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川崎病36例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提高对小儿川崎病的诊断治疗水平,减少误诊。方法对我院1999年9月~2004年3月收治的36例川崎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均有发热,口腔黏膜改变35例,颈淋巴结增大34例,结膜充血33例,出现皮疹30例,出现指(趾)端甲床皮肤移行处膜状脱皮或皮纹裂开26例,肢端变化25例,发生冠状动脉病变10例。病程早期血白细胞均明显升高,病程1周后血小板升高,部分患儿末梢血涂片血小板成堆出现。结论川崎病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且缺乏特异性诊断方法,临床应注意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
川崎病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川崎病(KD)患儿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其早期诊断率。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观察研究方法,分析67例川崎病患儿入院时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并与同期收治的329例败血症患儿进行对比。结果川崎病诊断标准中的6种临床表现及肛周变化在川崎病中的出现率均显著高于败血症,而精神差、循环差、肝脾大及局灶感染征的出现率在败血症中均显著高于川崎病(均P〈0.01)。球蛋白升高、ESR增快、血小板升高在川崎病中的出现率均显著高于败血症,血培养阳性率在败血症中显著高于川崎病(均P〈0.01)。结论早期诊断川崎病的关键是与败血症相鉴别;认真仔细的病史问诊和体格检查很重要。  相似文献   

3.
小儿不完全川崎病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陈波  邹外一  王峰  郑瑞丰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3):2282-2283
目的:探讨小儿不完全川崎病的临床特点及早期诊断。方法:对16例不完全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仪器检查结果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16例不完全川崎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结膜充血和口唇潮红、皲裂,而颈淋巴结肿大、皮疹、手足硬肿出现率相对较低。血液检查除血小板明显升高外,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及血沉常明显升高,多有轻度贫血、白蛋白降低,肝酶及心肌酶升高也较为常见,同典型川崎病实验室检查相符,冠状动脉损伤多为轻度扩张,未见有重度扩张的病例,治疗转归方面没有比典型川崎病有更严重的倾向。结论:结膜充血,口唇潮红,肛周潮红脱屑,冠状动脉改变,脏器损伤,血小板、白细胞、中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及血沉明显升高,轻度贫血,白蛋白降低,肝酶及心肌酶升高,以上表现可作为不完全川崎病早期诊断的重要参考指标,以减少对该病的漏诊及误诊。  相似文献   

4.
川崎病的早期诊断探讨--附72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田青  吴日勉  包忠宪  肖钢明  乐新 《新医学》2004,35(10):615-616
目的:探索川崎病的早期临床诊断指标.方法:对72例川崎病患儿的症状、体征出现时间及发生率,重要的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川崎病早期均有发热症状,其次为口唇及口腔改变、皮疹、眼结膜充血、肛周皮肤脱屑,其发生率依次为100%(72/72)、92%(66/72)、78%(56/72)、60%(43/72)、65%(47/72).90%以上的患儿中性粒细胞、血小板、ESR、C-反应蛋白升高,57%(41/72)的患者早期出现肺部X线改变.结论:川崎病早期绝大多数有发热症状;多数患者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进行性升高,ESR、C-反应蛋白高;有肺部X线改变但无咳嗽症状,有助于早期诊断.肛周皮肤脱屑具有早期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非典型川崎病进行临床特点的分析及早期诊断的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非典型川崎痛的临床资料.结果:48例非典型川崎病中,白细胞升高、血红蛋白下降、血小板升高、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增高、冠状动脉改变的发生率分别为95.8%、81.3%、100%、97.9%、93.8%、68.8%.结论:非典型川崎病容易误诊漏诊,对发热持续时间长、白细胞升高、抗感染治疗无效时应提高警惕,及早做超声心动图检查冠状动脉及血沉、C反应蛋白,动态观察血小板变化,有助于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6.
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血小板动态观察诊断8例不典型川崎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 70例川崎病中不典型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 70例中不典型病例 8例 ,占 11.4% ,所有病例均在病程 2周左右出现血小板升高 ,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 (心脏彩超 )发现 6例冠状动脉扩张 ,其中 1例形成冠状动脉瘤。说明心脏彩超及血小板动态观察在不典型川崎病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如何早期诊断治疗川崎病,以缩短病程,减少心血管损害。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35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病程第5~7天确诊8例,7~10天确诊24例,10~15天确诊2例,15天以后确诊1例。早期诊断早使用丙种球蛋白静滴病例,病程缩短,心血管损害轻。结论:疑似川崎病的病例,应做超声心动图、血小板计数、红细胞沉降率等检查,确诊后在10天以内静滴丙种球蛋白治疗。  相似文献   

8.
川崎病是一种急性、自限性的血管炎,病因不明,由于缺乏特异性实验室检查指标,主要靠临床诊断,早期误诊率高。我院儿科2004-05/2008-05共收治小儿不典型川崎病25例,早期误诊13例,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男8例,女5例,年龄9月龄-8岁,平均(3.93±1.82)岁。从发病到诊断时间短者3 d,长者12 d。本组12例发热,1例患儿就诊时无发热,仅表现为精神差、纳差、呕吐,而无皮疹、淋巴结肿大、口唇皲裂等,至病程2周时出现指趾端脱皮才考虑川崎病,超声心动图示冠状动脉扩张,确定为不典型川崎病,经静脉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后病情迅速好转,治愈出院。  相似文献   

9.
李栋方  康颖  陆燕华 《新医学》2007,38(9):594-596
目的:总结川崎病的临床特征,比较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e globulin,IVIG)联合阿司匹林不同用法治疗川崎病的疗效.方法:对67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数理分析.结果:67例患者早期均有发热症状,其次为球结合膜充血、皮疹、淋巴结肿大、草莓舌及口唇充血皲裂等.病程第1周,白细胞计数升高(79%)、血小板计数升高(60%)、ESR增高(94%)、CRP升高(91%).病程第2~3周,部分病例仍有白细胞计数升高(52%)、血小板计数升高(87%).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占57%(24/42).分别使用IVIG 400 mg/(kg·d)用1日、400 mg/(kg·d)连用4~5日、1g/(kg·d)连用2日的给药方法,3组患儿的退热时间及病程第1个月内冠状动脉病变(coronary artery lesion,CAL)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7日内开始治疗者的CAL发生率小于发病第7~14日开始治疗者(19%比43%,P<0.05).结论: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ESR、CRP等指标对诊断川崎病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对于川崎病患者,要警惕有否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尽早用IVIG和阿司匹林联合治疗有助于减少冠状动脉并发症,而IVIG联合阿司匹林的不同用法疗效无差别.  相似文献   

10.
阳军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4,4(9):1502-1502
对我院1994-01~2003-12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63例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男35例,女28例;年龄9月龄~11岁.临床表现见表1.其中具备5项以上52例,4项9例,3项2例.本组恢复期均有特征性的指(趾)端膜状脱皮.本组早期诊断45例,早期诊断率74.1%.延误诊断18例,入院时病程已超过7 d 13例,病程第15天确诊1例.KD诊断参考项目检查见表2.  相似文献   

11.
鞠红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6):1444-1445
目的探讨不典型川崎病的早期诊断。方法对2006-01-01-2010-06-30我院收治的49例不典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不典型川崎病49例中合并冠脉损害者12例,其中冠脉扩张11例,冠脉瘤1例。其中11例随诊1~3个月内恢复正常,1例目前仍未恢复。结论不典型川崎病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漏诊,掌握不典型川崎病的特殊临床表现,常规心超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川崎病患儿急性期血浆血小板反应蛋白(TSP)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川崎病患儿51例,对照组21例(包括发热及无热组).分别测定各组患儿血浆TSP-1和TSP-2水平,常规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心肌酶谱.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川崎病组患儿血浆TSP-1和TSP-2水平明显升高(P均<0.01).川崎病患儿心脏受累组和非心脏受累组血浆TSP-1和TSP-2水平无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 川崎病患儿急性期血浆TSP-1和TSP-2水平明显升高.提示TSP-1和TSP-2可能参与川崎病急性期全身炎症反应的病理过程,可以作为早期免疫性炎症反应指标,对于早期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川崎病6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总结川崎病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2004年3月至2009年12月住院的68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本组病例中典型川崎病56例(82.4%);不典型川崎病12例(17.6%)。(2)四季均有发病,3、4、5月份为发病高峰。(3)典型川崎病临床均有发热、口腔黏膜弥漫充血、眼球结合膜充血、皮疹、肛周充血脱皮等,但一些症状和体征出现较晚。不典型川崎病不完全符合标准,需要借助超声心动图示冠状动脉病变及实验室检查如白细胞、血小板、血沉、C反应蛋白等来明确诊断。(4)丙种球蛋白加阿司匹林治疗有显著疗效(本组为98.5%)。结论对不明原因持续发热的小儿,要将川崎病纳入常规鉴别诊断中,并早期动态地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实验室检查,才能减少漏诊和误诊;一旦临床考虑川崎病,立即给予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及阿司匹林治疗,应用愈早,效果愈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测定血小板CD61和CD62p的阳性率,探讨并总结川崎病病程中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62p的阳性表达率的变化与临床诊断、疗效判定及冠状动脉异常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5例川崎病患儿和16例正常对照组急性期血小板CD61和CD62p阳性表达率。结果川崎病患儿全血CD61、CD62p阳性表达率较正常对照儿明显增高,具有统计学意义;合并冠状动脉异常者CD62p阳性表达率增高更加显著,CD62p阳性表达率增高具有统计学意义;CD62p的阳性表达率经丙种球蛋白和阿司匹林治疗后能明显减低,但仍高于正常对照儿,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川崎病免疫性血管炎的病理损害过程中,CD61和CD62p均显著增高,丙种球蛋白和阿司匹林治疗后能抑制KD患儿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的高表达,降低血小板的活化过程:川崎病病程过程中动态检测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62p阳性表达率,对川崎病的诊断和疗效判定具有比较重要的临床意义,对预测冠状动脉异常是否发生更具有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川崎病患儿血小板参数和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 I)浓度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48例川崎病患儿的血小板参数,采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血清cTn I浓度,同时检测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GOT)水平.所有患儿于治疗3周后行心脏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病例组在血小板数、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及血小板压积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川崎病患儿血小板参数在病程第3周达到高峰,病例组血清cTnT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而CK、LDH、GOT在两组间差异不明显,超声心动图检查示有冠状动脉损(CAL)组肌钙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无冠状动脉损(NCAL)组.结论 在川崎病的血管炎反应中,血小板起了重要作用,血小板计数增多可作为非典型川崎病诊断的一项参考项目.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 I)可以用于早期诊断KD患儿心肌损伤,以便早期使用IV IG,减少冠脉病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完全川崎病(IKD)的早期诊断和临床特征,以提高川崎病的早期诊断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1年10月23例临床表现未达到川崎病全部诊断标准的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23例患儿发热均超过4d,在川崎病其他5项临床诊断特征中,具备4项主要表现者13例(56.5%),具备3项主要表现者7例(30.4%),具备2项主要表现者3例(13.0%),经静脉丙种球蛋白及阿斯匹林治疗,均获治愈或好转。结论发热时间长、卡疤红肿、肛周脱皮、WBC计数及CRP明显升高、ESR增快有助于IKD诊断,正确治疗可获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川崎病的临床特征及早期诊断依据。方法分析19例川崎病患儿的病历资料。结果本组病例早期均有持续发热、皮疹、双侧球结膜充血,口腔及咽部黏膜弥漫充血潮红,唇红干裂,杨梅舌,肛周皮肤潮红、脱屑,其典型症状如较特异的手足硬肿出现较晚。结论 川崎病急性期主要的临床表现是发热伴皮肤粘膜损害,肛周潮红脱皮有助于早期诊断。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增高伴中毒颗粒,血沉及C反应蛋白明显增高对川崎病的早期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婴儿川崎病的早期临床表现和检验结果,利于早期诊断。方法对21例婴儿川崎病患儿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诊治的20例1岁以上川崎病患儿对比分析。结果婴儿川崎病早期临床表现出现卡巴红斑,消化系统及神经系统症状增多,颈部淋巴结肿大较少,不完全川崎病发病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早期检验方面,PLT、CRP、ESR、ALB、CK-MB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BC水平高,Hb水平低,肝损害及冠脉损害发生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儿川崎病中不完全川崎病及冠状动脉损害发生率高,除了观察川崎病的主要表现,还应注意观察卡巴红斑、消化系统及神经系统症状等,监测WBC、Hb、PLT、CRP、ESR、ALT,适时完善心脏超声检查,以利于对婴儿川崎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一种以颈部淋巴结肿大和发热为首发症状的川崎病的临床特点,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类型川崎病的认识。方法:对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2005年1月—2010年5月收治的82例川崎病患儿中的13例以颈部淋巴结肿大和发热为首发症状的川崎病患儿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该调查中共有13例以颈部淋巴结肿大和发热为首发症状的川崎病患儿,其中男9例,女4例。男女比例2.25∶1;其平均年龄5.5岁。起病至确定诊断的平均时间为8.4d。13例患儿在疾病早期全部被误诊为急性淋巴结炎而采用抗感染治疗。其中有9例(69.2%)出现冠状动脉损害。结论:以颈部淋巴结肿大和发热为首发症状的川崎病多见于年龄较大的患儿,往往表现出较强的炎症反应。而且由于其他主要临床表现在病程中出现的时间分散,容易造成川崎病诊断的延误,且其冠状动脉损害的发生率也较高。故临床上对于发热伴颈部淋巴结肿大的年长患儿,应警惕川崎病的发生,使其得到早期及时的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不完全川崎病(IKD)临床及实验室特点,以便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对如皋市人民医院2005-01-2010-10收治的32例IKD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IKD婴幼儿多见,早期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发热,口唇潮红、皲裂、杨梅舌,球结膜充血,肛周潮红、脱屑等,多数伴有白细胞总数(WBC)、C-反应蛋白(CRP)升高,血沉(ESR)增快及血小板计数(PLT)升高。结论对持续发热5 d以上的婴幼儿,具备发热在内的川崎病(KD)2~4项诊断标准,同时WBC、CPR、ESR增高,应及早按IKD治疗,以防止冠状动脉病变(CAL)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