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李莉  张锡敏  樊晶 《中国输血杂志》2011,24(12):1059-1060
目的比较全自动血液成分分离仪分离血小板(简称机分血小板)与手工制备血小板的质量,探讨白膜法机分血小板的优越性。方法分别对50袋机分血小板和手工制备血小板的容量、血小板含量、白细胞混入量、红细胞混入量进行测定,同时计算血小板回收率,并进行U检验和χ2检验。结果机分血小板的容量及血小板含量显著高于手工制备血小板(U=16.13、20.00,P<0.01),白细胞和红细胞的混入量明显低于手工制备的血小板(U=25.32、5.15,P<0.01)。机分血小板与手工制备血小板的回收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3,P<0.01)。结论白膜法机分血小板的质量明显优于手工制备的血小板,值得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2.
全自动血液成分分离仪白膜法制备血小板的参数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采用全自动血液成分分离仪,用白膜法制备浓缩血小板,寻找理想的制备条件。方法分别比较两种离心力及白膜量对血小板和悬浮红细胞质量的影响。结果白膜量43g,血小板计数及回收率均显著高于42g(P<0.01),悬浮红细胞中白细胞残存率显著低于42g(P<0.01)。两种离心力对血小板及悬浮红细胞质量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2236×g、白膜量43g为白膜法机器分离血小板的最佳制备参数。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PrecilXC-20型自动血沉仪测定结果与传统魏氏法的相关性和线性。方法分别用自动血沉仪法和传统魏氏法测定50例临床患者1h血沉。结果经统计学处理,2种方法的测定结果相关系数为0.84,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内,二者测定结果一致,但当血沉>10mm/h后,手工法测定均值高于仪器法(t=2.61,P<0.01),而且随着测定值增加,二者之间差异越明显。结论自动血沉仪法对正常标本测定结果与手工法接近,而在血沉升高的标本则手工法结果更可靠。  相似文献   

4.
石冬敏  吴元健  马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22):2721-2723,2725
目的对普利生LBY-NJ4A全自动血小板聚集仪(NJ4A)进行性能评估。方法 109mmol/L枸橼酸钠真空管采血,分离富含血小板血浆(PRP)和贫血小板血浆(PPP),应用NJ4A及配套质控品、诱导剂和清洗液,测定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AR),测试精密度、通道一致性、不确定度、检测限、干扰等。结果批内不精密度测试,变异系数(CV)为3.4%~5.0%;4个不同通道测定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携带污染率2.82%;CV批内≤3.5%,CV批间≤4.2%,CV总≤3.8%;总误差范围为5.6%~10.3%,不确定度在可接受范围;2个水平质控品测定值与靶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J4A与LBY-NJ2比对结果相关良好(r=0.998,P<0.01);系统误差(SE)=|0.01~0.62|;检测限97.5%,可能性7.85%;Hb≤150mg/L、TG≤3.80g/L、TBIL≤246g/L对结果无干扰;PRP稀释度与聚集率高低无线性关系;40例健康体检者的参考范围MARADP=(68.7±11.2)%、MARAA=(65.1±16.1)%,与公认的参考范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J4A精密度、准确度、不确定度、灵敏度、携带污染率、抗干扰等性能指标符合CLSI规范,可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两种白膜分离方法,以及制备汇集血小板的效果进行对比。方法分别用手工法和全血分离机自动分离法,从全血中收集白膜制备汇集血小板。采用血细胞计数仪对血小板产量和残余RBC计数,用Nageotte法对残余WBC手工计数。结果两种方法制备红细胞悬液中的红细胞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白膜中白细胞数、血小板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汇集血小板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手工法损失红细胞较多,两种方法分离白膜的效果无差异,但制备汇集血小板的效果以自动法高于手工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应用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XE-pro IPF master软件定量检测外周血中的网织血小板比率(immature platelet fraction,IPF),对其进行方法学评价,以探讨IPF在监测肿瘤患者化疗时骨髓增生情况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临床新鲜全血标本高、中、低值,连续重复测定20次,计算变异系数(CV)评价批内精密度和重复性;用仪器配套质控品连续测定20 d,评价批问精密度和重复性;同时评估其稳定性和携带污染率,并进行该方法与流式细胞术检测IPF的相关性研究.选择182名健康对照者以及130例肿瘤化疗患者,根据治疗后PLT的变化情况将肿瘤化疗患者分为化疗后PLT下降组和PLT恢复组,检测各组IPF值.结果 该血细胞分析仪检测IPF的批内精密度高、中、低值的CV分别是4.71%、4.33%、4.95%,批间CV为4.1%,均小于5%.稳定性检测中值和低值24 h内CV均小于5%,高值24 h内CV小于10%.携带污染率取值范围为0.6%~2.7%,平均值为1.2%.与流式细胞仪检测IPF相关性较好(R2=0.776 1,P<0.01).化疗后PLT下降组的IPF中位数为14.45%,PLT恢复组为7.35%,健康对照组为15.68%,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49.032,P<0.01).PLT下降组的IPF值高于PLT恢复组(t=-5.681,P<0.01),PLT恢复组的IPF值低于健康对照组(t=-6.662,P<0.01).结论 应用Sysmex XE-2100血细胞分析仪进行IPF检测精密度高,稳定性好;IPF可作为肿瘤化疗患者PLT生成情况的有效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并比较机器单采法及手工法分离制备血小板制剂用于儿科血液病输注的效果。方法输注机器单采血小板患儿463例次为机采制剂组,输注手工分离血小板制剂患儿155例次为手工制剂组,分别在输注后24、48及72h作外周血血小板计数,观察临床止血效果、有无输血反应发生,计算血小板计数增加校正指数(CCI)、血小板回升率(PPR)、输注无效率、输血反应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输注后24、48、72h,机采制剂组:CCI分别为18.9、15.4、14.1,PPR分别为33.4%、27.8%、25.0%;手工制剂组:CCI分别为11.3、9.4、2.9,PPR分别为20.3%、10.3%、3.8%;机采法制剂组均明显高于手工制剂组(P<0.01)。机采制剂组输注无效率10.58%、输血反应发生率3.02%,手工制剂组相应为32.90%及11.61%,机采组虽都明显低于手工组,但两组均达到较好的临床止血目的,组间无差异。结论输注机器单采血小板制剂能更有效地提高血液病患儿的血小板值,减少其血小板输注无效及输血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流式细胞术计数血小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流式细胞仪计数血小板的实验方法。方法 用PE标记抗人CD61抗体标记全血中血小板 ,同时加入 5 μl已知浓度的FITC 微球溶液。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 (FL2 )和微球 (FL1)的数量 ,换算出患者血小板浓度。结果 流式细胞仪法与血细胞计数仪法计数结果无显著性差异 ,低血小板组两法相关程度低于正常血小板组 ,提示流式细胞仪计数血小板能排除多种干扰因素 ,最低检出血小板量为 0 15 0× 10 9/L。该方法CV =5 4 % (Plt=2 2 0×10 9/L)和 11 1% (Plt=1 5 7× 10 9/L)。结论 流式细胞仪法适合对低血小板标本血小板的精确计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电阻抗法及光学法检测血小板的准确性,总结出提高血小板计数准确性的方法。方法收集300例住院患者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_2)抗凝静脉血标本,采用电阻抗法、光学法及手工法检测血小板计数;观察电阻抗法血小板计数的直方图,同时推制血片染色,人工镜检观察血小板形态;以手工法血小板计数为金标准,比较电阻抗法和光学法血小板计数的准确性。结果 300例患者血液标本中,检出血小板形态异常86例(28.67%),主要为大血小板共检出81例,占94.19%;血小板异常形态标本中,与手工法测定血小板计数比较,电阻抗法血小板计数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79,P=0.0000);光学法血小板计数也较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78,P=0.563 8)。检出血小板形态正常214例,占71.33%;血小板正常形态标本中,与手工法测定血小板计数比较,电阻抗法与光学法血小板计数均较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566,P=0.571 5;t=1.379,P=0.163 0)。结论血小板形态正常时,电阻抗法和光学法计数血小板与手工法结果基本一致,当血小板形态异常时,电阻抗法计数结果较手工法低,而光学法血小板计数结果与手工法无明显差异,因此,当电阻抗法计数血小板直方图提示异常时,应采用光学法或手工法进行复查。  相似文献   

10.
不同方法检测静脉血和末梢血血小板结果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对小儿末梢血标本血小板聚集现象的分析,探讨血常规标本采集的方法。方法 用SE 9000、KX 21及手工法对80例小儿末梢血进行检测,同时从中选择 20 例取静脉血进行两仪器不同检测通道、手工法血小板检测。结果 (1)静脉血:以手工法为参考,三种之间经 F检验,P<0.01,有高度显著性差异。其中SE 9000与KX 21;SE 9000与手工法之间经 q检验,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KX 21与手工法之间经 q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3)静脉血与末梢血;SE 9000末梢通道,两标本检验结果经 t检验,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KX 21 末梢通道,两标本检验结果经 t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手工法两标本经 t检验,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小儿末梢血标本直接影响血小板检测结果,为保证检验质量,有必要逐步普及、推广小儿静脉血常规检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Meta分析方法系统评价单采和手工血小板在临床输血治疗中提升血小板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BM、CNKI、VIP、万方等数据库。收集应用单采和手工血小板在临床输血治疗中提升血小板的随机和半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iew manager5.0软件对资料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个研究,1 00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输注手工血小板组相比,单采血小板组血小板计数增加校正指数(CCI)明显升高(WMD=5.46,95%CI:2.75~8.17,P<0.01);实际血小板回收率(PPR)亦提高(WMD=14.17,95%CI:7.75~20.59,P=0.05);输血反应发生率也较低(RR=0.28,95%CI:0.16~0.48,P<0.01)。结论输注单采血小板制剂能更有效地提高患者的血小板值,临床止血效果优于输注手工血小板制剂,并减少其血小板输注无效及输血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手工分离及机器分离两种方法制备血小板的相关质量指标。方法对来源于街头采集的400 ml全血60袋,分别采用机器及手工分离白膜层,比较两种制备方法的白膜层血小板回收率、终产品血小板回收率、血小板含量、红细胞混入量、产品容量。结果机器分离血小板白膜层的血小板回收率及产品血小板回收率均高于手工分离制备(P0.05)。两种制备方法的红细胞混入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工分离血小板终产品容量变异系数高于机器制备血小板(P0.05)。结论机器制备浓缩血小板所收集的血小板回收率及容量均优于手工制备血小板。  相似文献   

13.
TACE-Ⅱ血液成分分离仪制备血小板参数最佳值的设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机采血小板无偿化的进一步推广实施,以及临床血小板用量逐年上升,手工采集的血小板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多,使得原本浪费的资源又得以大量应用。为使手工分离血小板实现自动化和标准化,本中心近年来引进了全自动成份分离仪,使制备过程全部在密闭的联袋系统中进行,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易行具有实用价值的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14.
自动和手工制备浓缩血小板的质量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比较自动和手工两种方法 制备浓缩血小板的质量及其影响冈素.方法 将200例献血者(献血前72小时内朱服用过阿斯旺林类药物,采血顺畅)随机分为两组:自动分离制备组和手工分离制备组.采用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计数仪检测血小板计数、红细胞混入量,进行血小板质量评价.结果 手工分离制备组制备的血小板计数:(5.31±0.20)×1010/L,自动分离制备组血小板计数为7.57±0.20×1010/L;手工分离制备组红细胞混人量为(2.50±0.293)×109L.自动分离制备组红细胞混入量为(1.07±0.038)×109/L.经统计学分析,自动与手工制备组两项指标均具有统计学差异.自动分离组和手工分离组单袋体积分别为49.55±0.45ml和51.85±0.71ml,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自动分离制备组所制备浓缩血小板与手工组比较,无论是血小板数量还是红细胞混人量,自动分离制备组的效果相对比较好.  相似文献   

15.
美国BT-2100全自动血球计数仪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本文通过对血球仪的评价 ,观察、了解 ,掌握BT 2 1 0 0全自动血球仪的准确度、精密度、污染率等。方法 :以两种定值质控血液 ,自备高、中、低值血液 ,正常人血液以及随机 2 0人份病人血液等 ,分别进行测定统计。结果 :各项 (除PLT外 )s值在 1 6以内 ,CV值及总CV值在 1 8%以内 ,携带污染率小于 1 % ,白细胞计数同手工比较 ,P >0 0 5。结论 :BT 2 1 0 0血球仪的重复性、稳定性、准确度、精密度均较好 ,携带污染率低 ,同手工检测可比性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BC 5500计数嗜酸性粒细胞的可信性。方法:采集100份门诊患者的标本,分别用BC 5500、手工法和CD 3700对嗜酸性粒细胞进行计数;另取低、中、高值嗜酸性粒细胞标本各1份,分别用BC 5500和手工法进行计数,得出CV值。结果:计数100份标本,BC 5500和手工法的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t=1.473),BC 5500和CD 3700的结果呈正相关(r=0.995 3);BC 5500和手工法的CV值分别为2.47%和8.94%。结论:BC 5500计数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具有良好的可信性。  相似文献   

17.
目前,浓缩血小板的手工分离制备方法有:富含血小板血浆法(PRP法)和去白膜法(BC法)2种。我们就去白膜法分离血小板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1富含血小板血浆法分离制备血小板(PRP法)20世纪70—80年代,富含血小板血浆法为血小板分离制备的标准方法。此方法是先将全血经轻离心后分离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采用白膜法制备的血液成分分离机制备混合浓缩血小板与手工制混合浓缩血小板的质量差异。方法取72袋无偿献血者捐献的400ml全血,随机分为机制组和手工组,分离制备混合浓缩血小板。对两组混合浓缩血小板的容量、红细胞的混入量和血小板的产量进行监测。结果机制组和手工制备的混合浓缩血小板的容量(ml)分别为270±6.5和289±1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机制组和手工组血小板的含量(×1010个/袋)分别为5.4±0.2和4.3±2.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液成分分离机制备血液便于质量控制;同时可显著提高混合浓缩血小板的收集率,产品容量浮动小,易达到国家要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自动和手工两种方法制备浓缩血小板的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将200冽献血者(献血前72小时内未服用过阿斯匹林类药物,采血顺畅)随机分为两组:自动分离制备组和手工分离制备组。采用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计数仪检测血小板计数、红细胞混入量,进行血小板质量评价。结果手工分离制备组制备的血小板计数:(5.31±0.20)×10^10/L,自动分离制备组血小板计数为7.57±0.20×10^10/L;手工分离制备组红细胞混入量为(2.50±0.293)×10^10/L,自动分离制备组红细胞混入量为(1.07±0.03×10^10/L。经统计学分析,自动与手工制备组两项指标均具有统计学差异。自动分离组和手工分离组单袋体积分别为49.55±0.45ml和51.85±0.71ml。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自动分离制备组所制备浓缩血小板与手工组比较.无论是血小板数量还是红细胞混入量.自动分离制备组的效果相对比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外源性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growthfactor,HGF)对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凋亡及左室重塑的影响。方法:将56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假手术+HGF组、对照组和干预组。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复制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干预组静脉注射给予HGF2mg/(kg·12h),4周后测心功能、左室重塑指标,取出心脏,梗死区/缺血区重量比为梗死范围。TUNEL法染色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blot法测定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对照组的左室舒张末容积、左室相对重量、左室壁厚度均显著升高(t=3.598,2.348,2.324,P<0.05~0.01),左室缩短分数(leftventricularfractionofshortening,LVFS)、左室射血分数(leftventricularejectionfraction,LVEF)均显著降低(t=4.311,3.330,P<0.01)。HGF干预组LVESV,LVEDV显著低于对照组(t=2.810,2.449,P<0.01);LVFS及LVEF均显著升高。HGF干预组细胞凋亡率、心肌梗死范围均低于对照组(t=2.302,2.344,P<0.01)。左室腔直径与心肌细胞凋亡率呈正相关(r=0.801,P<0.01)。干预组梗死心肌周围bcl-2表达(灰度值1.37)显著高于对照组(灰度值0.17)(t=21.043,P<0.01)。结论:HGF能减少心肌梗死范围、降低心肌细胞凋亡率并能限制心肌梗死后的左室重塑,改善心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抗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