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型”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已经被认为是伴有肺泡形成数量减少的一种发育异常,据此可预测这将导致婴儿肺容量降低。目的:比较轻、中度BPD患儿与未患BPD婴儿的肺容量(这些婴儿的胎龄相似),以便验证上述假说。将17例轻、中度BPD患儿(氧依赖超过28d,但未超过足月)的肺容量与17  相似文献   

2.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是由于肺发育不成熟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致肺泡和肺内血管发育受阻的一种慢性肺部疾病。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机械通气技术的改进,糖皮质激素和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应用,早产儿存活率不断提高,但BPD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对早产儿来说,BPD明显增加了其出生后1年内再次入院的风险,反复的感染入院又增加了治疗和护理的难度。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本院呼吸科和ICU 9例BPD患儿1岁内总共23次再入院,经治疗及护理后好转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支气管肺发育不全(BPD)是一种早产儿的慢性肺疾病,在新生儿期有许多病因可以导致肺损伤,如遗传因素、血流动力学改变、遗传代谢紊乱、营养不良以及感染机制-累积和协同作用。自由基的产生引发的氧化应激反应是导致肺损伤的主要原因,而炎症又被认为是导致自由基大量产生的主要原因,在肺部损伤及BPD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早产儿易发生BPD是因为肺部的脂肪组织和蛋白质易受到氧化应激反应的破坏以及抗氧化应激系统的不成熟,最终导致肺部纤维组织增生及机体DNA的损伤。  相似文献   

4.
彭倩 《广东医学》2004,25(9):1068-1069
目的 了解新生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症 (BPD)的发病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 对NICU住院的 7例BPD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7例均为男性 ,胎龄 2 7~ 33周 ,出生体重 80 0~ 15 0 0g。结果  7例BPD原发病中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NRDS) 5例 ,呼吸暂停 2例。出生后均长时间吸氧、机械通气 ,住院时间为 35~2 0 5d ,所有病例均并发肺部感染。经过治疗 ,6例患儿治愈出院 ,1例住院 2 0 5d带氧出院 ,至 1年后完全脱氧 ,伴有运动智力发育落后。结论 早产、反复肺部感染、长时间吸氧、机械通气是BPD的主要发病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早产儿的临床特征及潜在危险因素,为早产儿BPD的临床治疗和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3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新生儿科住院,胎龄≤34周,出生即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168例早产儿临床资料。其中BPD 52例(观察组),未患BPD 116例(对照组)。比较分析患儿BPD的发生率,BPD的发生与胎龄、出生体重及宫内发育情况的关系,对各种BPD发病因素,如肺部反复感染、机械通气时间、吸氧时间、产前感染、颅内出血等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 胎龄≤28周、>28~30周、>30~32周、>32~34周早产儿的BPD发生率分别为55.88%、39.13%、19.51%和14.89%,体重≤1?000?g、>1?000~1?500?g、>1?500~2?000?g、>2?000?g早产儿BPD的发生率分别为66.67%、38.46%、20.41%和14.00%,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BPD的发生与患儿产前感染、出生后机械通气、吸氧时间和肺部反复感染均有关(P?<0.05);出生胎龄、出生体重、宫内发育情况、机械通气时间、吸氧时间、肺部反复感染情况及产前感染情况是BP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与颅内出血无关(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吸氧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结论 确保胎儿正常发育,减少患儿机械通气时间、吸氧时间,避免患儿肺部感染是减少BPD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董文斌  王君怡 《西部医学》2019,31(5):657-661+669
【摘要】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是一种多因素引发的疾病,其主要危险因素是早产儿过早暴露于高氧以及活性氧(ROS)所致氧化应激的损伤作用。对于早产儿,特别是极早产儿和极低出生体重儿,长时间接触高氧可能会影响肺组织和血管床的正常发育轨迹,从而导致肺的发育障碍,出现肺泡发育的异常。本文就氧化应激在BPD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及抗氧化应激可能成为预防和治疗BPD的关键环节的研究现状作一述评,并表明抗氧化措施能有效预防早产儿BPD,可为临床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作为小胎龄早产儿的常见并发症,不仅造成了临床上的救治困难,也增加了这些早产儿罹患呼吸系统疾病的可能性.运用儿童肺功能检测技术观察BPD早产儿肺功能特点,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本文对BPD患儿肺发育特点、肺功能特点及通过肺功能测试指标预测BP...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潮气呼吸流速-容量环对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u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患儿肺功能的评估作用。方法:选取无严重心肺疾病的非BPD早产儿(113例)为对照组,BPD早产儿为观察组,根据BPD诊断标准分为轻、中、重3组(分别为48例,42例,16例)。在校正胎龄44周时检测各组潮气呼吸流速-容量曲线(tidal breath flow-volume loop,TBFVL)和功能残气量(functional residual capacity,FRC)、肺清除指数(lung clearance index,LCI)。结果:(1)TBFVL形态分析:与对照组相比,BPD轻、中、重组呼气达峰提前,呼气峰流量明显高于吸气峰流量,呼气降支陡峭,BPD轻组呼气降支斜率增加,BPD中、重组呼气降支明显向容量轴凹陷。(2)肺功能指标:除BPD中组外,BPD轻、重组呼气达峰容积比均比对照组低(均P<0.05);BPD重组吸气峰流量、呼气峰流量、75%潮气量时呼气流速均比BPD轻组和对照组高(均P<0.05);25%潮气量时呼气流速除BPD重组比对照组高外,BPD轻、中组均比对照组低(均P<0.05);BPD中、重组FRC比对照组低,LCI只有BPD中组比对照组高(均P<0.05)。(3)相关性:除LCI外,呼气达峰容积/呼气量、吸气峰流量、呼气峰流量、75%潮气量时呼气流速、25%潮气量时呼气流速、FRC均与BPD严重程度相关(均P<0.05)。结论:BPD患儿由于肺泡、终末小气道发育不良,导致TBFVL呼气降支斜率增加,中、重度BPD患儿呼气降支出现凹陷。TBFVL能直观反映BPD患儿肺功能状况,可结合FRC、LCI用于BPD患儿肺发育的监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极低出生体重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症(BPD)的高危因素,探讨BPD的预防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深圳南山医院2006年1月-2009年9月在NICU诊治的极低出生体重儿75例的临床资料。其中13例诊断为BPD(BPD组),而62例为非BPD组,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极低出生体重儿BPD的总发生率是17.33%,而有机械通气史的极低出生体重儿BPD的发生率高达33.33%,经鼻气道正压通气的极低出生体重儿BPD的发生率较低,为10.34%。BPD组患儿胎龄和产重均较非BPD组低。产前发生绒毛膜羊膜炎、接受机械通气、合并肺部感染、需多次输血的患儿,BPD组较非BPD组明显增高(P<0.05)。生后使用肺表活性物质,限制早期液体摄入量,控制感染,积极纠正贫血,在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避免早产低体重、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经鼻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肺透明膜病,限制生后前10d的液体摄入、控制肺部反复感染、积极纠正贫血是预防BPD的关键,积极早期综合治疗BPD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回顾性分析与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有关的危险因素,为防治该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胎龄32周的454例新生早产儿中设立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237例和217例,调查窒息史、吸氧时间、产道感染、出生时体重、反复性肺部感染、哮喘及反应性气道疾病家族病史等信息是否是发生BPD的危险因素。结果胎龄、出生时体重、吸氧时间、机械通气和哮喘及反应性气道疾病家族病史对于BPD发生的OR值分别为3.792、2.774、4.544、10.136和3.737,是BPD发生的高危因素。结论引起早产儿发生BPD与患儿本身及患儿家族遗传史均有关系。针对这些危险因素提高产前保健意识和临床工作中的早期识别及干预能力,将有利于减少BPD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龚小莲 《中外医疗》2013,32(5):107-107,109
目的探讨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发病的危险因素,为其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该院210例早产儿进行BPD危险因素分析,并探讨其治疗方法。结果通过调查,BPD组患儿胎龄、出生体质量、机械通气时间、吸氧时间、胎膜早破、动脉导管未闭、感染均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以上是早产儿BDP的高危因素,而应用糖皮激素、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窒息史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PD是一组由多种危险因素导致的危害性极大的慢性肺损害,应尽量避免各种危险因素,对于已经发生BPD的患儿,应积极控制感染,改善存活早产儿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症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麦友刚  陈纯  徐令  苏浩彬  陈环 《广东医学》2005,26(9):1247-1248
目的了解极低出生体重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症(BPD)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2例发生BPD的极低出生体重儿的胎龄、出生体重、原发疾病、肺部X线表现、治疗经过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55例极低出生体重儿中12例发生BPD,胎龄<28周6例,28~30周4例,30~32周2例;出生体重<1000g5例,1000~1452g7例,轻度BPD4例,中度BPD6例,重度BPD2例;平均需要机械通气时间为(9.2±6.8)d,平均需吸氧时间为(45.5±11.2)d,吸入氧浓度>60%时间为(85.4±12.6)h,所有病例均合并肺部感染,经综合治疗11例治愈出院,死亡1例,平均住院时间为(68.5±20.3)d。结论极低出生体重儿肺发育不成熟、长时间吸氧及机械通气、肺部感染是BPD发生的主要因素,应加强对BPD的早期诊断及合理的综合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影像学表现进行探讨。方法:对近年来在本院经临床及影像学证实的20例BPD患儿的胸部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0例BPD患儿的胸片:两肺野纹理增多、紊乱、模糊、透亮度减低者5例,两肺磨玻璃样改变及支气管充气征者3例,两肺斑片影者6例,合并肺气肿者4例,双肺弥漫结节影者2例。结论:BPD患儿的X线检查结果虽无明显的特异性,但结合病史进行动态观察对患儿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小胎龄低体重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及相关防治措施。方法: 141例极低出生体重儿中,BPD患儿43例,非BPD早产儿98例,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包,从母亲因素、患儿出生情况、生后治疗等方面分析,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BPD发生的高危因素及防治措施。结果: 极低出生体重儿BPD发生率为30.5%,胎龄<28周的超未成熟儿共8例,均发生BPD。BPD组胎龄及出生体重均较非BPD组低(P<0.01),BPD主要发生在胎龄<30周、出生体重<1.25 kg的早产儿。单因素分析发现,两组间胎龄、出生体重、母亲产前感染史、新生儿感染(包括肺部感染、败血症)、新生儿贫血、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与否、机械通气时间、用氧时间、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均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胎龄<30周(OR 11.364,P<0.01)、出生体重<1.25 kg(OR 3.048,P<0.05)、机械通气(OR 11.890,P<0.01)是BPD发生的高危因素。结论: 低出生体重、低胎龄及机械通气是BPD发生的危险因素,而母亲产前感染、新生儿感染、新生儿贫血、呼吸窘迫综合征、用氧时间也与BPD的发生有关,因此,避免早产及低出生体重儿、尽量缩短机械通气及用氧时间、防止及减少反复肺部感染,积极早期综合治疗是预防早产儿BPD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患儿潮气呼吸肺功能特征,为BPD的鉴别诊断及临床治疗提供研究基础。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至2014年2月出生的早产儿733例,按照其支气管发育情况分为对照组(n=429)、轻度BPD组(n=137)、中度BPD组(n=102)、重度BPD组(n=65),比较各组新生儿临床资料及潮气呼吸肺功能特征并进行总结。结果与对照组比较,BPD患儿吸呼比(Ti/Te)、达峰时间比(TPEF/TE)、达峰容积比(VPEF/VE)显著上升,其PTEF、TEF 75显著下降,且随BPD程度的加重改变程度更为明显(P<0.05);BPD患儿FR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LCI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BPD患儿LC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随着BPD严重程度的加剧,患儿潮气呼吸肺功能呈现阻塞性通气障碍的加重,这与其肺泡、终末小气道发育不良有着密切关联,对上述指标的观察有助于明确患儿BPD患儿肺功能状态,了解肺功能损伤情况,且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与实施也有着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新生儿血浆KL-6水平,分析其对支气管肺发育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5年9月诊治的BPD新生儿117例(观察组),按照其吸入氧浓度(Fi O2)分为重度BPD组29例(Fi O2≥30%或需机械通气)、中度BPD组(21%Fi O230%)38例,轻度BPD组(未用氧)50例;根据新生儿RDS影像学分级标准,Ⅰ~Ⅱ级57例、Ⅲ级39例、Ⅳ级21例。选取无BPD新生儿41例作为对照组。检测观察组治疗前后及对照组新生儿血浆KL-6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血浆KL-6为(794.58±42.31)U/m L,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出院前血浆KL-6为(108.65±37.29)U/m L,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BPD组治疗前和治疗后72h患儿血浆KL-6分别为(1 023.60±49.38)U/m L和(435.29±38.82)U/m L,均高于中度和轻度BPD组患儿,中度BPD组患儿血浆KL-6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Ⅳ级患儿治疗前和治疗后72h血浆KL-6分别为(1 048.31±48.59)U/m L和(467.38±37.95)U/m L,均高于Ⅲ级和Ⅰ~Ⅱ级患儿,Ⅲ级患儿血浆KL-6高于Ⅰ~Ⅱ级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儿出院前血浆KL-6均低于治疗前和治疗后72h,治疗后72h患儿血浆KL-6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PD新生儿血浆KL-6水平明显高于非BPD新生儿,且随着吸入氧浓度(Fi O2)和BPD分级程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治疗后显著降低BPD发生率或减轻BPD分级程度,血浆KL-6可作为不同程度BPD新生儿诊治和预后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危险因素,为BPD的预防提供借鉴.方法:选择2006年6月-2011年5月入住本院新生儿科的出生体质量≤2 000 g,胎龄≤32周,存活时间≥28 d经机械通气治疗的早产儿72例,其中17例诊断为BPD(BPD组),55例为非BPD组,比较两组早产儿胎龄、出生体质量、有无窒息史、胎膜早破、肺透明膜病、反复呼吸暂停、生后应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反复肺部感染、机械通气时间、吸氧时间的情况.结果:对比分析显示,BPD组与非BPD组在胎龄、出生体质量、反复肺部感染率、机械通气时间及吸氧时间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PD的发生与上述因素有关.结论:胎龄、出生体质量、机械通气时间、反复肺部感染是诱发BPD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高危因素,探讨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新生儿科2005年10月-2010年11月期间收治的胎龄≤32周且出生体质量≤1500g,存活时间>28d的早产儿110例的临床资料,需要应用机械通气治疗75例,其中14例诊断为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为BPD组),61例为非BPD组。比较分析患儿的胎龄、出生时体质量、生前应用糖皮质激素、生后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窒息史、胎膜早破史、机械通气时间、吸氧时间、动脉导管未闭、反复肺部感染等临床资料。结果: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生率占所有住院早产儿的12.73%(14/110).BPD组患儿生前应用糖皮质激素、生后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窒息史,与非BPD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而BPD组患儿的胎膜早破、动脉导管未闭、反复肺部感染与非BPD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BPD组患儿的胎龄、出生时体质量、机械通气时间、吸氧时间与非BPD组比较差异有明显显著性(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避免早产及低出生体质量儿、尽量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氧气吸入时间、防止及减少反复肺部感染,积极早期综合治疗是预防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方法,探讨胎龄<32周极早产儿合并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对患儿婴儿期体格发育、神经系统发育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入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胎龄<32周,且定期于早产儿门诊随访至矫正年龄12个月龄的早产儿,共计121例,根据是否合并BPD(均为轻中度),分为BPD组(42例)和非BPD组(79例)。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对两组早产儿在胎龄和出生体重两个因素进行1∶1邻近匹配,匹配成功28对早产儿,比较匹配后两组早产儿在矫正3、6、9、12个月龄时体重、身长及头围生长情况,同时在上述时间点通过Gesell发育量表评分评估其神经系统发育情况。结果 体格发育方面比较,两组早产儿在3、6、9、12个月龄时体重、身长及头围差异无显著性(P>0.05)。神经系统发育方面比较,BPD组早产儿的Gesell发育量表适应性得分在矫正3个月龄时显著低于非BPD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矫正6个月龄起差异消失;在个人-社交方面,BPD组患儿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不同程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患儿的潮气肺功能特征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3组,分别是足月儿组(36例),非BPD早产儿组(30例)和BPD早产儿组(56例)。其中BPD早产儿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又细分为3组,即轻度、中度和重度组。在纠正胎龄到平均为44周时,各组开始进行潮气肺功能检测,比较各组的检测指标差异。结果:其他两组与足月儿相比在各项主要肺功能参数上均有明显差异。在BPD组中,中、重度组比轻度组在大部分潮气呼吸参数上均有明显差异,BPD病情严重程度与某些参数呈明显相关。结论:非BPD早产儿和BPD患儿中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小气道阻塞、大气道阻力增加和静态肺容积下降等改变。中、重度BPD组的肺弹性回缩力增加和大气道狭窄等问题相较于轻度组和非BPD早产儿组严重得多,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