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3篇
药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抗HPT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生物学特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抗潮霉素B磷酸转移酶(HPT)的单克隆抗体(McAb),建立一种快速检测转基因作物中该选择标记基因HPT编码蛋白的方法。方法:用基因重组潮霉素B磷酸转移酶(HPT)抗原免疫BALB/C小鼠,采用杂交瘤技术制备McAb。选择不同的抗原决定簇与兔抗HPT多抗配对,建立双抗夹心ELISA检测HPT抗原。结果:筛选出四株稳定分泌抗HPT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IgG亚类鉴定均为IgG1,ELISA检测证实单抗可特异性识别细胞培养上清、重组子菌体裂解产物中及纯化出的HPT蛋白。结合位点测定实验表明4株单抗是针对不同的抗原决定簇,与多克隆抗体组成双抗夹心ELISA法,均可较好地检测到HPT抗原。检测的灵敏度为30ng/ml,且与别的无关抗原无交叉反应性。结论:4株杂交瘤细胞株特异性好,亲和力强,组成双抗夹心ELISA法可用于快速、灵敏检测HPT抗原。  相似文献   
2.
DNA免疫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丽琛  杨晓光 《卫生研究》2006,35(1):110-114
DNA免疫可诱导机体全面的免疫应答,且与传统的蛋白免疫相比具有制作简单、经济安全、易于贮存运输等优点。自发现以来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成为第三代疫苗,并广泛用于各种感染性疾病的防治研究中。作者主要综述DNA免疫作用机理,可能的影响因素,及其在抗体制备、婴儿免疫、粘膜免疫及表达文库免疫等方面的应用。此外,还介绍了增强DNA免疫效果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在营养学研究中,尤其是人群的营养监测中,最核心的问题就是要能够准确可靠地评估居民的膳食营养状况,并分析其对机体的健康效应。通过传统的膳食调查或借助生物标志物评估膳食营养素摄入量可提供的信息不同,对公共卫生政策的制定都是不可或缺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对生物标志物的定义为:通过生物样品(如血和尿)的检测分析评估机体正常的生物学过程、病理变化及对药物治疗的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对初产妇实施亲情-责任交互式护理模式后对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2月~2013年7月来我院分娩的86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就诊时间分组,对照组共430例,收集时间为2011年12月~2012年9月,实施传统的责任制护理模式;观察组共430例,收集时间为2012年10月~2013年7月,实施亲情-责任交互式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分娩方式的选择、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得分及不同分娩方式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得分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选择经阴道分娩方式的产妇比例明显较高,而选择剖宫产的产妇比例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技能维度、内心活动维度及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剖宫产及阴道分娩的观察组研究对象技能维度、内心活动维度及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剖宫产与者阴道分娩者比较以上各项指标得分均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亲情-责任交互式护理模式有利于降低剖宫产率,使初产妇母乳喂养的自我效能提高,可以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青春期女性中雌激素受体(ER-α)基因多态性的分布频率;探讨其对少女骨密度(BMD)和骨转换生化指标的影响,及是否存在弱势ER基因型别的群体。方法选取年龄12~14岁、无相关疾病的健康志愿者158名。采用(1)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对ER-α进行多态性分析;(2)双能X线吸收仪测量全身及前臂的BMD;(3)进口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测定骨转换生化指标(骨钙素BGP、骨碱性磷酸酶BA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和钙调激素(活性维生素D、雌二醇)水平。分析ER-α基因多态性与机体BMD及骨转换生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1)各骨转换生化指标在ER-α基因型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其在PvuⅡ的各基因型别间表现出pp>PP>Pp的趋势。在XbaⅠ各基因型别间未见明显趋势。Px单倍体组与non-Px组间也未显示出差异(P> 0.05);(2)未见ER-α基因型别间全身及前臂BMD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on-Px单倍体组各部位的BMD普遍大于Px单倍体组,但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国青春期少女的ER-α基因多态性未显示出对其骨骼生长发育(BMD和骨转换生化指标)有明显影响,该基因型可能不是主要影响该人群的遗传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中国农村老年人维生素A水平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取2015年中国成人慢性病与营养监测生物样本库的农村老年人血清样本,共纳入3134名60岁以上农村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收集研究对象基本信息,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仪测定调查对象血清中维生素A含量,依据WHO推荐的标准判定人群维生素A营养状况,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中国农村老年人维生素A缺乏与影响因素的关联性。结果血清维生素A含量[M(P25,P75)]为1.92(1.50,2.45)μmoL/L。经加权后的维生素A缺乏率为0.99%,边缘缺乏率为4.38%。西部地区维生素A边缘缺乏率显著高于东部和中部地区,80岁及以上人群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消瘦者显著高于其他,已婚者显著低于未婚/离婚/丧偶者。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和体质指数对维生素A营养状况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015年中国农村老年人维生素A营养状况较好,缺乏率较低。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前期(中度高血糖)是正常血糖和糖尿病之间的中间阶段,即血糖升高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的情况。糖尿病前期通常已经存在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受损,对糖尿病前期患者的干预极具临床意义,可延迟或预防糖尿病的发生。矿物质镁作为一种重要的辅助因子参与许多代谢反应,与葡萄糖代谢和胰岛素稳态有关,目前有研究表明补充镁可以有效降低糖尿病前期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炎症等指标,改善糖代谢水平。也有研究表明增加镁的摄入不能改善糖尿病前期患者的糖代谢。本文拟对目前镁与糖尿病前期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针对抗虫转sck基因水稻中标记基因表达蛋白HPT的食用安全性开展初步研究,主要包括该蛋白在大米中的定性、定量研究、可能的膳食摄入量估计及其潜在致敏性评估等。方法将HPT的编码序列插入带有组氨酸标签(His-tag)的原核表达载体PBV222中进行融合表达,通过脲变性和镍柱亲和层析的方法纯化融合蛋白。用纯化后的6His-HPT蛋白免疫家兔和小鼠,分别制备相应的抗HPT多克隆和单克隆抗体,进一步将这两种抗体组成双抗夹心酶联免疫检测体系,用于检测HPT在转sck基因水稻中的表达水平。在致敏性评估方面,首先将HPT序列与已知的致敏原数据库进行比较,再利用模拟的胃肠液环境进行体外消化稳定性实验。结果重组体经表达纯化后获得了高纯度(95%)的6His-HPT融合蛋白,免疫动物后获得了高效价的抗HPT多克隆及单克隆抗体,经免疫印迹检测证明所制备的抗体可与转基因水稻中及纯化出的HPT蛋白形成特异结合带。由这两种抗体组成的双抗夹心酶联免疫检测体系用于检测HPT抗原时的灵敏度为30ng/ml,可检测出转sck基因水稻叶片中HPT蛋白的表达量约为80~150ng/ml;而在相应的转基因大米中未能检出。HPT序列经与已知的致敏原数据库进行比较未见同源性,但在体外消化稳定性实验中,HPT蛋白在模拟的胃肠液环境中均迅速降解。结论就目前的检测水平来看,转sck基因大米中所含的HPT蛋白水平极低,且对消化环境不稳定,推测该标记基因表达蛋白不易引起可观察到的食用安全性问题。但利用表达的HPT蛋白直接进行动物急性毒性及致敏性实验的工作仍有待进行,有关的结果将进一步报道。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中国城市18~60岁成年人维生素A的营养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从2015年中国成人慢性病与营养监测的302个监测点中,每个监测点按照统计学计算,随机抽取最少量的血清样品,男女各半,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视黄醇的含量。结果 最终检测的血清样本为2571份。根据WHO维生素A缺乏的诊断标准,2015年中国城市18~60岁成年人维生素A水平为1.98(1.56~2.53)μmol/L,缺乏率为0.25%,边缘缺乏率为4.45%。其中成年男性维生素A水平为2.19(1.75~2.78)μmol/L,缺乏率为0.05%,边缘缺乏率为2.48%;成年女性维生素A水平为1.80(1.42~2.25)μmol/L,缺乏率为0.46%,边缘缺乏率为6.51%,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按照年龄段分析,18~29岁成年人维生素A缺乏率和边缘缺乏率最高,分别为0.34%和5.81%,50~60岁的缺乏率和边缘缺乏率最低,分别为0.15%和2.60%,两个年龄段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低体重的成年人维生素A缺乏率和边缘缺乏率分别为0.95%和7.24%,正常体重的缺乏率和边缘...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中国18~60岁成人血清锌水平、锌缺乏状况的分布及影响因素。方法基于"2015年中国成人慢性病与营养监测"数据资料,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3903人份血样品,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分析血清锌在不同性别、年龄、地区类型、地域成人中的分布情况,以及体质指数、运动、吸烟、饮酒、维生素A水平等因素对血清锌浓度及锌缺乏率的影响。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锌的缺乏与各影响因素间的关联性。结果 2015年中国18~60岁成人血清锌中位数为103.44(95%CI 64.84~186.12)μg/dL,总体锌的缺乏率为6.04%。血清锌水平在不同性别、地区类型、地域分布、维生素A状况、吸烟状态、饮酒状态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锌缺乏率的比较中,少数民族(10.67%)高于汉族(5.44%),农村(7.35%)高于城市(4.90%),维生素A缺乏者(9.12%)高于正常者(5.90%),非运动人群(6.29%)高于运动人群(5.09%),西部地区最高(7.33%),不同体质指数者中超重者最低(4.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相关因素分析时,维生素A缺乏者发生锌缺乏的风险是正常者的1.89倍(95%CI 1.13~3.18),超重人群发生锌缺乏的风险是正常人群的0.71倍(95%CI 0.52~0.96)。结论 2015年中国18~60岁成人血清锌缺乏处于较低风险。维生素A缺乏是锌缺乏的危险因素,但超重是锌缺乏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