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6 毫秒
1.
村卫生室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之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共辖8镇1乡2街道1个办事处,508个行政村,人口31.0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7.76万人,占89.30%。目前全区共有各类基层医疗机构318家,其中乡镇卫生院15家,社区卫生服务站78家,村卫生室200家,其他各类医疗机构25家。自2010年2月25Ft以来,全区所有政府办乡镇卫生院及实行一体化管理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截至2011年2月28日,全区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机构门急诊人次较实施前增加了17-21万人次,增幅为30.16%,门急诊均次费用为62.05元,比实施前降低了23.58%,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贵”问题得到较大缓解。为巩固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成效,扩大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的惠及面,从2011年9月1日开始,全区的村卫生室开始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前后东、中、西部6省村卫生室门急诊人次、次均药品费用和次均医药总费用的变化。方法:收集6省130个村卫生室2009--2011年连续36个月的门诊服务监测数据,使用分段时间序列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结果:2011年与2009年相比,6省村卫生室门诊次均药品费用、次均医药总费用均下降,降幅约在15%-70%之间,东部的浙江和中部的安徽降幅最大;门急诊人次变化的瞬时水平和长期趋势各省均不相同。结论: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村卫生室实施后,各省村卫生室次均药品费用和次均医药总费用的下降幅度存在较大差异,门急诊人次的变化也不尽相同,可能与补偿模式、“新农合”报销范围、乡村一体化管理实施进度、基本药物配备情况、乡村医生待遇等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的影响.方法 选取浙江、江西、陕西和新疆四省(自治区)6城市共31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机构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卫生服务业务量和费用等情况.结果 与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前相比,样本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总体平均门急诊人次上升,大部分机构的次均门诊费用和次均门诊药品费用下降,与2009年相比,2012年A、B、C三地的次均门诊费用较分别下降30.3%、25.6%和43.3%.结论 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使基层医疗机构门诊服务提升量提升,次均门诊费用降低,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山东省基本药物制度对乡镇卫生院服务量和患者就诊费用的影响。方法:收集以县为单位的山东省47个试点县与88个非试点县2009,2010两年乡镇卫生院平均服务量及患者费用情况,利用倍差法控制非干预因素,计算基本药物制度带来的净变化,并结合关键人物访谈资料。结果:使用倍差法控制了其他非基本药物制度因素干预后发现,试点县卫生院门诊人次数下降1 165.59人次,住院人次数下降26.78人次,患者门诊人均药品费用,住院人均药品费用,住院人均医疗费用分别下降7.11元,227.20元,6.86元,门诊人均医疗费用上升0.79元。结论:基本药物制度实施造成卫生院服务量下降,患者药品费用下降的背后暗藏隐患,关注患者医疗费用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5.
为积极稳妥地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安吉县早调研、早宣传、早布置、早准备,在实施前就出台了医改各项配套政策文件,做到了政策到位、补偿到位、编制到位、绩效考核措施到位、药物遴选到位、宣传组织工作到位。安吉县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3个月时间,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卫生室)门急诊人次共计33.781 9万人次,同比增长32.62%;门急诊均次费用为44.34元,同比下降了47.5%;3个月共计为群众减少医药费支出1 360.98万元。  相似文献   

6.
2007—2012年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前后,潍坊市乡镇卫生院数量由177家减少至161家,总诊疗人次从6 949 574人次增加到11 139 645人次,总收入从693 815万元增长到1 562 928万元,2007—2009年乡镇卫生院的次均门诊费用变化不大,住院次均费用变化比较明显,总体上呈现增长的趋势。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量增加,收入结构发生变化,"以药养医"得到一定程度缓解。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前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门诊服务量和费用的变化。方法:收集广西某市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7家乡镇卫生院2009—2011年连续36个月的月门诊服务量和门诊费用数据,使用分段时间序列回归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以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急诊人次、次均药品费用瞬时水平和长期变化趋势均保持不变;次均医疗费用瞬时水平下降,长期趋势增加;次均总费用瞬时水平下降,长期趋势保持不变。乡镇卫生院门急诊人次瞬时水平增加,长期趋势减小;门诊病人次均药品费用瞬时水平下降,长期趋势不变;门诊病人次均医疗费用瞬时水平不变,长期趋势增加;门诊病人次均总费用水平和趋势均不变。结论: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公立医院举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政府直接举办乡镇卫生院门诊服务量的变化存在较大差异,可能与两种机构在服务对象、与上级医院关系、非基本药物受限制程度、编制人员比例和工资制度上的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前后乡镇卫生院服务量和患者费用的水平和趋势变化。方法:收集广西南宁市两区一县17家实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乡镇卫生院2009—2011年连续36个月的月服务量和患者费用数据,使用分段时间序列回归分析估计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的变化,并结合关键人物访谈进行分析。结果: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乡镇卫生院门急诊人次和出院人数水平增加趋势减小,门诊病人次均药品费用和出院病人人均药品费用水平下降趋势不变,门诊病人次均医疗费用水平不变趋势增加,出院病人人均医疗费用水平下降趋势增加。结论: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禁止使用非基本药物而基本药物无法满足用药需求导致乡镇卫生院服务量出现下降,住院服务相对门诊服务受到更大冲击;患者药品费用下降,但医疗费用出现增加,患者看病负担并未减轻,可能与乡镇卫生院增加医疗服务种类和数量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对基层医疗机构运行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上海、江西、四川和重庆共24家基层医疗机构进行问卷调查和小组访谈,了解基层医疗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前、后(2009年至2012年6月)的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及机构、人员的收入情况等.结果 基层医疗机构的月均门急诊人次和月均住院人次上升,部分机构次均门诊费用和次均住院费用下降;药品收入比重下降,政府补助收入显著上升;基层医疗机构人员收入稳步增长,每年增长幅度保持在10%~30%之间.结论 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部分基层医疗机构出现“两升两降”,收入结构发生了重要变化.同时,绩效工资制度对医务人员的积极性起到了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梳理西安市2010—2013年基层医疗机构临床用药相关数据、指标及变化,总结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基层医疗机构推行的效果和问题,为政策进一步落实和推进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回顾了3年来西安市基层医疗机构相关统计报表、处方等资料,相关数据录入EXCEL数据库,运用SPSS17.0进行分析,研究药品配备品种数量、药品收入、药占比、处方金额、门急诊次均药品费用、住院次均药品费用、门急诊输液处方、激素使用处方、抗菌药物处方比例等。结果西安市基层医疗机构门诊人次增长25.56%、住院人次下降12.00%、医疗收入17.16%、药品收入总体增长30.51%,次均医疗费用门诊下降2.89%、住院增加15.05%,次均药品费用门诊增长6.99%、住院增长29.78%,2013年每份处方平均药物种类为2.79种,抗菌药物处方、激素处方、输液处方比例为28.80%、1.19%、21.18%,总体渐趋合理。结论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效果初步显现,药品配备和使用渐趋合理,每处方平均药物种类、抗菌药物、激素、输液处方等指标进一步改善。建议同步推进综合医改措施、加强基层医疗机构药学学科建设、制定完善相关考核监管措施、强化培训和宣传等。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分析某县乡镇卫生院医疗费用和住院人次的变化,探讨基本药物制度和支付制度改革对乡镇卫生院住院服务产生的影响。基本药物制度和支付制度改革的综合作用使乡镇卫生院的次均住院费用明显下降,但是补偿费用并没有提高;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约束了医生的用药习惯,同时也影响了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为此,建议政府调整基本药品结构,扩大基本药品种类,适当增加财政补偿额度,加强监管,防止县级医院重蹈城市大医院盲目发展的覆辙。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后沙井街道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社康中心)诊疗次均费用的变化。方法查阅2010年、2011年沙井街道20家社康中心诊疗收入和诊疗人次,计算次均费用并进行比较。结果 2011年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后次均费用下降了14%。结论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使社康中心服务更便廉,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缓解"看病贵"矛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作为江西省首个实施新农合意外伤害托管和大病医疗保险的乐平市,村卫生室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一年多来,情况怎样?"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以来,患者在村卫生室就医,门诊次均费用从32.6元降至16.86元,药品价格较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之前下降48.3%,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得到提高,基本医疗费用得以降低。"这是乐平市农医局局长徐贵明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广泛宣传,让基本药物政策家喻户晓2012年11月,乐平市村卫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实施药品零差率对基层医疗机构收支结构的影响.方法 以宁波市首批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试点的某区为研究对象,收集20所基层医疗机构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前、后的收入、支出、收支结余等数据,进行分类分析.结果 基层医疗机构业务收入占总收入比例,从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前的68.34%下降至实施后的65.44%,降幅为4.24%;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比例从实施前的71.68%下降至实施后的63.57%,降幅为11.31%;业务收支结余率从实施前的15.81%下降至实施后的-23.07%,降幅为245.94%;标准总工作量增加了61.77%,均次门诊病人费用、出院者人均费用分别从实施前的71.44元、2642.08元下降至实施后的48.33元、1131.28元,降幅分别为32.85%、57.18%.结论 基层医疗机构业务收支亏损增大,药品收入比重偏高,应加强配套综合改革,构建刚性规范的政府投入长效机制,加强收支结构调整,建立健全合理用药体系,有效降低患者的医药费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某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现况进行调查研究,为基本药物制度的推进提供借鉴。方法对某县19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相关负责人进行非结构式访谈。结果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药品销售额下降、门急诊人次增加,次均门诊费、次均住院费等下降,政府对机构的补偿逐渐加大。结论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加大对国家基本药物的配备和使用,医生要转变用药观念,政府要制定出一套对机构合理补偿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从政策目标层面评价我国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效果。方法:文献法与问卷调查法相结合,内容包括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药品费用、合理用药情况及基本药物质量等。结果:2011年1—9月次均门诊药品费用和次均住院药品费用较2010年同期分别下降25.93%和25.22%,基本药物价格显著下降,基本药物可及性得到保障与提高;注射剂使用率、抗生素使用率、抗生素联用率、激素使用率及单张处方金额均有所降低,合理用药水平提高;通过基本药物电子码监管与国家药监局飞行检查两大途径,基本药物质量得到保障。结论:我国基本药物制度政策实施效果显著,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从药物目录调整、合理用药培训、药物质量监管、长效补偿机制以及药品采购机制等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的成效与问题。方法:设计监测表格,在我国中西部选取重庆、四川、湖南和河南四个省份,每个省份抽取4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数据填报和分析。结果: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财政投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增加,药品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下降,平均门急诊次均医疗费用和药品费用下降。结论: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民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但存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品种数目不能满足基层需要、老百姓并未切实感到实惠、基本药物配套政策不健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是研究基本药物政策对乡镇卫生院门诊医疗服务的影响.以山东省内两区县为例,文章分析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前后药品加成比例、新农合门诊报销比例、次均门诊费用、门诊人次的变化,结果表明样本区县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因其实际情况不同结果有所差异.建议应保持该基本药物政策的持续性,提供财政补助来维持卫生机构的正常运转,并要采取配套措施来配合该制度的推行.  相似文献   

19.
宁波市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宁波市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实践措施及其特点,从加强组织领导、规范工作程序、完善财政补助政策、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强化绩效考核、加大宣传力度等方面做好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取得了较好成效,居民均次药品费用明显下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县级公立医院基本药物“零差率”政策对次均住院费用及其药品费用的影响。方法:采用有对照的前后比较设计,数据来源于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的宁陕县人民医院(干预组)和未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的镇坪县人民医院(对照组),包括医院统计报表资料和住院病历资料;采用倍差法进行分析。结果:基本药物“零差率”政策的实施使县级公立医院的次均住院费用和次均住院药品费用分别降低了389.11元和278.42元,药品费用占住院费用的比例降低了3.9个百分点;对于病例数较多的五种常见住院病种来说,基本药物“零差率”政策仅仅对于部分病种的医疗费用有显著影响。结论:在宁陕县人民医院实施的基本药物“零差率”政策减轻了病人的住院负担,但是受益面因病种而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