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9 毫秒
1.
目的: 观察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含厄贝沙坦150 mg,氢氯噻嗪12.5 mg)与硝苯地平控释片(含硝苯地平30 mg)联合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高血压患者78例,随机分为A组(口服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150 mg,每日1次)、B组(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每日1次)、C组(晨服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150 mg,睡前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每日1次),疗程均为12周。结果: 3组患者血压均有下降(P < 0.01),总有效率A组为61.9%,B组为64.0%,C组为9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高血压比单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或硝苯地平控释片更有效、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仝峰  杨琴  司大妞 《中原医刊》2011,(14):63-65
目的评价螺内酯、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方法将123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螺内酯组(A组n=41)、胺碘酮+厄贝沙坦组(B组n=41)、胺碘酮+螺内酯+厄贝沙坦组(C组n=41),随访1.5年,研究的一级终点为房颤复发。比较三组治疗后的窦性心律维持率以及治疗前后、6、12、18个月的左心房内经。结果试验终点时,窦性心律维持率:A组70.0%、B组69.2%、C组87.5%,A组、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与A、B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左房内径大于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螺内酯、厄贝沙坦单药加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在维持窦性心律方面具有相同的疗效,但两药联合优于单药疗效,并能进一步抑制左心房的扩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分散片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将116例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给予厄贝沙坦分散片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治疗结束后检测患者血压恢复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总有效率治疗组96.4%、对照组8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血压下降程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分散片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厄贝沙坦氢氯噻嗪与硝苯地平联用卡托普利对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降压的疗效。方法选择6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46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23例。A组服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40mg+12.4mg),每次1片。对反应不足的患者,剂量可增加至每日1次,每次2片,且此剂量为每日最大服用剂量,睡前服。B组每次口服硝苯地平10mg加复方卡托普利12.5~25mg,每日3次。连续口服3天后,根据血压情况增减剂量。观察期为4周。结果与治疗前相比,A、B组病人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降低(P〈0.05),A、B两组之间收缩压和舒张压在治疗前后均无显著性差别(P〉0.05)。A、B两组有效率分别为82.6%和78.3%。不良反应分别为21.7%和26.1%,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老年人高血压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率与硝苯地平和卡托普利联合用药疗效相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螺内酯在治疗伴肾上腺增生难治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伴肾上腺增生难治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坎地沙坦酯片8 mg+氢氯噻嗪片25 mg(n =54),观察组: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坎地沙坦酯片8 mg+氢氯噻嗪片25 mg+螺内酯40 mg(n=54),分别在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监测血压、血钾、血尿酸、血肌酐、血糖等指标.评估两组治疗前后血压、血钾、肌酐、尿酸、血糖水平.结果 (1)治疗1个月、2个月、3个月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均有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血压下降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分别为66.7%、25.9%、7.4%;对照组分别为48.1%、33.3%、18.5%.总有效率观察组(92.6%)明显高于对照组(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前后两组血钾、肌酐、尿酸、血糖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虽然两组尿酸水平有升高趋势,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降压治疗基础上联用螺内酯能够降低伴肾上腺增生难治性高血压患者血压使更多的患者血压达标,且副作用没有明显增加,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心衰患者长期联用多重阻滞剂对心室重构及QT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129例DCM心衰患者随机分为A、B、C、D四组,A组(美托洛尔+依那普利)33例,依那普利从起始2.5mg,2次/d,渐增至10mg,2次/d;美托洛尔从起始每日6.25mg,1次/d,渐增至25mg,2次/d;B组(美托洛尔+依那普利+螺内酯)34例,螺内酯20mg/d;C组(美托洛尔+依那普利+厄贝沙坦)32例,厄贝沙坦从起始每日37.5mg,1次/d,渐增至150mg,1次/d;D组(美托洛尔+依那普利+厄贝沙坦+螺内酯)30例,药物剂量和方法同前。治疗疗程均为18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检测心脏腔室内径和QTd。结果:A、B、C、D组治疗18月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mm)分别为56.67±2.4、53.4±3.6、54.1±3.4、52.3±3.6;右室舒张末期内径(RVEDD)(mm)分别为37.3±3.5、34.5±3.6、35.2±3.2、31.7±6.3;左心房内径(LAD)(mm)分别为45.8±6.3、42.7±6.6、41.6±7.3、37.3±6.4;QTd分别为57.3±13.2、51.7±14.7、44.8±16.2、38.4±17.1;QTcd分别为71.5±16.5、63.7±17.4、65.3±15.2、54.8±18.5;各指标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D组分别较A、B、C组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C组比较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那普利、美托洛尔、厄贝沙坦、螺内酯共同产生的的多重阻滞对DCM心衰患者心室重构和QTd的影响明显优于依那普利合用美托洛尔或在此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或螺内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片在对于原发性高血压病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患者进行抽样,对9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研究,将9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三个组,每组30例,第一组采用硝苯地平片进行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每日服用硝苯地平片3次,每次10mg;第二组采用厄贝沙坦片进行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每日服用厄贝沙坦片1次,每次150mg;第三组采用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片进行治疗,每日服用厄贝沙坦片1次,每次150mg,硝苯地平片3次,每次10mg。疗程一共8周,在每次治疗前均对患者的血压、肝肾功能、血电解质、12导联心电图数据进行分析与观察[1]。结果:三组患者在治疗之后,血压值均有明显下降,A组硝苯地平片治疗效果与B组厄贝沙坦片治疗效果无较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片治疗效果较A组硝苯地平片治疗效果与B组厄贝沙坦片治疗效果均有明显提升,具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结论: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片在临床治疗效果较之其中任何一种单独治疗效果均有明显提升,因此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片对于原发性高血压临床治疗有着重要作用,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探讨厄贝沙坦、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金水宝治疗高血压微量蛋白尿的疗效。方法收集近年来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厄贝沙坦、硝苯地平控释片口服,观察组在给予厄贝沙坦、硝苯地平控释片的基础上,给予金水宝胶囊,3个月1疗程。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24 h微量蛋白尿、24 h动态血压、尿10项、肾功能、心脏超声的情况。结果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24 h微量蛋白尿比治疗前得到了明显的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后24 h微量蛋白尿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24 h动态血压、尿10项、肾功能、心脏超声情况比较并无显著性差异,不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厄贝沙坦、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金水宝治疗高血压微量蛋白尿优于厄贝沙坦、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讨论硝苯地平控释片与厄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使用美托洛尔与硝苯地平控释片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使用厄贝沙坦片与硝苯地平控释片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收缩压(123.7±6.5)mmHg、舒张压(75.9±5.6)mmHg;对照组患者收缩压(135.2±7.6)mmHg、舒张压(89.3±5.8)mmHg。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具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硝苯地平控释片与厄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确切,药物作用时间较长,值得临床广泛实施和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的厄贝沙坦、依那普利联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2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并给予不同剂量的厄贝沙坦、依那普利联合治疗12个月,A组(小剂量组)36例,目标剂量:依那普利10mg/d,厄贝沙坦75mg/d;B组(常规剂量组)48例,目标剂量:依那普利20mg/d,厄贝沙坦150mgld;C组(大剂量组)42例,目标剂量:依那普利30—40mg/d,厄贝沙坦225—300mg/d。治疗前后分别检测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心功能指标、血压、血钾(p)及血肌酐(Cr)水平。结果A、B、C三组均能有效改善CHF患者心功能,缩小LVEDD,增加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6min步行试验(6-MWT);且组间比较显示,随着联合剂量的增加,LVEDD缩小更明显,LVEF及6-MWT改善程度也更显著(P〈0.05),然而SBP、DBP水平降低及血Cr、K+水平升高也更显著(P〈0.05)。结论小剂量和常规剂量依那普利、厄贝沙坦联合治疗CHF,安全有效,而二者大剂量联用,疗效更显著。但安全性也随之降低。  相似文献   

11.
任向军 《华夏医学》2014,27(4):11-13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内科门诊治疗的8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组(A组,n=43)和单用缬沙坦对照组(B组,n=43)。对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比较。结果:两组血压均有下降,A组下降明显,治疗总有效率95.3%,B组总有效率7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降压有效率优于单用缬沙坦。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小剂量氢氯噻嗪与硝苯地平控释片联用治疗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的效果。方法56例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28例单服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每日一次,早晨口服;B组28例在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基础上加用氢氯噻嗪12.5~25mg,在为期4周治疗期间记录血压、心率、药物不良反应及血钾等生化指标。结果B组比A组有显著的降压效果。结论两药联用更适用于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的治疗。  相似文献   

13.
两种降压药联合应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联合用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高血压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C组,A组单纯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B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贝那普利片治疗,C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依那普利片治疗,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B、C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优于A组,两者分别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收缩压及舒张压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C组总有效率均为95%,A组总有效率为70.00%,B、C组总有效率均高于A组,两者分别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总有效率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均未见明显的治疗副作用。结论:联合用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疗效好于单一用药,且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贝那普利与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14.
依那普利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依那普利、硝苯地平缓释片和依那普利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对轻中度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高血压病患者[收缩压为140~180mmHg(1mmHg=0.133kPa),舒张压为90~110mmHg],被随机分为依那普利组(对照a组)、硝苯地平缓释片组(对照b组)和依那普利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组(治疗组),经过6周的治疗观察,舒张压下降到正常或下降10~19mmHg以上为有效。结果:三组患者血压均有明显下降。治疗组血压明显下降,总有效率达90%;对照a组总有效率达75%;对照b组总有效率达70%。结论:依那普利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缓释片联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随机双盲对照法,将80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患者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20mg/次,每12h一次,厄贝沙坦氢氯噻嗪150mg,1次/d,疗程为20周;对照组患者只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剂量方法同治疗组,同时控制每日摄入热量。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90%,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25%,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硝苯地平缓释片与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用药可提高血压控制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和分析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依那普利)和长效钙离子拮抗荆(硝苯地平缓释片)对2型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尿蛋白、高血压、及肾功能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4例DN患者(男51例,女23倒,平均年龄62±7岁)随机分为三组:马来酸依那普利组(27例)、硝苯地平缓释片组(24例)及两药联合治疗组(23例)。三组在严格控制血糖和饮食的基础上,分别服用依那普剩5mg、硝苯地平缓释片5mg,清晨口服,每日1次,如果治疗2周后血压仍未降至正常(〉140/90mmH:g),则马来酸依那普利、硝苯地平缓释片分别增加至10mg,共用12周。结果两药单独治疗均可明显降低DN高血压(P〈0.01),减少24小时尿白蛋白排出(P〈0.05)。两药联合治疗降低血压和降低尿蛋白的幅度明显优于单独治疗(P〈0.01)。结论马来酸依那普利和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DN所引起的高血压均有较好的降压作用,且能减少24小时尿蛋白的排泄,两药联合治疗疗效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0例轻、中度EH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给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和厄贝沙坦,每日1~2片,疗程8周。结果两组患者服药后血压均显著降低(P〈0.01)。观察组由治疗前的(149.57±8.40/94.93±4.51)mmHg降至(127.43±7.96/79.73±4.63)mmHg,对照组由治疗前的(149.43±9.28/93.41±6.22)mmHg降至(132.21±9.46/81.78±5.06)mmHg;两组降压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73.3%,有显著性差别(P〈0.05)。两组用药前后各项生化指标无异常改变。结论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EH降压更明显,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序贯疗法与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ylori,H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3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证实存在 Hp 感染需要治疗的新疆地区19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序贯疗法组(99例),前5天:埃索美拉唑肠溶片40 mg +阿莫西林分散片1000 mg,每日2次,后5天:埃索美拉唑肠溶片40 mg+克拉霉素片500 mg+呋喃唑酮片100 mg,每日2次。三联疗法组(94例):埃索美拉唑肠溶片40 mg+阿莫西林分散片1000 mg+克拉霉素片500 mg,每日2次,疗程均10 d。比较两组患者 Hp 根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序贯疗法组及三联疗法组 Hp 根除率分别为87.88%、8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31)。两者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1%和8.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在序贯疗法组中 Hp 根除率明显高于维吾尔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新疆地区,序贯疗法较三联疗法 Hp 根除率高,安全性相似。  相似文献   

19.
陈爱中  李大玉  罗淋  王占志  马喆  饶晓 《吉林医学》2010,31(19):3018-3020
目的:评价氯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对老年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及构型的临床作用。方法:将72例高血压患者分成两组,Ⅰ组(n=39)给予氯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Ⅱ组(n=33)单用硝苯地平控释片,两组均给药12周后,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24 h ABPM)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两组24 h ABPM参数24 h平均收缩压(24 h SBP)、24 h平均舒张压(24 hDBP)、白昼平均收缩压(dSBP)、白昼平均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和心脏彩色超声参数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相对室壁厚度(RWT)、左室重量指数(LVMI)用药后均较用药前有显著下降,但I组优于Ⅱ组(P<0.05)。结论:氯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在逆转高血压左室肥厚方面有协同作用,且左室构型中向心性重构是防止心肌损害加重的关键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