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1 毫秒
1.
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死恢复期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健红 《新中医》2006,38(8):50-51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补阳还五汤(处方:黄芪、当归尾、赤芍、地龙、川芎、桃仁、红花)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主要观察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及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0%,对照组为76.6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能有效改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症状,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液黏度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合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60例,采用补阳还五汤(处方:黄芪、当归、地龙、赤芍、红花、川芎、桃仁)合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对照组54例,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后病灶吸收程度、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及血脂变化等指标。结果:总有效率、愈显率观察组分别为88.3%、51.7%,对照组分别为70.4%、25.9%,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病灶累计吸收好转(≥30%)观察组34例,对照组21例;累计明显吸收(≥50%)观察组21例,对照组12例,2组分别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液流变学(全血高切、全血低切、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及血脂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等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补阳还五汤合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可促进患者康复,降低病残率,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3.
补阳还五汤治疗糖尿病肾病3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2组均予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处方:黄芪、川芎、地龙、红花、当归、赤芍、桃仁)治疗。主要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实验室各项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6%,对照组为73.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24小时尿蛋白定量、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tC)、血浆白蛋白(Alb)、尿素氮(BUN)、肌酐(Cr)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优干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将6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在基础治疗的同时,治疗组给予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弥可保口服治疗。3周为1疗程,治疗2疗程。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67%、46.67%,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显效率分别为63.33%、33.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空腹血糖略有下降,肌电图、血液流变学均有明显改善(P〈0.05,P〈0.01)。结论: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DPN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杨劲松  杨潇 《新中医》2011,(12):27-29
目的:观察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血栓前体蛋白(TpP)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予急性脑梗死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口服加味补阳还五汤煎剂。观察2组患者入组时及2疗程后(14天为1疗程)TpP、凝血4项[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变化,以及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4周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2.6%,对照组82.1%,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有所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TpP及Fih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而pT、APTT、TT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显著,可降低Fib和TpP,可用于观察抗血栓效果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赵贵儒 《新中医》2013,45(12):35-37
目的:观察加味补阳还五汤煎剂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1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6例和对照组84例。对照组常规剂量服用硝酸酯类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加味补阳还五汤。2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和治疗2疗程后观察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收缩末期容积、每搏输出量(SV)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比较2组中医证候疗效。结果:2组治疗前各项心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指标均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在左室收缩末期容积、SV及LVEF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加服加味补阳还五汤较单纯西药治疗效果j显著。治疗组治疗后126例中显效88例,占69.8%,有效27例,占21.4%,无效11例,占8.7%,总有效115例,占91.3%;对照组治疗后84例中显效18例,占21.4%,有效29例,占34.5%,无效37例,占44.0%,总有效47例,占56.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患者治疗前后均检查血、尿、粪常规及肝肾功能,未见服用治疗药物和对照药物对上述指标有不良影响,同时未发现其他不良反应。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合并西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益智活血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口服益智活血汤治疗;对照组口服吡拉西坦治疗。治疗12周,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认知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0.00%,对照组为56.6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Barthel指数(MBI)评分治疗组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益智活血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优于吡拉西坦。  相似文献   

8.
补阳还五汤治疗糖尿病肾病4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糖尿病肾病(DN)的治疗作用。方法:将8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2组均予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疗程为2个月。主要观察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实验室各项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为57.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在控制血糖、降低尿蛋白、调脂、改善肾功能等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糖尿病肾病优于单纯用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9.
补阳还五汤对中风后遗症患者血清sICAM1及sVCAM1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柱权 《新中医》2006,38(6):17-18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中风后遗症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sVCAM1)含量的影响。方法:将65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倒,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依美思治疗;治疗组3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补阳还五汤(处方:生黄芪、当归尾、桃仁、红花、赤芍、川芎、地龙)治疗。疗程均为30天。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sICAM1、sVCAM1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4%,对照组为70.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sICAM1、sVCAM1含量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sICAM1、sVCAM1含量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显著,并能降低血清sICAM1、sVCAM1含量,抑制细胞粘附。  相似文献   

10.
莫健平 《新中医》2009,(11):36-37
目的:观察调脂复肝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并与单纯西医西药治疗进行比较。方法:将116例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6例,对照组50例,均进行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同时服用调脂复肝汤。治疗1~3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表现各症状体征的例数均减少,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肝功能、血脂各指标均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间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1%,对照组为68.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调脂复肝汤治疗脂肪肝有明显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加味补阳还五汤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痉挛期的疗效。方法:5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采取常规药物和康复训练,治疗组另用加味补阳还五汤,观察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痉挛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FMA、MBI评分及Ashworth痉挛评级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MBI、FMA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合康复训练可改善脑梗死痉挛期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2.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8例中风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74例),并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康复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氟西汀胶囊治疗,疗程3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9%,对照组为9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中风后抑郁症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加味补阳还五汤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疗效。方法:3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药物和康复训练治疗3周,治疗组另用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治疗前后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评分(FMA)和改良巴氏指数(MBI)进行康复评价。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MBI、FMA评分显著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合康复训练可改善脑梗死偏瘫上肢功能,有助于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验证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糖尿病(DM)性勃起功能障碍(ED)的效果。方法:将60例DM性E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降糖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合用中药加味补阳还五汤,疗程2个月,根据勃起功能国际问卷评分(IIEF一5)、WHOQOL-BREF,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12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0%,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DM性ED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味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临床疗效。方法:117例均用椎管内阻滞麻醉及手术治疗,术后中药治疗组55例用补阳还五汤加味,对照组62例用低分子肝素钙。结果:117例均未发生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药治疗组2例(3.6%),对照组2例(3.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INR、D-dimer两组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味预防髋部骨折手术后VTE有确切疗效,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低分子肝素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凝血一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设计方法。根据性别、年龄、手术时间、手术方式及Evens分型将8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病例按照分层随机化的方法以1:1比例分成试验组、对照组。根据《中国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两组均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同时试验组予补阳还五汤每日1剂,连续7d。分别观察两组受试对象试验前、试验后凝血一纤溶系统指标及伤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变化。结果:两组患者试验前凝血一纤溶系统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试验后伤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低分子肝素能够改善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血液高凝状态,激活纤溶系统,预防伤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时,运用补阳还五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科收治的71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35例)和B组(36例),A组采用单纯常规西药治疗,B组采用常规西药结合补阳还五汤治疗,并对其疗效进行对比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后B组心绞痛发作次数与持续时间均优于A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80.6%的总有效率优于A组60.0%的总有效率,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结合常规西药在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对气虚血瘀型胸痹的疗效。方法:选择胸痹7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西医治疗,实验组给予补阳还五汤治疗,对比疗效。结果: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O.05。结论:运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胸痹的疗效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脊髓损伤(SCI)大鼠脊髓组织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含量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选取SPF级Wistar大鼠,采用Allen’s打击法制作中度SCI模型,参照改良Tarlov评分标准,选择后肢运动功能障碍评分为2~3分的模型大鼠48只,分为模型组、补阳还五汤组、金纳多组。补阳还五汤组给予40 g/kg体质量补阳还五汤水溶液灌胃,金纳多组给予45.5 mg/kg体质量金钠多水溶液灌胃,正常组及模型组给予相同体积的蒸馏水。用药2周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SCI大鼠脊髓组织中PAF含量。结果补阳还五汤组与金纳多组评分随时间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及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补阳还五汤及金纳多均可明显降低SCI大鼠脊髓组织PAF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补阳还五汤组明显低于金纳多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补阳还五汤改善SCI大鼠后肢运动功能和体质量降低,与其降低脊髓组织PAF含量、减轻PAF对脊髓组织的继发性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对肺纤维化大鼠的干预作用。方法将144只健康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强的松组和补阳还五汤高、中、低剂量组,每组24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采用一次性气管滴注博莱霉素复制肺纤维化大鼠模型,假手术组气管内滴注等量生理盐水,造模第2日起,各给药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于造模后第7、14、28日分3批处死动物,每次8只。分离血清,采用放免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Ⅲ型前胶原氨端肽(PCⅢ)、Ⅳ型胶原氨端肽(Ⅳ-C)的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各组大鼠血清PCⅢ、Ⅳ-C的含量逐渐升高,模型组最为明显(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血清PCⅢ、Ⅳ-C含量均降低(P〈0.01);与强的松组比较,补阳还五汤中剂量组第14、28日及补阳还五汤低剂量组第28日时,PCⅢ、Ⅳ-C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可以有效抑制肺组织中胶原纤维的增殖及细胞外基质的沉积,达到抗肺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