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2年吉林省18岁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及防治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吉林省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及防治状况。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样本覆盖全省9个地区,共抽取12个县(区),每个县(区)抽取3个(乡镇)街道、6个(村)委,共6572户13549人,调查于2002年开展,经询问调查获得居民个人基本情况,通过体检获得血压数据。结果吉林省成人收缩压均值为(120.4±14.8)mmHg,舒张压均值为(79.9±10.0)mmHg;理想血压率为34.0%;高血压患病率为22.2%;血压正常高值率17.1%;居民测血压率38.8%;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别为27.4%、20.1%、3.0%。结论吉林省成人高血压患病率高,防治状况薄弱,开展高血压综合防治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
贾薇  林剑琴 《中国校医》2000,14(1):31-31
为了解我市初中生血压情况,为早期预防高血压提供科学依据,笔者进行了调查。1对象与方法1997年10-12月,对福州市3所中学4047名12-15岁初中生,按《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检测细则》进行身高、体重和血压测试。按WHO推荐的身高标准体重法进行评价,体重超过标准体重10%-20%为超重,超过20%以上为肥胖。血压超过18.62/12.00kPa(140/90mmHg)为高血压。2结果与分析2.1检测结果从表1看,出男女生高血压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x2=1.58,P>0.1),仅超重肥胖率男生明显高于女生(x2=34.05,P<0.01)。此外,超重…  相似文献   

3.
北京市朝阳区成人血压及血脂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北京市朝阳区成人血压及血脂的现状,为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控措施提供资料。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共有741名成人接受血压测量(水银柱式血压计测量),其中的256人进行血脂测定(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结果朝阳区成人血压增高的患病率为43.31%,标化患病率为37.12%;血脂异常的患病率为51.56%,标化率为44.19%。男性、女性血压增高的患病率都为双峰型,都在45~50岁、65~70岁时达到高峰。在60岁之前,男性血压增高的患病率大于女性;60岁之后,女性血压增高的患病率大于男性。在50-60岁之前,男性血脂异常的患病率大于女性;50—60岁之后,女性血脂异常的患病率大于男性。血脂异常人群与血脂正常人群的高血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73,P〈0.01)。结论朝阳区成人血压增高和血脂异常的比例很高,今后应加强对全人群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通过环境、人群意识及态度的改变来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2006年上海市部分律师人群血压状况及分布特点。[方法]以2006年上海市参加体检律师668人(其中544名男性)为研究对象,测量血压、身高、体重,并检测血三酰甘油(TG)及血糖(GLU).按年龄≤34岁、35~45岁、46~59岁及≥60岁分组,分别观察各年龄组的各项指标变化。[结果]高血压患病率为21.71%。其中男性患病率为23.16%,女性患病率为16.67%。三酰甘油、血糖等生化指标各年龄组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但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在46—59和≥60岁年龄组分别为(122.87±20.11)mmHg/(82.96±12.81)mmHg和(131.33±17.66)mmHg/(85.78±8.91)mmHg,与35~45和≤34岁年龄组人群相比[分别为(115.13±16.73)mmHg/(76.52±11.24)mmHg和(112.09±10.29)mmHg/(75.30±6.97)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和体质指数(BMI)为高血压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律师人群高血压防治的重点在中老年律师,中老年律师应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控制体重增长,加强身体锻炼。  相似文献   

5.
詹会莲 《中国妇幼保健》2004,19(10):109-110
目的:探讨丽江市纳西族3~6岁儿童血压水平、高血压患病率及相关因素分布特点,提高儿童保健质量。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城乡纳西族837名3~6岁健康儿童进行血压测定。结果:5.26%收缩压偏高,4.06%舒张压偏高。结论:认为将儿童血压测定列为儿童常规体检内容.及早发现血压偏高者,并对易患儿童血压连续监测,及早干预是有效降低成人原发性高血压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珠海市斗门区居民体重指数(BMI)、腹围与血压的关系,为控制体重及向心性肥胖从而降低高血压发病率提供参考。方法按照分层、整群、随机相结合的方法,抽取斗门区两镇,对其农村居民进行面对面调查和体检。结果体重指数为〈24、24~28、≥28时,血压均值分别为125.49/79.81、135.62/85.42、/44.63/93.77mmHg,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27.5%、47.6%、71.0%;腹围从正常到腹部肥胖,血压均值从124.67/79.65mmHg上升到135.50/85.09mmHg,高血压患病率从25.5%上升到48.5%。体重指数对血压、高血压患病率的预测效果高于腹围;超重、肥胖与正常组相比,发生高血压的危险性分别增加3.0和5.2倍。结论珠海市斗门区居民血压值和高血压患病率随着体重指数、腹围的增加而上升,体重指数是预测高血压的重要指标,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控制体重指数在正常范围内。  相似文献   

7.
警惕正常高值血压心血管病危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将正常高值血压定义为120-139/80-89mmHg,其范围与美国JNC-7所定义的“高血压前期”相同。根据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资料,中国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己达18.8%,正常高值血压者约占30%,其中130-139/85-89mmHg高值血压占10%左右。  相似文献   

8.
天津市3~6岁儿童血压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天津市3~6岁儿童血压水平,高血压检出率及主要影响因素,对血压高于正常儿童进行早期干预,更好地控制成年人原发性高血压病,提高儿童健康水平。[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全市18个区县共抽取15940名3~6岁儿童(男8337人,女7603人),进行问卷调查并测量血压、身高、体重、头围、胸围等发育指标。血压值位于同性别、同年龄儿童血压值P10~P91,为临界高血压;超过P95,为血压高于正常。[结果]天津市3~6岁儿童高血压检出率为9.4%(男童8.6%,女童10.2%),临界高血压检出率为7.3%(男童8.2%,女童6.4%),其中,肥胖儿童高血压检出率为13.8%,明显高于正常儿童;男女童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值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各年龄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男女性别间差异亦有显著性,男童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高于同年龄组女童,城区组男女童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高于农村组同性别年龄组儿童。[结论]应将儿童血压测定列为儿童常规体检内容,及早发现血压偏高儿童,连续监测、实施干预是降低成人原发性高血压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廖小春 《中国保健》2010,(6):128-129
目的了解中学生体质指数和高血压患病率的现状,并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测量于都县区6所中学12~18岁中学生3165名的体质指数、血压,分析了解体质指数与高血压的相关性。结果3165.g中学生,高血压者105人,患病率为3.31%。正常体质者高血压患病率为1.98%,超重者为8.13%,肥胖者为12.98%,3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学生高血压患病率随体质指数增加而明显增加,应加强对中学生体质量的控制,普及高血压的知识为基本措施,采取鼓励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合理膳食,定期组织体检,便于早期筛查和干预。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     
正常血压为收缩压≤140mmHg(18.6kpa),舒张压≤90mmHg(12kpa),收缩压≥160mmHg(21.3kpa)和(或)舒张压≥95mmHg(12.6kpa),称为高血压。当血压值在上述二者之间,称为临界高血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大庆市学龄儿童血压水平的特点和变化趋势并探讨影响儿童血压水平的危险因素。方法以大庆市小学新人学儿童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五年的前瞻性研究;研究对象每年进行身高、体重和血压的测量,隔年进行三酰甘油、血糖和胰岛素的测定。统计分析采用SPSS10.0软件。结果447例研究对象中,基线调查高血压患病率为2.01%、血压偏高者15.44%,至第五年患病率增至5.37%、血压偏高者19.46%。5年间,收缩压由(100.65±11.62)mmHg(1mmHg=0.133kPa)增至(106.67±9.29)mmHg,舒张压由(66.27±11.31)mmHg增至(70.28±7.98)mmHg,第五年男、女生差异显著。高血压家族史、体重指数(BMI)、三酰甘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和胰岛素敏感指数与血压水平有关联;其中家族史、BMI和胰岛素敏感指数对血压的变异解释最有意义,家族史与收缩压和胰岛素的差异与肥胖有关,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有独立作用。结论大庆市学龄期儿童高血压的患病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肥胖、遗传和胰岛素抵抗是高血压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这三者可独立作用,亦可相互协同。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温州市瓯海区居民高血压流行病学状况。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2个村1872名18岁以上的常住居民,于2008年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调查人群平均收缩压为(129.3±19.8)mmHg,平均舒张压为(81.3±9.8)mmHg。高血压患病粗率为36.6%,标化患病率为24.3%,男性为26.9%,女性为21.6%。高血压人群知晓率为53.2%,服药率为43.4%,控制率仅为9.2%。在血压正常人群中,仅36.4%的人血压处于120/80mmHg(收缩压/舒张压)以下,有63.6%的人血压处于正常高值。高血压人群患糖尿病、高尿酸血症、血脂异常、超重和肥胖、代谢综合征的比例高于血压正常人群。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家族史、糖尿病、高TG血症、超重和肥胖、经常饮酒、腰围和年龄大是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而文化程度高是保护因素。结论温州市瓯海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与1991年相比明显增长(近1倍),而知晓率、服药率和控制率仍偏低。  相似文献   

13.
农村居民体质指数、腰围与血压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 研究山东省居民体质指数(BMI)、腰围与血压的关系。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对确定的调查人群进行问卷调查,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和血压,并计算出体质指数和腰臀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当体质指数(kg/m2)在18.5~23.9,24~27.9,≥28时,血压均值分别是123.5/76.1,128.8/80.0,134.5/85.6mmHg,高血压的患病率分别是15.65%,26.38%和43.78%。当体质指数≥24和/或腰围≥85cm(女性≥80cm),血压增长的速度明显加快,高血压的患病率也明显上升。结论 血压均值和高血压的患病率随着体质指数和腰围的增加而上升.二者是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我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血压与超重和肥胖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目的阐明儿童青少年时期高血压与超重和肥胖的相关性,为成年期疾病的早期预防提供相关依据。方法利用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2004年监测结果,应用相关和偏相关分析的统计方法对146211名7~17岁儿童青少年的血压和体重指数的分布进行分析。结果各年龄组SBP和DBP均值均呈体重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的趋势;男生体重正常组高血压患病率为1.6%,超重组为4.2%,肥胖组为9.9%,女生高血压患病率也为体重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BMI与SBP及DBP进行相关分析,BMI与SBP的相关系数为0.392,BMI与DBP的相关系数为0.305(P〈0.05),与SBP和DBP的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240和0.171(P〈0.05)。同时,对各省城乡儿童青少年的血压偏高患病率与超重肥胖患病率进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各省城乡儿童青少年收缩压和舒张压都高的患病率与肥胖患病率都有显著相关。结论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与高血压有显著的相关性。预防儿童青少年高血压应从预防超重和肥胖做起。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北京市公安干警血压水平。方法于2009年对北京市某区全部1315名在职公安干警进行血压测量等身体检查,分析血压水平及血压分级情况。结果公安干警高血压患病率为43.3%,其中I级高血压25.3%,Ⅱ级高血压12.7%,Ⅲ级高血压5.3%;正常高值血压个体占40.9%;正常血压个体占15.2%。男性血压水平高于女性(P〈0.05),血压水平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平均舒张压在41~50岁达到高峰。超重人群血压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群。结论公安干警血压水平高于一般人群,正常高值血压人群构成比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利用同步测量法测量成人四肢血压,探讨成人左右侧血压水平之间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选择2009年12月至2011年8月期间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20164例作为研究对象,记录年龄,测量身高、体重;利用动脉硬化检测仪,采用同步测量方式测量四肢血压,并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上肢、下肢,左右两侧的血压水平是不同的,左侧上肢血压略高于右侧,而右侧下肢血压略高于左侧(P=0.0001);(2)女性上肢舒张压左右差值(2.1±6.7)mm Hg(1mmHg=0.133kPa)比男性的上肢舒张压左右差值(1.4±6.5)mmHg更明显(P=0.0000);男性下肢的收缩压左右差值(2.3±9.6)mmHg比女性的收缩压左右差值(1.9±13.4)mmHg更明显(P=0.0225);(3)在按体质指数划分的低体重人群、正常体重人群、超重人群和肥胖人群中,每组人群的四肢血压水平左右两侧均有显著性差异,但是,这种差异与体质指数无关;(4)身高170cm以上人群的上肢舒张压左右两侧差值比170cm以下人群的差值更明显(P=0.001)。结论成人四肢血压水平确实存在左右两侧的差异,且这种差异在不同性别和不同身高人群中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7.
顾维新  顾闯 《中国校医》1994,8(2):38-39
我院在1990~199.1年间,为徐州市中学教师(包括中专、中技教师)6141人,将他们的血压捡查情况总结如下:1资料和方法检查项目:病史询问、体格检查、血压、身高、体重等项,血压测量方法按WHO规定,取KorotRoff第一音为收缩压(SBP),第五音(消失育)为舒张压(DBP),连续测三次,每次间隔3O秒以上,取其均值为所测血压。如三次血压SBP>21.3kPa(16OmmHg)和/或DBPP12.7kPa(95mmHg)者,休息1小时后复查,如血压仍同前,则定为高血压。临界高血压标准:SBP18.7~21.IkPa(140~159mmHg)和/或DBP12.0~12.sk…  相似文献   

18.
高血压患者认识上的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欣 《药物与人》2009,(3):34-35
高血压是急诊常见的疾病之一,它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也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高血压的患病率在不同国家、地区和种族之间均有差别,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人体的血压分收缩压(即民间讲的上压)和舒张压(下压),医学上高血压定义为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根据血压水平,又进一步将高血压分为1~3级。据统计,目前我国人群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仅30.2%、24.7%、6.1%,依然很低,这和人群对高血压重视不足及认识上的误区相关。  相似文献   

19.
上海市闵行区高血压社区管理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上海市闵行区高血压社区管理效果及其存在的问题,为制定高血压控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闵行区2002-2004年高血压社区管理资料。一级医院每年对首次就诊的35岁以上患者测量血压,筛查高血压患者。于2000年和2001年,闵行区在试点社区开展对高血压患者随访管理。从2002年起,闵行区全面开展社区高血压分级管理,2002、2003年要求各社区按估计患者数的15%(监测点为25%)的比例纳入管理,2004年要求按25%(监测点为50%)纳入管理。对纳入管理的高血压患者建立随访登记表,根据血压水平分1、2、3级,随访监测间隔时间分别为6个月、3个月和1个月,定期监测随访者血压、药物治疗依从性和非药物防治措施的落实情况。随访次数达应随访次数的3/4为规范管理,有1/2以上时间血压控制在目标值以下判定为血压得到控制。结果35岁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6.00%。高血压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高血压社区管理覆盖率52.86%,覆盖率最低的为35岁~组,最高的为85岁~组。2004年,纳入社区管理的高血压患者血压平均控制率达56.98%。结论社区管理提高了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对降低患病率具有积极的作用;中年高血压患者的管理覆盖率较低,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广东省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的变化情况。方法 2002年与1991年两次高血压调查抽样对象均为广东省1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按照国际通用血压测量方法和有关质量控制规定对血压进行测量,对人群中与血压有关的基本情况进行询问。利用两次高血压调查的数据,比较15岁及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及防治效果变化情况。结果 1991年有效血压测量人数42898人,男性19240人,女性23658人,2002年有效血压测量人数15464人,男性6667人,女性8797人。人群平均收缩压从1991年的117.0mmHg上升到2002年的118.8mmHg,上升了1.8mmHg,舒张压则从71.0mmHg上升到74.3mmHg,上升了3.3mmHg。1991年的高血压标化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分别为10.0%、25.5%、12.3%、3.2%,2002年则分别为11.7%、30.3%、24.8%、6.9%,较1991年上升17%、19%、101%及116%。结论 广东省高血压患病率呈稳步上升趁势,防治效果有所改善,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