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总结导师周慎教授从痰热论治癫痫经验。周慎教授认为癫痫的主要病因责之于痰热,主要证型有肝风痰热、上扰清窍证;脾虚生痰、化热上冲证;阴虚痰热、动扰神明证等。其治疗主张以治痰热为主,并根据痰热所兼挟的发病因素进行论治。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贝叶斯网络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症状对证候的贡献度,构建症状与痰热壅肺证的关联模式。方法采用全国九家省级中医院为期2年所调查的1768例患者数据建立痰热壅肺证数据库。数据预处理后导入贝叶斯网络。以痰热壅肺证为目标变量,以决策树运行结果筛选出的变量为输入变量,运用IBM SPSS Modeler 14.2软件实现贝叶斯网络算法,选用评估及分析对TAN及马尔科夫毯两种模型所获得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痰热壅肺证因果关系如下:1)痰色黄、痰白黏、脉滑数、脉数、大便秘结、口渴喜冷饮;2)痰色黄、痰白黏、脉滑数、舌苔黄腻;3)痰色黄、痰白黏、脉滑数、舌苔黄、舌苔黄腻;4)痰色黄、痰白黏、脉滑数、舌质红。上述4条中,共有的症状为痰色黄、痰白黏、脉滑数,其中,痰色黄对痰热壅肺证的贡献度最大,为0.72;其次痰白黏,为0.61。马尔科夫毯模型显示,口渴喜冷饮、大便秘结、舌苔黄腻对痰热壅肺证的贡献度均>0.7。结论痰热壅肺证与症状间有4条因果关系,痰色黄、口渴喜冷饮、大便秘结、舌苔黄腻对痰热壅肺证的贡献度较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痰热壅肺型咳嗽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160例痰热壅肺型咳嗽患者随机分为痰热清注射液组(治疗组)和氧氟沙星注射液组(对照组),治疗1周后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痰热壅肺型咳嗽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针对痰热清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警示。方法:通过对1例痰热清注射液所致过敏性休克的表现、治疗进行分析。结果:痰热清注射液所致过敏性休克经抢救后患者转危为安。结论:虽然痰热清注射液是一种已被广泛认可的安全、有效、低毒的中药注射剂,但是仍有出现严重过敏反应的可能。临床医师应重视痰热清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坚持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5.
中医药治疗儿童大叶性肺炎辨证论治,标本兼顾,疗效显著。笔者就儿童大叶性肺炎中医辨证从热、毒、痰、瘀相关的病因病机进行论治。热因风温、肺热,毒有热毒、痰毒;痰有痰热、痰湿;瘀有血瘀、痰瘀。治疗分为急性期的风热壅肺、痰热壅肺、热毒壅肺、痰瘀壅肺4型;恢复期的阴虚肺热、肺脾气虚2型。本病之虚非一般气虚血弱之类,此虚亦为毒邪耗伤气血、血脉瘀滞所致,故治疗时不论急性期或恢复期,均可加化瘀活血行滞之品。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雾化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痰热清注射液雾化治疗。疗程均为14 d。结果痰热清雾化组可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咳嗽、咳痰、痰黏度和发热等症状均明显改善,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痰热清注射液雾化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可靠疗效。  相似文献   

7.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肝风痰热型眩晕24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清海 《中国中医急症》2006,15(10):1085-1085,1186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肝风痰热型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4例肝风痰热型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前者予痰热清注射液30ml入液静滴,后者用盐酸丁洛地尔200mg入液静滴,均每日1次,5d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83%、90.00%,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肝风痰热型眩晕优于丁洛地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寒痰"、"热痰"证型的微观辨证指标及其炎症特点。方法将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按中医辨证分为寒痰证组(27例)、热痰证组(32例)和非寒痰热痰证组(31例),并以健康人作为正常组(33名)。通过诱导痰技术使之咳出痰液,痰涂片计数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OS)百分比、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s,NEU)百分比;血常规测EOS和NEU百分比;ELISA方法检测痰上清液和血清中白介素(IL)-8、IL-4、IL-5、干扰素(IFN)-γ、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白三烯(LT)B4、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寒痰证组血和痰EOS均明显高于正常组、非寒痰热痰证组和热痰证组(均P0.01),热痰证组痰NEU高于正常组、非寒痰热痰证组和寒痰证组(P0.05);与EOS密切相关的ECP在寒痰证中较正常组明显升高,与NEU密切相关的IL-8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寒痰证组血清IL-4水平高于非寒痰热痰证组(P0.05),IFN-γ/IL-4值明显低于非寒痰热痰证组(P0.01)。结论中医哮病之宿根——"痰"可能与现代医学的"炎症"相关。哮喘寒痰证型的炎症特点部分表现为EOS升高,可能有Th2优势的趋势,与嗜酸性粒细胞哮喘表现有类似之处。热痰证表现为气道局部NEU升高。EOS、ECP可能是哮喘寒痰证微观辨证的重要指标之一,NEU可能是热痰证微观辨证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方红 《浙江中医杂志》2003,38(7):300-302
支气管哮喘是以突然发作、呼吸喘促、喉中哮鸣为临床特征的疾病。属于中医学中的哮病 ,由于哮必兼喘 ,故又称哮喘 ,亦有称哮吼和喘。哮病临床一般辨治首分发作期和缓解期。发作期又分冷哮与热哮两型。冷哮多为痰积日久 ,痰从寒化所致 ,常呈内外皆寒 ,外有表寒、内伏寒痰之候 ,方选射干麻黄汤 ;若反复发作者 ,不但肺实 ,更有肾虚 ,宜加配真武汤温肾益阳 ,化气行水 ,杜绝寒饮再生 ,寒饮不生 ,寒痰从何而来。热哮多为积痰日久 ,痰从热化所致 ,常呈内外皆热 ,外有表热 ,内伏痰火 ,上焦热盛 ,肺气壅阻之候。如新病暴发主责于肺 ,次及于胃 ,勿须…  相似文献   

10.
小儿肺炎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临床以痰、喘、潮热、便秘之肺有痰热壅阻,大肠有腑实热结之证为辨证特点,故笔者运用清代温病学家吴鞠通创制之五承气汤之宣白承气汤加味治疗本病。以清热宣肺、通腑泄热。凡肺有痰热壅阻,大肠腑实热结一类的肺炎,运用本方加味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导如下,以飧同道。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113例支气管扩张患者的前瞻性病例进行聚类分析,探讨支气管扩张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特征,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聚类分析,对住院患者的证候信息及辨证分型进行分析。结果 113例病例中,临床辨证分型有11种,以痰热蕴肺型,气阴两虚、痰热蕴肺型,气虚血瘀、痰浊壅肺型,肝火犯肺、痰热蕴肺型所占比例居多,分别为40.71%、22.12%、15.93%、9.73%。证候的聚类分析后归纳为4型:痰热蕴肺型所占比例最大,为46.90%,其次为气阴两虚、痰热蕴肺型及气虚血瘀、痰浊壅肺型,分别为27.43%、16.81%,肝火犯肺、痰热蕴肺型为7.96%。结论聚类证候分型与临床辨证分型一致性较高。  相似文献   

12.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外感咳嗽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俊岭  刘文运 《中国中医急症》2006,15(12):1402-1402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外感咳嗽痰热壅肺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痰热清注射液、对照组给予清开灵注射液入液静滴。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外感咳嗽痰热壅肺型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头孢曲松治疗神经外科昏迷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3例神经外科昏迷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成三组,分别采用头孢曲松、痰热清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加头孢曲松进行治疗。结果:痰热清组与头孢曲松组有效率分别为76.67%和77.42%,而痰热清加头孢曲松组的有效率为93.75%,与前两组相比差异显著。结论:痰热清注射液对神经外科昏迷合并肺部感染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与抗菌药物同时应用比单独用药更有效。  相似文献   

14.
《山东中医杂志》2017,(3):207-209
现代的失眠其病机大多当归为痰热。在疾病的动态演变中,痰热易耗气伤血,使气血失和,痰饮易阻滞气机,使脏腑失和,故临床上单纯的痰热失眠并不多见,常虚实夹杂,较为复杂。辨证分为五型论治:痰热内蕴、心脾两虚型;痰热内蕴、肝气郁结型;痰热内蕴、气阴两虚型;痰热内蕴、心肝火旺型;风痰火上扰型。并进一步探讨痰热致病的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痰热清对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患者伴肺部感染以痰热壅肺及热毒内盛为主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患者分为治疗组28例与对照组35例,均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加用痰热清注射液静滴;7d为1疗程。结果两组死亡率有明显差异,治疗组低于对照组。结论辨证使用痰热清对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患者伴肺部感染、痰热壅肺及热毒内盛两型患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薛垂青  王仲琴 《陕西中医》2006,27(3):276-276
目的:探讨痰热清静脉点滴治疗麻疹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痰热清注射液(黄芩、熊胆粉、山羊角、金银花、连翘)点滴,对照组采用双黄连静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7%,对照组为85%,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痰热清具有清热解毒,抗炎止痉的功效。  相似文献   

17.
精神疾病热痰证辨析丁德正河南省社旗县朱集卫生院精神科(社旗473311)热痰证在精神疾病临床较为多见,尤其是具幻觉、妄想、怪异行为及阳性思维形式障碍的阳性症状者。《叶选医衡·痰论》谓其形成“有因热而生痰者,热则熏蒸津液而成痰;亦有因痰而生热者,痰则阻...  相似文献   

18.
痰热清注射剂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闵存云  刘和强 《中成药》2006,28(5):678-679
目的:观察痰热清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1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人随机分成3组,分别采用新福欣、痰热清和新福欣加痰热清进行治疗。结果:痰热清治疗组与新福欣治疗组相比,两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6.7%和88.3%,二者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而新福欣加痰热清组的有效率为98.3%,与前两组相比均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0.01)。结论:痰热清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与抗菌药同时应用比单独用药更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痰热清雾化吸入对治疗痰热郁肺型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9例痰热郁肺型咳嗽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常规的抗感染和化痰治疗,在此基础上,试验组给予痰热清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给予氨溴索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疗程均为14d。观察治疗后两组的疗效。结果:对比两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试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痰热清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痰热郁肺型咳嗽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痰热清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利巴韦林组、痰热清组、联合组各40例,分别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利巴韦林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观察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体温起效时间、解热时间及痊愈时间。结果:利巴韦林与痰热清均能较好的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利巴韦林组与联合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痰热清组与联合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痰热清组起效时间较利巴韦林组短,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解热时间及痊愈时间较利巴韦林组短,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联合组起效时间、解热时间及痊愈时间均较利巴韦林组、痰热清组短,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利巴韦林及痰热清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痰热清对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退热作用比利巴韦林好,体温起效时间、解热时间、及痊愈时间较利巴韦林短,但两者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联合用药比单用利巴韦林或痰热清疗效较好,起效时间、解热时间、痊愈时间均较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