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8 毫秒
1.
由于城市人口老龄化,人群疾病谱改变,社区居民医疗需求日益增长,特别是老年人体质差、疾病多,以及家庭规模缩小,家庭照料困难增加.所以他们在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服务方面,比其他年龄组人群更有特殊需求。为此,我们对闸北区2个街道3个居委会1751户居民5837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1388人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老年人患病人数1336人,患病率达96.25%,其中循环系统疾病占36.83%;消化系统疾病占22.38%;呼吸系统疾病占20.43%;糖尿病18.11%,都以慢性疾病为主。1388位老人医疗卫生需求为:要求就近医疗占80.76%;巡回出…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浙江省农村老年人的卫生服务利用状况及医疗费用负担,为相关措施制定提供依据。方法2009年10—11月,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舟山及温州市的农村老年人进行人户问卷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家庭基本情况、就医的可及性、卫生服务需求和利用。并对老年人2周患病率、就诊率、1年内的住院情况及影响住院因素、医疗费用等进行分析。结果调查2184名老年人,2周患病率为53.9%,其中慢性病延续到2周内的占83.4%,患病就诊率为81.7%。就诊首选的医院是村卫生室和镇卫生院,占74%,选择上述医院的主要原因是距离近(占57.1%);调查前一年内住院率为14.3%,选择在县医院、市及以上医院的分别占44.3%、44.2%。2周医疗费用支出中位数为70元,因经济困难未治疗者占24.2%;调查前一年内住院费用的中位数是7000元。在住院患者中,家庭收入低者明显低于中等收入者。结论慢性病是影响农村老年人健康的主要原因;经济状况是影响老年人就医的主要因素;老年人门诊医疗主要考虑方便性,住院医疗首选县级以上医院。  相似文献   

3.
太原社区不同医保老年人卫生服务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太原市社区享有不同医疗保障老年居民卫生服务利用现状,为政府制定卫生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二阶段整群抽样法,在太原市万柏林区共抽取65岁以上老年人854人,围绕一般人口学特征、前半年和前两周慢性病患病情况、门诊服务需求、住院服务需求、医疗保障覆盖率、对社区卫生保健需求和满意度等方面展开调查。结果社区老年人群慢性病患病率为43.68%,20.73%的老年人群未享有医疗保障,享有不同医疗保障老年人群2周患病率未见显著统计学意义差异(x^2=1.254,P=0.771),住院率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差异(x^2=29.388,P=0.000)。享有不同医疗保障的老年人愿意接受社区卫生服务的主要原因:方便快捷、医疗费用低;不愿意接受社区卫生服务主要原因:非医保定点单位、环境设备差。结论社区老年群体医疗费用支出持续上涨与社会可筹集医疗资源有限之间矛盾日益突出,政府应加强卫生经费投入力度和现有卫生资源合理配置,改善医疗保障体系,满足老年居民卫生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4.
沈阳市社区老年人健康状况及卫生服务需求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辉  王烈  王阳  杨小湜  郭颖 《职业与健康》2007,23(8):622-623
目的了解沈阳市社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及卫生服务需求。方法对505名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包括老年人的生活与居住情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慢性病患病情况,卫生服务需求等。结果被调查者中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下降者为10.9%,功能明显障碍者为14.5%;慢性病的患病率为75.2%;有54.2%的老年人需要1项或1项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项目,其中定期体检占36.1%,健康教育为25.3%。结论针对该社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加强社区健康教育、医疗、预防、保健是做好社区老年卫生服务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社区居民就医意向与卫生服务利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了解广州市海珠区社区居民就医意向与卫生服务利用状况。结果:患病后未就医的占36.73%;选择到诊所的占6.86%;选择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占5.38%;选择到街道、区级医院就医的占16.88%;选择到市、省、部级医院就医的占34.14%不同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的居民在就医意向上存在差别。居民不满意社区卫生服务的主要原因是服务项目少、费用高及技术欠佳结论:只有完善医疗收费价格体系和社区卫生服务职能,才能更好地引导居民建立合理的就医行为,使社区卫生服务真正被社区居民所接受。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老年人慢性病现状及就医情况.方法 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法,对济宁市≥65岁的504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济宁市老年人慢性病总患病率为74.0%,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的患病率分别为34.3%、13.3%和9.3%,70岁以上患病率(77.0%)较高.96.2%的老年人患较严重疾病时能及时就医,首次就诊在村诊所或社区服务站者占52.8%,12.2%在卫生院,35.1%在县级及以上医院.结论 济宁市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较高,村诊所或社区服务站和卫生院是其首选就诊场所,应注重提高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江川镇老年人代谢综合征患病率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上海市闵行区江川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群代谢综合征患病率。方法2008年6~7月对社区内60岁以上老年人开展健康体检,共4566人进行横断面研究,对老年代谢综合征患病率进行了分析。结果上海市闵行区江川社区老年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为20.8%,高血压病为55.9%,高血糖为39.4%,高三酰甘油血症为55.4%,肥胖患病率为30.2%。高龄老年组的患病率高于老年组。结论上海老城区老年人具有较高的代谢综合征患病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济南市长清区居民就医行为及其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利用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271名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65.3%的居民患小病后未就医,7.4%的居民选择到大医院,13.2%的居民选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4.0%的居民选择到私人诊所。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健康状况及医疗费用支付形式与居民就医行为有相关性。结论只有提高社区医护人员医疗水平,改善就诊环境,才能引导居民合理就医。  相似文献   

9.
成都市武侯区社区居民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武侯区社区居民健康状况,为制定干预策略和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查员经过统一培训,对随机抽取的武侯区2741户家庭中实际居住的全部成员共6859人进行人户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居民2周患病率为137.5‰,男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231,P=0.004),60岁及以上组人群2周患病率最高。2周就诊病种主要是高血压、上呼吸道感染、糖尿病等。慢性病患病率为17.1%,男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991,P=0.003),所患慢性病主要为高血压、糖尿病、COPD、冠心病和慢性胃肠炎。高血压患病率为10.07%,糖尿病3.21%,60岁及以上组人群患病率最高。结论以高血压和糖尿病为代表的慢性病是影响该区居民的主要疾病,社区老年人群比例大,健康问题突出。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长沙市社区老年人的慢性病患病情况、就医意向及影响因素,为推广社区首诊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法从长沙市所辖的五个行政区抽取65岁以上老年人6 000名作为调查对象,对其就医意向及相关因素进行调查。结果 长沙市社区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为86.34%。其中,高血压、冠心病、骨关节病、糖尿病是本地区老年人较为常见的慢性病。调查对象中有4 322人(75.3%)患病时首选二级及以上医院就诊,1 021人(17.79%)选择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397人(6.91%)选择私人诊所或自我医疗。不同行政区域、年龄、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同住人员的老年人,首诊医疗机构选择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沙市老年人社区首诊的就医观念尚未普及。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水平、转变就医观念、为老年人提供个体化的卫生服务是推行社区首诊、双向转诊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大型三级甲等医院与区政府联合举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缓解医院门诊压力,解决居民看病难问题,同时为出院患者提供延续治疗服务。此模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业务用房和医疗设施设备的配置均由地方政府免费提供,交由医院独立经营管理,服从地方卫生主管部门的行业管理。该中心成立三年以来,随着知晓率不断提升,业务工作量逐年呈现大幅度上升,相当于成都相似规模其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3倍以上,病人满意度大于99%。三甲医院与区政府联合举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高水平的基本医疗技术赢得了社区居民的高度信任,极大的提高了中心的知名度,促进了公共卫生服务的开展;公共卫生服务的有序开展进一步提升了中心基本医疗业务的知晓率,促进居民选择就近就医,真正实现了分级诊疗。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895名老年人慢性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探讨老年人慢性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北京市朝阳区社区和中关村社区 90 0名 6 0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社区卫生服务问卷调查。结果北京市 895名老年人各种慢性病的患病率达 91.7% ,患有一种慢性病者 15 .2 % ,患有两种慢性病者 2 1.6 % ,患有三种及以上慢性病的老年人占 5 4 .9% ;慢性病患病率位于前五位的依次为高血压病4 2 .3%、白内障 35 .1%、冠心病 35 .0 %、颈椎病 2 5 .0 %、脑血管病 2 2 .0 % ;前五位主要慢性病自报患病率的影响因素为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工作类型、月收入、医疗保障形式。结论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高 ,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工作类型、月收入和医疗保障形式是老年人慢性病自报患病率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南京市城市居民社区卫生服务意愿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南京市城市居民进行了有关社区卫生服务意愿的调查,结果仅31.15%的人群愿意接受社区卫生服务,反映人们对其还不太了解。通过对影响社区卫生服务接受意愿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患慢性病患者接受社区卫生服务率显著高于无慢性病者。居民未就诊的原因主要是医疗费用过高和交通不便,居民就诊88.24%选择市及市以上医院。因此,为了解决居民有病不看,提高医疗服务利用率,必须加大社区卫生服务的宣传,使人们能方便地享受医疗服务。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社区居民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情况,为构建适合常州市钟楼社区需要的社区医疗服务模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常州市钟楼区全区7个街道常住居民17 838人,用统一的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人群的两周患病率为20.1%,两周就诊率为7.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社区居民两周就诊率的因素主要是慢性病患病(OR=4.889,95%CI:4.331~5.518),职业(工人OR=0.679,95%CI:0.576~0.800;农民OR=0.710,95%CI:0.536~0.941)以及医保形式(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OR=0.588,95%CI:0.450~0.769)。居民主要的就诊医院为社区医院和市级医院(分别占46.3%和50.4%)。社区居民最需要的社区卫生服务项目定期体检(49.3%),最希望得到的保健知识主要是常见病的防治知识(58.7%)。结论钟楼社区老年人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点人群;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利用较差,医疗保障和医疗资源利用不均衡,应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满足居民需求。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某大城市社区1999名6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就诊机构流向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社区老年保健服务计划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入户调查资料进行分层分析。结果 某大城市社区老年人就诊机构主要流向市级及以上机构(52.5%),老年人就诊机构流向主要是合同医院(71.6%)和距离近(22.0%)。流向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性别、文化程度、工作单位、工作类型、月均收入和医疗保障形式等。结论 加快城市区域卫生医疗改革,明确各级门诊机构的职责,发挥各自的优势,加强老年人健康教育,合理引导消费和利用有限的卫生资源。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 调查锦州市社区慢性病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社区居家护理需求,为开展慢性病老年人居家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SF-36量表和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锦州市611位社区慢性病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居家护理需求进行调查。结果 社区慢性病老年人患病前4位的疾病依次是高血压(33.89%)、高血脂(25.53%)、风湿性关节炎(22.09%)、冠心病(19.31%);SF-36量表总分、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随着年龄增大而降低(P<0.05),女性SF-36量表总分、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得分均高于男性(P<0.05);居家护理需求需求率前4位为:老人遇紧急情况时提供上门救护服务(67.10%)、为居家老人提供合理运动的指导(65.30%)、为居家老人提供营养饮食指(65.14%)、为居家老人提供康复指导(64.32%)。结论 社区应加强老年人慢性病的管理和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按需求提供居家护理服务,改善老年人健康。  相似文献   

17.
为病人提供终身医疗服务方式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社区人群卫生服务需求及意向,探索新的终身健康服务模式。方法 采用入户问卷调查方法,对南昌某地区5个居委会700位居民及1 000名出院患者和亚健康人群,进行健康状况、卫生服务需求及意向的调查。结果 本组两周患病率为438‰,慢性病患病率为574‰;只有31.1%的居民选择社区医院就诊;63.4%的居民没有接受过卫生健康服务,但有59.6%的居民认为有必要接受卫生健康服务。结论 社会人群迫切需要价格较低的终身医疗服务。大中城市的三级乙等和二级医院可探索可行的社会满意的新的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社区药学服务方式。方法对已确诊的高血压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和药学咨询服务,并进行医学干预,共随访290例。干预前后对居民高血压防治知识的认知率进行调查统计;干预前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率、血压控制率、血压知晓率评价和全年血压指标变化分析。结果干预后人群对高血压防治知识的认知率达到90%以上;干预后血压动态观察96%的患者血压降至正常水平。290例高血压患者经药学服务干预后,血压知晓率和控制率有显著提高(P〈0.01)。结论采用主动的药学服务方式,有助于提高社区老年高血压病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是控制高血压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海口市老年人健康状况及居家养老医疗服务需求,为制定卫生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海口市60岁以上老年人3 601名,通过入户问卷调查了解老年人基本情况、慢性病患病情况、养老方式选择以及对居家医疗服务需求。 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3 544份,有效应答率98.42%。老年人文化程度主要以小学及以下为主,占43.68%,93.28%的老人与配偶和(或)子女同住,6.30%的老人独居;4.77%的老年人生活不能自理,30.11%的老年人部分自理需要照顾。6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为65.83%,其中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精神或心理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消化系统疾病、骨及关节疾病以及其他疾病患病率依次为31.94%、13.54%、2.51%、2.51%、0.90%、2.20%、3.02%、4.23%和17.41%。78.89%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并有居家养老医疗服务需求,11.91%老年人选择机构养老。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关系、自评健康状况与居家养老医疗服务需求存在相关性;居家养老医疗服务费用可接受范围在1 000元以下的占70.67%;希望提供医疗服务项目的前五位依次为定期体检(37.69%)、疾病诊治(17.17%)、预防保健(16.72%)、健康教育(9.70%)、康复护理(6.90%);希望提供的服务形式前五位为患者直接到机构(54.25%)、医生定期上门服务(29.18%)、提供专业护理入户服务(8.26%)、医生预约上门服务(2.64%)和开设老年病社区讲座(2.07%)。 结论 海口市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高,居家养老是首选的养老方式,居家养老医疗服务需求较高,应根据服务需求建立切实有效的服务体系,为老年人提供多形式、多途径的居家养老医疗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