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氯化两面针碱(nitidine chloride,NC)对人卵巢癌紫杉醇耐药细胞株A2780 Taxol细胞耐药性的逆转作用及机制。方法:氯化两面针碱干预A2780 Taxol后,应用MTT比色法检测多柔比星(adriamycin,ADM),依托泊苷(etoposide,VP-16),羟基喜树碱(hydroxycamptothecin,HCPT)对A2780Taxol细胞的抑制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不同给药组对多药耐药基因(MDR1 mRNA)表达的影响;HE染色法观察肿瘤细胞结构的改变;TUNEL法分析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耐药细胞A2780 Taxol对ADM,VP-16,HCPT的耐药倍数分别为1.87,1.07,3.25;经氯化两面针碱干预后,降低了A2780Taxol细胞对抗肿瘤药ADM,VP-16,HCPT的IC50值,可下降A2780 Taxol细胞的多药耐药(MDR1)基因的表达,HE染色可见NC给药组改变了A2780 Taxol细胞的形态结构,TUNEL染色凋亡细胞明显增多,凋亡指数为(58.03±1.46)%。结论:氯化两面针碱能有效逆转A2780 Taxol多药耐药性,具有良好的抗肿瘤药物多药耐药逆转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通关藤中4种C21甾体化合物(通关藤苷I、通关藤苷G、通关藤苷H和17β-通关藤苷元B)对人卵巢癌紫杉醇耐药细胞A2780/Taxol(A2780/T)耐药的逆转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将人卵巢癌A2780/T细胞分为对照组、C21甾体单用组、紫杉醇单用组、C21甾体联合紫杉醇组(1:1),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中效原理分析两药联用效应(Fa)与合用指数(CI)的关系;划痕实验观察细胞迁移能力;流式细胞术及Hoechst 33258染色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情况;RT-PCR、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ABCB1、SLC4A2、SLCO1A2 mRNA及P-gp表达水平;药物外排实验检测A2780/T细胞内紫杉醇及罗丹明123的蓄积量。结果 4种C21甾体单用或与紫杉醇联用均能抑制A2780/T细胞增殖,且呈剂量依赖效应。通关藤苷G、通关藤苷H与紫杉醇联用48 h具有协同效应,能够显著抑制A2780/T细胞迁移、阻滞细胞于G2/M期、促进细胞凋亡,显著抑制ABCB1、SLC4A2、SLCO1A2 mRNA水平,下调P-gp表达,显著促进了紫杉醇及罗丹明123在A2780/T细胞内的蓄积。结论 通关藤苷G、通关藤苷H与紫杉醇联用均产生协同效应,可逆转人卵巢癌A2780/T细胞对紫杉醇的耐药性,其机制可能与降低基因ABCB1、SLC4A2、SLCO1A2及P-gp的表达水平,促进紫杉醇在A2780/T细胞内蓄积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鸦胆子油乳对人卵巢癌耐药细胞A2780/DDP的耐药逆转作用.方法 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观察顺铂及鸦胆子油乳对A2780/DDP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 卵巢癌耐药细胞株A2780/DDP对顺铂产牛耐药性,顺铂对A2780/DDP的耐药倍数为5.6倍.经鸦胆子油乳预处理24h后,顺铂对A2780/DDP的耐药倍数显著下降.结论 鸦胆子油乳可逆转卵巢癌耐药细胞A2780/DDP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千金藤素对人鼻咽癌多药耐药细胞CNE2/ADM耐药性的逆转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测定千金藤素对CNE2/ADM细胞耐药性的逆转作用,Rho123蓄积试验测定千金藤素对CNE2/ADM细胞中P-gp功能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测定千金藤素对CNE2/ADM细胞中P-gp表达的影响。结果:千金藤素能逆转CNE2/ADM细胞对阿霉素的耐药性,2、4、8nmol/ml浓度的千金藤素对CNE2/ADM细胞阿霉素耐药的逆转倍数分别为1.49、2.16、3.19,并呈现浓度依赖效应;千金藤素可浓度依赖性地促进CNE2/ADM细胞内Rho123的蓄积,抑制P-gp的药物泵出功能;千金藤素可抑制CNE/ADM细胞中P-gp的表达,这种抑制作用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结论:千金藤素能逆转CNE2/ADM细胞对阿霉素的耐药性,其逆转耐药的机制可能与抑制CNE2/ADM细胞中P-gp的功能和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根碱对紫杉醇耐药卵巢癌A2780/Taxol细胞生长及TGF-β_1/Smad通路和紫杉醇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将A2780/Taxol细胞分为对照组、血根碱组、紫杉醇组、血根碱联合紫杉醇组(简称联合组),对照组加生理盐水,其余3组分别应用2μmol/L血根碱、2μg/mL紫杉醇,2μmol/L血根碱+2μg/mL紫杉醇处理。48 h后应用倒置显微镜观察A2780/Taxol细胞形态、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法检测Caspase-3、TGF-β_1、Smad7蛋白表达。结果对照组细胞贴壁生长,边界清楚;血根碱组细胞体积缩小,贴壁数减少;紫杉醇组见细胞呈圆形脱落;联合组上过变化最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3组均可显著抑制A2780/Taxol细胞增殖,上调Caspase-3、Smad7蛋白表达、下调TGF-β_1蛋白表达,联合组作用最为明显(P0.05)。血根碱组对细胞周期无影响,紫杉醇组及联合组G0/G1期、S期细胞减少,G2/M期细胞增多。结论血根碱通过抑制TGF-β_1/Smad通路,促进Caspase-3表达抑制A2780/Taxol细胞生长,促进紫杉醇药物敏感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冬凌草甲素体内外对卵巢癌细胞紫杉醇耐药性的拮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大剂量冲击法,诱导制备耐紫杉醇的人卵巢癌HO-8910PM细胞株(HO-8910PM/PIX),用不同浓度冬凌草甲素处理HO-8910PM/PIX细胞;或在冬凌草甲素作用HO-8910PM/PIX细胞前以NF-κB激活剂TPA进行预处理。给药后,细胞经DAPI染色,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卵巢癌细胞中NF-κB蛋白的表达。建立裸鼠卵巢癌皮下移植瘤模型。接种后8周,观察冬凌草甲素对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中NF-κB的阳性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冬凌草甲素呈浓度相关性抑制卵巢癌HO-8910PM/PIX细胞增殖,显著诱导细胞凋亡,而TPA可显著削弱冬凌草甲素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与HO-8910PM细胞相比,NF-κB在HO-8910PM/PIX细胞中表达显著上调,冬凌草甲素可抑制HO-8910PM/PIX细胞中NF-κB的表达。冬凌草甲素可显著抑制裸鼠卵巢癌皮下移植瘤生长,明显减弱移植瘤组织中NF-κB的阳性表达。结论冬凌草甲素体内外对卵巢癌细胞紫杉醇耐药性具有拮抗作用,该作用可能通过抑制NF-κB的表达而实现。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肠胃清方对大肠癌耐药细胞株HCT-8/V的逆转作用及其抑制P-gp表达的影响。方法:MTT法测定肠胃清对HCT-8/V细胞株的逆转作用,流式细胞术测定P糖蛋白(P-gp)的表达。结果:HCT-8/V细胞株对VCR、DDP、5-FU、MMC的耐药指数分别为18.6、22.3、4.3、3.7。经肠胃清方药物血清作用48h后,其对化疗的耐药性显著下降,对VCR、DDP的逆转指数分别为3.3和7.5,静息状态下HCT-8/V细胞的P-gp表达显著高于HCT-8(P<0.01),而经肠胃清药物血清作用后P-gp表达显著降低(P<0.01)。结论:肠胃清方可以逆转人大肠癌耐药细胞株HCT-8/V的多药耐药性,其机制可能与其下调P-gp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解毒化淤中药血清对白血病K562/A02耐药细胞P-gp、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解毒化淤药的兔血清,以MTT法检测含药血清处理后K562/A02耐药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gp、Bcl-2的表达。结果 MTT结果显示不同浓度中药血清对K562/A02细胞均有耐药逆转作用,其逆转倍数随剂量增加而增大;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解毒化淤药中药血清能够下调K562/A02细胞P-gp和Bcl-2的表达。结论解毒化淤药逆转K562/A02细胞耐药的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P-gp、Bcl-2的表达而逆转耐药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欧白芷素对耐药细胞株K562/A02中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的影响,为抗白血病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提供新方法。方法:采用MTT法观察阿霉素对细胞活力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欧白芷素对K562和K562/A02细胞内阿霉素累积和细胞中P-gp功能的影响。采用实时定量RT-PCR技术检测MDR1基因在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欧白芷素对耐药细胞株K562/A02有显著的逆转耐药活性,最大逆转倍数为7.36。在K562/A02细胞中,欧白芷素明显增加阿霉素的累积,增加了罗丹明123(rhodaminel123,Rh123)蓄积,抑制了Rh123的外排,同时欧白芷素还在mRNA水平抑制了K562/A02细胞中P-gp的表达。结论:欧白芷素能够抑制K562/A02耐药细胞株中MDR1基因表达和P-gp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构建人结肠癌奥沙利铂(oxaliplatin,L-OHP)耐药细胞株HCT-116/L-OHP,观察姜黄素(curcumin,Cur)对其耐药的逆转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耐药机制。方法:采用浓度梯度递增法,逐步提高作用于亲代人结肠癌细胞HCT-116的L-OHP浓度,建立耐L-OHP的细胞株HCT-116/L-OHP;通过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L-OHP和Cur对HCT-116以及HCT-116/L-OHP细胞的细胞毒性,观察Cur能否逆转耐药;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耐药相关蛋白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相关mRNA的改变。结果:成功建立了耐L-OHP的人结肠癌耐药细胞株并命名为HCT-116/L-OHP,其耐药指数为12. 6。与HCT-116细胞株比较,HCT-116/L-OHP细胞株中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升(P 0. 01),B淋巴细胞瘤-2(B-cell lymphoma-2,Bcl-2),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π(glutathione-s-transferase-π,GST-π),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ultidrug resistance-associated protein, MRP),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的表达亦显著上升(P 0. 01);不同浓度姜黄素(5,10,20,30,40μmol·L-1)作用后,ERCC1表达下降(P 0. 01),Bcl-2,GST-π,MRP,P-gp,Survivin表达也有不同程度下降(P 0. 05)。结论:HCT-116/L-OHP细胞株具有稳定的耐药性,其耐药机制可能为ERCC1的表达上调,而导致Bcl-2,GST-π,MRP,P-gp,Survivin等相关蛋白表达上调,使肿瘤细胞获得耐药性。姜黄素对HCT-116/L-OHP的耐药性具有逆转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ERCC1的表达,从而下调Bcl-2,GST-π,MRP,P-gp,Survivin等耐药相关mRNA及蛋白的表达,增加肿瘤对L-OHP的敏感性,从而逆转肿瘤细胞的耐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