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近年来,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对各类特残人群的心理卫生问题也时有报道,而对伤残荣誉军人的心理状况探讨较少。为了解伤残荣誉军人伤残后心理状况,我们对我市荣军疗养院的住院伤残荣誉军人进行了心理卫生状况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为在院所有住院伤残荣誉军人,共发出问卷58份,收回有效问卷50份,均为男性,年龄26~94岁,平均年龄50.96±16.16;病程5~42年,一等残疾军人8名,特等残疾军人42名。 二、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1]和抑郁自评量表(SDS)[2]。由3名心理工作者负责指导语及解释工作,要求受检者根据一周内的实际情况作出独立评定,不得与他人讨论或受他人影响,统计分析用t检验。  相似文献   

2.
60例伤残患者SAS、SDS问卷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伤残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方法: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调查。结果:伤残患者SAS均分、SDS均分明显高于常模,二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不同年龄之间SDS均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S均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不同伤残等级间SAS均分、SDS均分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伤残患者存在较严重的焦虑、抑郁等心理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3.
海南省舰员心理健康调查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了解热带地区舰员在平时和军事演习条件下的心理健康状况,探索影响热带地区水面舰艇部队士兵心理健康水平的因素,为今后提高官兵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军人心理症状问卷调查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并与正常人常模、军人模和中国军人常模进行比较。结果:调查组在SCL-90表中多个因子分显高于正常人常模,显低于军人常模,而在SDS、SAS方面显高于军人常模;独生子女兵员在SCL-90表中多个因子分及SDS显高于非独生子女兵员,而在SAS显低于非独生子女兵员;北方籍兵员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忧郁、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因子显高于南方籍兵员。结论:调查组的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军人常模而逊于正常人常模,非独生子女比独生子女更容易适应军营生活,南方籍舰员比北方籍舰员更容易适应亚热带地区的海军生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住院伤残荣誉军人的焦虑、抑郁情绪.方法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测查.结果住院伤残荣誉军人SAS均分、SDS均分明显高于常模,二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不同残疾等级间SAS、均分、SDS均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间SDS均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S均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住院伤残荣誉军人存在较严重的心理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5.
徐莉 《当代医学》2014,(18):105-106
目的:研究陈旧性脊髓外伤患者伤后伤残肢体疼痛现象的止痛治疗。方法选取湖北省荣军医院伤残军人脊髓损伤并发瘫痪肢体疼痛者61例,曾长期给予强痛定片和去痛片口服效果欠佳。进行两种治疗方案的对比,给予阿米替林或加巴喷丁口服,都辅以针灸康复及心理疏导。抑郁状态自评量表(SDS)、焦虑状态自评量表(SAS)对治疗前后幻肢痛及抑郁和焦虑状态进行评定。结果2组患者治疗20 d后疼痛率均为0%,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0.210)。结论阿米替林和加巴喷丁药物治疗在陈旧性脊髓外伤患者伤后伤残肢体疼痛的临床临治疗中最为科学、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伤残军人基本情况的调查,制定适合伤残军人不同情况的护理康复计划,提高生活质量并为今后康复护理工作提出建议.方法:用统一制定的调查表,采取问卷的方式,掌握基本状况,运用心理护理,饮食调节,药物治疗,康复训练等综合措施,达到提高生活质量.结果:本期康复疗养的222例伤残军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慢性疾病以及某些并发症,经过短期康复疗养,心身健康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对在乡伤残军人实行定期康复疗养,体现了政府亲切关怀,引起了社会的高度重视,为进一步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制定相应对策,以不断完善康复措施.  相似文献   

7.
50例住院伤残荣誉军人焦虑、抑郁问卷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年来 ,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 ,对各类特残人群的心理卫生问题也时有报道 ,而对伤残荣誉军人的心理状况探讨较少。为了解伤残荣誉军人伤残后心理状况 ,我们对我市荣军疗养院的住院伤残荣誉军人进行了心理卫生状况调查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 :为在院所有住院伤残荣誉军人 ,共发出问卷 5 8份 ,收回有效问卷 5 0份 ,均为男性 ,年龄 2 6~ 94岁 ,平均年龄 5 0 .96± 16 .16 ;病程 5~ 42年 ,一等残疾军人 8名 ,特等残疾军人 42名。二、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 [1] 和抑郁自评量表(SDS) [2 ] 。由 3名…  相似文献   

8.
我国军人心理健康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军人心理健康研究在我国的文献记载最早是20世纪60年代,主要集中于参战军人精神疾病的治疗和预防上[1]。20世纪80年代后,开始对军人心理障碍和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原因、诱发因素和预防方法进行研究。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军人心理素质方面进行了研究。本研究就军人心理健康特征、军人心理健康机制以及现状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展望等3个方面进行综述。1军人的心理健康特征分别用军人、心理健康、心理卫生等作为关键词,在中国期刊网镜像检索,1994-2004年共有相关文献77篇。文献主要采用的研究工具有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个性成人问…  相似文献   

9.
心理素质训练对军人心理健康和个性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7,他引:13  
目的研究心理素质训练对军人心理健康和个性的影响。方法以军人心理素质训练为训练教材,对300名军人进行为期8个月的心理素质训练,采用卡特尔16项个性因素问卷(16PF),对参加心理素质训练的军人进行训练前后的团体测试,训练结束后同时用自编的军人心理素质训练效果调查表对参训人员进行训练效果的自我评价。按训练前后分组,进行组间比较。结果①军人心理素质训练后,16PF各因子,恃强性得分[(5.90±1.31)分]明显升高(P<0.01),忧虑性得分[(5.12±1.55)分]明显降低(P<0.01),适应与焦虑得分[(5.25±1.37)分]明显降低(P<0.05),在α=0.10的检验水平上,聪慧性、心理健康得分明显升高(P=0.06),内向与外向因素得分明显升高(P=0.08);②军人心理素质训练后,军人参训态度发生显著变化(P<0.05),态度变得更为积极;战士、干部间的训练效果存在显著差异(P<0.01),训练后战士发生的变化更大。结论系统的军人心理素质训练对军人心理健康和个性产生明显影响,这些影响与训练的系统性、训练内容、训练方式及训练对象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心理素质训练对军人心理健康和个性的影响.方法以军人心理素质训练为训练教材,对300名军人进行为期8个月的心理素质训练,采用卡特尔16项个性因素问卷(16PF),对参加心理素质训练的军人进行训练前后的团体测试,训练结束后同时用自编的军人心理素质训练效果调查表对参训人员进行训练效果的自我评价.按训练前后分组,进行组间比较.结果①军人心理素质训练后,16PF各因子,恃强性得分[(5.90±1.31)分]明显升高(P<0.01),忧虑性得分[(5.12±1.55)分]明显降低(P<0.01),适应与焦虑得分[(5.25±1.37)分]明显降低(P<0.05),在α=0.10的检验水平上,聪慧性、心理健康得分明显升高(P=0.06),内向与外向因素得分明显升高(P=0.08);②军人心理素质训练后,军人参训态度发生显著变化(P<0.05),态度变得更为积极;战士、干部间的训练效果存在显著差异(P<0.01),训练后战士发生的变化更大.结论系统的军人心理素质训练对军人心理健康和个性产生明显影响,这些影响与训练的系统性、训练内容、训练方式及训练对象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远航官兵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了解远航官兵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其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并针对关键因素提出切实有效的预防和救治措施.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某海域2 987名长远航官兵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个人基本情况、患病情况、心理卫生服务的利用和认知及心理健康状况,通过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共收回有效问卷2 695份.调查对象以年轻男性为主,平均(25.0±4.3)岁,军龄平均(5.9±4.3)年.76.8%(2 070/2 695)的官兵自认没有心理疾病,44.5%(1 200/2 695)的官兵对部队生活表示喜欢.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心理卫生服务的利用和军人心理健康有直接关系,而身体健康状况对心理健康情况也有一定的影响.结论 需要进一步提高远航官兵心理卫生服务的利用率,针对重点人群开展心理干预和救治,拓展心理干预的方法,增强长远航官兵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2.
某部基层部队官兵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娟  王芳芳 《中外医疗》2010,29(34):19-20
目的了解基层部队官兵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预防心理不良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问卷调查,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拟调查表对某部937名官兵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测评。结果心理问题的发生率为7.22%。其中,≥3分者共16人(占4.2%);其问题主要表现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躯体化、敌对因子上。总体看,调查对象的SCL-90各因子得分及总得分均显著低于中国军人常模(P〈0.01)和地方常模(P〈0.01)。结论基层部队官兵存在一定的心理卫生问题,表现出一定的人群分布特点。应有针对性地加强部队官兵的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心理咨询和保健工作,以减少心理卫生问题的发生,提高官兵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医情志护理联合穴位按摩对消防部队官兵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长春市市辖区在岗消防官兵100名(均为男性),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名。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穴位按摩和中医情志护理,于干预开始前和干预后1个月评估2组心理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在实施干预后,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情志护理联合穴位按摩可有效缓解消防官兵焦虑、抑郁的情绪,显著提高消防官兵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Background

Artificial Limb Centre (ALC), Pune provides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care to disabled soldiers of Armed Forces. A retrospective study of 16308 Armed Forces personnel treated at ALC, Pune was carried out to analyse the factors resulting in disability and their distribution among the soldiers.

Methods

Records of disabled soldiers treated at ALC, Pune from 14 May 1944 to 31 Dec 2003 were analysed with respect to their age, rank structure, nature of disability, causation and body part involved to find out various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disablement and its distribution amongst the soldiers.

Result

Trauma was the commonest cause of disability in Armed forces personnel and mine blast injury was the most frequent mode of trauma followed by road traffic accident. Study also revealed that lower limb amputation is the most common type of disability and below knee amputation is the most common level of amputation. Maximum disabled personnel were in the age group of 21 to 40 years and other ranks accounted for 92.58 % of the total number.

Conclusion

War related injuries were the most common cause of disability in the Armed Forces personnel, which affect the young soldiers in their most productive period of life.Key Words: Rehabilitation, Disabled soldiers, Prosthesis  相似文献   

15.
洪令瑶  卢次勇  廖翠  吴路足  黄芳 《热带医学杂志》2012,12(9):1118-1120,1126
目的调查广东省翁源县妇女孕期抑郁的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孕期心理保健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在广东省翁源县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产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06名调查对象中,抑郁量表平均得分为(40.75±9.42)分,孕期抑郁症的患病率为14.56%。多因素分析表明,年龄≥35岁、家庭人均收入<2000元/月、主观支持得分低的孕妇孕期抑郁水平高。结论年龄、家庭经济状况、主观支持情况对妇女孕期抑郁水平有影响,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卫生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  相似文献   

16.
空军地勤及后勤人员心理健康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空军地面人员的心理健康特点 ,为建立适合我军特点的军人心理防护体系和军人心理健康量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简称SCL 90 )和卡特尔 16种个性因素 (简称 16PF)测验 ,对 2 4 4名空军地面现役军人进行了心理健康测试 ,并与国内有关研究成果进行比较。结果 SCL 90因子分频数分布随总分及因子分增加呈逐渐下降趋势 ,90 .0 %以上的军人心理健康状态评定为正常 ,因子分≥ 2发生频率居前 3位的依次是人际关系敏感、强迫、偏执等 ;16PF测验表明 ,位于典型低分和典型高分前3位分别是创造能力、怀疑性、怯懦果断以及内外向性、兴奋性和世故性 ,预测心理健康不良比例为 1.6 5 %。结论 提示空军地面人员身心健康低于飞行学员 ,优于其它人群 ,空军地面人员中的人际关系、创造能力、果断性及独立性较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长远航后期护航官兵的睡眠质量与积极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关系。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亚丁湾护航某舰队官兵154人,在长航180天时,完成自编人口学调查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和简版心理健康连续体量表(MHC-SF)。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152份。长远航后期有46.71%的官兵睡眠质量差,PSQI得分(7.16±3.47)显著高于军人常模;MHC-SF(3.57±0.99)及维度SWB(3.59±1.07)、PWB(3.71±1.06)得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睡眠指数与积极心理健康水平及各维度呈显著负相关(r=-0.34,-0.40,-0.32,-0.28,P均<0.01)。结论 长远航后期,近半数护航官兵存在睡眠问题,但总体积极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幸福感较高。睡眠问题对官兵的积极心理健康状况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驻西南某部战士近期心理卫生状况。方法(1)对驻西南某部战士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将结果与中国18—29岁常模和军男组常模进行比较;(2)将战士按军龄分为5组,比较各组战士间心理健康状况:(3)将新兵组和陆军新兵常模,一级士官组和军男组常模比较。结果(1)战士除躯体化外,其余所有因子均低于军男组常模(P〈0.01);与全国18—29岁常模比较,躯体化、焦虑、精神病性3项因子偏高(P〈0.05),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恐怖、偏执4项因子偏低(P〈0.05)。(2)各组战士间心理健康存在差别,其中新兵健康水平最高,一级士官最低。(3)新兵组躯体化、强迫症状、敌对和恐怖因子与陆军新兵常模无明显差异.余因子均显著低于陆军新兵常模组(P〈0.05)。(4)与军男组常模比较,一级士官组躯体化偏高(P〈0.01).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和偏执偏低(P〈0.01)。结论驻西南某部战士心理健康状况较好,但一级士官心理健康状况仍不理想,需引起部队心理卫生工作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野外驻训官兵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野外驻训官兵1 248人进行心理健康测评,并与中国军人常模比较。结果士兵组、士官组、军官组各项因子分、阳性项目数及总分均高于中国军人常模,尤以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偏执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野外驻训官兵心理健康水平低于中国军人常模,应对野外驻训官兵进行有针对性地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慢性伤口患者抑郁、焦虑的影响因素,以及抑郁、焦虑不良情绪与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的相 互关系。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150例慢性伤口患者,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焦 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生活质量调查简表(Short Form 36 Health Survey,SF-36)、社会支持评定量 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评估患者的抑郁、焦虑程度、生活质量及社会支持情况。结果:慢性伤口患者抑 郁检出率为45.3%,焦虑检出率为14%。慢性伤口患者年龄与其SDS,SAS标准分之间呈正相关(P<0.05),患者受教育 年限,SF-36各因子,SSRS的客观支持、主观支持、社会支持总分与其SDS,SAS标准分之间呈负相关(P<0.05)。多元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慢性伤口患者的伤口持续时间,SF-36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SSRS的客观支持、主观 支持、支持利用度、社会支持总分是其SDS标准分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而患者的受教育年限、一般健康状况、 社会功能、精神健康是其SAS标准分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慢性伤口患者的生活质量、社会支持度降低会 加重其抑郁、焦虑情绪。医护人员在对慢性伤口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还应充分重视其抑郁、焦虑不良情绪与生活 质量和社会支持的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