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对从狼毒中分离得到的4种提取物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研究狼毒提取物对SMMC-7721、HeLa、HepG2、H460 4种人癌细胞株增殖的影响。结果狼毒提取物可以不同程度地抑制4种人癌细胞株的增殖。其中炮制品石油醚部位抑制作用最强,对SMMC-7721、HepG2、H460细胞株增殖抑制率分别为81.08%,80.39%和89.81%;炮制品乙酸乙酯部位的抑制率分别为79.06%,78.36%和67.33%。结论狼毒炮制品石油醚部位和乙酸乙酯部位是狼毒抗肿瘤作用的主要活性部位,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瑞香狼毒提取物抗实验性癫痫筛选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对瑞香狼毒六种提取物 (依次为瑞香狼毒水、生离物、丙酮、石油醚、乙醚、乙醇提取物 )进行药效学及毒性比较研究 ,筛选出一种高效低毒的抗癫痫化合物 ,便于临床前机制探讨。方法 采用动物三种惊厥模型 ,测定瑞香狼毒六种提取物抗实验性癫痫半数有效量 (ED50 )。计算其半数致死量 (L D50 )。结果 瑞香狼毒提取物 ~ ,即丙酮、石油醚、乙醚、乙醇四种提取物对小鼠最大电休克发作实验 (MES)、戊四唑惊厥实验(MET)和电刺激大鼠皮层惊厥阈值 (TL S)模型均具有较强的对抗作用。而其中丙酮提取物毒性较低 ,治疗指数高达 14 .9。结论 瑞香狼毒丙酮提取物是一种抗惊厥作用较强而毒性小的有希望的抗癫痫化合物。  相似文献   

3.
瑞香狼毒抗肿瘤作用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费祥  贾正平 《中国药房》2003,14(10):626-628
中药瑞香狼毒(stellerachamaejasmeL.,SC)为瑞香科植物瑞香狼毒的根[1],是药用狼毒的正品 ,因其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 ,故又被称为西北狼毒。狼毒用于治疗肿瘤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 ,本文拟就SC的抗肿瘤作用实验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瑞香狼毒的水提物和醇提物的抗肿瘤研究1.1瑞香狼毒体外抗肿瘤作用以小鼠P388为靶细胞 ,研究瑞香狼毒和狼毒素的体外抗肿瘤作用 [2]。结果 ,瑞香狼毒水提物 (SCLA)显著抑制P388细胞生长 ,抑制率与药物浓度及处理时间呈正相关 ,即0.25~16g/L(相当生药 )SCLA处理24h ,细胞生长抑制率为2.8 %~88.4 % ;2g…  相似文献   

4.
猕猴桃根抗肿瘤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评价猕猴桃根提取物的体外、内抗肿瘤活性。方法猕猴桃根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采用传统的天然产物化学方法,猕猴桃根先用甲醇回流提取,然后用乙酸乙酯、氯仿、正丁醇萃取。不同组分对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采用磺酰罗丹明B方法;猕猴桃根的体内抗肿瘤作用采用小鼠肿瘤和人肿瘤裸小鼠移植瘤模型评价。结果氯仿提取物对肿瘤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最强,甲醇提取物次之。体内实验证实氯仿提取物有效地抑制小鼠肝癌模型和人肝癌裸小鼠移植瘤模型的生长,抑制率大概在38.0%。结论猕猴桃根提取物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其活性成分主要存在于极性较小的组分。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天南星果实提取物对体外培养4株人白血病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探讨天南星果实提取物对人白血病细胞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Alamar Blue法观察天南星果实提取物对4株人白血病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果实总醇提取物对K562、HL-60、Raji、Jurkat细胞增殖均具有抑制作用,果实石油醚部分对K562、Raji、Jurkat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果实乙酸乙酯、水部分对K562、HL-60、Jurkat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结论天南星果实的提取物中具有抑制肿瘤生长的活性物质,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中药材龟板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为抗衰老药物的筛选提供参考。方法:将龟板分别用石油醚、乙酸乙酯、95%乙醇等极性递增的溶剂提取得不同提取部位溶出物,用1,1—二苯基—2—苦基肼基游离基法(DPPH法)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检测;并与抗坏血酸(VitC)进行比较。结果:龟板95%乙醇部位提取物与石油醚、乙酸乙酯部位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95%乙醇部位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最强,其清除半数DDPH所需样品用量(EC50)与VitC相比相差2.38个数量级。结论:龟板95%乙醇部位提取物具有很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可进一步进行研究并加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7.
龟板体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研究龟板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为抗衰老药物的筛选提供参考。方法将龟板分别用石油醚、乙酸乙酯、95%乙醇等极性依次递增的溶剂进行提取得不同提取部位溶出物,用DPPH法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检测,并与抗坏血酸进行比较。结果龟板95%乙醇提取部位溶出物与石油醚、乙酸乙酯部位提取物相比抗氧化活性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且以95%乙醇提取部位溶出物体外抗氧化活性最强,其EC50与抗坏血酸比较相差2.38个数量级。结论龟板95%乙醇提取部位溶出物具有很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可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制备有生理活性的多糖RON是将米糖浸渍在5%~30%(重量)的蔗糖液中1~7d,用热水提取米糖悬浮液。在所得的提取物中加入极性有机溶媒,分离沉淀并精制。精品为白色、无定形、无味无臭的粉末;可溶于水。浓度增加时,可使其溶液粘稠。溶于甲酰胺和二甲基亚砜(DMSO),不溶于乙醇、丙酮、苯、乙酸乙酯、己烷、氯仿和四氯化碳。多糖RON具有抗肿瘤、调节免疫和保护机体的活性。采取本制法可获较高产量的  相似文献   

9.
原源  黄光辉  李霞  王燕  孙连娜 《药学实践杂志》2013,31(3):185-186,237
目的 研究阔叶五层龙根各提取物体外α-糖苷酶抑制活性.方法 将阔叶五层龙根80%乙醇提取物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得到4个不同极性部位,并对80%乙醇总提取物与4个不同极性部位进行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体外抑制活性筛选.结果 阔叶五层龙根各提取物均具有一定的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体外抑制活性,其中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大小:正丁醇部位>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总提取物;对α-淀粉酶的抑制活性大小:石油醚部位>正丁醇部位>总提取物>乙酸乙酯部位.结论 阔叶五层龙根各提取物均具有较好的α-糖苷酶抑制活性和很好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牛蒡根4种提取物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以系统溶剂分离法分别提取牛蒡根的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部位。采用MTT法检测4种提取物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人胃腺癌细胞BGC-823、小鼠肝癌细胞HepA、肉瘤细胞S180和小鼠脾淋巴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牛蒡根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3种提取物对MCF-7细胞和BGC-823细胞在体外有一定生长抑制作用;牛蒡根4种提取物对HepA细胞、S180细胞和小鼠脾淋巴细胞在体外有一定的生长抑制作用。结论:牛蒡根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提取物体外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这种作用与增强细胞免疫活性无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滇黄芩茎叶乙醇提取物及其不同溶剂萃取部位的抗氧化活性和降脂活性。方法:取滇黄芩茎叶用95%乙醇回流提取,得乙醇提取物;取上述提取物,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回收溶剂得到不同溶剂萃取部位。以维生素C(Vc)为阳性对照,采用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法检测滇黄芩茎叶乙醇提取物、石油醚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并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以脂肪乳建立脂肪变性L02肝细胞模型,以非诺贝特(20μg/m L)为阳性对照,考察高、低质量浓度(100、50μg/mL)滇黄芩茎叶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对细胞中TC、TG含量的影响。结果: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强弱排序为滇黄芩茎叶正丁醇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Vc>乙醇提取物>石油醚萃取物,IC50分别为0.15、0.17、0.35、0.75、1.17 mg/mL;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强弱排序为Vc>正丁醇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乙醇提取物>石油醚萃取物,IC50分别为0.034、0.55、0.75、3.32、3.73 mg/mL;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强弱排序为Vc>正丁醇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乙醇提取物>石油醚萃取物,IC50分别为0.003 2、0.028、0.033、0.048、0.057 mg/mL。滇黄芩茎叶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对脂肪变性L02肝细胞中TC、TG含量均有显著的降低作用(P<0.01),其降脂能力强弱排序为正丁醇萃取物(低浓度)≈非诺贝特>乙酸乙酯萃取物(高浓度)>乙醇提取物(高浓度)>正丁醇萃取物(高浓度)>乙酸乙酯萃取物(低浓度)>乙醇提取物(低浓度)。结论:滇黄芩茎叶乙醇提取物、石油醚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均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和降脂活性(除石油醚萃取物外),其中正丁醇和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和降脂活性较高。  相似文献   

12.
王庆庆  庞谦  赵明  王文兵  欧阳臻  吴娜 《中国药房》2012,(43):4042-4044
目的:研究茅苍术水提液及其不同极性部位对幽门螺杆菌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加热回流提取法制得茅苍术的水提液,再采用有机溶剂萃取法将茅苍术的水提液分为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4个不同极性部位。采用浊度法检测茅苍术水提液及其不同极性部位对幽门螺杆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茅苍术水提液及其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部位均有抑菌作用,并且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大,对幽门螺杆菌的抑制作用也增强;水部位没有抑菌作用。同一浓度下各部位抑菌效果强弱顺序为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结论:茅苍术水提液中石油醚部位的抑菌效果最好,提示茅苍术中对幽门螺杆菌作用的有效成分存在于水提液中的低极性部位。本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对茅苍术药效成分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蒲公英有机萃取物的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检测蒲公英不同的萃取物体外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作用,探讨其在甲型H1N1流感治疗上的应用。方法 首先用乙醇萃取而得到蒲公英的乙醇萃取物,然后依次采用乙酸乙酯、正丁醇、石油醚、水萃取蒲公英的乙醇萃取物,得到不同溶剂的萃取物;选用狗肾传代MDCK细胞作为病毒的宿主对病毒进行培养和扩增;通过血凝效价和Real time RT-PCR实验,间接或直接检测蒲公英不同萃取物对病毒的中和作用和增殖抑制作用。结果 4种不同溶剂的蒲公英萃取物作用病毒后,只有石油醚、乙酸乙酯组的血凝效价数值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其中乙酸乙酯萃取物组的值下降了2~4倍;而石油醚萃取物在96 h时,中和实验组和增殖抑制组的血凝效价值分别下降了256倍和128倍。Real time RT-PCR检测表明,石油醚和乙酸乙酯萃取物明显抑制病毒的扩增量。作用96 h时,无论是中和实验还是增殖抑制实验,石油醚萃取物的作用都是最显著的,病毒扩增率较阳性对照分别减少了92.4%和95.6%。结论 蒲公英乙酸乙酯萃取物和石油醚萃取物在体外有明显的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Herbal medicine has formed the basis of health care throughout the world since the dawn of civilization. Each plant is a unique chemical factory capable of synthesizing unlimited numbers of highly complex and unusual chemical substances whose structures could otherwise escape the imagination forever. Phytomedicines have been used as a treatment for many diseases, ranging from skin disease to cancer. Most of the anticancer drugs that we use today are derived from plants. The anticancer effect of plants is due to specific phytochemicals or the complex synergistic interactions among their various constituents. 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cytotoxic properties of an extract of the Curucuma zedoariae rhizome, a plant belonging to the family Zingeberaceae, and to determine its IC50 value. Various organic extracts were isolated using Soxhlet apparatus in order of increasing solvent polarity, namely petroleum ether, ethyl acetate, acetone, and methanol. Colorimetric [3-(4,5-Dimethylthiazol-2-yl)-2,5 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 assay (MTT assay) was done to determine the cytotoxicity against human cervical carcinoma cells (He La). Acridine orange–ethidium dromide dual staining and DNA fragmentation assays were done to detect apoptotic features. Among the various extracts studied, the petroleum ether extract was found to exhibit maximum cytotoxicity against He La cells.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petroleum ether extract of the Curucuma zedoariae rhizome may have potential as an anticancer agent. Further steps have to be done to purify the compound and to elucidate the antitumor activity of the extract.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苗药了哥王不同部位提取物对健康大鼠的肾毒性作用,为了哥王的毒性作用机制及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70%乙醇为溶剂,采用渗漉法提取,得了哥王乙醇总提取物;将上述提取物用水分散后,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得相应部位提取物,剩余为水部位提取物。将SD大鼠随机分为乙醇总提取物组、石油醚部位组、乙酸乙酯部位组、正丁醇部位组、水部位组和空白组,每组12只(雌雄各半)。给药组大鼠灌胃相应剂量的药液(乙醇总提取物317.520 mg/kg、石油醚部位7.875 mg/kg、乙酸乙酯部位78.435 mg/kg、正丁醇部位53.865 mg/kg、水部位76.545 mg/kg),每天1次,连续给药2周,再停药恢复2周;空白组大鼠灌胃等体积1.0%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实验期间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取尿液(第14、28天)、血清和双肾组织(第15、29天),计算其肾脏指数,检测血清和尿液中的肾功能指标水平并观察肾组织的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给药期间,与空白组比较,乙醇总提取物组、乙酸乙酯部位组大鼠出现精神萎靡、活动量和饮食量减少、大便稀薄、体质量下降等中毒行为活动特征;石油醚部位组、正丁醇部位组和水部位组大鼠精神状态较空白组稍差,活动量和饮食量稍减少,大便稀薄,体质量增长缓慢;但各组大鼠肛温无较大变化。给药2周后,乙醇总提取物组大鼠的肾脏指数,乙醇总提取物组、乙酸乙酯部位组大鼠血清中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尿素氮(BUN)、肌酐(Cr)水平,正丁醇部位组大鼠血清中NAG水平,水部位组大鼠血清中Cr水平,以及乙醇总提取物组、石油醚部位组大鼠尿液中NAG水平,乙酸乙酯部位组大鼠尿液中NAG、尿蛋白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在病理形态学观察中,乙醇总提取物组、石油醚部位组和乙酸乙酯部位组大鼠有不同程度的肾小管结构不清、细胞肿胀、少数细胞坏死,伴有肾小球固缩、肾小管硬化、炎症细胞浸润。停药后,大鼠以上症状逐渐好转,精神状态有明显改善,活动量和饮食量增加,大便趋于正常。停药恢复2周后,各给药组大鼠血清和尿液中上述指标水平均恢复至与空白组接近(P>0.05);各给药组大鼠的肾小球结构逐渐恢复清晰,乙醇总提取物组、石油醚部位组和乙酸乙酯部位组大鼠少见细胞肿胀和炎症细胞浸润。结论苗药了哥王乙醇总提取物、石油醚部位和乙酸乙酯部位均具有一定的肾毒性,且具有一定的可逆性。其毒性成分可能为脂溶性成分。  相似文献   

16.
雪松松针提取物抑菌活性及抑菌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雪松松针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抑菌效果和抑菌稳定性。方法分别用水、95%乙醇、乙酸乙酯、石油醚对雪松松针进行提取,采用滤纸片法比较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抑菌活性。采用不同体积分数的乙醇提取,确定提取雪松松针抑菌成分的最适溶剂。探讨热处理、介质pH和糖含量对松针提取物抑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松针50%乙醇的提取物抑菌活性最佳,热处理对抑菌活性无明显影响,介质pH和糖含量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抑菌活性。结论雪松松针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抑菌作用,可作为一种天然防腐剂加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7.
木蹄层孔菌石油醚组分的成分分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木蹄层孔菌(Fomes fomentarius)石油醚组分中甾醇和三萜类等成分及其主要抗肿瘤活性物质。方法:采用95%乙醇回流提取法及拌硅胶淋洗方法得到木蹄层孔菌的石油醚组分。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石油醚组分甾体和三萜类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并计算出其含量。用硅胶柱色谱法分离纯化含量最高的7,22-二烯麦角甾-3-酮。采用Alamar Blue法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检测。结果:从木蹄层孔菌石油醚组分中检测出37个成分,鉴定了其中的35个成分,包括10种甾体和三萜类成分。其主要成分为:7,22-二烯麦角甾-3-酮(37.67%)和5,24(28)-二烯麦角甾-3-醇(27.01%)。石油醚组分对细胞株NCI-H460的IC50为75μg.mL-1,7,22-二烯麦角甾-3-酮对细胞株NCI-H460的IC50为30μg.mL-1,抗肿瘤活性与单体浓度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结论:木蹄层孔菌石油醚组分主要成分为7,22-二烯麦角甾-3-酮和5,24(28)-二烯麦角甾-3-醇,抗肿瘤活性物质最高的为7,22-二烯麦角甾-3-酮。研究结果为木蹄层孔菌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荔枝草不同提取部位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分别以水、95%乙醇、乙酸乙酯、石油醚作为溶剂,提取荔枝草的有效成分:采用琼脂稀释法观察荔枝草不同提取部位对11种细菌的抑菌作用,并分别测定其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荔枝草4个提取部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敏感菌)、肠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95%乙醇提取部位的抑菌作用最强。结论荔枝草的抑菌活性部位主要存在于95%醇提取部位。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常春卫矛水提物、醇提物及5种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方法体外抑菌试验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联合琼脂平板法,考察常春卫矛水提物、醇提物及5种不同溶剂(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甲醇)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沙门菌、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抑菌活性;体内抑菌试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指示菌种,小鼠灌胃分别给予常春卫矛水提物、醇提物14凿,腹腔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通过观察小鼠死亡率衡量常春卫矛提取物的体内抑菌活性。结果体外抑菌试验显示,常春卫矛水提物及醇提物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沙门菌、铜绿假单胞菌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5种不同溶剂提取物中,甲醇、正丁醇、乙醇乙酯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沙门菌、铜绿假单胞菌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石油醚、氯仿提取物无明显抑制作用。体内抑菌试验显示,常春卫矛水提物低(16.0 g/kg)、高(32.0 g/kg)剂量组、醇提物高剂量组(32.0 g/kg)有明显降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死亡率的作用(P<0.05)。结论常春卫矛提取物具有一定程度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