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以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病因病机和临床特点为依据,探究"治未病"理论对于糖尿病肾病临床诊疗意义。未病先防、已病早治、既病防变,愈后防复,将"治未病"理论体系贯穿糖尿病肾病治疗始终。  相似文献   

2.
中医"治未病"理论与现代医学的三级预防理论不谋而合。针对糖尿病肾病高发人群,采用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治未病"方法,在疾病的预防、诊治方面都有重要意义与临床价值。本文旨在将中医治未病思想应用在糖尿病肾病的预防和治疗上,以期在控制糖尿病向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以及糖尿病肾病的发展、转归、治疗和预后等方面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中医"治未病"理论与现代医学的三级预防理论不谋而合。针对糖尿病肾病高发人群,采用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治未病"方法,在疾病的预防、诊治方面都有重要意义与临床价值。本文旨在将中医治未病思想应用在糖尿病肾病的预防和治疗上,以期在控制糖尿病向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以及糖尿病肾病的发展、转归、治疗和预后等方面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具有明显的进行性和不可逆性,其进展与糖尿病病程及血糖水平等因素密切相关。对糖尿病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糖尿病肾病疗效以及减少终末期肾病肾脏替代治疗的关键。“治未病”思想是中医学的智慧结晶,在延缓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基于中医“治未病”思想结合中西医诊疗现状探讨糖尿病肾病的防治策略,可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了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本文从三方面探讨“血不利则为水”辨治糖尿病肾病。“血不利”是糖尿病肾病发病的关键因素,故活血化瘀,益气通络为糖尿病肾病的主要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肾病是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糖尿病肾病的病机为本虚标实,各个时期本虚阴阳消长和伏邪动态变化是治疗的关键。气阴两虚、热邪内伏是糖尿病肾病形成期的病机特征,治以益气养阴、透热外达;脾肾阳虚、风邪内伏是糖尿病肾病进展期的病机特征,治以健脾益肾、搜风剔络;阴阳两虚、浊毒内伏是糖尿病肾病终末期的病机特征,治以阴阳双补、泄浊消癥。本文基于伏邪理论,结合古代医家论述、现代研究及古今临床应用,通过阐明糖尿病肾病与伏邪的内在联系,为深入认识及治疗糖尿病肾病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从糖尿病肾病的中医病因病机入手,探讨辨证论治、单味中药、中成药、中医外治法在治疗糖尿病肾病方面的成果,认为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应把握"气阴两虚,湿浊瘀阻"这一主要病机及本虚标实的特点,治当益气养阴通络以治本,兼祛湿浊以治标,从而达到标本兼顾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肾病是最常见的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本病属中医学"水肿""下消""肾消""关格""虚劳"等范畴。现从病因病机、中医辨证分型、中药复方、中医外治等方面对近五年来中医在糖尿病肾病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提示中医药在治疗糖尿病肾病、改善客观生化指标及延缓疾病进展方面有较大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从脾肾兼治Ⅱ型糖尿病肾病3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脾肾兼治Ⅱ型糖尿病肾病34例淮阴市中医院(223001)吴良侠关键词Ⅱ型糖尿病肾病,脾肾阳虚,温补脾肾,利水活血糖尿病肾病临床治疗较难,是致糖尿病死亡的主要微血管病变之一。笔者自1992年以来从脾肾兼治Ⅱ型糖尿病肾病Ⅳ期属脾肾阳虚证患者34例,取得...  相似文献   

10.
基于对糖尿病肾病中医相关文献的学习及王世荣教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经验,梳理王世荣教授临床治疗该病的临床辨治思路。导师认为脾气虚损是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核心病机,贯穿疾病的始终,并根据临床具体不同表现总结出健脾升清固摄法、健脾利湿化浊法、健脾益气活血法及健脾温阳化水法四法用治于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性肾病(DN)是糖尿病(DM)的并发症之一,也是DM的主要死因。根据我们多年治疗糖尿病性肾病的经验及糖尿病性肾病的发病特点,认为运用中医“治未病”的思路,对糖尿病性肾病的防治有重要意义。“治未病”的基本内容可归纳为“未病先防,已病早治,既病防变,病后防复”四个部分。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慢性肾衰的常见原因.《医林改错》载:"久病入络为血瘀."随着糖尿病肾病的病程进展,脏腑气化功能日渐虚衰,气血不足,气不行血,血行不畅而致瘀,瘀血阻塞脉络,结为血瘀而致病.从"瘀"论治是中医药辨证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一大特色,现代研究证明,活血化瘀药物可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液黏度,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高凝状态,促进病变的修复或治愈.诸多肾脏病专家,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也为从"瘀"辨治糖尿病肾病提供了大量的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进程中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严重危害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状况。西医在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上主要停留在干预危险因素、对症治疗及终末期肾病的肾脏代替治疗。根据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表现,在中医学上属水液代谢失常。《伤寒论》少阴病篇在治疗水液中提出了从少阴寒化、少阴热化两个思路辨治,对于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有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张琪教授治疗糖尿病肾病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晓光  王亚丽  张琪 《陕西中医》2004,25(12):1116-1118
张琪教授临床擅长内科疑难病的诊治 ,尤以肾病见长 ,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独具特色 ,疗效显著。现将张琪教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经验及学术思想总结整理于下。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 ,是由糖尿病失治、误治或治不得法发展而来 ,属本虚标实证 ,病机复杂多变。临床脾肾两虚 ,五脏受损 ,三焦阻隔 ,湿浊瘀血交阻 ,变证丛生。抓住病机 ,未病先防 ,即病防变 ,是张琪教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指导思想。1 糖尿病肾病发病多脾肾两虚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畴 ,糖尿病肾病发病缘于消渴。而消渴的发病又是脏腑功能衰减的产物。“五脏皆柔弱者 ,…  相似文献   

15.
高脂血症属中医"污血病"范畴,与《黄帝内经》中"膏脂学说"相关。历代医家多认为本病是以"脾肾阳虚"为基础病机,由膏脂不得温运而停滞于人体血脉筋肉之间形成的痰浊瘀血为主要病理产物的本虚标实之症。治疗时应遵循标本兼治,邪正兼顾,通察整体的原则,治以健脾温阳为主,化痰逐瘀为辅之法,可获良效。  相似文献   

16.
通过探析膏脂生理特点及病理变化,为防治慢性代谢性疾病奠定基础。膏脂作为精微物质,质同态异,其生理特点是以津液为体、以气为用,病理变化有膏脂冗余和不足两种。膏脂代谢异常,可向痰、湿、浊、郁、瘀等病邪转化,诱发诸多慢性代谢性疾病。结合以糖脂代谢紊乱为特点的慢性代谢性疾病的病变特点,管窥膏脂理论在防治慢性代谢性疾病及发展微观辨证的价值,希冀逐步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发挥中医"治未病"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从整体、动态观出发,立足于《伤寒论》少阴病篇,归纳其治。肾方法有直接法、间接法、兼顾法与超前法;提出肾病非虚、肾病非肾之糖尿病肾病辨治观点,并例举六经辨治、经方合用治疗糖尿病肾病心得。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严重而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对改善临床转归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简述了糖尿病肾病诊断和治疗的现状,中医关于糖尿病早期肾病的认识。着重论述了从脾论治之"健脾升清"法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古今理论,结合笔者运用?"健脾升清"法治疗糖尿病早期肾病2例的体会,认为在社区医疗机构,从脾论治之"健脾升清"法不失为治疗糖尿病早期肾病的可行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肾病的气血并治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糖尿病肾病,即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属继发性肾病范畴,发挥中医优势治疗糖尿病肾病成为中医工作者的一个重要目标。本文着重讨论气血并治在糖尿病肾病(早、中期)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当归补血汤(黄芪、当归)治疗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结果:总有效率83.3%。结论:气虚血瘀贯穿糖尿病肾病的始终,治宜益气活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