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糖耐量异常(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是指空腹血糖正常,负荷后血糖异常,但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的一种状态。目前普遍认为糖耐量异常反映了由血糖正常到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的过渡阶段。有报道胰岛素抵抗可能是大多数IGT和2型糖尿病(T2DM)患者共同的遗传特征。研究显示大部分糖尿病患者均经过糖耐量异常阶段,年转化率为2%-14%,每5-10年约有1/3的IGT患者发展成为糖尿病^[1]。  相似文献   

2.
对糖耐量异常患者加强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艳  秦健秀  刘清秀  黄颖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6):1489-1491
随着我国人们生活水平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肥胖和2型糖尿病(2型DM)发病率明显升高,据统计每年约有2%~14%的糖耐量异常患者发展为2型糖尿病[1].糖耐量异常(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是指空腹血糖正常,负荷后血糖异常,但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的一种状态.1999年WHO与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糖尿病专家委员会将IGT定义为:空腹血糖<7.0 mmol/L,OGTT试验2 h血糖介于7.8 mmol/L和11.1 mmol/L之间.目前普遍认为IGT是糖尿病发病过程中的早期阶段,对其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可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反之可发展为2型DM.因此,防止IGT继续发展为2型DM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加强护理干预可纠正IGT患者的血糖异常和防止IGT进展为2型DM.  相似文献   

3.
WHO新修改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将空腹血糖异常(IFG)和糖耐量异常(IGT)作为糖代谢异常的两种状态。近年来得研究表明IFG和IGT具有发生2型糖尿病的倾向,且具有高度发生心血管病的危险性。我们对IFG和IGT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颈动脉内膜一中层厚度改变、斑块形成与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46例2型糖尿病、16例糖耐量异常(IGT)及48例无糖尿病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颈动脉内径、斑块的测定。结果 2型糖尿病组及糖耐量异常组与无糖尿病组比较CAIMT明显增厚、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率明显增多,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CAIMT与TG、CH、IDL、WHR呈正相关。结论 糖代谢紊乱综合征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TG、CH、IDL、HbA1C、体脂分布异常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上海市普陀区桃浦镇糖尿病筛查及糖耐量异常干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上海市普陀区桃浦镇糖尿病及糖耐量异常的患病率,了解对糖耐量异常者分组干预的结果。【方法】以流行病学方法于2008年10月至2009年4月对桃浦镇常住居民进行糖尿病筛查。使用问卷调查收集糖尿病疾病史,家族史,肥胖史等资料,对已知糖尿病者进行馒头餐试验,对无糖尿病史者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对筛查发现的糖耐量异常(IGT)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干预,分析IGT患者早期干预意义。【结果】2015名调查者中,糖尿病患病率为15.2%,其中新发157人,糖耐量异常216人,患病率10.7%。将IGT患者随机分组,6个月后,普通干预组血糖正常率11.1%,强化干预组血糖正常率81.5%,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上海普陀区桃浦镇糖尿病患病率及IGT患病率较高,对于IGT患者实行早期规范的干预,可能使其血糖恢复正常,延缓糖尿病发病时间。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糖耐量异常(IGT)患者不仅存在胰岛素分泌和作用的缺陷,具有发生2型糖尿病的倾向,而且具有高度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1].2004年1月~2007年1月,我们对58例IGT者进行早期护理干预,探讨延缓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发生的方法.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老年人群糖尿病(DM)、糖耐量异常(IGT)及其合并症的患病率。方法对辖区内715名参加年度体检的离退休老干部行口服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测定空腹血生化指标及口服葡萄糖2 h后血糖。结果新诊断2型DM患病率为5.87%,人群DM总患病率为29.43%;IGT患病率为22.66%;DM患者TG异常率为26.12%,HDL异常率为37.89%;IGT患者TG异常者为29.01%,HDL异常率为35.80%;DM/IGT患者TG、HDL的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M合并高血压患病率为77.07%,其中血压控制达标率为38.43%;IGT合并高血压患病率为68.52%,其中血压控制达标率为58.56%;DM合并高血压的患病率明显高于IGT患者(P<0.05),血压控制达标率显著低于IGT患者(P<0.01)。结论老年人群DM/IGT及其合并症的患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能及时诊断DM/IGT患者。  相似文献   

8.
刘继虹 《临床荟萃》2001,16(21):983-983
糖尿病的患病率与日俱增 ,病死率仅次于癌症及心脑血管病。空腹血糖尤其是餐后血糖高于正常却低于糖尿病诊断标准时称为糖耐量异常 ( IGT) ,所有 2型糖尿病发病前均经过 IGT阶段 ,因此早期进行医疗干预以防糖尿病的发生已引起人们的关注。在临床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 OGTT)后按 1985 WHO标准诊断为 IGT者 4 2例进行医疗干预 ,经为期 3年的随访观察 ,现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本文所选病例均为在我院内分泌门诊定期就诊的患者及少部分住院患者 ,对 1996年确诊的 IGT患者 68例 ,按接受干预与未坚持干预分为干预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1,5-脱水葡萄糖醇(1,5-anhydroglucitol,1,5-AG)在葡萄糖耐量异常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正常型、糖耐量损伤型(IGT)和糖尿病型等血清进行空腹血糖、1,5-A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测定。结果与正常型的1,5-AG相比,IGT(P〈0.05)和糖尿病型(P〈0.01)显著降低;并且,糖尿病型明显比IGT低(P〈0.01)。糖尿病型的HbAlc明显比IGT(P〈0.01)、正常型(P〈0.01)高;而正常型和IGT两者的HbAlc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检测空腹血糖和1,5-AG在健康检查和早期诊断糖代谢异常时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糖耐量异常(IGT)患者不仅存在胰岛素分泌和作用的缺陷,具有发生2型糖尿病的倾向,而且具有高度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1].2004年1月~2007年1月,我们对58例IGT者进行早期护理干预,探讨延缓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发生的方法.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选择西湖区系马桩街办年龄为35~70岁、无糖尿病病史的社区居民1406例,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调查显示,南昌市社区居民糖尿病发病率为5.19%;糖耐量低减(IGT)的患病率为7.82%。南昌市社区居民2型糖尿病发病率低于全国水平,糖耐量低减(IGT)的患病率高于全国水平。  相似文献   

12.
糖耐量受损的防治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立群 《护理与康复》2006,5(4):254-256
葡萄糖耐量受损(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是介于正常血糖和糖尿病之间的一种代谢状态,是正常糖代谢发展到糖尿病的一个过渡阶段[1],属于糖尿病前期.据报道1981年我国约有400万的IGT患者,到1996年上升至4000万人,2003年全球大约有3亿多人是IGT,较糖尿病患者多一倍[2].由于IGT的病情发展具有可逆性,因此,力求早诊断、早治疗,寻求综合手段,其目的降低空腹和餐后血糖,减轻胰岛素抵抗,预防或延缓IGT发展为2型糖尿病.近年来,对糖耐量受损的防治有许多新进展,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糖耐量减低(IGT)是发展为2型糖尿病的一种高危状态,几乎所有2型糖尿病都要经过IGT阶段,但IGT具有高度的可逆性,同时由于IGT也是胰岛素抵抗、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血管高危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IGT的干预也是遏制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根本出路。本院自2001年8月至2003年5月对38例IGT患者应用阿卡波糖干预48周,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糖尿病预防计划的最大局限性在于不能正确地识别出那些能够发展为糖尿病的患者。从长远来看,30%~40%糖耐量受损(IGT)的患者将发展为糖尿病,每年接近40%的正常糖耐量(normal glucose regulation,NGR)人群也将发展为2型糖尿病(T2DM)[1]。如果仅对IGT患者进行预防计划,那么在不必要的高代价干预治疗中将会有60%的IGT患者没有疗效,同时很可能忽视40%正常糖耐量的  相似文献   

15.
糖耐量减低(IGT)是指患者的血糖值介于正常人与糖尿病患者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发病前都要经过IGT阶段。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在IGT阶段已经存在明显的心血管风险,其程度与糖尿病基本相当^[1]。本研究观察120例冠心病患者中IGT的发病情况,通过冠状动脉造影(CAG)观察其冠状动脉病变特点。  相似文献   

16.
糖代谢异常并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糖代谢异常合并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的特点.方法 根据糖代谢情况,将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糖耐量正常(NGT)、糖耐量减低(IGT)和2型糖尿病(T2DM)三组.结果 T2DM组非杓形血压发生率最高,IGT组非杓形血压发生率最低.在T2DM组患者中35%的患者血压呈现节律性夜间增高型,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1).IGT组的24 h舒张压负荷、24 h舒张压和夜间舒张压均显著低于NGT组和T2DM组(P<0.01),且脉压增大.结论 糖代谢异常的高血压患者其24 h血压的昼夜节律紊乱,其中IGT患者的舒张压降低,脉压增大,与餐后血糖及血浆胰岛素水平有关;T2DM患者的夜间血压增高,与其自主神经功能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尿白蛋白排泄率(AER)在临床正常值范围内的不同糖耐量人群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变化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AER在临床正常值范围内的正常糖耐量(NGT)25例、糖耐量减低(IGT)29例和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163例受试者,检测其颈动脉IMT及分析相关心血管危险因素。结果 T2DM组患者AER较非糖尿病组高(P<0.001);其颈动脉IMT比NGT组厚(P=0.03)。IGT组患者异常颈动脉IMT与空腹血糖正相关,调整了年龄和性别因素影响后相关性依然良好(r=0.461,P=0.020);空腹血糖升高致其发生异常颈动脉IMT的优势比(OR)达8.06(95%CI1.09~59.49)。结论 T2DM患者AER较非糖尿病患者高,且已出现亚临床性心血管疾病。IGT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与异常颈动脉IMT的发生独立相关,可作为心血管疾病危险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测定初次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真胰岛素、胰岛素原及其比值的临床意义。方法:对90例受试者进行OGTT实验,并将他们分为初次诊断的(DM)、糖耐量减低(IGT)及糖耐量正常(NGT)三组,分别测定受试者空腹胰岛素原免疫反应性胰岛素、真胰岛素。结果:IGT组的真胰岛素、胰岛素原显著高于糖耐量正常组。初次诊断的2型糖尿病组的真胰岛素、胰岛素原显著高于糖耐量正常组。结论:2型糖尿病空腹胰岛素原与真胰岛素比值的升高是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分泌受损的标志。  相似文献   

19.
不同糖耐量人群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比较不同糖耐量人群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方法:92例受试者行口服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确定糖耐量正常(NGT)30例,IGT43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19例,测定血清CRP。结果:NGT、IGT、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人群中,血清CRP水平逐渐升高,血清CRP水平与OGTT2h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呈正相关。结论:随着糖耐量受损的加重,血清CRP水平逐渐升高;血清CRP水平与OGTT2h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徐玲 《护理研究》2012,26(18):1715-1716
糖耐量低减(impaired glucosetoler,IGT)是糖调节受损(im-paired glucose regulation,IGR)的两种状态之一,是糖尿病发病过程中的中间阶段[1]。近年来流行病学和前瞻性研究报告,IGT病人不仅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而且大血管病变的发生率接近糖尿病病人。IGT是2型糖尿病之前的一种糖代谢紊乱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