞瘤)、普通型及硬化型支持细胞瘤、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以及隐睾中的支持细胞结节等,手术切除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脏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治疗方法。方法报告1例55岁女性原发性肝脏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病例。术前增强CT、增强MRI、全身PET/CT均提示肝右叶恶性肿瘤,且除外肝外肿瘤。予病人行肝7、8段切除术,术后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确诊为肝脏神经内分泌肿瘤,G2级;术后病人未进行化疗或其他辅助治疗。结果该病人随访4年至今,状态良好,生活工作正常,无肝脏肿瘤复发,也无其他部位肿瘤发生。结论原发性肝脏神经内分泌肿瘤极其罕见,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单发病灶和少有典型的类癌综合征是其重要的临床特征;积极的根治性手术是目前治疗该病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伴有合体滋养叶细胞成分的睾丸精原细胞瘤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方法:应用光镜对3例伴有合体滋养叶细胞成分的睾丸精原细胞瘤进行病理组织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结合临床进行预后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均为典型精原细胞瘤基础上伴有合体滋养叶细胞。免疫表型:一致性肿瘤细胞弥漫强表达CD117、OCT-4、SALL4、PLAP,合体滋养叶细胞表达hCG。随访:2例术后行化疗,连续监测血清β-hCG水平均正常,现一般情况良好;1例会诊病例术后血清β-hCG水平正常,常规化疗后,一般情况良好。结论:睾丸精原细胞瘤常见,但睾丸精原细胞瘤伴有合体滋养叶细胞及血清β-hCG增高者罕见,是一种少见的睾丸生殖细胞肿瘤亚型,其好发于年轻患者,对化疗敏感,预后相对较好,此亚型需引起临床及病理医师重视,以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乳头类癌的病理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特征及其诊断和治疗。方法总结1例原发性十二指肠乳头类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该患者经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顺利康复出院。诊断为十二指肠乳头类癌。术后免疫组化分析:5-羟色胺、胃泌素、生长抑素、抗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阴性,嗜铬素A、突触素及胰高血糖素阳性。结论原发性十二指肠乳头类癌临床罕见,诊断困难,需结合病理组织形态、免疫表型特征、临床特征,治疗以手术为主。  相似文献   

9.
Secretagogin在神经内分泌肿瘤组织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检测Secretagogin(SCGN)在神经内分泌肿瘤组织中的表达,与神经内分泌肿瘤标志物进行比较,探讨SCGN作为临床病理诊断神经内分泌肿瘤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收集神经内分泌肿瘤181例(包括类癌、小细胞肺癌、肾上腺皮脂腺瘤等共14种)和非内分泌肿瘤198例(包括肺肿瘤共39种).所有标本分别用SCGN、CD56、Svn、CgA和NSE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181例神经内分泌肿瘤中115例SCGN表达阳性,而且在类癌、小细胞肺癌、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癌伴神经内分泌分化、胰腺内分泌肿瘤、垂体腺瘤和甲状腺髓样癌中均呈持续阳性表达,阳性率均高于80%,明显高于CD56、CgA、SYN、NSE.而SCGN在非神经内分泌肿瘤中表达仅为3%.结论:SCGN对神经内分泌肿瘤具有高度特异性和敏感性,可能成为神经内分泌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小细胞癌的病理诊断和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1例肾小细胞癌进行光镜、电镜观察和免疫组化标记并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杲结节状肿瘤位于肾下部近肾门处,瘤组织由短梭形与小圆形细胞构成,呈片巢状、小梁状排列。瘤细胞胞质较少,核深染,核分裂像多见。瘤组织浸润肾皮质、肾盂和肾门周围脂肪组织。肾门处与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可见转移。电镜见瘤细胞胞质内较多神经内分泌颗粒。免疫组化示多种上皮与神经内分泌标志物表达阳性,全身其他脏器未发现肿瘤。随访21个月无复发转移。站论肾脏小细胞癌具有小细胞癌的一般病理形态学特征。依据光镜、电镜变化和免疫组化标记并除外转移,可确诊为肾原发性小细胞癌。  相似文献   

11.
喉神经内分泌癌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喉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我科收治的3例喉神经内分泌癌,其中非典型类癌1例,行手术切除及颈淋巴结清扫术;神经内分泌型小细胞癌2例,1例行手术切除及颈淋巴结清扫术加术后放化疗,另外1例行放化疗。结果非典型类癌1例,术后19个月发现全身多发骨转移,行化疗后珊隋况稳定。行手术及术后放化疗的神经内分泌型小细胞癌患者治疗后6个月后死于肿瘤。行放化疗的神经内分泌型小细胞癌患者在两年内死于肿瘤。结论喉神经内分泌肿瘤是一组形态预后各异的病变,正确诊断有赖于临床特点、光镜、免疫组化检查,部分患者需行超微结构检查。放射性核素标记的生长抑素类似物是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断的新方法。不同病理亚型的喉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治疗方法及预后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甲状腺原发性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和鉴别诊断。方法:报道1例罕见甲状腺原发性结外NK/T细胞淋巴瘤,并结合相关文献对其临床表现、组织形态学、免疫组化及治疗预后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男性,84岁。声嘶1个月余,加重伴呼吸困难20 d。扪及双侧甲状腺肿物6 cm×5 cm大小,手术取出灰白灰褐色碎组织大小约为8 cm×4 cm×3 cm,质地中等。切面实性,灰白灰红色,质地嫩,呈鱼肉样外观。镜下甲状腺组织被破坏,可见中等大小的异型瘤细胞弥漫浸润,并见地图样凝固性坏死和围血管破坏。免疫组化:瘤细胞LCA、CD3、CD43、CD2、CD56、Gr B、Ti A-1和CD30均为(+),Ki-67阳性指数(90%)。CK、EMA、S-100、Syn、Cg A、CD20、CD79a、PAX-5、CD21、Bcl-6、Mum-1和ALK均为(-)。结论:甲状腺原发性结外NK/T细胞淋巴瘤是一种罕见肿瘤,恶性度高,确诊需依靠病理学形态特点和免疫组化指标综合判断。鉴别诊断包括未分化癌、神经内分泌癌、PNET、小细胞恶性黑色素瘤。  相似文献   

13.
睾丸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睾丸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MGCT)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我院13例原发性睾丸MGCT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睾丸MGCT占我院同期睾丸生殖细胞肿瘤的24.1%(13/54),患者年龄2~53岁,平均28.3岁。全部病例均发生于单侧睾丸,左侧6例,右侧7例,左右侧比为0.86∶1。睾丸MGCT病理形态多样,肿瘤成分包括胚胎性癌(11例,84.6%)、精原细胞瘤(8例,61.5%)、畸胎瘤(6例,46.2%)、绒毛膜癌及卵黄囊瘤(均为4例,23.1%)。其中9例(69.2%)包含2种不同的生殖细胞肿瘤成分,3例(30.8%)包含3种不同的肿瘤成分,1例(7.7%)包含5种不同的肿瘤成分。结论:睾丸MGCT非常少见,好发于青壮年男性,不同的肿瘤成分其生物学行为、临床治疗和预后不同,因此准确的病理诊断非常必要,免疫组化标记对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消化系统神经内分泌肿瘤(NEN)的诊断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29例NEN患者的临床资料,依照新的WHO分类法对其治疗方式及预后进行重新评估。结果29例患者中男19例,女10例,平均年龄46.5岁。全部病例均无类癌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所有病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2例胃神经内分泌癌分别行根治性全胃切除和根治性远端胃切除;3例位于十二指肠,其中2例为神经内分泌癌、1例为神经内分泌瘤,均行胰十二指肠切除;2例小肠神经内分泌癌均行小肠部分切除术;3例位于阑尾,其中1例神经内分泌癌行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2例神经内分泌瘤行阑尾切除术;1例升结肠神经内分泌癌行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18例位于直肠,其中4例神经内分泌癌行经腹直肠癌前切除术或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14例神经内分泌瘤则予以经腹直肠前切除术、经肛局部切除术或内镜黏膜切除术。全组13例神经内分泌癌患者术后1年生存率为38.4%,3年生存率为7.7%;16例神经内分泌瘤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为8113%。结论消化系统NEN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多位于直肠,手术治疗是有效的方法;神经内分泌癌预后较差,而神经内分泌瘤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我院1例罕见胃印戒细胞癌睾丸转移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组织化学在睾丸转移瘤与原发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了我院收治1例睾丸肿瘤患者,1年前曾行胃贲门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提示低分化印戒细胞癌,术后未予以放化疗,此次外院睾丸穿刺活检病理报告为低分化腺癌浸润或转移,考虑患者的病情及预后,行患侧根治性睾丸切除术。结果:术中见睾丸略增大,约4cm×3cm×2cm,质地硬,颜色呈淡红色,附睾大小、质地无异常。术后病理证实胃低分化腺癌合并印戒细胞癌转移。随访半年,临床症状好转。结论:胃印戒细胞癌睾丸转移非常罕见,特定的免疫组织化学指标可以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膀胱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的病理及临床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洽水平。方法:介绍1例94岁高龄膀胱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诊治情况及病理特点,并复习有关文献,分析该肿瘤的组织来源、病理和免疫组化特征、诊治及预后情况。结果:本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术后病理诊断为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免疫组化染色示肿瘤细胞表达神经内分泌标记物NSE和CgA,肿瘤标志物Ki-67、C-erB-2、P53表达阳性,PSA、Syn表达阴性。患者术后1个月死亡。结论:膀胱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是一种比较少见的高度恶性肿瘤,主要依靠病理及免疫组化诊断,早期膀胱镜检查及活检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肝脏神经内分泌肿瘤发病率较低,相关研究较少,本文通过对35例肝脏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治过程进行分析总结,并结合相关文献探讨其发病情况及诊治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01-01至2019-08-27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诊治的35例肝脏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根据2010版消化系统肿瘤WHO分类标准,分为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瘤3例,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癌5例,继发性神经内分泌瘤G2级4例,继发性神经内分泌癌23例。12例患者接受肝切除手术,3例患者接受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15例接受全身化疗,7例患者接受射频消融术,其他治疗方法包括无水酒精消融、舒尼替尼或奥曲肽治疗等。所有患者均接受长期随访,截至末次随访日期,28例患者死亡,7例患者生存,中位生存时间22个月。结论 肝脏神经内分泌肿瘤是一类罕见的异质性肿瘤,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是确诊的主要手段,多学科综合治疗有助于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胰腺少见肿瘤的MDCT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3例胰腺少见肿瘤的MDCT资料,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 23例肿瘤中实性假乳头状瘤7例,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癌6例,胰岛素瘤3例,非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癌2例,原发性胰腺淋巴瘤3例,胰腺转移瘤2例。不同肿瘤具有不同MDCT表现。结论 MDCT对胰腺少见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睾丸原发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睾丸DLBCL的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化标记,结合文献对其临床病理学特点进行分析。23例患者年龄48~76岁,平均61.4岁,82.6%患者超过50岁。病变部位左侧睾丸9例,右侧14例,均为单侧发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睾丸无痛性进行性肿大。结果:组织学主要表现为肿瘤细胞弥漫浸润于睾丸实质,细胞体积较大,异型性明显,核分裂易见。免疫表型均表达B细胞标志物。5例获得随访资料,4例截止随访时均存活,随访时间2~32个月,1例随访9个月后死亡。结论:睾丸DLBCL少见,多发于老年男性患者,具有侵袭性生物学行为。诊断时极易误诊或漏诊,其确诊依赖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标记对明确诊断及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睾丸恶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FT)的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治疗以及预后.方法 对1例睾丸恶性SFT进行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行根治性左睾丸附睾切除术,术后随访6个月,患者因未继续治疗死亡.手术标本肉眼观:呈实质性结节状,分叶状,包膜完整,切面灰白色,质硬.镜下:瘤细胞梭形、短梭形,呈编织状、漩涡状、席纹样、条束样排列,部分区域细胞稀疏,瘤细胞之间可见较多的胶原纤维.肿瘤伴出血、坏死,细胞密集,脉管中见瘤栓,核异型性明显,核分裂像>4个/10HPF.肿瘤细胞CD34、Bcl-2、CD99、Vimentin等阳性,Myoglobin、CK、S-100等阴性.结论 睾丸恶性SFT的生物学行为无特异性,诊断应结合大体标本、组织学以及免疫组化,应与梭形细胞肿瘤鉴别.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术后需要进行定期随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