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调查我院肿瘤科患者行静脉化疗时静脉途径的选择情况,并有针对性地指导患者合理选择静脉化疗途径。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随机对100例肺癌患者进行三部分内容的调查:即患者对化疗途径选择情况、患者对化疗途径的知晓情况以及影响患者选择PICC留置的相关因素。结果:94%的肺癌患者选择周围静脉留置针,仅有4%的患者选择PICC置管,并且55%的患者完全不了解输液港。结论:我院肺癌患者对于静脉化疗途径的选择还较单一,对于多种化疗途径了解不足,对自身血管的使用缺乏预见性,护士需要从各个方面让患者全方位的了解静脉化疗途径,指导患者选择正确的化疗途径,确保化疗安全。  相似文献   

2.
恶性肿瘤患者浅静脉化疗时自我护理情况调查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罗萍娟  李德悟 《护理学报》2005,12(11):20-21
目的 了解恶性肿瘤患者浅静脉化疗时自我护理状况。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100例恶性肿瘤患者浅静脉化疗时自我护理情况进行调查,包括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情况、对化疗药物知识了解情况、静脉血管的保护情况3方面。结果 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时依从性较好,对化疗药物知识了解较少,保护静脉血管知识掌握较差。结论 护士应加强患者化疗知识的健康教育,指导患者提高自我护理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临床上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时静脉系统的保护方法.方法 选择完成6个疗程的住院化疗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在输入化疗药物开始时,即用冷藏后海带泥外敷前臂静脉穿刺点近心端沿血管走行的皮肤.对照组常规化疗,不实施任何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发生静脉炎的情况和彩超探查血管内膜损伤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几率及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彩超探查血管内膜损伤发生几率及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化疗时采取同步冷藏海带泥外敷,能有效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减少血管内膜损伤,延长血管化疗时限,保护患者化疗静脉系统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癀片调醋预防多柔吡星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法,对30例应用多柔吡星化疗的患者,于第1疗程在前臂静脉留置套管针输注化疗药物时,沿静脉走向在皮肤表面外敷33%硫酸镁纱布至化疗药物输注完毕;于第2疗程在对侧前臂静脉留置套管针输注化疗药物时,沿静脉走向在皮肤表面外敷新癀片(研末)调醋至化疗药物输注完毕。观察两个疗程化疗后患者静脉炎发生率情况。结果第1疗程静脉炎发生率为83.3%,第2疗程静脉炎发生率为36.7%,两个疗程比较,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癀片调醋外敷能有效预防多柔吡星所致静脉炎,减轻静脉炎损伤程度,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外周静脉化疗患者降低化疗药物渗漏的防护方法.方法:设计渗漏防护标识并制定渗漏防护预案,总结两者2010年应用于外周静脉化疗患者的相关情况,并与应用前(2009)年外周静脉化疗患者情况相比较.结果:与2009年相比,2010年临床一线工作护士对化疗专科知识和风险认知情况明显提高,静脉炎和化疗药物渗漏发生率明显下降,护理投诉减少,患者对静脉化疗满意度提高,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设计渗漏防护标识并制定渗漏防护预案可以有效地降低外周静脉化疗患者静脉炎和药物渗漏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新鲜马铃薯片早期外敷防治化疗性静脉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化疗患者静脉保护的有效方法。方法将完成5~6个疗程的60例住院化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马铃薯外敷组:在输入化疗药物开始时将马铃薯切成片,贴敷于穿刺点近心端沿血管走行皮肤;对照组:患者常规化疗。观察两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临床观察和彩色多普勒定期探查,发现马铃薯外敷组血管保护效果明显,有效率93.3%,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对肿瘤患者进行化疗时,采取同步新鲜马铃薯片早期湿敷,能有效保护患者化疗静脉血管,延长血管化疗时限,减少血管内膜损伤,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血液病化疗时预防静脉炎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艳 《护理研究》2008,22(3):622-623
[目的]保护和延长血液病病人静脉血管化疗时限,减轻血管内膜损伤,预防静脉炎的发生。[方法]将完成4个疗程化疗的126例住院白血病病人按住院号的尾号分为两组。干预组严格按化疗观察表内容进行护理,在输注化疗药物前,取2%利多卡因5mL与25%硫酸镁20mL混合液湿敷至常规水化结束;对照组常规化疗,观察静脉炎发生情况及B超探查血管情况。[结果]干预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B超探查干预组血管内膜比对照组光滑、血流状态较好。[结论]化疗时采用同步药物湿敷的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化学性静脉炎的发生。护士在化疗过程中应制订静脉选择计划,重视静脉保护,预防和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血液病化疗时预防静脉炎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艳 《护理研究》2008,22(7):622-623
[目的]保护和延长血液病病人静脉血管化疗时限,减轻血管内膜损伤,预防静脉炎的发生.[方法]将完成4个疗程化疗的126例住院白血病病人按住院号的尾号分为两组.干预组严格按化疗观察表内容进行护理,在输注化疗药物前,取2%利多卡因5mL与25%硫酸镁20mL混合液湿敷至常规水化结束;对照组常规化疗,观察静脉炎发生情况及B超探查血管情况.[结果]干预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B超探查干预组血管内膜比对照组光滑、血流状态较好.[结论]化疗时采用同步药物湿敷的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化学性静脉炎的发生.护士在化疗过程中应制订静脉选择计划,重视静脉保护,预防和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雷璐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7):1323-1325
目的 探讨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有效方法.方法 选择拟定完成6个疗程的住院化疗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9例在输入化疗药物开始时,即用鲜芦荟汁涂抹前臂静脉穿刺点近心端沿血管走行的皮肤,30~ 60 min更换一次;对照组常规化疗,不涂抹任何药物,观察两组患者发生静脉炎的情况和彩超探查血管内膜损伤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静脉炎发生机率及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彩超探查血管内膜损伤发生机率及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鲜芦荟汁局部涂抹能有效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保护患者化疗静脉血管效果明显,延长血管化疗时限,减少血管内膜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化疗性静脉炎的防护方法.方法 将68例乳腺癌患者按单、双日入院时间分为保护组36例和对照组32例.保护组采用系统保护方法保护静脉,对照组未采用系统保护方法,比较两组静脉炎发生的情况.结果 两组静脉炎发生情况有显著性差异(P<0.01),保护组静脉炎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系统保护方法可以有效降低乳腺癌患者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有利于乳腺癌患者静脉的保护.  相似文献   

11.
活血通络膏外敷预防化疗所致静脉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自制活血通络膏预防化疗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对60例患者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于第1疗程在一侧上肢静脉常规输入化疗药物,不进行静脉炎预防用药;于第2疗程在另一侧上肢输入化疗药时沿穿刺静脉走向外敷活血通络膏,每次输液完毕去除药膏,观察两个疗程化疗过程中血管的变化,行秩和检验。结果第2疗程静脉炎发生程度较轻,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第1疗程。秩和值为48.8,2个疗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活血通络膏预防化疗药物引起的静脉炎有良好的效果,对静脉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乳腺癌患者化疗性静脉炎的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化疗性静脉炎的防护方法.方法 将68例乳腺癌患者按单、双日入院时间分为保护组36例和对照组32例.保护组采用系统保护方法保护静脉,对照组未采用系统保护方法,比较两组静脉炎发生的情况.结果 两组静脉炎发生情况有显著性差异(P<0.01),保护组静脉炎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系统保护方法可以有效降低乳腺癌患者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有利于乳腺癌患者静脉的保护.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锁骨下静脉置管在肿瘤患者化疗中的实用意义。方法:对638例肿瘤患者采用锁骨下静脉置管进行化疗药物输入。结果:经临床护理观察,静脉炎和渗漏性损伤的发生率为0,除4例发生气胸、5例导管脱落外,其余患者无发生感染、局部血肿及静脉栓塞,全部完成化疗周期。结论:对肿瘤患者行锁骨下静脉置管化疗,能有效预防和减少化疗性静脉炎及渗漏性损伤的发生,有效保护了血管。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鲜马齿苋糊外敷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完成5~6个疗程的76例住院化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8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护理措施;马齿苋外敷组:在此基础上,在开始输入化疗药物时,将鲜马齿苋制成的糊贴敷于穿刺点近心端沿血管走行的皮肤.观察两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情况.结果 经临床观察和彩色多普勒定期探查,发现马齿苋外敷组血管保护效果良好,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化疗时,采取同步新鲜马齿苋早期湿敷,能有效保护患者化疗静脉血管,延长血管化疗时限,减少血管内膜损伤,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静脉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三大方法之一,临床上多采用两种以上药物联合化疗,且治疗周期长,绝大多数化疗药物对局部有刺激作用,部分强刺激性化疗药易引起组织坏死和静脉炎,给病人增加痛苦,甚至影响化疗疗程的顺利实施。病人对护士穿刺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成功穿刺、做好血管保护、安全留置,对护士与病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冰片马铃薯泥外敷预防盖诺所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曹素莲  邱彩花 《护理学报》2006,13(10):59-60
目的观察冰片马铃薯泥外敷预防盖诺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对使用盖诺化疗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法,即以患者左前臂为观察组,右前臂为对照组,两组给药选择同名静脉,静脉弹性好无静脉炎,采用相同的化疗剂量及穿刺方法,治疗护士固定,设定判断标准。对照组使用地塞米松静滴、每一钟化疗药物输入前后输入等渗液,最后用生理盐水冲管预防静脉炎,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冰片马铃薯泥外敷。结果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及局部静脉损伤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冰片马铃薯泥外敷有预防盖诺所致静脉炎的作用,故在临床使用盖诺化疗时,同时使用冰片马铃薯泥外敷,可减轻患者的心身痛苦和经济负担,提高对化疗耐受力。  相似文献   

17.
向川江 《全科护理》2010,8(29):2687-2688
化疗是乳腺癌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常用的化疗方案是大剂量的静脉化疗。由于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会引起静脉炎或渗漏性损伤,而中心静脉置管化疗可以保证病人按疗程化疗,同时可以减少化疗致静脉炎及渗漏性损伤的出现,既可以减轻病人的痛苦,又提高了护理质量。中心静脉置管术用于乳腺癌化疗病人化疗,安全、方便,保留时间长,更有利于保护血管,解决了乳腺癌化疗病人多疗程的化疗。现就近年来中心静脉置管在乳腺癌化疗病人中应用的护理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调查护士对静脉留置针相关知识的告知情况以及住院患者的知晓情况,为查找影响留置效果的原因提供客观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125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住院患者和相对应科室的101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90.40%的患者关于留置针的知识来自护士,患者对静脉留置针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与护士对静脉留置针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19.
静脉化疗时静脉炎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化疗时影响静脉炎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共1016例恶性肿瘤患者接受静脉化疗,所用化疗药物根据其毒性分为发疱药、刺激药及无毒性药。所用静脉总例数为1608例,共分5组:深静脉组、颈外静脉组、外周静脉主干组、分支静脉组1、分支静脉组2。观察静脉炎的发生率,并分析其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同组静脉使用发疱药时,其静脉炎发生率高于使用非发疱药(P〈0.01);使用刺激药时,静脉炎发生率高于无毒性药(P〈0.01);同一化疗方案时,分支静脉组静脉炎发生率高于其他静脉组(P〈0.01);同组静脉接受氟脲嘧啶不同化疗方案时,5d组静脉炎发生率较2d组和4~6h方案为高(P〈0.01),2d组静脉炎发生率又高于4~6h方案(P〈0.01);同组静脉接受3个疗程以上化疗时,其静脉炎发生率高于1、2个疗程化疗时(P〈O.01),接受2个疗程化疗时,静脉炎发生率则高于1个疗程化疗时(P〈0.01)。结论化疗时静脉炎的发生与化疗药物种类、化疗方案、疗程以及血管的粗细有关。  相似文献   

20.
陈建辉  周宏珍  杜真真 《护理研究》2009,23(22):2011-2011
[目的]观察自制四黄水蜜膏预防化疗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对60例病人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于第1疗程在一侧静脉常规输入化疗药物,不进行静脉炎预防用药;于第2疗程在另一侧上肢输入化疗药时沿穿刺静脉走向外敷四黄水蜜膏,每次输液完毕去除药膏,观察两个疗程化疗过程中血管的变化.[结果]第2疗程静脉炎发生程度较轻,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第1疗程,两个疗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48.8,P<0.001).[结论]四黄水蜜膏预防化疗所致静脉炎有良好的效果,对静脉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