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小儿不完全川崎病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陈波  邹外一  王峰  郑瑞丰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3):2282-2283
目的:探讨小儿不完全川崎病的临床特点及早期诊断。方法:对16例不完全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仪器检查结果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16例不完全川崎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结膜充血和口唇潮红、皲裂,而颈淋巴结肿大、皮疹、手足硬肿出现率相对较低。血液检查除血小板明显升高外,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及血沉常明显升高,多有轻度贫血、白蛋白降低,肝酶及心肌酶升高也较为常见,同典型川崎病实验室检查相符,冠状动脉损伤多为轻度扩张,未见有重度扩张的病例,治疗转归方面没有比典型川崎病有更严重的倾向。结论:结膜充血,口唇潮红,肛周潮红脱屑,冠状动脉改变,脏器损伤,血小板、白细胞、中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及血沉明显升高,轻度贫血,白蛋白降低,肝酶及心肌酶升高,以上表现可作为不完全川崎病早期诊断的重要参考指标,以减少对该病的漏诊及误诊。  相似文献   

2.
钟亮  杨薇斯 《临床医学》2005,25(7):11-13
目的探讨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对60例确诊为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表现,超声心动图、急性期C-反应蛋白、胆固醇、血沉、血小板、血红蛋白、白细胞等资料进行计量资料t检验、计数资料χ2检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60例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病变18例(30%)。单因素分析显示:发热天数、血小板、C-反应蛋白、胆固醇与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有密切关系(P<0.01)。多因素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C-反应蛋白、胆固醇与冠状动脉病变密切相关(P<0.01)。结论对川崎病进行综合分析,可对该病作出及时的预后判断,予早期干预治疗,促进冠状动脉病变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非典型川崎病的临床特征,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方法 对21例非典型川崎病患儿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热、皮疹、球结膜充血、口唇干红、皲裂发生率高,手足硬肿及淋巴结肿大的发生率较低,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升高、血沉增快发生率高.结论 对具备2~3项主要诊断指标、发热≥ 5天、抗生素治疗无效患者,结合心脏彩超、实验室检查,可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4.
川崎病的早期诊断探讨--附72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田青  吴日勉  包忠宪  肖钢明  乐新 《新医学》2004,35(10):615-616
目的:探索川崎病的早期临床诊断指标.方法:对72例川崎病患儿的症状、体征出现时间及发生率,重要的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川崎病早期均有发热症状,其次为口唇及口腔改变、皮疹、眼结膜充血、肛周皮肤脱屑,其发生率依次为100%(72/72)、92%(66/72)、78%(56/72)、60%(43/72)、65%(47/72).90%以上的患儿中性粒细胞、血小板、ESR、C-反应蛋白升高,57%(41/72)的患者早期出现肺部X线改变.结论:川崎病早期绝大多数有发热症状;多数患者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进行性升高,ESR、C-反应蛋白高;有肺部X线改变但无咳嗽症状,有助于早期诊断.肛周皮肤脱屑具有早期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川崎病6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总结川崎病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2004年3月至2009年12月住院的68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本组病例中典型川崎病56例(82.4%);不典型川崎病12例(17.6%)。(2)四季均有发病,3、4、5月份为发病高峰。(3)典型川崎病临床均有发热、口腔黏膜弥漫充血、眼球结合膜充血、皮疹、肛周充血脱皮等,但一些症状和体征出现较晚。不典型川崎病不完全符合标准,需要借助超声心动图示冠状动脉病变及实验室检查如白细胞、血小板、血沉、C反应蛋白等来明确诊断。(4)丙种球蛋白加阿司匹林治疗有显著疗效(本组为98.5%)。结论对不明原因持续发热的小儿,要将川崎病纳入常规鉴别诊断中,并早期动态地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实验室检查,才能减少漏诊和误诊;一旦临床考虑川崎病,立即给予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及阿司匹林治疗,应用愈早,效果愈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不完全川崎病(IKD)临床及实验室特点,以便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对如皋市人民医院2005-01-2010-10收治的32例IKD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IKD婴幼儿多见,早期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发热,口唇潮红、皲裂、杨梅舌,球结膜充血,肛周潮红、脱屑等,多数伴有白细胞总数(WBC)、C-反应蛋白(CRP)升高,血沉(ESR)增快及血小板计数(PLT)升高。结论对持续发热5 d以上的婴幼儿,具备发热在内的川崎病(KD)2~4项诊断标准,同时WBC、CPR、ESR增高,应及早按IKD治疗,以防止冠状动脉病变(CAL)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王新宝  崔红 《临床荟萃》2015,30(11):1296
目的:探讨川崎病患儿发病第1周(治疗前)、第2~3周(治疗后)血小板参数和 C 反应蛋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42例川崎病患儿(观察组)及30例同期体检健康儿童(对照组)取空腹静脉血测定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及 C 反应蛋白,对观察组及对照组血小板参数和 C 反应蛋白进行比较,并对上述参数与有无冠状动脉病变进行比较。结果川崎病患儿在发病第1周PLT、MPV、PDW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给予治疗后,MPV 和 PDW 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前有无冠状动脉病变川崎病患儿 PLT 和 C 反应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无冠状动脉病变组 MPV、PCT、PDW 和 C 反应蛋白均较冠状动脉病变组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小板参数和 C 反应蛋白在川崎病的发病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对评估患儿病情及指导临床用药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李栋方  康颖  陆燕华 《新医学》2007,38(9):594-596
目的:总结川崎病的临床特征,比较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e globulin,IVIG)联合阿司匹林不同用法治疗川崎病的疗效.方法:对67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数理分析.结果:67例患者早期均有发热症状,其次为球结合膜充血、皮疹、淋巴结肿大、草莓舌及口唇充血皲裂等.病程第1周,白细胞计数升高(79%)、血小板计数升高(60%)、ESR增高(94%)、CRP升高(91%).病程第2~3周,部分病例仍有白细胞计数升高(52%)、血小板计数升高(87%).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占57%(24/42).分别使用IVIG 400 mg/(kg·d)用1日、400 mg/(kg·d)连用4~5日、1g/(kg·d)连用2日的给药方法,3组患儿的退热时间及病程第1个月内冠状动脉病变(coronary artery lesion,CAL)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7日内开始治疗者的CAL发生率小于发病第7~14日开始治疗者(19%比43%,P<0.05).结论: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ESR、CRP等指标对诊断川崎病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对于川崎病患者,要警惕有否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尽早用IVIG和阿司匹林联合治疗有助于减少冠状动脉并发症,而IVIG联合阿司匹林的不同用法疗效无差别.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川崎病的临床特征及早期诊断依据。方法分析19例川崎病患儿的病历资料。结果本组病例早期均有持续发热、皮疹、双侧球结膜充血,口腔及咽部黏膜弥漫充血潮红,唇红干裂,杨梅舌,肛周皮肤潮红、脱屑,其典型症状如较特异的手足硬肿出现较晚。结论 川崎病急性期主要的临床表现是发热伴皮肤粘膜损害,肛周潮红脱皮有助于早期诊断。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增高伴中毒颗粒,血沉及C反应蛋白明显增高对川崎病的早期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川崎病36例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提高对小儿川崎病的诊断治疗水平,减少误诊。方法对我院1999年9月~2004年3月收治的36例川崎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均有发热,口腔黏膜改变35例,颈淋巴结增大34例,结膜充血33例,出现皮疹30例,出现指(趾)端甲床皮肤移行处膜状脱皮或皮纹裂开26例,肢端变化25例,发生冠状动脉病变10例。病程早期血白细胞均明显升高,病程1周后血小板升高,部分患儿末梢血涂片血小板成堆出现。结论川崎病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且缺乏特异性诊断方法,临床应注意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1.
李亚冰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0):7474-7475
目的提高对小儿川崎病的诊断治疗水平,减少误诊。方法对辽宁省朝阳市中心医院2000-08-2009-03收治的72例川崎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均有发热,口腔黏膜改变70例,颈淋巴结增大68例,结膜充血66例,出现皮疹60例,出现指(趾)端甲床皮肤移行处膜状脱皮或皮纹裂开52例,肢端变化50例,发生冠状动脉病变20例。病程早期血白细胞均明显升高。病程1周后血小板升高,部分患儿末梢血深片血小板成堆出现。结论川崎病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且缺乏特异性诊断方法,临床注意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川崎病患儿血小板参数和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 I)浓度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48例川崎病患儿的血小板参数,采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血清cTn I浓度,同时检测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GOT)水平.所有患儿于治疗3周后行心脏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病例组在血小板数、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及血小板压积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川崎病患儿血小板参数在病程第3周达到高峰,病例组血清cTnT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而CK、LDH、GOT在两组间差异不明显,超声心动图检查示有冠状动脉损(CAL)组肌钙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无冠状动脉损(NCAL)组.结论 在川崎病的血管炎反应中,血小板起了重要作用,血小板计数增多可作为非典型川崎病诊断的一项参考项目.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 I)可以用于早期诊断KD患儿心肌损伤,以便早期使用IV IG,减少冠脉病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血清蛋白电泳在非典型川崎病患者的辅助诊断价值,为提高非典型川崎病的早期诊断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收集确诊为非典型川崎病患者血清蛋白电泳各项值与健康体检儿童、川崎病组作对照研究.结果 非典型川崎病患者血清蛋白电泳的各项值与健康儿童相比,清蛋白、α1球蛋白、α2球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清蛋白水平降低,α1、α2球蛋白水平升高.非典型川崎病患者血清蛋白电泳的各项值与川崎病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难以确诊的非典型川崎病患者做血清蛋白电泳分析,对该病的早期诊断有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孙培静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4):8521-8521
目的探讨总结非完全川崎病(KD)的早期诊断。方法总结分析4例以肺部表现为首发症状的不完全KD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资料。结果 4例患儿均发热持续5d以上,不具备典型KD的临床表现,C反应蛋白及血沉明显增高,血小板进行性增高,心脏彩超均提示冠状动脉增粗而确诊。结论非完全KD可以累及某一脏器表现而起病,可结合实验室指标以早期诊断或拟诊,及时治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非典型川崎病冠状动脉的超声改变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提高临床对非典型川崎病的早期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非典型川崎病的二维超声表现。结果:非典型川崎病的超声表现:1.冠状动脉内径正常,但管壁回声增粗,增强,内膜形态不规则呈波浪状,虫蚀样及管腔同模糊等形态不的改变。2、壁回声明显增厚,增强,管腔变窄;3、冠状动脉轻度扩张,壁回声不均匀增粗,增强,4、冠状动脉明显扩张,冠状动脉瘤形成。结论:超声心动图对于早期诊断非典型川崎病,及时给予正确治疗,减轻冠状动脉的损害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刘义红  吴丽敏 《临床医学》2010,30(12):44-45
目的通过研究川崎病患儿血小板参数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探讨血小板异常在冠状动脉病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年龄及性别相匹配的48例川崎病伴冠状动脉病变患儿及46例川崎病无冠状动脉病变患儿,另选49名健康儿为对照组,患儿于诊断明确后立即采血,健康儿与患儿同时采血,分别测血小板参数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每次采血后均在2 h内完成全部指标测定。结果冠状动脉病变组及无冠状动脉病变组血小板数目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以冠状动脉病变组增高更为明显,冠状动脉病变组及无冠脉病变组血小板压积、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0.01),以冠状动脉病变组增加更为明显。冠状动脉病变组及无冠状动脉病变组全血黏度高切、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沉,血沉方程K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以冠状动脉病变组更为明显。结论血小板功能亢进和高血黏滞状态在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发展中起很重要的作用。血液黏稠度可能与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有关,如能早期改善血小板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紊乱,可预防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脑利钠肽与川崎病的早期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利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与川崎病的关系,为川崎病早诊断、早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川崎病患儿35例为川崎病组,以发热、皮疹为主诉的肺炎支原体或病毒感染的48例患儿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儿急性期与恢复期各项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 川崎病组急性期脑利钠肽值43.91±11.25 ng/L,明显高于对照组15.79±2.74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川崎病组急性期与照组比较C反应蛋白(37.75±9.41 mmol/L比34.29±8.93 mmol/L)、白细胞计数(17.30±5.17×109/L比16.46±4.23×109/L)、血沉(49.77±20.32 mm/h比46.33±9.66 mm/h)及左、右冠状动脉内径值(2.39±0.28 mm比2.37±0.20 mm;2.36±0.27 mm比2.34±0.19 m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川崎病组恢复期左、右冠状动脉内径值(2.67±0.55、2.62±0.52mm),明显高于对照组(2.39±0.19、2.35±0.18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川崎病组恢复期脑利钠肤与对照组比较(18.07±3.71 ng/L比16.72±2.98 ng/L)、C反应蛋白(9.30±2.83 mmol/L比9.49±1.71 mmoL/L)、白细胞计数(8.45±1.78×109/L比8.39±1.62×109/L)及血沉(12.31±3.92 mm/h比11.04±2.82 mm/h)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脑利钠肤可作为早期诊断川崎病的生化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非典型川崎病的临床诊治分析。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6年3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60例非典型KD患者。结果病程10d内确定诊断,给于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2g/kg,静脉注射1次或每天400mg/kg,连用3—5d,同时口服肠溶阿斯匹林每天30mg/kg,热退后减至每天3~5mg/kg,症状消失、直至ESR,C反应蛋白恢复正常。52例经治疗症状体征消失,8例冠状动脉扩张者经治疗1个月后复查正常4例、2个月正常2例、3个月正常2例。结论对于发热5d以上的儿童,尤其是婴幼儿,有结膜充血、唇红干裂,血小板进行性增高者,血沉升高、c反应蛋自增高,尽早行心脏彩超检查,排除其他疾病排除及时拟诊,正规治疗,减少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小儿不完全川崎病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总结不完全川崎病(KD)的临床特征,以期早期诊治,减轻冠脉病变程度,改善预后.方法 总结我院2000年10月至2006年3月收治的不完全KD患者47例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典型病例比较.结果 不完全KD发生率婴幼儿较高.不完全KD临床诊断指标中的症状发生率较典型组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完全KD组肛周充血脱屑发生率38.7%,卡介苗接种处红斑发生率29.0%,为较特征性表现.两组实验室检查指标白细胞、C-反应蛋白、血小板、血沉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完全KD组二维超声提示冠状动脉受累率51.1%,典型组为3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发病10d内联合阿司匹林应用大剂量静脉丙球蛋白(IVIG)可取得较好疗效.结论 不完全KD多累及小婴儿,较典型KD更易发生冠状动脉受损.诊断中应注意临床诊断指标以外的症状体征,其中肛周充血脱屑和卡斑处红斑可作为川崎病诊断的支持依据,结合实验室检查异常和及时应用超声对冠状动脉病变的栓出可做出及时诊断.发病10d内应用大剂量IVIG可减轻冠脉病变程度,取得较好疗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和川崎病及冠状动脉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80例川崎病患儿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排除肺部疾病、出疹性疾病的患儿作为对照组。对观察组外周血使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IgM(MP-IgM)阳性与否,使用被动凝集法检测肺炎支原体总抗体;根据其是否受到肺炎支原体的感染将观察组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比较两组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前后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数量,血沉、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根据是否发生冠状动脉病变将观察组分为冠状动脉病变组与非冠状动脉病变组,比较两组肺炎支原体的感染率。结果观察组肺炎支原体感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感染组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数量,血沉、冠状动脉扩张病变发生率与非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病变组肺炎支原体感染率明显高于非冠状动脉病变组(P0.05)。结论川崎病的发病可能与肺炎支原体的感染有关,而且感染对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也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