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5 毫秒
1.
从 1998年测得的 7~ 18岁壮族男女学生 5 2 49名 6项指标 (身高、坐高、体重、胸围、肩宽和骨盆宽 )的资料 ,计算出12项指数 ,并与汉族和蒙古族进行比较。结果显示 :12项指数中 ,年龄变化规律与汉族和蒙古族基本相似 ,但身体各部分的发育程度不同 ,并存在城乡差别。提示壮族学生体型为横径较宽的粗壮体型 ,城市男女生多数年龄组为长躯干型 ,乡村男女生多数年龄组为中躯干型 ;城乡男女生肩型大多为中肩型 ;全部年龄组的胸型均为窄胸型 ;城男 7~ 18岁、14岁以前乡男女及城女均为窄骨盆型 ,15岁以后的乡男女及城女为中骨盆型。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壮族人和汉族人原发性高血压与左室心肌肥厚关系的研究,从侧面探讨两个民族的原发性高血压的等位基因是否相同,从而指导临床的治疗用药。方法:壮族组30例,汉族组40例,两组患者均为原发性高血压病人。采用彩色多谱勒超声仪进行心脏检查,测量相关径线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心超测值及左室心肌肥厚情况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壮族人与汉族人原发性高血压左室心肌肥厚情况无差异,说明两者的等位基因有可能相同。  相似文献   

3.
百色地区城市壮族学生体质发育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广西百色地区城市壮族学生体质发育及动态发展趋势。方法 对 2 0 0 0年 7~ 1 8岁 2 4 0 0名壮族学生的身高、坐高、体重、胸围、肩宽和骨盆宽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并与汉族学生的身高和体重作比较 ,与城市壮族不同年代学生的身高、体重和胸围也进行了比较。结果 城市壮族学生多数指标显示以 7~ 1 3岁为生长加速期 ,1 4岁以后逐渐减缓。城市壮族学生多数年龄组的身高体重均值比汉族的小。 1 985~ 1 991年壮族学生的身高体重有较大的增长 ,1 991~2 0 0 0年城市壮族学生身高体重多数年龄组有所增长。结论 百色地区城市壮族学生发育指标均随年龄的增长而递增 ,逐年呈现出稳步增长态势 ;城市壮族学生体质发育及发展比汉族学生差。 1 5~ 1 8岁年龄组学生的体质发育及发展呈停滞或倒退趋势 ,因此减负和进行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22例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并与60岁以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老年人心肌梗死主要特点:①临床症状不典型;②并发症多;③预后差,死亡率高。结论:应提高对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的认识及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收集20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资料并进行回顾性研究,对其形态学变化进行观察并与随访资料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描述了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侵袭性生长、瘤细胞异型性、核分裂象等组织学特征,提出了与其它疾病的鉴别诊断要点。结论:对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病理诊断、治疗、预后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宁夏回族人群的血脂水平,并与广西黑衣壮族人群进行比较。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对1012例回族人群的血脂四项指标进行测定,并将其结果与广西黑衣状族人群比较。结果宁夏回族人群血脂水平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男性高于女性;与广西黑衣壮族人群比较,随年龄增长的变化规律相一致,但各年龄段宁夏回族均高于广西黑衣壮族;血脂异常率宁夏回族高于广西黑衣壮族。结论宁夏回族人群血脂水平与广西黑衣壮族人群存在着统计学意义,冠心病发生的危险性增加。  相似文献   

7.
踩跷法结合胸部骨盆牵引治疗腰椎管狭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踩跷法结合胸部骨盆牵引对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0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踩跷法结合胸部骨盆牵引与常规推拿手法治疗,比较其总有效率和有效病例病程。结果:两方法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踩跷法结合胸部骨盆牵引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疗效好,疗程短,且操作方便应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放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收集70例宫颈癌及4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资料,术后根据放疗是否进行骨盆剂量限定分为PBMS-IGRT、IGRT两组,各57例。两组均行盆腔外照射联合每周顺铂化疗,计划靶体积剂量50.4 Gy。PBMS-IGRT组勾画骨盆并给予单独限量:骨盆V10≤90%,V20≤75%。结果 PBMS-IGRT组急性血液学不良反应明显减轻(P<0.05);骨盆V5、V10、V20、V30值均低于IGRT组;两组其他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宫颈癌、子宫内膜癌术后行盆腔同步放化疗患者,PBMS-IGRT组较IGRT组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8例乳腺原发性印戒细胞癌临床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印戒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鉴别诊断及生物学特征。方法对8例乳腺印戒细胞癌组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进行观察,并复习临床资料及相关文献。结果光镜下瘤细胞圆形,呈印戒指形,胞质丰富空泡状,核呈月芽状。免疫组化:瘤细胞通常表达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而不表达E-cadherin。昝译乳腺印戒细胞癌有独特的形态学特征及生物学行为,对其分型有临床和病理学意义,诊断主要靠形态学及免疫组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卵巢恶性甲状腺肿(MSO)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收集5例MSO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5例MSO均表现为盆腔包块,无临床恶性及转移证据,形态学上常伴有畸胎瘤成分或可见甲状腺病变良性到恶性的移行过程,免疫组化TTF-1、TG阳性。结论:MSO是少见肿瘤,缺少特异临床症状,病理组织学诊断标准同甲状腺原发恶性病变,可为畸胎瘤的一部分。组织学可分为乳头型和滤泡型,总体预后好。  相似文献   

11.
盆腔造影结合排粪造影对盆底疝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盆腔造影结合排粪造影对盆底疝的诊断价值,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对50例正常人(对照组)及278例有排便困难、盆底沉重感患者(异常组)作了盆腔造影结合排粪造影检查,测量了盆底腹膜反折的位置.结果对照组肛直肠及盆底形态未见异常.异常组中,肛直肠形态异常者276例.盆底形态位置正常者124例,6例盆腔造影失败.盆底疝148例,其中112例直肠腹膜疝,22例间隔腹膜疝,11例阴道腹膜疝,3例网膜腹膜疝.盆底疝多伴随直肠粘膜脱垂及直肠套叠发生,不发生于盆底肌痉挛综合征患者.结论盆腔造影结合排粪造影是诊断盆底疝的可靠方法,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了可靠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布洛陀壮族高血压患病率、患病特点及其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方法选取田阳县布洛陀壮族居民3000例,检测其身高、体重、血压、空腹血糖(FBC)和血脂水平,并与2000例该县汉族居民比较。结果布洛陀壮族高血压患病率30.07%(男36.3%,女17.94%),汉族高血压患病率24.30%(男26.80%,女18.97%);壮族高血压患病率高于汉族(P〈0.01),男性高于女性(P〈0.01);布洛陀壮族代谢综合征患病率21.90%(男23.69%,女18.43%),汉族代谢综合征患病率18.10%(男20.19%,女13.64%);壮族代谢综合征患病率高于汉族(P〈0.05),男性高于女性(P〈0.01);布洛陀壮族男性肥胖、TG和FBC异常率高于汉族男性(P〈0.05),布洛陀壮族女性肥胖和TG的异常率高于汉族女性(P〈0.05);布洛陀壮族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均较汉族者低(P〈0.01)。结论布洛陀壮族居民高血压和代谢综合征患病率高,伴发慢性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高,高血压知晓率和治疗率和控制率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原发性输卵管癌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其早期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7-01~2013-12收治的14例原发性输卵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其临床表现、肿瘤标志物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结果14例患者中位年龄52岁,有盆腔包块13例(13/14),阴道流血9例(9/14),阴道流液8例(8/14),腹痛、腹胀5例(5/14),输卵管癌“三联征”(阴道排液、阴道流血和盆腔包块)8例(8/14),CA125升高10例(10/14)。结论中老年女性有盆腔包块合并阴道流血、流液、腹痛、腹胀等症状,诊断应考虑原发性输卵管癌。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广西壮、汉、仫佬、侗、瑶5个民族的500名妇女的生理骨盆进行了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临床、X线测量等47个项目。各项测量数据均在5个民族间进行两两比较。发现壮、汉两民族X线测量除入口前后径壮族略小于汉族外,其余各项指标无显著区别。而仫佬、侗、瑶3个民族又有其共同特点,如骨盆由入口→出口三个平面的横径、中部前后径、骨盆前部高度,3个民族间无明显区别,但此5条径线均明显大于壮、汉两民族。此外,仫佬、侗、瑶3民族的骶骨明显弯曲。骨盆入口形态后段呈扁形者5个民族的出现率均高,而仫佬、侗、瑶3民族骨盆入口前段呈猿形者又高于壮、汉两民族。  相似文献   

15.
广西壮族大学生鼻与面型的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积累大学生的体质人类学方面调查资料,为美容、整形外科学提供面部形态学基础资料。方法按体质人类学测量要求,测量了258例18~21岁发育正常的广西壮族大学生的鼻宽、鼻高、鼻长、鼻深、形态面高、面宽,并计算了鼻指数、鼻深指数、形态面指数。结果各项测量指标及指数均为男性大于女性,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广西壮族大学生的鼻型以中鼻型和狭鼻型为主,面型以中面型和阔面型为主。结论鼻与面型的差异与性别、年龄及民族有关。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 研究桂西壮族健康人群总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的分布情况及其对血液流变的影响,为本地区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日立7020全自动分析仪及R80血液分析仪及分别检测桂西壮族健康体检者1860例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血液流变学各指标。结果:1860例中TC升高223例(11.99%),TG升高272例(14.62%),TC和TG均升高167例(8.98%),高血脂376例(20.21%),30~,40~和50~年龄段TC、TG检测值明显比其它年龄组增高,且高脂血症组的血液流多项指标比脂正常对照显著增高。结论:高脂血症的发生年轻化,与年龄、饮食等有一定的关系,高血脂明显影响血液的粘度,使血液流变多项指标明显增高,提倡合理饮食,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是预防高血脂症及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张春林  张国兵  李志  伍业光 《吉林医学》2012,33(19):4140-4141
目的:调查农村壮族留守老人的心理孤独状况。方法:随机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上林县巷贤镇留守老人160名,使用广西卫生厅立项课题《农村壮族留守老人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表》中的一般访问卷,UCLA孤独量表进行调查。结果:151名完成调查,农村壮族留守老人UCLA孤独量表得分高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80,P﹤0.05),单人留守家庭老人的孤独分高于夫妻留守家庭老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7,P﹤0.05),子女支持留守家庭老人的孤独分低于非支持留守家庭老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8,P﹤0.05),隔代留守家庭老人的孤独分与非隔代留守家庭老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49,P﹥0.05),贫困留守家庭老人的孤独分与非贫困留守家庭老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63,P﹥0.05)。结论:农村壮族留守老人有强烈的孤独感,子女支持有助于减轻老人的孤独感。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西药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50例和单纯西药治疗对照组50例,对照组根据病人的病情轻重程度给予西药甲硝唑、左氧氟沙星口服或静点,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中药盆腔炎汤,两组各10天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0%,对照组总有效率68.0%,两组疗效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慢性盆腔炎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测量百色市壮族中老年人身体各部分脂肪含量,探讨百色市壮族中老年人的脂肪分布特点与规律,为少数民族人群改善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三代均为壮族的百色市壮族健康中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共选取625名(男性248名,女性377名)。应用体成分分析仪,对所有受试者进行检测,计算去脂体重、脂肪总量、体脂率、内脏脂肪等级;计算左上肢、左下肢、右上肢、右下肢、躯干脂肪量和左上肢、左下肢、右上肢、右下肢和躯干脂肪率。结果去脂体重、脂肪总量、体脂肪率同年龄段男性与女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内脏脂肪等级同年龄段男性与女性比较,50岁60岁和60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壮族中老年人身体各部体脂量及体脂率同年龄组男、女性比较,除50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壮族中老年人身体各部体脂量及体脂率同年龄组男、女性比较,除50岁70岁、70岁75岁、75岁躯干体脂量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百色市壮族中老年人的脂肪分布和年龄变化存在性别差异。建议内脏脂肪等级超标的人群合理膳食,加强体育锻炼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