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髋关节脱位属儿科常见病,科学合理的手术方案对矫正髋关节畸形及对髋臼的塑形发育至关重要[1],Salter 骨盆截骨加股骨旋转截骨是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常用的手术方式。2012年10月—2013年11月我院为符合手术指证的3例髋关节半脱位的患儿施行 Salter 骨盆截骨加股骨旋转截骨术,手术过程顺利,效果满意。现将手术配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隧道"定向跟骨手术平台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6年3月—2017年12月的43例跟骨手术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侧卧位跟骨手术; 2018年1月—2019年12月的47例跟骨手术患者设为试验组,在"隧道"定向平台上行跟骨手术。比较2组患者一般资料及手术效果。结果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患者术中出现患肢滑动、不稳定,试验组患者患肢稳定、无滑动;对照组器械从手术台面滑落多于试验组;对照组医护满意例数少于试验组;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试验组; 2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者体位安置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74)。本研究另选取30名健康志愿者,体验传统侧卧位体位垫与跟骨手术平台的舒适性,志愿者认为跟骨手术平台感觉更舒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隧道"定向跟骨手术平台解决了患肢滑动、透视时患肢不稳定、器械滑落等问题,具有舒适性高的优点,极大提高了医护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1):4980-4981
选取我科2012年1月~2015年3月年纪相对较轻,一般情况较好,血肿在50ml左右、未发生脑疝、无其他系统病变的33名患者作为手术对象,17例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手术治疗,16例选择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手术,对比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手术显微镜下进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有效96%;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手术有效率为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显微镜下进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效果明确,明显优于传统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手术组,对患者帮助比较大,且无明显并发症出现,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刘笑蕾 《护理研究》2013,27(20):2148-2149
骨囊肿通常为一单房囊性病变,病因不明[1],多发生在长管状骨干骺端,发生于短骨不规则骨相对少见[2],因而距骨骨囊肿是一种比较少见的骨囊肿,需手术治疗,传统的治疗方法为开放手术下行囊肿刮除植骨术。我院自2011年—2012年收治8例距骨骨囊肿病人,均采取后足关节镜下距骨骨囊肿切除骨移植  相似文献   

5.
陈龙德 《医学临床研究》2007,24(7):1232-1233
腰椎滑脱的手术治疗已越来越成熟,从单纯腰椎管减压原位后外侧植骨融合到现在的椎弓根系列器械复位内固定加椎间多种植骨方法融合术,但其植骨融合方法各有利弊。本院自2000年2月至2006年9月,采用后路手术减压复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自体椎体间颗粒状植骨辅以后外侧植骨手术治疗腰椎滑脱20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髓芯减压植骨术治疗较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已有大量报道其疗效是可靠的,但具体手术方法花样繁多.作者自1996年以来,手术切口、骨减压及植骨方法进行了某些改进,设计了专用器械,使这种手术操作简便规范,减少了手术创伤.  相似文献   

7.
髓芯减压植骨术治疗较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已有大量报道其疗效是可靠的,但具体手术方法花样繁多。作者自1996年以来,手术切口、骨减压及植骨方法进行了某些改进,设计了专用器械,使这种手术操作简便规范,减少了手术创伤。由于其微创、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患者易于接受。近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传统大骨瓣开颅与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江苏大学附属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2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60例进行开颅手术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2种方法的治疗安全性和临床效果。结果:小骨窗开颅组手术时间、手术失血量和术后血肿清除率少于传统大骨瓣开颅组(均P0.05),术后再出血率与传统大骨瓣开颅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肺部感染、失语、癫痫及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发生例数明显少于传统大骨瓣开颅组(均P0.05);预后良好人数明显多于传统大骨瓣开颅组、预后不良人数明显少于传统大骨瓣开颅组(P0.05)。结论:小骨窗开颅手术与传统大骨瓣开颅比较,可减少手术时间、手术失血量和术后血肿清除率,具有损伤小、并发症少、预后好等明显优点,能够尽可能挽救患者生命,最大程度上保全患者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自体颅骨修补术后骨吸收的原因,探讨其防治方法。【方法】分析1997年1月至2002年7月本院采用自体颅骨修补术后产生骨吸收的原因,并对比改进手术方法后进行自体颅骨修补后的结果。【结果】1997年1月至2002年7月间使用自体颅骨修补的患者13例,术后1年内产生骨瓣浮动或下陷的共8例,其中2例感染,均行二次修补术。而2002年7月至2004年1月改进手术方法进行自体颅骨修补7例患者,术后随访2年以上均未出现自体骨瓣骨吸收。【结论】采用合适的手术方法可以避免自体颅骨修补术后骨吸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本院自2007年1月~2009年12月在超早期采用骨瓣开颅或小骨窗手术,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施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2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双侧完全性唇腭裂牙槽突植骨术前正畸治疗对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错癎畸形严重、影响植骨时的手术操作、外科医生建议作术前正畸治疗的双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22例(共44处裂隙),男12例,女10例,年龄9~11岁。在植骨术前进行正畸治疗,正畸前后、植骨术后定期留取牙癎模型、影像资料观察疗效,手术后观察期为0.5~4年,平均3.5年,牙槽骨高度的评价采用Bergland标准。结果双侧完全性唇腭裂牙槽突植骨术前的正畸治疗能矫正部分错癎畸形,使植骨手术顺利进行,牙槽突的植骨术临床成功率达86%。结论正畸治疗能有效改善错癎畸形严重的双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的牙槽突植骨手术条件,有利于提高植骨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66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方法将其分为小骨窗显微手术组和大骨瓣开颅手术组,每组33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小骨窗显微手术组的术中血肿清除率高于大骨瓣开颅手术组,术中出血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外固定技术不植骨治疗四肢管状骨难治性骨不连与骨缺损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 选取2005年4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17例内固定术后难治性骨不连及骨缺损患者进行研究,总结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探讨护理要点.结果 17例骨不连均骨性愈合.骨愈合时间3.0~21.0个月,平均5.2个月.伴有肢体短缩的骨不连性骨缺损的12例同期或二期重建了肢体长度,达到了肢体长度均衡,愈合时间4.0~11.0个月,平均52个月,骨愈合指数平均32 d/cm.结论 通过对患者进行切实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增加了患者战胜疾病的自信心,增加了骨外固定技术治疗难治性骨不连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Ilizarov技术胫骨横向骨搬移术治疗老年糖尿病足的手术护理配合方法和经验。[方法]2014年8月—2017年3月40例老年糖尿病足病人在医院接受Ilizarov技术胫骨横向骨搬移术重建微循环治疗。[结果]40例病人手术顺利完成并取得良好效果。[结论]手术室护士在手术前了解lizarov技术胫骨横向骨搬移术的手术方案,掌握配合技巧,有助于手术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64例幕上HIC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进行传统大骨瓣开颅手术,观察组进行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脑血流动力学指标、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期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7年1月至2009年7月应用早期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2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23例中术后存活22例,1例死于肺部感染.结论:早期小骨窗开颅手术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脊柱结核是骨结核中发病率最高的,手术治疗多采用病灶清除术,必要时同时进行植骨术及植骨内固定手术.我院骨科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施行此类手术83例,本文将护理体会总结,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回顾性评价小骨窗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结果。方法用小骨窗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8例,并且与常规的骨瓣开颅手术20例的结果进行比较,比较包括残留血肿量、手术时间、手术后GCS和ADL评分。结果残留血肿量(手术后24hCT显示l小骨窗手术组为10±8mL,常规骨瓣手术组为11±6mL,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为93±14minVS120±18min,P〈0.05;ccs(手术后7d)评定P〉0.05;生活指数ADL(手术后半年)分别为62±11VS57±16,P〈0.05,每组各有死亡2例。结论两组手术方式比较在残留血肿量和手术后近期GCS评分上无区别,但小骨窗手术在手术时间、手术后半年生活指数ADL具有优势。小骨窗开颅不仅缩短手术时间,减少脑暴露,而且残留血肿量不多,能够获得满意的止血,特别是急性阶段是一种好的选择。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出血具有微创的优势,是一安全、高效的方法,它可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9.
小骨窗开颅外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小骨窗开颅外科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疗效及其可靠性。方法:对比分析1998-2006年采用小骨窗开颅和标准大骨瓣开颅患者术中及术后在病死率、术后并发症、术后清醒时间、手术持续时间、血肿清除程度及近期生存质量等6方面的差别,最后得出结论。结果:小骨窗开颅外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与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相比较,前者在术后并发症、术后清醒时间及手术持续时间等方面明显优于后者,但在病死率、血肿清除率及近期手术疗效等方面则与后者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对于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小骨窗开颅外科手术治疗可以达到与标准大骨瓣开颅手术相同的疗效,并且具有并发症少、术后清醒时间及手术持续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颈椎前路手术是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治疗颈椎病的外科干预措施之一,前路手术能有效解除脊髓腹侧致压物。目前经前路减压植骨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手术疗效已得到公认。2008年5月--2009年5月,本科共进行了22例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现将手术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