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浙江中医药古籍资源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目的与意义 信息资源与自然资源、人力资源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得以生存发展的三大支柱资源。在信息社会化与社会信息化的新世纪,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尤为迫切与重要。开发利用信息资源的前提首先是必须摸清其现有存量,然后才能规划如何开发与利用。本课题对现存浙江省内的中医药古籍进行了调查摸底,并以版本目录学与中医药学为指导进行研究分析,为中医药古籍的开发利用提供资源保障与共享的书目数据库。 1.1 为中医药学传承发展提供中医药古籍信息资源 中医药古籍是中医药学的主要载体,它产生于秦汉之际,发展于宋金元三代,鼎盛于…  相似文献   

2.
《辽宁中医杂志》2017,(6):1160-1162
目录学纲纪群籍,辨章学术,提要钩玄,对于中医药学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和《四库全书总目》作为正史目录和官修目录的代表,记录了中医学术流派的形成与发展、中医药学术文化史体系的建立,对中医学术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在新时期做好目录学的研究工作,将有助于中医药知识的传承和中医药信息的精准传播。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利用这些技术进一步保护、传播和发展传统中医药针灸文化,是当前的重要课题。本文在阐述现代信息技术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这些技术在针灸资源的数字化及展示与共享方面所具有的优越性,并通过"针灸数字博物馆"实例的介绍,为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针灸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促进针灸学传播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4.
本文概述了国内外数字图书馆发展现状与建设模式,探讨了中医药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内容、现有基础及发展目标,提出中医药数字图书馆应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世界范围内的中医药文献信息资源进行现代化管理,以网络形式向全世界发布,实现最大程度的资源共享,并为中医药科技创新和持续发展提供文献信息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5.
本文概述了国内外数字图书馆发展现状与建设模式,探讨了中医药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内容、现有基础及发展目标,提出中医药数字图书馆应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世界范围内的中医药文献信息资源进行现代化管理,以网络形式向全世界发布,实现最大程度的资源共享,并为中医药科技创新和持续发展提供文献信息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6.
从中医药古文献利用途径--中医药古文献语料库的构建入手,提出中医药古文献语料库构建的思路与方法,以逐步实现中医药古文献知识的数字信息化,更好地利用这些古文献资源,揭示其承栽信息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中医药行业信息网络化建设近些年来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许多部门已经建起了自己的局域网络和网站并通过不同的渠道与国际互连网连通。但与其他行业相比,我国中医药信息网络化建设还相当落后,远远不能满足国内外对中医药信息资源的需求。面对浩大的中医药信息资源宝库、...  相似文献   

8.
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和中医药生物工程学会日前联合在京举办了第二届数字中医药与中医药跨越式发展论坛。来自国家科技部、中国科学院、中国中医研究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等单位的多学科专家、学者160多人参加了论坛的交流。专家们集聚一堂,共同研讨数字信息技术在中医药现代化中的应用问题,以期为中医药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本文归纳了港、澳、台的中医药组织及期刊资源,结合本刊2007年第5期刊出的"国外补充替代疗法医学期刊资源调研",给中医药研究人员提供最新的中医药及补充替代疗法期刊资源的数量、分布、出版动态等信息.同时,通过信息的整合、传播,达到更好地利用这些宝贵资源之目的.  相似文献   

10.
浅谈如何提高中医院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利用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娅娜 《中医药导报》2006,12(10):95-96
文章从湖南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中医药数字资源概况出发,分析了影响图书馆数字资源利用率的主要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一些提高数字资源利用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首先概述了数字人体与中医药现代化的意义和作用;然后结合中医药工程和医学领域阐述了数字人体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在此基础上,概述了数字人体与虚拟人的区别;详细论述了数字人体理论,包括人体系统的连续动态系统、人体系统的离散动态系统、人体系统的随机性、人体系统的自组织、人体系统的简单巨系统和人体系统的复杂巨系统;数字人体原型与模型,包括数字人体原型、数字人体物质模型、数字人体力学模型、数字人体数学模型和数字人体信息模型;数字人体技术,包括数字人体信息采集技术、数字人体信息处理技术和数字人体信息表达技术;以及数字人体标准化;最后以经络为例,简述了数字人体研究示范。为数字人体与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在浩瀚的文献资料中,多有关于中药材分布信息的论述。受技术方法的限制,历代本草中关于中药材产地或分布方面的资料,多为宏观层面的描述信息。明确区域内中药资源的种类和分布等本底信息,是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的主要目标之一。根据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和试点工作经验,普查队借助"3S"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数码拍照技术等现代技术方法,可有效收集中药资源位置信息。详细、具体的位置信息,为区域间资源禀赋差异和相似性、生物特性和空间分布规律等方面的研究,均提供了数据支撑。在空间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基于位置信息,可以实现对多来源普查数据统计汇总和共享应用。进行中药资源及相关基础数据的融合,可对海量数据进行空间化融合、汇总和管理,有助于从总体水平上挖掘中药资源的科学规律,全面揭示其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13.
首先概述了数字人体与中医药现代化的意义和作用;然后结合中医药工程和医学领域阐述了数字人体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在此基础上,概述了数字人体与虚拟人的区别;详细论述了数字人体理论,包括人体系统的连续动态系统、人体系统的离散动态系统、人体系统的随机性、人体系统的自组织、人体系统的简单巨系统和人体系统的复杂巨系统;数字人体原型与模型,包括数字人体原型、数字人体物质模型、数字人体力学模型、数字人体数学模型和数字人体信息模型;数字人体技术,包括数字人体信息采集技术、数字人体信息处理技术和数字人体信息表达技术;以及数字人体标准化;最后以经络为例,简迷了数字人体研究示范。为数字人体与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数字地球技术在中药资源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作者简述了数字地球技术及其核心"3S"集成技术的应用,随着"3S"为代表的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推广使得中药资源的普查、适宜性评价和生产区划有了更有利的手段和技术支持.网格是一种成熟而流行的技术,它可将各种信息资源连接起来.作者归纳总结了近几年数字地球技术在中药资源研究中的应用,并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将数字地球技术与网格相结合,提出中药资源调查、中药牛产区划和适宜性评价的新方法和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多媒体信息资源和中医药多媒体信息资源发展现状的阐述,指出开展中医药多媒体信息资源建设的必要性,并对如何开展中医药多媒体信息资源的建设提出建议,以期真正发挥出中医药多媒体资源的文献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中医药文献数据库的建设规范。方法:参考相关的国家标准、学科领域标准规范及其他通用规范标准,如卫生信息数据集元数据规范、医药卫生科学数据共享元数据标准、人口健康科学数据共享数据集元数据标准、基础科学数据共享网项目标准、中国科学院数据应用环境建设与服务等规范,结合中医药文献资源的特殊性,建立中医药文献数据库的建设规范。结果:建立六大类共17个规范,以规范中医药文献数据库建设。结论:中医药文献数据库建设规范可实现中医药类文献数据库建设的规范化和流程化,并有利于中医药数据资源的共享。  相似文献   

17.
计算机科学在中药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对计算机科学在中药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进行文献的整理和分析,探讨中药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方向,为计算机科学在中药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查阅和检索相关书籍资料及清华同方系列数据库中近10年以中药信息和各种相关的计算机技术为主题词的论文文献,对比参阅,筛选其中水平较高、思路新颖、具有代表性的19篇作为参考文献和研究依据。全面总结分析了中药信息化建设的内容以及相关计算机技术在中药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现状。以计算机科学为基础的中药信息化建设改变了以往计算机仅作为辅助工具的应用模式,使计算机技术逐渐成为模拟中药作用过程的重要研究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