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1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35例50处烧伤肉芽创面在自体皮游离移植术后,行MEBO治疗的经验,并与传统包扎换药法作了比较,并对MEBO的用药时机、植皮方法及皮片生长情况作了临床探讨。认为:肉芽创面植皮后,于术后2~3天首次打开敷料,即行MEBT治疗,可明显缩短创面愈合时间,能避免术后某些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肢体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肉芽创面植皮后改用MEBT方法治疗的探讨@张国强$滨洲医学院附院烧伤整形科!256603@刘桐林$滨洲医学院附院烧伤整形科!256603@韩学德$滨洲医学院附院烧伤整形科!256603…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54例烧饬肉芽创面植皮后应用湿润暴露法(MEBT)治疗的情况,临床观察说明,湿润烧伤膏(MEBO)有利于移植皮片的成活与生长。组织学观察证实移植皮片增生活跃,扩展迅速。植皮前取自苦组织送病理切片观察,发现MEBT治疗的烧伤创面,其肉穿组织中纤维母细胞明显少于非MEBT治疗者。提示MEBO可能有抑制纤维母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介绍烧伤皮肤再生医疗技术(MEBT/MEBO)结合钻孔术在重度烧伤伴胫骨大面积骨外露患者中的使用情况及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烧伤皮肤再生医疗技术处理烧伤创面,用MEBO敷料覆盖创面并无压包扎,每13换药1次。对外露胫骨实行钻孔手术培养肉芽组织后再行植皮手术治疗。结果分别于患者入院后6周、10周行植皮手术封闭肉芽创面,整个病程中,患者有3d的中度发热,未并发细菌及真菌感染。结论使用MEBT/MEBO治疗烧伤创面,能保证创面湿润不干燥,坏死组织易于清除,清创时间短,患者痛苦小;通过骨钻孔术能在光滑的骨面上培养肉芽组织,后期只需邮票式植皮即可封闭创面,避免了截肢。  相似文献   

4.
MEBO治疗烧伤肉芽创面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1,自引:14,他引:7  
从1990年6月至1993年5月对14例的MEBT和14例N-MEBT治疗的烧伤病人作了烧伤创面的临床及病理学观察。放大100倍光镜下可见MEBT组肉芽组织中胶原纤维聚合成束,平行排列,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成纤维细胞计数明显少于N-MEBT组,P<0.05;毛细血管计数略多于N-MEBT组,但无统计学意义。提示MEBO对成纤维细胞的形成、分裂、增殖及胶原纤维的分泌与排列有调节作用。肉芽创面pH值、植皮成活率的检测及创面培养结果显示。MEBT疗效优于N-MEBT。  相似文献   

5.
MEBT配合肉芽创面微粒皮种植治疗深Ⅲ度烧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者对深Ⅲ度烧伤,经MEBT/MEBO治疗后形成的肉芽创面行微粒皮种植,培养上皮组织使创面愈合。该法解决了Ⅲ度烧伤在形成肉芽创面后,因皮源不足而不能封闭创面的难题。本文对微粒皮种植技术的操作方法,作了介绍,并附有典型病例和图片供临床医师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冻伤创面在MEBT/MEBO作用下的演变过程,探讨MEBT/MEBO在冻伤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首先行快速复温,显露冻伤创面,常规外涂MEBO暴露治疗,6h换药一次,3周后坏死组织脱落清除干净,再改用MEBO药纱包扎培养肉芽组织,待肉芽组织平齐植皮封闭创面。结果:5例病人全都治愈出院,住院时间最长42d,最短33d,出院后半年随访,无一例出现畸形及功能受限。结论:利用MEBT/MEBO治疗冻伤,较过去传统的冻伤治疗,缩短愈合时间,减轻病人痛苦,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湿润烧伤膏( MEBO)在下肢慢性溃疡恶变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患者入院后,对创面予以病理活检、微生物培养、摄片等检查后,对创面局部纤维板给予划开清除,逐层削除老化、纤维化肉芽组织,使创面形成相对“新鲜”状态后,采用 MEBO换药治疗(每6 h换药1次),重新培育肉芽组织;全身给予抗感染、改善微循环等治疗.创面肉芽组织成熟后,再次多点活检病理检查,确认创面无明显癌组织后,行“邮票式”植皮手术、周围曲张静脉结扎及分段剥脱术,供皮区使用 MEBO油纱换药治疗;术后5 d,植皮区改用MEBO油纱包扎换药治疗,每日1次,直至创面完全愈合.结果 供皮区创面于术后14 d愈合,植皮区创面于术后30 d痊愈,愈后随访4年,创面轻度瘢痕增生,无新的溃疡创面形成及转移癌发生.结论 MEBO是肉芽组织生长的“培养基”,能促进慢性溃疡创面的愈合,是慢性溃疡创面修复的良好外用药.另外, MEBO可能影响体表肿瘤的生物特性,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相似文献   

8.
目的:临床观察深Ⅱ度、浅Ⅲ度烧伤创面手术植皮治疗与完全应用MEBT/MEBO治疗效果的差异.方法:一对老年夫妻烧伤患者,年龄、烧伤部位、面积、深度相似,男性患者全程MEBT/MEBO治疗,女性患者早期保痂治疗,中期手术植皮治疗,后期残余创面MEBT/MEBO治疗,对出院时疗效、出院后半年随访结果及经济投入进行比较.结果:治疗40天出院时,男性患者有5%TBSA的肉芽创面未愈,女性患者为植皮术后散在残余创面,面积约1%TBSA,出院后均行MEBT/MEBO治疗,半年后随访,两位患者创面均愈合,男性患者治愈后创面瘢痕柔软、平坦,无功能障碍;女性患者瘢痕硬、挛缩、有轻度功能障碍;治疗成本男性小于女性.结论:MEBT/MEBO方法优于传统方法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原位再生医疗技术(MEBT/MEBO)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的治疗特点及临床疗效。方法52例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在治疗基础疾病的同时局部采用MEBT/MEBO治疗;无法自愈的创面,查找病因,彻底清除病灶,待肉芽组织培养成熟后行植皮等手术治疗;动态监测创面分泌物的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并根据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针对性用药;观察、分析治疗效果。结果52例患者经MEBT/MEBO治疗后感染得到有效控制,创面完全愈合时间为99.83 d±35.44 d(30 d~180 d),其中31例患者通过湿润烧伤膏(MEBO)换药治疗后创面自行愈合;2例患者在MEBO换药治疗后,行Ⅱ期手术缝合处理,创面愈合;2例患者创面通过邻近皮瓣推进手术修复;2例糖尿病足并发足趾坏疽患者接受截趾手术,术后创面愈合良好;其余15例患者共行20次植皮手术后创面愈合。随访1年发现,所有植皮创面的皮下组织饱满均匀,部分愈后皮肤散在色素沉着,皮肤质地柔软,延展性好,无明显增生性瘢痕,无溃疡复发;2例皮肤溃疡恶变患者,愈合后分别随访1年和4年,均未见肿瘤复发。结论MEBT/MEBO可抑制定植致病菌、耐药菌生长,控制创面感染,促进创面愈合,使愈后创面更自然、美观,为慢性难愈性创面的治疗提供了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提高功能部位深度烧伤创面手术治疗效果的方法。方法:对17例功能部位肉芽创面患者采用二次植皮手术进行治疗。结果:术后大张自体中厚皮片成活率在86.0%以上,与早期切痂移植大张自体中厚皮片手术者疗效相近,明显优于肉芽创面点状植皮或一次大张自体中厚皮片移植者。结论:此法具有疗效满意、移植皮片成活率高和减少功能部位疤痕增生挛缩畸形等优点,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1.
皮肤再生医疗技术治疗烧伤残余创面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皮肤再生医疗技术(MEBT/MEBO)治疗烧伤后期残余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皮肤再生医疗技术治疗48例烧伤后残余创面.结果:48例患者中,25例创面在21天内愈合,23例创面18天后创面有皮岛生长,创面有不同程度的缩小,肉芽组织新鲜,后经植皮治疗,效果满意.结论:MEBT/MEBO可以促进创面愈合,减少瘢痕,是治疗烧伤后残余创面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2.
成批火药爆炸烧伤病人23例救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MEBT/MEBO成批火药爆炸烧伤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将我院2002年4月15日收治的一批某村爆竹厂火药爆炸燃烧致伤患者23名,针对其有烧伤、爆震冲击伤、吸入性损伤和化学中毒方面的损伤特点应用MEBT/MEBO和抗休克、保护各内脏器官功能、营养支持、抗感染及对症处理等综合治疗措施,把心肺功能支持与保护放在首位,并贯穿于火药爆炸烧伤治疗的全过程。结果:治愈22例,治愈率95.7%,死亡1例病死率4.3%;未植皮自行愈合者16例(72.7%),创面植皮者6例(27.3%);全程应用MEBT/MEBO者病情平稳,抗生素应用3—5天,治疗的创面无肉芽增生。非全程(植皮前后)应用MEBT/MEBO者病情不平衡,抗生素应用20—25天,有残余创面轻度肉芽增生高起于创缘。结论:在MEBT/MEBO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治疗措施是提高成批火药爆炸烧伤病人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皮肤再生医疗技术(moist exposed burn therapy/moist exposed burn ointment,MEBT/MEBO)联合自体中厚皮移植治疗足趾电烧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0年3月福安市医院外科收治的1例足趾高压电烧伤患者在皮肤减张术后采用MEBT/MEBO治疗,待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后予以自体中厚皮移植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45 d后,创面愈合,患者出院;出院后随访3个月,创面愈合良好,愈后皮肤无明显瘢痕增生及功能障碍。结论 MEBT/MEBO联合自体中厚皮移植治疗足趾电烧伤,可有效促进创面愈合,预防足趾瘢痕增生及功能障碍,避免截趾,且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改良点状植皮对经久不愈创面的修复作用。方法 用三角针钩起皮肤后切取点状皮片,直径约1~2mm,于创面肉芽组织内挖深约3mm,将皮片植入底部,2~4块/cm^2,使皮片与肉芽组织底部紧密接触,半被肉芽组织自然覆盖。结果 术后5天,大部分皮点已贴附于肉芽组织内;10~14天后形成皮岛并向周围延伸;21天以内,25例15cm^2以下的创面有24例完全修复,5例15cm^2以上的创面经数次植皮后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54例烧伤肉芽创面植皮后应用湿润暴露法(MEBT)治疗的情况,临床观察说明,湿润烧伤膏(MEBO)有利于移植皮片的成活与生长。组织学观察证实移植皮片增生活跃,扩展迅速。植皮前取肉芽组织送病理切片观察,发现MEBT治疗的烧伤创面,其肉芽组织中纤维母细胞明显少于非MEBT治疗者。提示MEBO可能有抑制纤维母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烧伤再生医疗技术(moist exposed burn therapy/moist exposed burn ointment,MEBT/MEBO)治疗儿童Ⅱ~Ⅲ度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15年9月—2016年8月埃及亚历山大大学总医院烧伤科收治的20例5岁以下Ⅱ度和/或Ⅲ度烧伤患儿,均于入院后在全身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接受MEBT/MEBO治疗局部创面,其中Ⅱ度烧伤创面每天换药3次,直至创面愈合;Ⅲ度烧伤创面每天换药3次,待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后,予以植皮术封闭创面。观察肉芽组织形成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瘢痕增生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并检测治疗过程中创面细菌感染情况。结果肉芽组织的形成时间为10~19 d;浅Ⅱ度烧伤创面愈合时间为6~7 d,愈后皮肤弹性正常,无明显瘢痕增生及色素沉着;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时间为14~19 d,除2例患儿部分愈后皮肤留有非增生性软瘢痕外,其余患儿愈后皮肤均未见明显瘢痕增生;Ⅲ度烧伤创面均进行了皮肤移植,愈合情况良好;治疗3周后患儿创面感染率由入院时的70%下降至0;治疗过程中所有患儿均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随访6个月,所有四肢烧伤患儿均无四肢功能障碍及畸形。结论MEBT/MEBO治疗儿童Ⅱ~Ⅲ度烧伤,可有效促进Ⅱ度烧伤创面的生理性再生愈合,恢复皮肤的正常组织结构及功能,避免植皮;可显著促进Ⅲ度烧伤创面焦痂的液化脱离以及肉芽组织的早期生长,为皮肤移植做好准备,提高移植皮片的成活率;可有效抑制细菌生长,防治创面感染;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可有效降低过敏反应及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MEBT/MEBO治疗糖尿病伴大面积烧伤1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MEBT/MEBO治疗糖尿病病人发生大面积烧伤的效果,总结MEBO在治疗中的重要作用。方法:在控制血糖前提下,全程应用MEBO及MEBO药纱,进行湿润疗法,较大面积的Ⅲ度创面辅以肉芽创面自体皮覆盖。结果:21天-56天,15例全部治愈,无一致残。结论:MEBT/MEBO可用于糖尿病大面积烧伤病人的治疗。  相似文献   

18.
自体皮点状移植与湿润暴露疗法治疗大面积皮肤撕脱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邮票状中厚皮移植和湿润暴露疗法(MEBT/MEBO)治疗大面积皮肤撕脱伤的疗效。方法:对19例大面积皮肤撕脱伴缺损的创面仔细清创,采用点状自体薄中厚皮移植,术后加压包扎,14天后行湿润暴露疗法(MEBT/MEBO)治疗。结果:移植的薄中厚皮成活好,创面修复快,肢体功能恢复好。结论:薄中厚皮片及MEBT治疗大面积皮肤撕脱伤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 目的 观察MEBO在下肢慢性溃疡恶变的治疗效果。方法 入院时予创面病理活检、微生物培养、摄片等检查。创面2次活检诊断:高分化鳞状上皮癌。给予抗感染、改善微循环等治疗,使用MEBO换药,每6小时一次,对纤维板给予划开清除,薄层削除老化、纤维化肉芽组织,使创面形成相对“新鲜”状态,重新培育肉芽。入院后22d,创面肉芽成熟后,再次多点活检病理检查,确认创面无明显癌组织后,行“邮票式”植皮手术,周围曲张静脉结扎及分段剥脱术。供皮区使用MEBO油纱换药,术后5日,植皮区改用MEBO油纱包扎换药,每日一次,直到愈合。结果 供皮区14d愈合,创面于术后30d痊愈,愈合后随访4年,无新的溃疡创面形成及无转移癌发生,创面有少量瘢痕形成。结论 MEBO能促进慢性溃疡创面的愈合,是人体肉芽生长的“培养基”,是慢性溃疡创面修复的一个良好外用药。它可能影响体表肿瘤的生物特性,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移植皮片脱失后所邢成的残余创面,采用传统换药或适时进行手术植皮效果不佳,为进一步观察MEBT/MEBO技术的疗效,全组采用了该方法治疗。方法:112例病人为MEBT组,87例为传统包扎换药治疗组。结果:MEBT/MEBO组治愈率为100%,传统疗法组为89.96%,X~2=12.14,P<0.01。结论:MEBT/MEBO技术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移植皮片脱失后所形成的残余创面优于传统换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