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LAM)联合自拟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疗效。[方法]将CHB患者随机分为中药联合组与LAM组。治疗3、6、12、18、24个月时,比较两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复常率、HBVDNA阴转率、HBeAg转阴率和HbeAg/HbeAb转换率。[结果]中药联合组ALT复常率、HBVDNA阴转率在治疗3个月后均显著高于LAM组(P〈0.05)。中药联合组HBeAg转阴率、HBeAg/HbeAb转换率各在治疗12、6个月后显著高于LAM组(P〈0.05)。[结论]LAM联合自拟方治疗,可提高CHB患者抗病毒的应答率和肝功能改善率,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清HBeAg高滴度的慢性乙型肝炎(CHB)病人抗病毒方案的选择。方法 采用美国Abbott公司微粒子发光免疫分析进行HBeAg定量检测。选择1999年7月至2002年12月间血清HBeAg高滴度(≥200S/CO)的CHB病人106例,分别采用拉米夫定联合α-2b干扰素及单用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并进行疗效比较。LAM组用LAM100mg/d至少服用12mo,LAM+IFNα组,LAM100mg/d服用至少12mo,并于服用LAM2mo后联用α-2b干扰素5MIU,im,隔日1次,疗程6mo。停药后每3mo检测肝功能、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HBVM)、HBVDNA。结果 疗程12mo时HBeAg阴转率、HBeAg/HBeAb转换率,LAM组分别为30.16%、30.16%,LAM+IFNa组为11.63%、11.63%,两组比较,占5.01,P〈0.05;疗程12mo结束后,LAM组40例、LAM+IFN组13例继续服用LAM,两组生化应答率及病毒应答率随疗程延长而呈上升趋势,但无显著差异(P〉0.05)。LAM+IFN组HBV YMDD变异率为6.98%,明显低于LAM组31.75%(x^2=14.62,P〈0.05)。两组临床疗效受基线ALT水平影响,病毒及生化应答率随基线ALT值水平升高而升高,在ALT值〉2ULN与〈2ULN水平间比较均有显著意义,P〈0.05。停药随访期间LAM+IFNα组ALT复常率及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持续增高。结论 HBeAg高滴度的CHB病人LAM+IFNα抗病毒疗效并不优于单用LAM治疗,但联合治疗病毒变异率较低且有后续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胸腺肽a1联合阿德福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CHB患者14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5例)与对照组(72例)。治疗组给予胸腺肽a1联合阿德福韦治疗,对照组单用阿德福韦,疗程6个月,随访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的血生化,HBeAg、HBV-DNA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疗程结束后和停药3个月后,治疗组患者血清HBeAg、HBV-DNA等指标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胸腺肽a1联合阿德福韦疗效优于单一用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联合柴胡愈肝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阿德福韦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柴胡愈肝汤治疗。观察两组用药12个月和停药后6个月乙肝两对半、HBV-DNA、ALT、TBIL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近期HBV—DNA转阴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治疗组HbeAg的转阴率和肝功能的复常率明显提高(P〈0.05)。同时停药6个月后随访发现,两组均出现HBV—DNA水平反弹,但治疗组HBV-DNA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而且仍然保持较高的HBeAg转阴率,HBeAb阳转率也有所增加。结论: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柴胡愈肝汤治疗及治疗后效应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脂联合清肝解毒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阿德福韦脂治疗,联合用药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清肝解毒汤。观察两组用药18个月和停药后6个月乙肝二对半、HBV-DNA、ALT、TBIL,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近期HBV-DNA转阴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联合用药组HBeAg的转阴率和肝功能的复常率明显提高(P〈0.05)。同时停药6个月后随访发现,两组均出现HBV-DNA水平反弹,但联合用药组HBV-DNA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而且仍然保持较高的HBeAg转阴率,HBeAb阳转率也有所增加。结论联合用药组治疗及治疗后效应明显好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治疗慢乙肝(CHB)患者的疗效,探讨拉米夫定治疗慢乙肝的病毒学反弹的预测因素。方法:146例CHB患者予拉米夫定100mg/d,随访治疗12个月以上,检测基线、治疗后每个月、HBV DNA转阴后3个月的HBV DNA拷贝数、定量HBeAg及ALT指标,以分析疗程、基线HBV DNA、定量HBeAg、ALT指标、治疗3、6个月病毒学应答与病毒学反弹的关系。结果:①在疗程12~18个月组中,基线HBV DNA 5log10~组病人病毒学反弹率低于6log10~组病人和≥7log10组病人(P〈0.05),基线ALT%2ULN病人病毒学反弹率高于2~5ULN组病人(P〈0.05);②在疗程19~24个月中治疗6个月有病毒学应答病人与无应答病人反弹率分别为21.7%和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线HBV DNA水平和ALT水平是疗程12~18个月时病毒反弹的重要预测指标;治疗6个月病毒学应答可以预测19~24个月的维持应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苦参素联合干扰素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住院的HBeAg抗原阳性CHB患者96例分成2组,治疗组用干扰素α-2b再联合应用苦参素注射液及苦参素胶囊,总疗程均为6个月。对照组单用干扰素α-2b治疗,疗程及剂量同治疗组。结果治疗后3个月、6个月及疗程结束半年后随访,治疗组的HBV-DNA、HBeAg阴转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HBeAg阳性CHB患者,用干扰素α-2b联合苦参素治疗较单用干扰素效果为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镁联合薄芝糖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Type B,CHB)的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运用异甘草酸镁联合薄芝糖肽治疗;对照组单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及乙肝病毒标志物的变化情况。结果异甘草酸镁联合薄芝糖肽治疗CHB,降ALT、AST有效率、HBV-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HbeAb阳转率均优于干扰素(P〈0.05),且治疗过程中末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异甘草酸镁联合薄芝糖肽治疗CHB安全有效,是治疗慢性乙肝较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拉米夫定联合肝复康胶囊与单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62例慢性乙型肝炎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用拉米夫定联合肝复康胶囊疗程6个月,对照组30例单用拉米夫定,疗程6个月。结果 治疗组ALT复常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90%)。停药半年后ALT复常率(90.6%)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治疗组血清HBeAg阴转率(62.5%)明显高于对照组(46.7%)。停药半年后血清HBeAg阴转率(53.1%)明显高于对照组(36.7%)。治疗组血清HBV—DNA阴转率(68.8%)明显高于对照组(53.3%)。停药半年后血清HBV—DNA持续阴转率(56.2%)明显高于对照组(30%)。结论 肝复康胶囊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优于单用拉米夫定的治疗。对拉米夫定停药性肝炎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胸腺肽α1(迈普新)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为联合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给予拉米夫定100mg口服,每H1次,疗程12个月,同时口服葡醛内酯(肝泰乐)、肌苷片等。联合组在上述基础上采用迈普新1.6mg皮下注射,每周2次,共用6个月。结果治疗6个月、12个月及停药后观察6个月,两组ALT复常率、HBV-DNA转阴率无显著性差异,但在HBeAg转阴率及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方面,联合组在治疗12个月及随访6个月时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腺肽α1(迈普新)联合拉米夫定可提高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分析博尔泰力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协同作用机理及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将59例慢性乙型肝炎随机分成三组:LM组接受博尔泰力联合拉米夫定治疗;L组单纯接受拉米夫定治疗;M组单纯接受博尔泰力治疗,疗程6个月,观察治疗后的血生化、HBeAg、HBV-DNA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联合用药组患者的血清HBeAg阴转率显著高于单纯用药组(P〈0.05)。结论博尔泰力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可提高患者血清HBeAg阴转率。  相似文献   

12.
背景:短期应用小剂量皮质激素可以改善拉米夫定(LAM)的疗效,然而,由于其具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停药后继续应用LAM可能会导致肝炎病情突然恶化。该研究探讨了作为泼尼松龙初级替代品的干扰素小剂量短期应用的治疗效果,并检测了引起LAM耐药的基因突变及核心启动子与前中心突变。方法:对接受干扰素(IFN)-LAM联合治疗(n=73)与IFN-α单独治疗(6MU/d,3次/周,3个月)(n=117)的患进行比较。IFN—LAM组先进行IFN-α治疗(6MU/d,3次/周,3个月),IFN停药后2~10个月发生肝炎时开始LAM治疗(10mg/d,持续应用1年),同时检测引起LAM耐药的基因突变以及核心启动子与前中心突变。结果:①IFN—LAM组63例肝炎患在停用IFN后及应用LAM前发生了病情恶化。IFN—LAM组的HBeAg血清转换(SC)率明显高于IFN单独应用组(61%vs26%;P=0.0001);②LAM治疗1年后对LAM产生耐药的基因突变发生率为31%;③逐步判别分析显示,LAM治疗4周后患体内HBeAg水平出现下调,而且在LAM逆转e抗原之前出现了HBeAb水平的上升(分别为P=0.0073和P=0.004);④IFN—LAM组治疗后6个月内HBeAg的复发率为33%,而IFN单独应用组为10%。核心启动子和前核心突变的量于治疗前后未出现变化,且这些突变与停用IFN—LAM后肝炎的复发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拉米夫定联合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研究比较拉米夫定(LAM)和干扰素(IFN-α2b)联合治疗和各自单一疗法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02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随机分组分别接受:A)LAM;B)INF-α2b;C)LAM加INF-α2b联合治疗。结果:治疗结束时,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复常率在A、B、C组分别为76.5%(26/34)、73.5%(25/34)、79.4%(27/34);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88.2%(30/34)、41.18%(14/34)和91.18%(31/34)。结论:采用LAM或IFN-α2b治疗CHB均有较好的效果,但二者联合使用无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李移军 《当代医学》2007,(11):147-149
目的 观察阿德福韦酯(ADV)单药和联合拉米夫定(LAM)治疗YMDD变异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抗HBV疗效和肝功能恢复正常率,停药后HBV DNA定量反跳率以及肝功能再次异常率.方法 61例发生YMDD变异的CHB患者随机分成两组:Ⅰ组(ADV单药治疗组)共32例,予口服ADV10mg,每日一次,治疗1 2个月;Ⅱ组(ADV LAM联合治疗组)共29例,ADV(10mg) LAM1(00mg),每日一次,共12个月,分别在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及停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检测HBV DNA定量、肝功能、YMDD耐药变异株,分析对比.结果 ADV对LAM治疗后发生YMDD变异的CHB患者有效好疗效;但随着治疗时间延长,单用ADV的疗效不及ADV LAM联合用药;停药后12个月内两组治疗后HBV DNA定量转阴患者中仍保持HBV DNA定量阴性的比例随着时间的延长,ADV组较ADV LAM组显著降低;两组肝功能恢复正常率均较高,Ⅱ组比Ⅰ组更高,但无显著差异,停药12个月内正常率逐渐下降,两组下降率也无显著差异;两组在治疗12个月内YMDD变异率逐渐下降,但Ⅱ组比Ⅰ组下降更快,但无明显差异;HBeAg(-)者的HBV DNA定量转阴率和肝功能正常率均较HBeAg( )者高,但无显著差异;治疗过程中HBV DNA定量早期转阴者,停药后HBV DNA定量反跳率较低.结论 ADV对LAM治疗后发生YMDD变异的CHB患者有较好的疗效,远期疗效单用ADV不及ADV LAM联合治疗,联合治疗可降低停药后的反跳率(序贯治疗时单用ADV相对容易诱导ADV耐药变异,使疗效降低,ADV LAM治疗可减少ADV耐药发生,可增加疗效.)单用ADV和ADV LAM治疗均能有效恢复肝功能;HBeAg(-)患者HBV DAN定量转阴率、肝功能正常率均较HBeAg( )患者高,但也无明显差异;病毒的早期应答可减少停药后的复发.  相似文献   

15.
阿德福韦酯治疗YMDD变异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移军 《当代医学》2007,(21):147-149
目的 观察阿德福韦酯(ADV)单药和联合拉米夫定(LAM)治疗YMDD变异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抗HBV疗效和肝功能恢复正常率,停药后HBV DNA定量反跳率以及肝功能再次异常率.方法 61例发生YMDD变异的CHB患者随机分成两组:Ⅰ组(ADV单药治疗组)共32例,予口服ADV10mg,每日一次,治疗1 2个月;Ⅱ组(ADV+LAM联合治疗组)共29例,ADV(10mg)+LAM1(00mg),每日一次,共12个月,分别在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及停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检测HBV DNA定量、肝功能、YMDD耐药变异株,分析对比.结果 ADV对LAM治疗后发生YMDD变异的CHB患者有效好疗效;但随着治疗时间延长,单用ADV的疗效不及ADV+LAM联合用药;停药后12个月内两组治疗后HBV DNA定量转阴患者中仍保持HBV DNA定量阴性的比例随着时间的延长,ADV组较ADV+LAM组显著降低;两组肝功能恢复正常率均较高,Ⅱ组比Ⅰ组更高,但无显著差异,停药12个月内正常率逐渐下降,两组下降率也无显著差异;两组在治疗12个月内YMDD变异率逐渐下降,但Ⅱ组比Ⅰ组下降更快,但无明显差异;HBeAg(-)者的HBV DNA定量转阴率和肝功能正常率均较HBeAg(+)者高,但无显著差异;治疗过程中HBV DNA定量早期转阴者,停药后HBV DNA定量反跳率较低.结论 ADV对LAM治疗后发生YMDD变异的CHB患者有较好的疗效,远期疗效单用ADV不及ADV+LAM联合治疗,联合治疗可降低停药后的反跳率(序贯治疗时单用ADV相对容易诱导ADV耐药变异,使疗效降低,ADV+LAM治疗可减少ADV耐药发生,可增加疗效.)单用ADV和ADV+LAM治疗均能有效恢复肝功能;HBeAg(-)患者HBV DAN定量转阴率、肝功能正常率均较HBeAg(+)患者高,但也无明显差异;病毒的早期应答可减少停药后的复发.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采用两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治疗组84例接受疏肝健脾解毒汤加减治疗,汤剂1剂/d;对照组40例接受LAM治疗,100mg1次/d。两组用药疗程均为6个月,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肝功能、血清HBsAg、HBeAg、HBV—DNA阴转率及症状体征的变化。[结果]在ALT复常率方面,中药治疗组、LAM对照组的ALT复常率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在DNA阴转率方面,中药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与LAM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在治疗结束后3个月随访时,中药治疗组的DNA阴转率为81.3%,与LAM对照组的20.0%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25)。在治疗过程中,中药治疗组患者出现4例HBsAg阴转(其中1例出现血清学转换),而LAM对照组无HBsAg阴转的病例出现。中药治疗组的证候显效率、总有效率均优于LAM对照组。[结论]疏肝健脾解毒汤加减在促使HB—sAg阴转/血清学转换、HBeAg阴转/血清学转换,恢复肝功能、促进HBV DNA阴转、促进患者症状、体征的恢复上均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联合用药对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80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3组,干扰素联合胸腺肽组:干扰素300万“肌注,隔日1次,胸腺肽60mg静滴,每日1次,甘利欣联合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组:甘利欣40ml静滴,1次/日,核糖核酸4mg肌注,隔日1次,对照组:予一般护肝治疗,3组均3个月为1疗程,结果:干扰素组与对照组比较,甘利欣组与对照组比较。HBeAg,HBV-DNA阴转率有显著差异(P<0.05),干扰素组与甘利欣组比较,二者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干扰素联合胸腺肽,甘利欣联合核糖核酸,对慢性乙肝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干扰素(IFN-α2b)单用及联合应用拉米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66例CHB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与干扰素组。联合组33例,采用IFN—α2b和拉米夫定联合治疗;干扰素组33例,单用IFN-α2b治疗。疗程均为12月。结果联合组与干扰素组在治疗后和停药12个月时血清谷丙氨酸转移酶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2)。停药12月HBeAg/抗-HBe转换率分别为41,47%和26、33%(P〉0.1),停药12月HBVDNA阴转率分别为69.70%和36.47%(P〈0、01)。86,57%的患者注射IFN-α2b后出现短暂发热等流感样症状,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不同。结论IFN-α2b单独或联合拉米夫定治疗CHB均可取得较好的疗效;但联合组停药12月后HBVNDA阴转率明显高于干扰素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滋肾法联合干扰素抗乙肝病毒的疗效和依从性。方法:168例慢性乙型肝炎(CHB)病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干扰素治疗,治疗组用干扰素联合疏肝健脾滋肾法治疗,6个月为一疗程,观察HBeAg、HBV-DNA阴转率和治疗的依从性。结果:治疗组在HBeAg、HBV-DNA阴转率上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疏肝健脾滋肾法可以提高干扰素治疗CHB的疗效和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拉米夫定耐35例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LAM耐药的CHB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分别采用LAM联合ADV治疗单纯采用ADV治疗,疗程48周。对比两组HBV DNA、HBeAg转阴和ALT复常率。结果:观察组HBV DNA转阴率为71.43%、HBeAg转阴率为51.42%和ALT复常率为88.5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LAM耐药的CHB,LAM联合ADV治疗可以提高HBeAg阴转率、快速降低血清HBV DNA水平、恢复肝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