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Xa21转基因大米对大鼠致畸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Xa2 1转基因大米对大鼠胚胎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将初断乳Wistar大鼠按雌雄分别随机分为 4组 :转基因大米组、非转基因大米组、AIN93G对照组和敌枯双阳性对照组。单笼喂养 ,饲相应鼠料 ,喂满 90天 ,雌雄合笼。观察母鼠和胎鼠的生长发育情况。结果 转基因大米组孕鼠增重、活胎体重、身长、尾长均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 ,而死胎数、吸收胎数、畸形率 (外观、内脏、骨骼 )均显著低于阳性对照组。转基因大米组与非转基因大米组、AIN93G对照组相比 ,所有观察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转Xa2 1基因大米与非转基因大米相比 ,对大鼠受孕率、胚胎生长发育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
转基因大米营养评价试验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探讨转基因大米和传统非转基因大米在营养学方面是否具有实质等同性,为转基因大米的安全性评价提供科学方法。方法: 以转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剂(cowpea trypsin inhibitor, CpTI)基因大米和蛋白含量与之相近的非转基因大米分别配成含蛋白10%(以其所含的大米蛋白为主,添加少量的酪蛋白)、其它营养成分同AIN-93G的饲料喂养断乳Wistar大鼠28 d,比较两组大鼠各营养指标、血液生化指标、体重身长、脏体比、蛋白质功效比(PER)、骨密度。结果: 饲喂转基因大米和非转基因大米的大鼠各项营养学指标无差异。结论: 转基因大米和非转基因大米的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具有实质等同性,并且转基因大米中的CpTI并未明显干扰饲料中其它营养素的吸收,因此,从营养学角度看,转CpTI基因大米基本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3.
转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剂大米90天喂养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 观察转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剂 (简称CpTI)的大米是否具有潜在的毒副作用。方法 将断乳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 3组 :转基因大米组 (T)、非转基因大米组 (N)和阴性对照组 (C)。T组饲料中含 78 3%的转基因大米 ,N组饲料中含 74 7%的非转基因大米。喂养大鼠 90天 ,称量每日进食量、每周体重身长。检测中期及末期的血常规和生化指标。 90天末 ,处死动物 ,取股骨测骨密度 ,称量脏器重量 ,计算脏器系数 ,并对脏器进行病理观察。结果 大部分指标T组与其他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雄性T组 1月末的身长较其他两组长 ,末期的血糖及ALT较其他两组低 ,雌性T组中期的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较其他两组高 ,雌性T组末期单核细胞计数较其他两组高 (P <0 0 5 )。但这些数值都在文献报道的正常范围内。结论 用转CpTI大米喂养大鼠 90天未发现其有对健康产生毒副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在胚胎器官形成期6~15d,孕鼠连续iv给予混配中药制剂(ZNC),观察受试药物有无致畸作用。方法 选用Wistar大鼠,雌雄2:1同笼交配,怀孕母鼠分5组,除阴、阳性对照组外,ZNC设100、250、1000mg/kg 3个剂量组。结果 ①ZNC 1000mg/kg剂量对孕鼠体重增长有影响,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250、100mg/kg剂量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未见明显差异。②ZNC1000mg/kg剂量组胎鼠身长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250、100mg/kg剂量组胎鼠的体重身长、尾长与阴性对照组基本一致,未见明显差异。③ZNC对各剂量大鼠骨骼内脏发育无影响,亦无明显外观畸形。结论 高剂量ZNC可引起大鼠母体毒性反应和胚胎毒性,但未见致畸作用;中低剂量ZNC无胚胎毒性和致畸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米糠蜡进行传统致畸试验和微核试验检测,对其致畸和致突变作用进行评价。方法对小鼠进行急性经口毒性试验,记录中毒症状及死亡情况;进行微核试验,染色观察其嗜多染红细胞中微核发生率;对大鼠进行致畸试验并计算其畸形率。结果急性毒性试验:米糠蜡对雌雄小鼠经口LD50均15g/kg bw。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各剂量组微核率与溶剂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阳性对照组微核率与溶剂对照组及各剂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雌性:χ~2=96.75,P0.05;雄性:χ~2=149.21,P0.05)。大鼠致畸试验:孕鼠与胎鼠的生长发育各剂量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胎鼠的畸形率各剂量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阳性对照组胎鼠畸形率(72.91%)高于阴性对照组(6.85%)及各剂量组(6.56%、8.20%、8.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12,P=0.036;χ~2=17.34,P0.05)。结论米糠蜡对大鼠无致畸作用,对小鼠无致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新药ZNC-1对大鼠生殖毒性的影响。方法按常规致畸试验方法,获取74只孕大鼠,分为5组:3个ZNC-1染毒组与阴性对照组,每组15只;阳性对照组,每组14只。在大鼠胚胎器官形成期6~15d,孕鼠连续经口给予ZNC-1,ZNC-1剂量为3000、1500、1000mg/kg。观察受试药物有无致畸作用。结果①ZNC-13000mg/kg剂量组孕鼠体重增长〔(140.73±37.24)g〕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②ZNC-13000mg/kg剂量组胎鼠身长〔(3.60±0.33)cm〕明显短于阴性对照组〔(3.88±0.19)cm〕;其他剂量组胎鼠的体重、身长、尾长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③ZNC-1各剂量对胎鼠骨骼内脏发育无影响,亦无明显外观畸形。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ZNC-1在3000mg/kg剂量可引起母体毒性反应和胚胎毒性,但未见致畸作用;ZNC-11500mg/kg无胚胎毒性和致畸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新型高能量化合物3,4二呋咱基氧化呋咱(DNTF)的致畸性进行研究,为研究DNTF对人体健康影响和制订职业接触限值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大鼠标准致畸试验,将受孕SD大鼠随机分为3个染毒组(剂量分别为5.0、15.8、50.0 mg/kg)、阴性对照组(植物油)和阳性对照组(环磷酰胺10.0 mg/kg),每组10~15只,对孕鼠于孕期7~12d每天灌胃染毒1次,共6d,妊娠第20天处死,检查孕鼠妊娠与胎鼠畸形情况.结果 与阴性对照组比较,3个染毒组的孕鼠体重、胎重、胎鼠生长发育、胎鼠畸形率、胎鼠骨骼和内脏畸形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NTF在5.0~50.0 mg/kg 染毒剂量范围内对大鼠无明显的母体毒性、胚胎毒性和致畸性.  相似文献   

8.
皮下注射丙烯腈对大鼠致畸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价丙烯腈对雌性大鼠有无致畸作用。方法 于雌性大鼠妊娠第 7~ 16天皮下注射丙烯腈 (AN) 15 ,2 5 ,35mg·kg-1,常规方法检测AN的胚胎毒性和致畸作用。结果  2 5mg·kg-1组死胎率、吸收胎率升高 ,胎鼠平均体重、体长、尾长减小 ,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35mg·kg-1组除窝平均活胎数减少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其余各指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2 5 ,35mg·kg-1组畸胎率、母体畸胎率、活胎畸形率升高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和 /或非常显著性 (P <0 0 5或P <0 0 1) ,且有明确的剂量效应或剂量反应关系。本实验皮下注射AN染毒的致畸最低剂量为 15mg·kg-1,致畸指数为 6 3,以骨骼畸形为主 ,外观畸形主要为无尾、短尾等。结论 丙烯腈皮下注射染毒有明显的胚胎毒性 ,致畸剂量小于经口染毒阈剂量 ,是一种弱致畸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新型含能材料二硝酰胺铵(ADN)的致突变性和致畸性进行研究,为进一步研究ADN对人体健康影响和制订职业接触限值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化学品毒性鉴定技术规范》,采用鼠伤寒沙门杆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体内哺乳动物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精子畸形试验和致畸试验研究ADN的致突变性和致畸性.结果 (1)ADN在8~5000 μg/皿剂量范围内未发现诱变作用;113.8mg/kg剂量染毒组与阴性对照相比,诱发小鼠的微核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4.4~272.0 mg/kg剂量范围内小鼠精子畸形试验结果为阴性.(2)319 mg/kg剂量组活胎率低于阴性对照组,吸收胎率高于阴性对照组;319 mg/kg剂量组胎鼠胸骨1发育不全率高于阴性对照,21.3、79.7、319 mg/kg 3个剂量组胎鼠胸骨4~6发育不全率高于阴性对照组;319 mg/kg剂量组胎鼠内脏畸形率高于阴性对照组.ADN对大鼠的致畸指数为30.结论 ADN属可疑诱变剂,有致畸危害.  相似文献   

10.
维生素A对小鼠致畸作用剂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维生素A的胚胎毒性和致畸作用,以确定VA的致畸剂量。方法:在小鼠胚胎器官形成期,经口给予孕鼠维生素A(VA)1.5g/kg、2.0g/kg、2.7g/kg,于孕后第18天剖腹取仔,观察其活胎外观有无畸形,并对胎仔、骨骼及内脏进行检查。以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结果:高剂量组交配成功率明显下降,第18天处死前孕鼠体重无明显变化,但中剂量组母鼠增重明显减少(P<0.05),高剂量组母鼠增重高于中剂量组,低于阴性对照组。仔鼠统计指标中,吸收胎率、死胎率显著高于阴 对照组(P<0.05)。各剂量组同吸收胎率也呈显著变化(P<0.05)。VA3个剂量组的活胎外观畸形率依次增高,且高剂量组与阴性对照组比有显著性(P<0.05),各组的骨骼畸形率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并且各组间也有显著变化(P<0.05)。内脏检查末见畸形。结论:VA作为孕鼠致畸实验的阳性对照品,以经口给予2mg为宜。  相似文献   

11.
张培军  孙兰  张晶莹 《职业与健康》2012,28(9):1083-1085
目的探讨虎眼万年青对大鼠的致畸作用。方法用大鼠进行致畸胎试验,将动物分成5组:阴性对照组(蒸馏水)、虎眼万年青低剂量组(2.5 g/kg)、中剂量组(3.3 g/kg)、高剂量组(4.1 g/kg)和阳性对照组(维生素A),分别在妊娠的7~16 d灌胃给予。妊娠期间记录孕鼠体重,于妊娠第20天断头处死孕鼠,记录着床数、活胎数、死胎数和吸收胎数;检查胎鼠外观、内脏和骨骼,并称胎鼠体重,量体长。结果阳性对照组,活胎率为90.7%,与对照组(99.3%)比较明显降低(P0.05);迟死胎率和吸收胎率分别为1.3%、7.9%,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P0.05)。4.1、3.3、2.5 g/kg剂量组的孕鼠和胎鼠的各项毒效应观察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该实验剂量与条件下,虎眼万年青对孕鼠生长和胚胎发育无不良影响和致畸作用。  相似文献   

12.
Xa21转基因大米的营养学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转基因大米对幼鼠喂养的营养学功效。方法 将初断乳Wistar大鼠按雌、雄分别随机分为三组 ,即转基因大米组、非转基因大米组和AIN93G正常对照组。饲相应饲料 ,自由进食 ,喂养 2 8天。观察指标 :大鼠进食量、蛋白质功效比、体重、身长、血常规、血生化、脏体比值和骨密度。结果 雄性组 :转基因大米组除肝 体比高于非转基因大米组外 ,其他所有观察指标和非转基因大米组均无显著性差异。雌性组 :转基因大米组肝 体比、血钙和干骺端骨密度高于非转基因大米组 ,其他所有指标转基因大米组和非转基因大米组均无差异。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转基因大米组血钙和干骺端骨密度显著增加。结论 转基因大米 2 8天动物喂养实验未发现有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3.
转sck基因水稻种子中外源蛋白含量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检测转sck基因水稻T6代种子中外源蛋白CpTI及HPT的表达量。方法 对转基因水稻种子进行PCR检测;取外源基因PCR检测阳性植株的叶、茎杆、根部、种子等不同部位对CpTI和HPT蛋白表达进行Westernblot分析,并对PCR检测阳性植株的种子进行双夹心ELISA检测,以同种非转基因水稻M86种子作对照。结果 在转sck基因水稻T6代种子中扩增出sck和hpt基因;Westernblot结果显示转基因水稻的叶片、茎杆和根部的蛋白出现特异的杂交条带,种子蛋白中未出现特异杂交条带。ELISA检测结果显示,转基因水稻种子中CpTI蛋白低于双夹心ELISA的检测低限(<14 μg L) ,HPT蛋白没有被检出。结论 转基因水稻种子中CpTI蛋白含量低于检测低限,不能被定量,并且不含有可检测水平的HPT蛋白。  相似文献   

14.
转Xa21基因大米亚慢性毒性实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观察Xa2 1转基因大米对大鼠的亚慢性毒性损害。方法 将Wistar大鼠按性别体重随机分为转基因大米组、非转基因大米组和AIN93G正常对照组。分别饲相应饲料 90天 ,自由进食。观察大鼠体重、身长、血常规、血生化、脏器重量、骨密度和脏器的病理学检查。结果 与非转基因大米组相比 ,实验中期转基因大米组血糖降低 ,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升高 ,实验结束时上述差异消失 ,但雌性组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升高。与AIN93G正常对照组相比 ,实验中期转基因大米组体重、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显著增高 ,血糖降低 ;实验结束时上述差异消失。脑、心、脾、肺、肾、胃、十二指肠、肾上腺、睾丸、卵巢病理检查未见异常。结论 现有实验结果不能证实转基因大米对大鼠有亚慢性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脂肪酸合成酶抑制剂浅蓝菌素对wistar大鼠生长及代谢的影响,探讨浅蓝菌素控制饮食与体重的作用机制。方法腹腔注射浅蓝菌素,测定大鼠体重及摄食的变化,同时测定血清生化指标,在试验结束后分离腹脂,并作病理学检查。结果在给药后连续7 d摄食减少40%左右,与对照组和控制摄食组比较,试验组体重显著降低(P<0.05),腹脂明显降低(P<0.01);而组织无病理学改变。血清三酰甘油下降(P<0.05),血清游离脂肪酸上升(P<0.05),血糖、尿素氮、白蛋白、球蛋白无明显改变。结论浅蓝菌素可明显抑制摄食和控制体重,是一种比较安全和有效的潜在的减肥药物。  相似文献   

16.
虫草菌多糖保健粉的大鼠胚胎毒性和致畸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虫草菌多糖保健粉的大鼠胚胎毒性和对胎儿的致畸性。方法:应用传统致畸试验,结果:各剂量组胎鼠毒性和畸形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而给予极高剂量(达5000 mg/kg.bw)时,孕鼠体重增重显著性低于阴性对照组,结论:虫草菌多糖保健粉对孕鼠体重增重有一定的影响,无胚胎毒性和致畸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脂饲料诱导肥胖抵抗大鼠热能摄入量减少的机制。方法:雌性SD大鼠36只,按体重随机分为高脂实验组和基础对照组,分别给予高脂饲料和基础饲料13w。13w末根据体重将高脂饲料组再分为饮食诱导肥胖(dietaryinducedobesity,DIO)和饮食诱导肥胖抵抗(dietaryinducedobesityresistant,DIO-R)组,比较各组大鼠能量摄入水平,血浆PYY3-36、NPY浓度,下丘脑匀浆NPY含量及下丘脑Y2-RmRNA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DIO-R大鼠累积热能摄入量低于DIO大鼠(P<0.01),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DIO-R大鼠血浆PYY3-36浓度显著高于DIO和对照组大鼠,下丘脑匀浆NPY含量显著低于DIO大鼠(P<0.01);DIO-R大鼠下丘脑Y2-RmRNA表达水平低于DIO和对照组大鼠(P<0.01)。结论:高脂饲料喂养下,SD大鼠表现为明显的肥胖易感性差异,这种差异与PYY3-36和NPY的食欲调节密切相关,血浆PYY3-36水平的升高与下丘脑NPY水平的下降减少了能量的摄入,从而抑制了体重的过度增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亲代大鼠长期食用含促生长剂食物对子代青春期发育的影响。 [方法 ] 2 0 0 2~ 2 0 0 3年选用大鼠一代动物实验 (从亲代开始给予促生长剂 ,观察仔代的变化 ) ,观察促生长剂对子代大鼠青春期发育的影响及激素水平。[结果 ]子代大鼠的体重低剂量组高于对照组 ,高剂量组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子代雌鼠青春期子宫 /体重、卵巢 /体重明显增加 ,这种作用在低剂量组更为显著 ;子代雄鼠青春期睾丸、附睾的脏体比高剂量组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子代雌鼠子宫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趋势与子宫 /体重呈现出正相关关系 (r =0 815 ,P <0 0 1) ;5 3d的雌鼠血清FSH水平 ,高剂量组高于对照组 ,低剂量组低于对照组 (P <0 0 1) ;5 3d雄鼠PSH水平低、高剂量组均低于对照组 (P <0 0 1) ;外周血红细胞计数各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结论 ]促生长剂可能有弱的雌激素活性 ,可以提前雌性大鼠的青春期生殖系统发育 ,生殖器官脏体比增高 ,促生长剂可能没有雄激素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