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用酶免疫法测定 143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TGF - β1 水平 ,并与其中 87例慢性肝炎患者的肝组织病理对比。结果发现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血清TGF - β1 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者 (P <0 .0 5 ) .与肝功能指标ALB呈中等程度的负相关 (r =- 0 .42 3,P =0 .0 0 0 ) ,与TBIL呈较弱的正相关 (r =0 .2 32 ,P =0 .0 0 7) ;肝组织炎症活动时 ,血清TGF - β1 水平明显升高 (P <0 .0 5 ) ,但两者之间无显著性相关 (P >0 .0 5 ) ;血清TGF - β1 水平与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 (r=0 .6 12 ,P <0 .0 5 ) ;肝硬化组血清TGF - β1 水平明显高于非肝硬化组 (P <0 0 5 ) ;血清TGF - β1 水平判断慢性肝炎患者S2 期以上肝纤维化及诊断肝硬化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 0 836和 0 82 8,截断值分别为 80ng ml和 12 0ng ml。结果表明动态监测血清TGF - β1 水平有助于了解肝纤维化的进展情况 ;血清TGF - β1 有助于判断慢性肝炎患者是否存在S2 期以上肝纤维化和诊断肝硬化 ,但与肝组织活检相比 ,其诊断价值有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与肝纤维化的关系,评价其对判断肝纤维化及诊断肝硬化的价值.方法用酶免疫法测定 123例各临床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TGF-β1水平,同时用ELA及RIA法检测血清透明质酸(HA )、粘层蛋白(LN)、Ⅳ型胶原(Ⅳ- C)、Ⅲ型前胶原肽(PⅢP)水平.其中30例慢性肝炎患者同时行肝组织穿刺活检.比较各组肝炎之间血清TGF-β1水平的差异,分析其与HA 、LN、Ⅳ- C、 PⅢP四项肝纤维化指标及肝组织病理纤维化程度分期和炎症活动分级的相关性.结果乙型肝炎患者血清TGF-β1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者(P<0.05),并随着肝纤维化程度加重而逐渐增高;血清TGF-β1水平与四项肝纤维化指标呈正相关关系.肝组织炎症活动时,血清TGF-β1水平明显升高(P<0.05),但在各级之间无明显差异,两者间无相关性;而血清TGF-β1水平与肝组织纤维化呈正相关(r=0.612,P<0.05).在肝纤维化程度S0-1与S2-3之间血清TGF-β1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进入肝硬化后血清TGF -β1升至较高水平,明显高于非肝硬化者(P<0.05).结论血清TGF-β1水平与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的发展程度有关系,且不受肝组织炎症程度影响.可作为一种肝纤维化诊断的辅助手段之一,与血清HA、LN、Ⅳ-C、PⅢP四项肝纤维化指标联合检测,可进一步提高肝纤维化血清学诊断的准确性;但不能替代肝穿病理组织检查.  相似文献   

3.
刘伟  罗婵 《海南医学》2001,12(8):10-11
目的 :探讨慢性肝炎患者血清透明质酸与其肝组织纤维化病理分期 (S)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择 5 0例慢性肝炎患者 ,抽静脉血检测其血清透明质酸 ,肝组织活检 ,病理检查。结果 :肝组织纤维化活动度越高 ,血清透明质酸值升高愈明显 ,S1 与S2 ,S2 与S3,S3 与S4之间比较 ,呈现显著差异 (P <0 .0 0 5 ) ,(S)与血清HA两者密切相关。结论 :血清透明质酸是观察慢性肝炎患者肝组织纤维化变化的敏感而准确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刘伟  赵伟  罗婵 《中国全科医学》2002,5(6):441-442
目的 探讨慢性肝炎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 (PCⅢ )与其肝组织纤维化病理分期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择在我院住院的慢性肝炎患者 10 0例为实验组 ,抽取其静脉血检测血清PCⅢ含量 ,并行肝组织活检 ,病理检查。同时选择 40例体检正常者作对照组。结果 两组血清PCⅢ含量间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不同期的肝组织纤维化患者其血清PCⅢ含量间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肝组织纤维化分期与PCⅢ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 (r=0 86 ,P <0 0 5 )。结论 肝组织纤维化病理分期越高 ,血清PCⅢ含量亦越高 ,故血清PCⅢ可作为观察慢性肝炎肝组织纤维化分期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组织炎症活动度、纤维化程度与患者年龄、肝功能、血清HBVDNA载量、HBeAg的关系。方法经肝穿活检病理诊断CHB 262例,分析患者肝组织炎症活动度、纤维化程度与患者年龄、肝穿活检前后2周ALB、GLB、TBIL、ALT峰值、血清HBVDNA载量、HBeAg之间关系。结果肝组织炎症活动度、纤维化程度与GLB、TBIL、ALT呈正相关(r=0.164,0.306,0.447;0.164,0.280,0.338;P<0.01),纤维化程度与炎症活动度呈明显正相关(r=0.772,P<0.01);HBeAg阳性CHB肝组织炎症活动度、纤维化程度与HBV DNA载量无相关(r=-0.125,-0.171,P>0.05);HBeAg阴性CHB肝组织炎症活动度、纤维化程度还与年龄、HBV DNA载量呈正相关(r=0.194,0.318;0.224,0.317;P<0.05~0.01),与ALB呈负相关(r=-0.324,-0.347;P<0.01)。结论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病理损伤程度与肝功能损害呈正相关;肝组织纤维化程度与炎症活动度相关;血清HBV DNA载量可作为HBeAg阴性CH...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慢性乙肝病毒(HBV)携带者病人肝穿病理及其与患者年龄、性别的关系。方法 72例慢性HBV携带者接受快速经皮肝穿刺及病理检查,肝组织切片由病理科医师盲法进行读片,分析肝脏炎症活动度、纤维化程度与其年龄、性别的关系。结果大部分慢性HBV携带者均有轻重不等的炎症及纤维化,轻度慢性肝炎(G1-2,S0-2)共38例,占52.78%,中度慢性肝炎(G3,S1-3)共25例,占34.72%,重度慢性肝炎(G4,S2-4)共5例,占6.94%,其中肝硬化2例。统计学分析发现:年龄、性别与肝脏炎症活动度、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结论大部分慢性HBV携带者均有轻重不等的炎症及纤维化,对慢性HBV携带者,特别是高龄、男性患者,应予肝穿肝组织活检以判断其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以判断是否采取抗病毒治疗等措施,延缓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β1)水平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用酶联免疫法测定 143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TGF β1水平 ,并与其中 87例患者的肝组织病理作比较。【结果】慢性肝炎及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TGF β1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者 (P <0 0 5 )。肝组织炎症活动时 ,血清TGF β1水平明显升高 (P <0 0 5 ) ,但两者之间无显著性相关 (P >0 0 5 )。血清TGF β1水平与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 (r =0 6 12 ,P <0 0 5 ) ;肝硬化组血清TGF β1水平明显高于非肝硬化组 (P <0 0 5 )。血清TGF β1水平判断慢性肝炎患者S2 期以上肝纤维化及诊断肝硬化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 0 836和 0 82 8,截断值分别为 80 μg/L和 12 0 μg/L。【结论】动态监测血清TGF β1水平有助于了解肝纤维化的进展情况 ;血清TGF β1有助于判断慢性肝炎患者是否存在S2 期以上的肝纤维化和诊断肝硬化 ,但与肝组织活检相比 ,其诊断价值尚有限  相似文献   

8.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炎发展成肝硬化的必经阶段[1],是一个逐渐量变的过程,反复的肝细胞炎症使得肝脏反复代偿修复,伴随实质细胞的再生及周围组织的重建,病理修复的结果最终导致肝纤维化的形成。各种病因引起的慢性肝损害都有炎症、坏死及纤维化等病例改变,炎症、细胞坏死导致的肝纤维化是由于破坏了肝脏的生态系统,早期肝纤维化可以逆转,而晚期则会发展为肝硬化直至肝功能衰竭,故早期诊断肝纤维化对于慢性肝炎尤其重要。肝活检病理诊断是诊断肝纤维化的金标准,但作为侵入性方法不易被患者接受。本文观察两组病例对照研究,探讨透明质酸(HA)…  相似文献   

9.
李仕周  张友祥   《中国医学工程》2006,14(5):484-486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HBV DNA水平、血清谷草转氧酶(AST)与谷丙转氨酶(ALT)比值和肝组织病理的关系。方法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PCIL)对21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进行HBV DNA定量检测和常规肝功能生化检查,并与同期肝组织活检病理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血清HBV DNA水平与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无明显相关性(γc=0.361,P〉0.05;1s=0.511,P〉0.05)。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活动性肝硬化患者血清AST/ALT比值明显高于正常人及慢性肝炎轻度、中度和重度患者;肝纤维化程度S4期以上的患者血清AST/ALT比值高于S0—S3期的患者,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当血清AST/ALT比值≥1时,诊断早期肝硬化(S4期以上)的灵敏度为85.7%,特异度为84.6%。结论HBV DNA定量与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无明显关系。血清AST/ALT比值对肝脏纤维化程度的判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肝纤维化血清指标与慢性肝炎组织炎症及纤维化的相关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血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层粘蛋白(LN)、Ⅳ型胶原(Ⅳ-C)等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与慢性肝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278例慢性肝炎患者经肝脏活检行常规病理检查,肝活检前采血检测血清HA、PCⅢ、LN、Ⅳ-C水平。结果 肝组织纤维化程度与炎症活动度呈正相关。HA可反映中度以上慢性肝炎炎症活动及肝纤维化,并与之呈正相关;肝脏存在纤维化时LN水平升高,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PCⅢ、Ⅳ-C水平升高与炎症活动度有关。结论 血清HA、PCⅢ、LN、Ⅳ-C水平均不同程度反映肝组织纤维程度,可作为血清肝纤维化检测指标;HA更能反映肝硬化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陈耀凯  李晖 《中原医刊》1996,23(3):44-45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炎向肝硬化发展的必经阶段,其诊断主要依靠肝活检,但肝活检具有创伤性,患者不易接受,更不易进行动态观察,故血清学方法诊断肝纤维化颇受重视。近年来有报道血清Ⅲ型前胶原(Procollagen type Ⅲ, PC Ⅲ)为诊断肝纤维化的良好血清学指标。为此。本文采用RIA法对84例慢性迁延性肝炎(慢迁肝)、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活肝)及肝炎后肝硬化(肝硬化)患者血清PCⅢ含量进行了测定,以探讨血清PCⅢ测定对肝纤维化的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TNF -α在慢性病毒性肝炎炎症活动及纤维化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将 83例慢性病毒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肝穿取得的肝组织分别按炎症活动度分级和纤维化程度分期 ,应用ELISA方法检测患者血清TNF -α水平。并计算肝组织炎症活动度计分及纤维化程度计分。结果 血清TNF -α水平在肝组织炎症活动度G2 、G3及G4 级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 (P <0 0 0 1) ,且随着肝组织炎症活动程度的加重而升高。血清TNF -α水平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计分呈低度正相关 (P <0 0 1)。血清TNF -α水平在肝纤维化S2 、S3及S4 期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 (P <0 0 5) ,且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而不断升高。血清TNF -α水平与肝组织纤维化程度计分呈中度的正相关 (P <0 0 0 1)。结论 TNF -α在慢性病毒性肝炎中 ,既参与了肝组织炎症活动 ,也参与了肝纤维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血清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酶(HA)、III型前胶原(PCIII)、IV型胶原(IVC)及层粘连蛋白(LN)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验证其在肝病不同阶段的实用价值。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267例慢性肝炎患者血清HA、PCIII、IVC及LN水平,同时做肝组织活检,对肝组织进行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分析上述血清学指标水平与肝组织分级和分期之间的关系。结果上述指标水平与慢性肝炎发展的阶段一致,与肝组织炎症坏死和纤维化程度均呈正相关。结论血清HA、LN、PCIII、IVC可以做为反映肝纤维化程度的指标。联合检测有助于肝纤维化的诊断。  相似文献   

14.
慢性肝炎患者血清甘胆酸与其肝组织炎症的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金如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2,15(12):1380-1381
目的:探讨慢性肝炎患者血清甘胆酸(GA)与其肝组织炎症病理分度(G)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100例慢性肝炎患者,抽静脉血检测其血清甘胆酸,肝组织活检,病理检查。结果:肝组织炎症活动度越高,血清甘胆酸升高愈明显,G_1与G_2,_2与G_3,G_3与G_4之间比较,呈现显著差异(P<0.05),G与血清GA两者有相关性(r=0.892)。结论:血清甘胆酸是观察慢性肝炎患者肝组织炎症变化的较敏感而准确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层粘蛋白(LN)、IV型胶原(IV-C)等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与 慢性肝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278例慢性肝炎患者经肝脏活检行常规病理检查,肝活检前 采血检测血清HA、PCⅢ、LN、IV-C水平。结果肝组织纤维化程度与炎症活动度呈正相关;HA可反映中度以上慢性肝 炎炎症活动及肝纤维化,并与之呈正相关;肝脏存在纤维化时LN水平升高,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PCⅢ、IV-C水 平升高与炎症活动度有关。结论血清HA、PCⅢ、LN、IV-C水平均不同程度反映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可作为血清肝纤维 化检测指标;HA更能反映肝硬化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阐明慢性肝炎纤维化程度与门脉血流动力学的相关性。方法测定7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门脉血流速度(portal blood velocity, PBFVe)、门脉血流量(portal blood flow, PBFVo)和血清学纤维化指标并观察肝组织的病理改变情况。结果(1)PBFVe与肝纤维化分期关系密切,与血清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Ⅳ-C)水平呈负相关,且肝纤维化程度严重者PBFVo明显低于肝纤维化程度轻者,当肝纤维化分期为S4时S1期减慢了29.82%(P<0.01);(2)而PBFVo与肝纤维化分期无关,受肝内炎症活动的影响,与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水平呈负相关。结论在慢性肝炎肝纤维化发展过程中,PBFVe与HA、Ⅳ-C相结合能够较好地反映肝纤维化程度;PBFVo与血清PC Ⅲ相结合对判定肝内炎症活动度有意义。  相似文献   

17.
血清Ⅳ型胶原肽在肝纤维化诊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清Ⅳ型胶原肽对肝纤维化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164例各种病毒性肝炎患者及 3 0例健康献血者血清Ⅳ型胶原肽水平 ,其中有 66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做了肝穿刺活检。通过比较各组病毒性肝炎之间及健康献血者血清Ⅳ型胶原水平差异 ,并结合病理结果分析。结果 肝硬化患者血清Ⅳ型胶原肽水平明显高于其它病毒性肝炎患者及健康对照组 ,相互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急性肝炎组、慢性肝炎轻、中度组及健康对照组之间血清Ⅳ型胶原水平没有差异。血清Ⅳ型胶原肽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明显相关 ,在S4阶段水平最高 ,但与肝内炎症、坏死程度无明显关系。结论 动态测定血清Ⅳ型胶原肽可以作为反映肝纤维化一项有意义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和Ⅳ型胶原(CⅣ)对肝脏炎性损伤和肝纤维化程度的病理诊断意义.方法 采用酶免疫法测定1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A、LN、CⅣ水平,对比分析肝脏病理诊断.结果 与现行病理诊断标准慢性肝炎分级、分期进行统计学比较,血清HA、LN、CⅣ由GO~G4、SO~S4依次升高,且与肝病分级及分期均呈正相关.结论 HA对慢性肝炎病情严重程度判断价值较大,HA和CⅣ有诊断早期肝纤维化的价值,LN可协助诊断中晚期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19.
研究已证实 s IL - 2 R与 IL - 2介导的免疫反应与多种疾病相关 ,尤其在慢性乙型肝炎 (慢乙肝 )免疫病理过程中的作用更受到人们重视 [1~ 3] 。我们对 312例肝活检患者按组织病理学炎症和纤维化程度进行分级分期 ,同时检测了患者血清s IL - 2 R、肝功能及肝纤维化相关指标 ,旨在探讨血清 s IL - 2 R在慢乙肝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临床应用价值。1 材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 全部病例选自长海医院感染科 1999年 1月至 2 0 0 0年 10月住院的肝活检患者共计 312例 (2 80例慢乙肝和 32例脂肪肝 )。按文献 [4 ]对慢乙肝患者肝脏病理炎症及纤…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方法 患者查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采用1秒钟快速肝穿刺活检术,对肝穿组织进行炎症分级(G)及纤维化分期(S).结果 病毒性肝病临床与病理诊断分级的总体符合率约66.7%;其中以慢性肝炎重度符合率最高,达80.0%;而以慢性肝炎中度的符合率最低,达50%.结论 病毒性肝病临床与病理诊断还存在一定的差异.为提高慢性肝病的临床确诊率,应尽可能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