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龙生  吴维毅  唐霸 《新中医》2015,47(7):163-164
目的:观察壮骨汤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鲑降钙素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口服壮骨汤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监测骨钙素(BGP)、血清骨碱性磷酸酶(BALP)、骨密度(BMD)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BGP、BALP、BMD均改善(P<0.05),观察组BGP、BALP、BMD均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1.80%,对照组78.6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壮骨汤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疗效可靠,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加快骨折处愈合进程,提高BMD。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壮骨汤联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对患者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2月琼海市中医院收治的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n=28)和观察组(n=38)。2组患者均实施PKP治疗,观察组术后增加壮骨汤治疗,连续服用1个月。比较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骨折愈合情况及腰部功能恢复情况,检测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骨代谢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达94. 74%,高于对照组的89. 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伤椎前缘高度均明显升高,伤椎楔变角及后凸Cobb角均明显降低,且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2组患者骨密度(BMD)、血清骨钙素(BGP)及骨碱性磷酸酶(BALP)水平和日本骨科协会腰痛评价表(JOA)评分均明显增加,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壮骨汤联合PKP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可明显抑制骨丢失,改善骨代谢,促进骨折愈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总体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壮骨汤联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对患者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2月琼海市中医院收治的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n=28)和观察组(n=38)。2组患者均实施PKP治疗,观察组术后增加壮骨汤治疗,连续服用1个月。比较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骨折愈合情况及腰部功能恢复情况,检测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骨代谢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达94. 74%,高于对照组的89. 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伤椎前缘高度均明显升高,伤椎楔变角及后凸Cobb角均明显降低,且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2组患者骨密度(BMD)、血清骨钙素(BGP)及骨碱性磷酸酶(BALP)水平和日本骨科协会腰痛评价表(JOA)评分均明显增加,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壮骨汤联合PKP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可明显抑制骨丢失,改善骨代谢,促进骨折愈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总体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铺灸对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BMD)、骨性特异性磷酸酶(BALP)及骨钙素(BGP)的影响。方法将9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铺灸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维D2磷酸氢钙片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BMD、BALP及BGP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L2-4及股骨颈BMD、BGP和BALP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治疗后症状积分、L2-4及股骨颈BMD、BGP和BAL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配合铺灸能改善骨质疏松症患者症状积分,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体内BMD、BALP及BGP的含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汤联合微创手术治疗老年性脊柱骨质疏松骨折的效果及对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70例老年性脊柱骨质疏松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给予微创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补肾活血汤联合微创手术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骨密度、VAS评分及骨代谢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8. 5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 71%(P 0. 05);治疗后观察组骨密度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BALP、VD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RACP-5b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补肾活血汤联合微创手术治疗老年性脊柱骨质疏松骨折的效果较好,不但能够达到快速康复的目的,而且能够提高其骨密度,改善骨代谢,缓解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益肾壮骨汤对老年多发性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术后疼痛及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113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实施脊柱骨折手术,对照组56例术后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57例加用我院自拟益肾壮骨汤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BMD、s-OC高于对照组(P0.05),BALP、TRACP-5b、DPD排泄率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肾壮骨汤用于老年多发性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术后可调节骨代谢状态,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针刺的疗效,探讨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有效的临床干预手段。方法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和药物组,每组28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骨密度(BMD)及BGP、IL-6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IL-6及BGP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针药组较药物组降低更明显(P0.05);针药组治疗后BMD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药物组治疗后BMD无明显提高(P0.05)。结论温针灸配合药物治疗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能改善患者BGP、IL-6的血清含量,减轻患者临床症状。针药组不但止痛效果明显,对于预防骨质疏松加重,避免二次骨折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糖骨康对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骨代谢相关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文浩  张颖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12):2669-2671
目的:观察糖骨康对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BMD)、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 c)和血清骨钙素(BGP)、骨碱性磷酸酶(BALP)、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以及24h尿蛋白(PRO)、尿钙(Ca)、尿磷(P)含量的影响。方法:将139例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4例,对照组65例,治疗组服用中药糖骨康汤剂,对照组服用盖天力片,30天为1疗程,治疗前后检测BMD、FBG、HbA1 c和血清BGP、BALP、IGF-1以及尿PRO、Ca、P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BMD和血清BGP、IGF-1显著上升(P<0.05或P<0.01),FBG、HbA1 c、BALP和尿PRO、Ca、P含量显著下降(P<0.05或P<0.01),治疗组在升高BMD和降低BALP、尿Ca、P含量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骨康可降低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血糖,调节骨代谢相关因子,减少尿钙磷的排泄,减轻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仙灵骨葆胶囊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6月我院外二科收治的9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按信封法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碳酸钙D3片联合鲑降钙素治疗,研究组给予仙灵骨葆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与治疗前后骨钙素(BGP)、骨碱性磷酸酶(BALP)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治疗后,研究组BGP、BALP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仙灵骨葆胶囊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疗效确切,可显著降低骨转化水平,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湿针灭活肌筋膜触发点(MTrPs)联合督脉灸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2组均予常规药物口服,对照组50例予针灸治疗;治疗组50例予湿针灭活MTrPs联合督脉灸治疗。2组均1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疗程间隔3 d。比较2组治疗前、后及治疗3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Barthel指数及骨密度,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骨钙素(BGP)、骨碱性磷酸酶(BALP)含量。结果 2组治疗后及治疗3个月疼痛VAS评分均降低(P0.05),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及治疗3个月Barthel指数评分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3个月后骨密度较治疗前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及治疗3个月骨密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3个月后BGP均升高(P0.05),BALP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湿针灭活MTrPs联合督脉灸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能减轻患者疼痛,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骨密度及骨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自制中药方剂联合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 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压缩性脊柱骨折临床疗效,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11月期间我院骨科住院部就诊符合纳入标准的96例骨质疏松压缩性脊柱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PVP手术治疗,治疗组予以PVP手术治疗后开始规范服用自制中药方剂,出院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及治疗后6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椎体高度恢复程度、Cobb角矫正程度、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改善及邻近椎体骨折再发生率等指标。结果:治疗组在治疗6个月后患者的VAS评分、OD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椎体恢复的高度、Cobb角矫正程度、BMD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邻近椎体再骨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制中药方剂联合PVP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压缩性脊柱骨折较常规行PVP手术治疗效果好,可有效的治疗骨质疏松,预防骨折的再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补肾方剂对骨质疏松性骨折临床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补肾方剂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影响。方法:对60例不同部位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6周后对比两组血清骨性碱磷酶(BALP)I、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ICP)、骨钙素(BGP)骨形成生化指标变化以及骨强度(SOS)治疗情况,6周、12周后在X线下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治疗组6周后BALP、PICP、BG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12周后治疗组骨折愈合占97%,对照组骨折愈合占7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6周后S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补肾方剂对骨质疏松骨折骨痂生长,促进骨形成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方对创伤骨折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本院收治的90例创伤骨折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碳酸钙D_3咀嚼片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补肾活血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骨密度变化、骨折愈合时间、外固定拆除时间以及血清钙、血清磷、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血清骨钙素(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BGP)。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6.381,P=0.015);治疗前两组患者骨密度比较(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骨密度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05);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外固定拆除时间明显的长于观察组(P 0.05);治疗前两组血清钙、血清磷、BALP、BGP水平比较,P 0.05。治疗后血清钙、血清磷、BALP、BGP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补肾活血方对创伤骨折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骨质钙盐代谢的相关血清生化指标,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健骨益肾方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术后的影响。方法:选取93例老年多发性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两组均予以椎体成形术,对照组46例术后予以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47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我院自拟健骨益肾方治疗,对比两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及骨代谢指标。结果:观察组BMD、BGP、BALP均高于对照组,VAS评分及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骨益肾方可有效改善骨质疏松症,增强骨钙素及骨密度,缓解骨伤疼痛,促进骨伤愈合,有利于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徐旭冬  王毅  钱建敏  龚革会 《新中医》2021,53(19):130-133
目的:观察骨愈复原汤联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0 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5 例。对照组仅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骨愈复原汤治疗。观察2 组临床疗效,比较2 组治疗前后骨代谢指标[I 型胶原交联羧基端肽(CTXI)、骨碱性磷酸酶(BAL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骨钙素(BGP) ]、伤椎Cobb 角以及椎体前缘丢失高度。结果:治疗2 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56%,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CTXI、TRACP5b 指标值均较治疗前下降,2 组BALP、BGP 指标值均较治疗前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TXI、TRACP5b 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BALP、BGP 指标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伤椎Cobb 角及椎体前缘丢失高度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上述2 项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愈复原汤联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可有效促进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骨骼愈合,改善骨代谢,恢复其胸腰椎正常形态,可作为临床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胡正刚  田俊松 《四川中医》2020,38(2):151-154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汤联合骨化三醇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椎骨折的疗效及对患者骨密度、骨代谢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6月~2017年6月间收治的104例骨质疏松性脊椎骨折患者应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观察组应用补肾活血汤联合骨化三醇,对照组应用骨化三醇。比较2组临床疗效,评估治疗前、治疗3月后疼痛程度[疼痛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骨密度(BMD)、骨代谢[骨碱性磷酸酶(BALP)、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片段(β-CTX)、N端骨钙素(N-MID)],随访6个月记录2组再骨折率。结果:①治疗3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3月后,2组疼痛(VAS、ODI得分)、骨代谢指标(BALP、β-CTX、N-MID)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降幅大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3月后,2组腰椎、股骨近端、桡骨远端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腰椎、桡骨远端BMD增幅大于对照组(P0.05);2组股骨近端BMD水平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汤联合骨化三醇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椎骨折疗效良好,对改善患者骨密度、疼痛和骨代谢均产生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赵健  金红婷  夏臣杰 《新中医》2019,51(9):141-143
目的:研究强骨胶囊联合鲑鱼降钙素针剂辅助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口服强骨胶囊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联合鲑鱼降钙素针剂辅助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骨密度(BMD)、血骨钙素(BGP)、血钙浓度、血磷浓度、尿钙/尿肌酐及羟脯氨酸/尿肌酐等值。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BMD、BGP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腰背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血钙浓度及羟脯氨酸/尿肌酐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血磷浓度及尿钙/尿肌酐值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强骨胶囊联合鲑鱼降钙素针剂辅助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能够减轻患者疼痛,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质疏松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11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两组均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补肾壮骨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骨密度、骨矿含量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3~6个月,VAS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质疏松脊柱骨折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9.
林吉良  戴燚  刘军 《四川中医》2020,38(2):148-151
目的:观察补骨汤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OVFs)骨不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自2014年1月~2017年5月间收治的89例OVFs骨不愈合患者纳入研究范围,按区组随机化分为观察组(n=46)与对照组(n=43),对照组给予抗骨质疏松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联合补骨汤;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影像学指标、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并对胸腰背痛、脊柱功能进行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疗效等级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治疗前后椎体前缘及中间高度、Cobb角差值低于对照组(P0.05);BMD上升并高于对照组,CTX-Ⅰ、TRACP5b下降并低于对照组;胸腰背疼痛及ODI脊柱评分均下降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骨汤治疗OVFs骨不愈合疗效佳,于维持稳定的椎体生物学高度、改善骨密度、骨代谢、胸腰背疼痛及脊柱功能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10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4例和观察组55例,两组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桃红四物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疼痛及骨密度改善效果、生活质量变化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密度、视觉模拟评分(VAS)、生活质量评分(QOL)及Cobb角改善的幅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促进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部位愈合,减轻疼痛,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