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经皮穿刺腰椎间盘低温等离子消融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介绍经皮穿刺腰椎间盘低温等离子刀的临床应用。方法X线透视下穿刺成功,等离子刀消融髓核,椎间盘重建:结果共28例、25例优,2例良,1例可,优良率96.4%。结论经皮穿刺腰椎间盘低温等离刀消融术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旋切术治疗腰椎间盘术后椎间隙感染的价值。方法 1998年10月~2005年6月对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椎间隙感染,采用经皮穿刺旋切术,在C形臂X线机下穿刺进入感染椎间隙,置管抗生素液持续冲洗引流。结果 5例术后腰痛明显减轻,冲洗时间4~7 d,平均6.1 d。4例细菌培养阳性。5例随访6~40个月,平均21个月,腰痛等症状未复发;术后半年X线复查:椎间隙变窄、模糊,椎体前缘有骨桥形成。结论 经皮穿刺旋切术操作简单,创伤小,能迅速缓解症状,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椎间隙感染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介绍牵引下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法 :采用胸髋牵引 ,C型臂X线机监视下行经皮腰椎间盘摘除 ,边牵引 ,边切吸 ,持续牵引 10~ 15min后 ,逐渐放松 ,可 2次牵引切吸。牵引重量为 3 0~ 5 0kg。结果 :本组 3 6例 ,髓核摘除量均值为 ( 2 .73± 0 .67)g ,1年以上随诊 2 8例 ,优良率达 96.4%。另外 ,我们曾在尸体腰椎上牵引穿刺 ,实验发现 ,穿刺针不易损伤神经根。结论 :我们认为牵引下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术安全、可靠 ,简单易行 ,可明显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4.
经皮穿刺腰椎间盘摘除术前测量与术中监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皮穿刺腰椎间盘摘除术前测量与术中监视魏加强,尉言信,陈明,黄建华,彭树进我院自1992年11月以来共为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72个椎间隙施行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手术,均取得良好效果。现就术前测量及术中监视方法与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经皮腰部穿刺切除(percutaneous lumbar discectomy,P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方法:我院自1997年10月至2001年3月采用P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1例,共152个椎间盘。结果:本组病例取得良好疗效,优良率达90.7%。结论:PLD是一个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比较安全,并发症少,经费要求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制新型三维定位仪应用于CT引导下经皮腰椎间盘穿刺,提高穿刺的准确率和安全性。方法参考CT pinpoint激光系统高精度测量的特点,根据立体几何学原理,研制新型三维定位仪。对183例186个椎间盘(应用组)应用自制三维定位仪进行辅助定位穿刺,并与未使用定位仪辅助、单纯CT定位穿刺的186个椎间盘(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两组的穿刺成功率和优良率。结果应用组穿刺成功率为98.92%,优良率为90.32%;对照组穿刺成功率为96.77%,优良率为49.46%。两组间穿刺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该新型自制三维定位仪应用方便,可有效提高CT引导下经皮腰椎间盘穿刺的准确率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经皮椎间孔内窥镜下靶向穿刺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体会。方法选取2017-02—2018-01间淇县人民医院收治的4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予以经皮椎间孔内窥镜下靶向穿刺椎间盘切除术。观察手术效果及随访情况。结果 48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51.85±6.20)min,术中出血量为(40.26±7.60)mL。未发生脑脊液漏、硬脑膜微小撕裂、神经受损等并发症。术后2个月及12个月随访时患者的VAS评分及ODI指数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据Macnab标准,术后12个月时的治疗优良率为87.50%(42/48)。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掌握手术适应证的基础上,应用经皮椎间孔内窥镜下靶向穿刺椎间盘切除术治疗创伤小、安全性高、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8.
经皮穿刺腰椎间盘突出髓核切吸术79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皮穿刺腰椎间盘突出髓核切吸术79例方健王晨光孟庆云宋恒平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PLD)是一项临床广泛应用的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本文总结了79例经PLD技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1临床资料79例中男60例,女19例;年龄23-51岁;病...  相似文献   

9.
双侧经皮穿刺椎间盘切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自1996年1月到1997年3月,我们将10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单侧经皮穿刺切吸组(A组)、双侧经皮穿刺切吸组(B组)。随访6~18个月,结果显示,双侧经皮穿刺椎间盘切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优于单侧穿刺切吸术。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  相似文献   

10.
经皮穿刺髓核切吸术切吸量与疗效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髓核切吸术切吸量与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41例经皮穿刺髓核切吸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随访结果探讨切吸量与疗效之间的关系。结果:切吸1-2g和2-3g髓核组织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二组之间经统计分析疗效没有差别。结论:经皮穿刺髓核切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切吸髓核1-3g,即可在临床上取得较好效果,不支持切吸越多越好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经皮穿刺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术后早期反应及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和了解经皮穿刺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PLD)的术后早期反应及并发症。方法:通过对2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经皮穿刺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后的随访,对术后早期反应及并发症进行研究。结果:术后3例出现较为严重的术后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占1.05%,其中包括椎间隙感染、神经损伤。另外还有腰背部酸痛、腿部酸胀感、间隙性跛行等。结论:必须严格掌握PLD手术的适应证及操作技术,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才能  相似文献   

12.
切吸术配合局部给药治疗腰椎间盘炎2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微创切吸术配合局部给药治疗腰椎间盘炎的应用。方法对25例腰椎间盘炎采用经皮穿刺椎间盘病灶切除及用含庆大(或林可)霉素盐水持续性灌洗(或滴注)治疗。结果23例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2.7年:全部病人在进行病灶清除后,临床症状体征均获得迅速控制,并在2-5周左右下床活动,血沉(ESR)、急性反应蛋白(CRP)在术后1~3周左右开始降至正常。X线平片显示病变椎体融合13例,椎间隙变窄11例:结论经皮穿刺椎间盘病灶切吸术有经济、效果好、微创、不影响脊柱稳定性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经皮切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4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皮切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4例分析马允勇尹忠祥作者单位:230061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我院骨科1993—1996年间采用X线电视透视指导下,经皮穿刺椎间盘镜下腰椎间盘髓核切吸术(下简称切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患者44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把有关...  相似文献   

14.
<正>自1975年GIJAKATA首次采用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除术(P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取得较好疗效后,这一介入手术被推广应用于临床,我院1998~2002年对18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进行PLD的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X线引导下经皮肾镜手术的猪肾模拟训练模型。方法本模型是在EARP首先所描述的实验模型的启发下改进而来的。使用临床上应用的标准经皮肾镜手术材料,用全层猪皮(包括皮肤、皮下脂肪、肌肉)包裹猪肾在X线定位下模拟经皮肾镜的操作,其输尿管内事先逆行插入输尿管导管至肾盂为逆行造影做准备。结果本模型成本低、制作简单,准备时间仅需10min。本模型可进行穿刺、置入导丝、扩张通道、经皮肾镜检查、碎石取石等模拟手术操作。培训学员中65位接受操作训练后调查:X线下定位、穿刺到导丝放入时间平均为(12.490±3.602)min,经皮扩张时间平均为(2.890±1.002)min,进镜观察到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所需时间平均为(4.310±1.224)min。结论这种生物模型可以模拟临床中X线引导下的经皮肾镜手术过程,是作为教学及获得技能的良好工具。  相似文献   

16.
经皮穿刺腰椎间盘激光汽化减压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腰椎间盘激光汽化减压术的临床应用和适应证。方法:采用脊柱后外侧人路,在C形臂X线机引导下,将穿刺针定位于椎间隙中心稍偏后部,插入光导纤维,通过激光脉冲汽化部分髓核组织,降低椎间盘内压力,解除突出物对神经根和硬膜的压迫。结果:本组共治疗116例;131个间隙。参照MacNab疗效评价,优90例,占77.6%;良15例,占12.9%;差9例,其中3例行二次激光汽化治疗,5例改为开放手术。结论:本方法是一种有限治疗,但创伤小,安全有效,对脊柱稳定性没有影响。适用于单纯的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相似文献   

17.
经皮侧方入路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经皮侧方入路内窥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的解剖学依据,观察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8例L4/5椎间盘突出患者,俯卧位下经L4/5椎间盘进行CT断层扫描,观察从腰部外侧与椎管呈90°穿刺进入椎管的经皮穿刺点及穿刺路径上的解剖结构;测量经皮穿刺点至后正中线皮肤的距离和同侧上关节突前缘的距离。应用侧路内窥镜下椎间盘摘除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6例(均为突出较严重并且是非间隙水平以外或游离型突出者),观察患者治疗结果和并发症。结果:侧路穿刺路径由浅入深的主要结构有腰背筋膜中层结构(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腰方肌)、腰背筋膜深层、腰大肌、椎间孔和椎管。经皮穿刺点至后正中线皮肤的距离为18.08±1.88cm;至同侧上关节突前缘的距离为13.70±1.69cm。28例中27例可以直接穿刺进入椎管,不会损伤内脏、血管等解剖结构。临床应用66例中没有明显入路途径上的血管和内脏解剖结构损伤,2例发生了与穿刺无关的神经损伤,2例摘除失败行切开手术。结论:经皮侧方90°上关节突前缘进入椎管是可行的,为突出较严重并且是非间隙水平以外或游离型病例的微创治疗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8.
经皮椎间盘镜腰椎间盘摘除术   总被引:72,自引:0,他引:72  
本文报告1992年1月~1996年6月期间应用经皮椎间盘镜腰椎间盘摘除术(AM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68例,377次手术。随诊191例,平均2.5年,优良率82.2%。强调俯卧位手术。穿刺失败原因:椎间盘退变重,关节突肥大增生三角工作区被遮挡,髂骨发育高,置入套管(6.4mm)有异感。使用椎间盘镜清晰显示局部解剖,直视观察减压区并可调整套管减少神经根损伤机会。对30具成人尸体腰神经根周围局部解剖观察及测量:L2、L3、L4神经根最佳进针角度为44.4°±2.21°,L5神经根是35.4°±2.31°。脱出型(后纵韧带未穿破)及中央型采用双侧穿刺手术,增加摘除大块退变间盘的机会,使减压充分,提高这类突出病例的疗效。本组脱出型双侧穿刺手术54例,中央型双侧穿刺手术78例,随诊优良率76%。MRI检查对脱出型病例有无后纵韧带破裂起关键作用。这对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否选择经皮穿刺治疗方法起决定因素。本组并发症少,仅在早期发生神经根一过性不全损伤2例,术后2个月恢复。与穿刺操作者未按旋转进针原则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与经侧后方入路比较,探讨MR引导下经中后方入路腰椎间盘穿刺的可行性及优势。方法在配有iPath200光学导航系统的0.23T开放式介入磁共振系统实时引导下,对需要介入治疗的73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共计116个椎间盘分别经侧后方和中后方入路进行穿刺。由2名MR诊断医师使用术中预扫描图像对拟穿刺椎间盘的退变程度共同进行评价。根据穿刺成功所需穿刺次数、操作时间及并发症出现的例数,对两种穿刺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31例患者的49个腰椎间盘经侧后方入路穿刺,42例患者的67个腰椎间盘经中后方入路穿刺,所有病例经两种方法均成功穿刺。两组患者椎间盘退变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种入路成功穿刺L3-4、L4-5椎间盘所需穿刺次数、操作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经中后方入路成功穿刺L5-S1椎间盘所需穿刺次数[(1.43±0.68)次vs(2.14±0.77)次]和时间[(9.02±2.50)min vs(14.61±3.93)min]均显著低于经侧后方入路(P均〈0.05);两种穿刺入路短期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引导下经中后方入路穿刺腰椎间盘较与侧后方入路同样安全、可行。对于L5-S1椎间盘,经中后方入路穿刺较侧后方入路可明显减少穿刺次数,缩短操作时间。  相似文献   

20.
经皮穿刺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疗效不佳原因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任警 《颈腰痛杂志》2001,22(1):46-48
目的 分析经皮穿刺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疗效不佳原因,是为了进一步改进手术方法,明确适应证,提高经皮穿刺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PLD术)的成功率及疗效。方法 自1992年10月开展本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10例,术中及术后应用抗生素及康复治疗,平均随访3.5年。结果 140例术后恢复良好,占67%;70例患者疗效不佳,占33%,其中21例因效果差改行外科手术治疗。结论 分析其疗效不佳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1)适应证选择不当;(2)穿刺失败;(3)无菌操作不严格;(4)术后康复训练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