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2 毫秒
1.
罗武珍 《中国药业》2010,19(7):72-73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经阴道穿刺抽液后注入95%乙醇治疗子宫切除术后盆腔包裹性积液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医院2003年4月至2009年3月收治的64例行子宫切除术后盆腔包裹性积液的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上述方案治疗后,64例患者治愈57例,治愈率为89.06%,有效率96.87%,术中、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B超引导下经阴道穿刺抽液后注入95%乙醇治疗子宫切除术后盆腔包裹性积液,具有操作简单、微创的特点,且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探讨复方红藤灌肠剂治疗盆腔包裹性积液的疗效。方法盆腔包裹性积液患者58例,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26例。治疗组采用复方红藤灌肠剂灌肠治疗,月经干净后每晚灌肠1剂,15 d为1个周期,3个周期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经阴道B超引导穿刺抽液治疗。疗程结束后复查囊肿消退情况。结果治疗组1个疗程的治愈率62.5%,总有效率87.5%。两个疗程的总治愈率81.3%,总有效率96.9%,半年复发率9.4%。对照组1个疗程治愈率61.5%,总有效率88.4%,半年复发率19.2%。结论复方红藤灌肠剂治疗盆腔包裹性积液无需住院,疗效满意,患者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穿刺术治疗盆腔包裹性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盆腔包裹性积液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3例超声引导下穿刺抽出囊液后,注入无水乙醇保留3~5min后抽出。将同期单纯行经腹或经阴道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的29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于穿刺治疗后1个月复诊以确定疗效,以后每3个月随访1次,随访内容包括临床表现及超声检查。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78.8%,总有效率93.9%,分别高于对照组的72.4%和89.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穿刺后6个月复发率为6.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穿刺术后注入无水乙醇治疗盆腔包裹性积液疗效确切,复发率较低,可作为治疗盆腔包裹性积液和预防穿刺后复发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盆腔包裹性积液又称为盆腔腹膜囊肿或盆腔假性囊肿,临床上较为常见,多继发于盆腔炎、腹盆腔手术及反复感染后,其临床症状不典型,多有下腹部慢性持续性钝痛,也可表现为下腹部胀痛及腰骶部坠痛,低热,白带量多,色黄伴气味异常,痛经及月经紊乱,病情严重者可导致异位妊娠甚至不孕.对盆腔包裹性积液的传统治疗手段多采用抗生素,中药灌肠,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等,上述方法多存在治疗周期过长、疗效差、患者创伤大、经济负担过重、易复发等方面的不足.本文旨在比较超声引导下穿刺治疗盆腔包裹性积液与其他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复发率,为该病患者减轻病痛、提高生活质量探讨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后盆腔包裹性积液的可能发生原因及预防.方法 选择手术治疗的295例行子宫次全切除术病例,其中腹腔镜组144例,开腹组151例,术后随访1年以上,观察盆腔包裹性积液的发生情况.结果 所有病例均随访1年以上,共发现盆腔包裹性积液19例,开腹组4例(2.58%),腹腔镜组15例(10.42%),两者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术后盆腔包裹性积液的发生率要明显高于开腹子宫次全切除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注射无水乙醇联合中药汽化热疗治疗盆腔包裹性积液的疗效。方法 选择盆腔包裹性积液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汽化热疗联合超声引导注射无水乙醇治疗,对照组采用头孢硫脒联合甲硝唑治疗,穿刺后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愈时间。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0%(P<0.05)。结论 超声引导注射无水乙醇联合中药汽化热疗治疗盆腔包裹性积液,疗效佳,简单易行,无射线损伤,安全性高,可重复多次治疗,且明显减少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7.
超声引导下经阴道穿刺是妇科疾病诊断和介入治疗的良好途径之一,它能使许多妇产科疾病在创伤极小的情况下达到诊断和治疗的目的。我院妇科门诊从1999年6月至2001年9月对60例患者的盆腔包裹性积液在阴道彩超引导下穿刺抽液,明确诊断后注入抗生素、激素等药物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比较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A组(腹腔镜组)和B组(传统开腹手术组),对A组患者采取腹腔镜治疗方式,对B组采取传统开腹手术方式,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各项指标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过对比,A组患者手术各项指标均优于B组,且并发症发生情况较少,数据间存在显著差距(P<0.05)。结论将腹腔镜用于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疾病,能有效提升患者康复速度,且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传统开腹手术,可在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经阴道盆腔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的疗效差异以及治疗安全性分析。方法将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40例接受妇科手术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分为阴式组和开腹组,各2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腹部切口及阴道切口愈合时间、恢复日常生活时间、住院费用等。结果阴式组在手术时间略长、术中出血量路多,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日常生活时间、住院费用与开腹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式组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日常生活时间短于开腹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多于开腹组,住院费用少于开腹组。结论经阴道妇科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患者满意度高的特点,建议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0.
从1996年1月至1997年2月收治资料较完整的异位妊娠30例,行保守治疗成功26例,转手术治疗4例,成功率86.6%,现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年龄26~40岁,平均33岁。停经27例,最长时间120天,无停经史3例;不规则阴道出血24例,无阴道出血6例。均有腹痛史。生命征平稳,人院前曾行人工流产3例(术中未见绒毛)。病理检查:宫内膜腺体高度分泌,可见A-S反应。(二)B超检查:盆腔或附件区有包块18例,大者为7.8×5.6cm,小者为3.4×4.0cm,均伴盆腔内少量积液;无包块及盆腔积液12例,后穹窿穿刺抽出不凝固血液8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及比较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对妇科盆腔手术患者术后生殖系统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3年4月于本院进行妇科盆腔手术治疗的9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手术方式分为A组(开腹手术组)49例和B组(腔镜手术组)49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和手术后1、3个月的卵巢功能指标及国际女性性功能评估量表评分、月经异常发生率。结果 B组患者手术后的卵巢功能指标波动均小于A组,国际女性性功能评估量表评分均好于A组,月经异常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镜手术对妇科盆腔手术患者术后生殖系统功能的不良影响小于开腹手术,临床应用价值相对更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用于上肢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骨科120例拟行上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采用臂丛神经阻滞盲探式操作,B组采用B超引导下的臂丛神经阻滞,两组均采用1%利多卡因+0.25%布比卡因合剂。结果 A组与B组相比,麻醉效果及安全性存在明显差异:A组麻醉效果优良率为83.3%。B组麻醉效果优良率为9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过程中患者发生寒战、惊厥发生率及血管神经损伤、止血带反应等不良反应率B组明显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运用于较长时间的上肢手术是更为合适,提高了穿刺、置管成功率,增加了麻醉效果的优良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超声引导下经导丝引导(Seldinger法)经皮穿刺腹膜透析置管术与传统手术切开腹膜透析置管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在焦作市人民医院行腹膜透析置管术的病人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n=30):对照组为传统手术切开直视下腹膜透析置管术,超声组为超声引导下Seldinger法经皮穿刺腹膜透析置管术.记录两组病人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使用镇痛药物的情况及术后1个月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行置管术的操作时间(51.3±17.1)min比较,超声组(29.6±10.4)min手术时间更短,超声组术后使用镇痛药物的比率(3.3%)比对照组(20%)少(P<0.05),而两组术后1个月内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传统手术切开腹膜透析置管术比较,超声引导下Seldinger法经皮穿刺腹膜透析置管术的操作时间短,创伤小,术后病人疼痛轻,使用镇痛药物少,值得推广及肾脏内科医生掌握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王智伟  余澎 《首都医药》2013,(24):52-53
目的评价赛必妥(手术防粘连液)对防止妇科手术术后盆腔粘连的效果。方法选择20l0年1月~2012年12月在天津市黄河医院诊断子宫肌瘤、卵巢巧克力囊肿、异位妊娠、慢性盆腔炎伴盆腔炎性粘连、输卵管积水患者20O例,随机分成两组,其中试验组在术中于需要防止粘连的组织上放置赛必妥(手术防粘连液),而对照组则不放置该防粘连液。对各组病例术后出现腹痛例数、白细胞数、盆腔积液情况和妇科检查情况行对比研究。结果试验组在创面放置手术防粘连液后,患者术后出现腹痛的几率明显降低(P〈0.05);B超显示盆腔结构清晰,出现盆腔积液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妇科检查的异常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两组之间术后外周血中白细胞数量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赛必妥手术防粘连液可有效防止盆腔手术术后出现盆腔粘连。  相似文献   

15.
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60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两种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对照组30例,使用硅胶管,治疗组30例,使用YL-1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行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并按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无显著不同。结论:两种方法都可用于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但从血肿抽吸引流的效率角度看,硬通道抽吸术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硬膜外麻醉改良操作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硬膜外麻醉改良操作的效果。方法将558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又分为A、B2个亚组:(1)Ⅰ组:ⅠA组在开通静脉通道后,硬膜外腔穿刺前就给“静痛合剂”量的1/3,待消毒时再给余下2/3,余不变;ⅠB组在消毒时才给“静痛合剂”,静脉推注1次加入。评价术中镇静安定程度。(2)Ⅱ组:ⅡA组为硬膜外穿刺成功后置硬膜外管前先入5ml为试验量,ⅡB组硬膜外腔穿刺成功即置硬膜外管,待平卧位时才开始给试验量5ml。评价从平卧到可开始手术时间和平卧后15min时术区患者的疼痛情况。(3)Ⅲ组:ⅢA既分次静脉注射“静痛合剂”,又硬膜外穿刺成功后,先注入试验剂量再置硬膜外管;ⅢB组为常规操作,置好管仰卧时开始给药,消毒时开始给“静痛合剂”,评价Ⅰ组和Ⅱ组是否有相加效应。结果3组各亚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分次静脉注射“静痛合剂”,硬膜外穿刺成功后,先注入试验剂量再置硬膜外管,结果患者镇静安定情况较对照组好,可开始手术的时间要短(提前开始手术),一定时间内术区疼痛较常规操作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分析输卵管妊娠术后不孕及重复性异位妊娠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于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98例输卵管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不同自身基本情况、并发疾病情况和治疗情况患者的重复性异位妊娠发生率及不孕率进行比较。结果不同年龄的重复性异位妊娠发生率及不孕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伴有盆腔炎、不孕史、盆腔粘连、输卵管粘连及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重复性异位妊娠发生率及不孕率高于其他患者,而开腹手术患者发生率高于腹腔镜手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卵管妊娠术后不孕及重复性异位妊娠的危险因素包括盆腔炎、不孕史、盆腔粘连、输卵管粘连、子宫内膜异位及开腹手术,应给予此类患者的这些因素给予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超声引导介入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卵巢囊肿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卵巢囊肿患者106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开腹组(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和超声组(超声引导介入手术);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检查患者术后囊肿的清除情况,并术后随访一年观察囊肿复发情况.结果 超声组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开腹组短;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术后,超声组的单次囊肿清除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是对患者进行一年的随访发现,超声组和开腹组囊肿复发率均为3.77%.结论 超声引导介入手术相比传统的开腹手术在治疗女性卵巢囊肿这一疾病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值得在临床实践上推广.  相似文献   

19.
郭凤  彭红  李俊  夏蓉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183-184
目的 探讨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表现及诊治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均表现出月经前期及月经期下腹疼痛及腰部不适.7例有子宫腺肌病,8例有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10例患者术前B超均提示上尿路轻至重度扩张并积水,肾盂分离12~50 mm,静脉尿路造影(intravenous urography,IVU)检查发现单侧上尿路扩张并积水7例,3例显影不清.有5例术前行泌尿系B超未发现输尿管扩张而在术中发现输尿管中、下段有结节增生物.15例均进行手术治疗,5例行输尿管病灶切除及输尿管松解术,9例行输尿管狭窄部节段切除并输尿管再植术或端端吻合术后置输尿管支架,1例行左肾切除,术后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GnRH-a)治疗或孕三烯酮治疗痊愈,患者症状消失.结论 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采用手术及药物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剥除、开腹剥除、超声介入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有手术适应证的卯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26例,采用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B组:26例,采用开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C组:26例,采用超声引导经阴道穿刺注入无水乙醇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所有患者术前、术后(术后第2次月经)及术后6个月均抽血检测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及阴道超声探测窦状卯泡数(FO)以判断卵巢储备功能。结果A组和B组卵巢中的窦卯泡数均少于C组(P〈0.05),其血清中FSH、E2均高于C组(P〈0.05),而A组与B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及开腹手术剥除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囊肿均可影响卵巢功能,减低卵巢储备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