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及高血压病患者脉压(PP)与尿微量白蛋白(UmAlb)的关系,为早期防治肾脏损害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对271例患者1,2型糖尿病患者(DM)87例、高血压病患者(EH)85例和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DM+EH)99例进行血压检测和UmAlb测定。结果 DM组UmAlb与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相关性不显著(P>0.05);而与PP显著正相关(P<0.05)。EH组UmAlb与SBP和PP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与DBP相关性则不显著(P>0.05);EH+DM组UmAlb与SBP、DBP、PP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及0.05)。UmAlb与PP相关的显著性在EH+DM组中最大,r=0.282,P=0.002,三组患者中反映肾功能的其他指标则与SBP、DBP和PP无相关性。结论 在上述3种病人中只有PP总是与早期肾损害相关。因此,为防止DM和EH患者肾脏损害加重,降低PP甚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 2型糖尿病及高血压病患者脉压 (PP)与尿微量白蛋白的关系。方法 对 2 4 1例患者 ,高血压 (EH)患者 75例、2型糖尿病 (T2 DM)患者 77例和高血压病合并 2型糖尿病 (EH +T2 DM)患者 89例进行血压检测和尿微量白蛋白测定。结果 T2 DM组微量白蛋白与收缩压 (SBP)相关性不显著 (P >0 .0 5 ) ;而与PP显著正相关 (P <0 .0 5 )。EH组微量白蛋白与SBP和PP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5 ) ;EH +T2 DM组微量白蛋白与SBP和PP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5 ) ,微量白蛋白与PP相关性在EH +T2 DM组最大。反映肾功能的其它指标则与SBP、PP无相关性。结论 在上述 3种患者中只PP与早期肾损害相关 ,故为防止DM和EH患者肾脏损害加重 ,降低PP很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高血压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的影响.方法将429例住院病人分为高血压病组(EH,171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组(DM+EH,117例)、糖尿病组(DM,141例),比较三组患者血脂变化情况,并做分层分析.结果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在高血压病组≤55岁男性患者中明显高于>55岁男性患者(P<0.01),女性患者的血浆TC、TG、LDL明显高于男性患者(P<0.01);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55岁男性患者中主要表现为TG增高,同样>55岁女性患者的TC、TG、LDL也明显高于男性患者(P<0.01);在糖尿病组中,血脂变化与性别和年龄关系不大.结论年龄和性别对高血压病和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者血脂影响较大,糖尿病和高血压时血脂异常的类型有所不同,但高血压对血脂紊乱的程度无明显叠加作用.  相似文献   

4.
高血压病和糖尿病患者餐后状态血压及心率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高血压病 (EH)和 2型糖尿病 (DM)患者餐后状态血压和心率的变化特点。 方法  187例患者 ,分 3组 :高血压病组 (EH,71例 ) ,2型糖尿病组 (DM,49例 )和 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组 (DM EH,6 7例 )。观察各组 2 4h动态血压和心率 ,进标准定量饮食 ,分析进餐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 (DBP)和心率的变化。 结果  EH组和 DM EH组 2 4h平均收缩压 (2 4h ABPS)和2 4h平均舒张压 (2 4h ABPD)较 DM组明显增高 (P<0 .0 1) ,而 DM组和 DM EH组 2 4h平均心率较 EH组快 (P<0 .0 1) ;EH组在餐后 30 m in至 6 0 min的 SBP、DBP和心率较餐前对应时间点升高(P<0 .0 1) ,餐后 90 m in SBP、DBP和心率恢复至餐前水平。 DM组和 DM EH组在餐后 30 m in至90 min SBP、DBP和心率下降 (P<0 .0 1) ,餐后 12 0 min SBP、DBP和心率恢复至餐前水平。 结论 高血压病和 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状态血压和心率的变化有不同的特点 ,表现为高血压病患者餐后血压升高和心率增快 ,而 2型糖尿病或伴高血压病的 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压和心率下降 ,且其血压和心率恢复至餐前水平较单纯高血压病患者慢。  相似文献   

5.
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人的脉压在肾脏损害中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研究 2型糖尿病及高血压病患者脉压 (PP)与尿微量白蛋白 (Um Alb)的关系 ,为早期防治肾脏损害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对 2型糖尿病患者 (2 - DM) 4 4例 ,高血压病患者 (EH) 4 2例和 2 - DM并高血压病患者 (2 - DM+EH) 50例进行血压检测和 Um Alb测定。结果  EH+2 - DM组 Um Alb排泄量明显高于其他两组 (P<0 .0 5) ,EH组 Um Alb排泄量大于 2 - DM组 (P<0 .0 5)。2 - DM和 EH+2 - DM组 FBG(空腹血糖 )较 EH明显增高 (P<0 .0 1 )。 EH组和 EH+2 - DM组血压明显高于 2 - DM组 (P<0 .0 1 )。 EH+2 - DM组收缩压和脉压明显高于 EH组 (P<0 .0 1 ) ,舒张压明显低于 EH组 (P<0 .0 5) ,心率高于 2 - DM组 (P<0 .0 1 )。结论  PP增高与早期肾损害有关 ,为防止 2 - DM和 EH患者肾损害加重 ,降低 PP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6.
测定240例2型糖尿病(T2DM)和高血压病(EH)患者的脉压(PP)与尿微量白蛋白(UmA1b)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UmA1b与PP相关性显著(P〈0.05),相关程度在EH+DM患者中最大(r=0.313,P=0.002)。认为PP较SBP、DBP能更敏感地反映肾脏早期损害,对T2DM及EH患者的治疗除降低血压外,更应控制PP。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餐后状态血压及脉压变化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研究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和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餐后状态血压和脉压变化的特点,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328例住院患,分为高血压病组(EH组,116例)、2型糖尿病组(DM组,100例)和高血压伴糖尿病组(EH+DM组,112例),行24小时态血压(ABPM)检测,其中30例患再行有创桡动脉压测量,观察餐前和餐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脉压(PP)变化特点。结果:EH组餐后SBP和DBP升高(P<0.01),而以SBP升高更明显,列后PP升高(P<0.01)。DM组SBP和DBP均下降(P<0.05),但餐后PP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EH+DM组和DM组患各餐后SBP和DBP降低,其中EH+DM组餐后DBP下降较显,餐后PP也增大。而H组患餐后SBP和DBP升高,而以SBP升高较显,餐后PP也增大。DM组患各餐后SBP和DBP降低幅度相似,其餐后PP无明显变化。三组患餐后血压和脉压变化各有其特征,其机制可能与大动脉硬化程度、外周血管舒缩功能及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尿β2微球蛋白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尿β2-微球蛋白(β2-MG)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意义.方法选择不伴有糖尿病、原发性肾脏损害的EH患者91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早晨第1次尿中β2-MG,将其分为β2-MG正常(对照)和异常两组,并测定所有患者血压、血脂、空腹血糖及其他一般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运用多元线性回归识别影响β2-MG的主要因素. 结果尿β2-MG异常组,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脉压(PP)高于尿β2-MG正常组(P< 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尿β2-MG正常组(P<0.05).回归分析结果上述血脂各项指标及PP均未进入回归方程,只有年龄、病程及收缩压(SBP)进入方程.结论在不伴有糖尿病及原发性肾脏疾病的EH患者中,脂质代谢紊乱及PP在早期肾脏损害中起一定作用,但不是主要的.影响早期肾脏损害的主要因素是年龄、病程及SBP.  相似文献   

9.
醋柳黄酮对高血压病靶器官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醋柳黄酮对高血压靶器官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同期单盲对照方法,将72例合格对象按随机分为醋柳黄酮组(TFH)和卡托普利组(CAP),共治疗8个月,治疗前后分别心超测量左心有关指标、观察肾功能有关指标及眼底变化.结果 (1)TFH能显著降低高血压患者血压( P<0.01);(2)TFH可以显著降低高血压病人LVMI(由166.46±42.73降至116.89±29.67)(P<0.05)并改善左心室舒张功能(P<0.05),其降低LVMI作用同降压幅度无相关性,其与SBP/DBP相关系数r分别为0.265,0.297(P>0.05),其降低LVMI及改善左心室舒张功能作用同卡托普利相当.(3)TFH可以显著降低高血压病人尿微量蛋白的排泄量(尿β2-MG(4.68±4.41 比2.1±2.11 mg/L及晨尿白蛋白30.68±27.17比16.26±12.02 μg/ml)及血β2-MG水平(5.6±5.75降至2.43±2.01 mg/L,P<0.01),其下降幅度同CAP相当(P>0.05).两组治疗后尿白蛋白下降幅度与SBP、DBP 下降幅度均无显著相关,与SBP下降幅度的r值分别为-0.321 、-0.34(P均>0.05);与DBP下降幅度的r值分别为-0.211、-0.390(P均>0.05).(4)TFH对高血压病人眼底病变亦有明显的改善作用(P<0.05).结论 TFH在降低血压同时,有较好的改善及逆转高血压病靶器官损害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自主神经病变患者与单纯性运动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血压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按标准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试验(SCANFT)(以下简称神功试验)检查结果分为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 (DAN) 组(38例)和单纯性糖尿病(SDM)组(42例),与自主神经功能检查阴性的40例健康组作对比分析,并分析其静态血压、运动负荷后血压及动态血压变化.结果三组静态血压无明显差异,DAN组运动负荷后的血压及运动性高血压发生率明显高于SDM组及对照组(均P<0.01).动态血压显示糖尿病患者24 h SBP、d SBP、n SBP均高于对照组(P<0.01),而DAN组的24 h DBP、d DBP、n DBP及心率较SDM组及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结论自主神经功能异常的糖尿病患者,运动负荷后的血压明显升高,运动性高血压可作为糖尿病患者合并自主性神经病变的预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Blood, urine, stool, breath, money, and Helicobacter pylori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下载免费PDF全文
Vaira D  Vakil N 《Gut》2001,48(3):287-289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回顾性分析内窥镜采集大隐静脉(EVH)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及处理经验。方法 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科采用内窥镜采集大隐静脉做为CABG血管材料患者352例。手术方式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317例,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35例,其中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3例,同期行二尖瓣成形18例,二尖瓣置换6例,主动脉瓣置换6例,室壁瘤切除、左室成形2例。结果 术后并发症包括:心房颤动18例,低心排出量综合征10例,围术期心肌梗死6例,低氧血症6例,精神异常3例,皮下隧道内血肿、下肢肿胀疼痛3例,皮肤灼伤2例。术后死亡4例 (1.13%),原因为低心排出综合征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2例、心室颤动1例,大面积脑梗死l例。结论 加强术后监护及治疗,及时纠正低心输出量综合征,积极防治术后心律失常等均为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因素。应用内窥镜采集大隐静脉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其作为一种微创取血管的方法,是安全和值得推荐的大隐静脉采集方法。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The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s of rare earth (RE) ions have extensively been studied because of their high potential applications to the reprocessing of used nuclear fuels and RE-containing materials.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fully investigated the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s of RE(III) (La, Ce, Pr, Nd, Sm, Eu, Gd, Tb, Dy, Ho, Er, Tm, and Yb) ions over a Ni sheet electrode in 0.1 M NaClO4 electrolyte solution by cyclic voltammetry between +0.5 and −1.5 V (vs. Ag/AgCl). Amperometry electrodeposition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between −1.2 and −0.9 V to recover RE elements over the Ni sheet. The successfully RE-recovered Ni sheets were fully characteriz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energy dispersive X-ray spectroscopy,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and photoluminescence spectroscopy. The newly reported recovery data for RE(III) ions over a metal electrode provide valuable informat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reatment methods of RE elem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