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调查胰岛素注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出院准备度(RHDS)现状及所接受出院指导质量(QDTS),探讨影响胰岛素注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RHDS的因素。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2月在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后行胰岛素治疗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出院准备度量表(RHDS)、出院指导质量量表(QDTS),出院当天对胰岛素注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并采用单因素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胰岛素注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RHDS的因素。结果 胰岛素注射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RHDS得分为193.73±12.84分;QDTS得分为163.29±7.99分。出院准备度与出院指导质量呈线性相关(P<0.05)。经过单因素筛选,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受孕方式、不良嗜好、每日活动时长、出院指导质量是妊娠期糖尿病患者RHD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胰岛素注射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RHDS及QDTS处于较高水平;文化程度较低、非自然受孕、有不良嗜好、自主活动时间短的胰岛素注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出院准备度较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式健康教育在肠造口患者出院准备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6月1日~12月31日收治的68例肠造口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胃肠外科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思维导图式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自我护理能力[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出院准备度[采用出院准备度量表(RHDS)]及出院指导质量[采用出院指导量表(QDTS)]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满意度,ESCA、RHDS、QDT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有效的图形健康教育模式,不仅提高了肠造口患者的满意度、自我护理能力、出院准备度及出院指导质量,也保障了患者出院后的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急性脑梗死患者出院准备度及相关因素的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6月出院的168例静脉溶栓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出院准备度量表(RHDS)、社会支持量表(SSRS)、出院指导质量量表(QDTS)评估患者的出院准备度,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RHDS得分与SSRS、QDTS得分的相关性,并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确定静脉溶栓急性脑梗死患者出院准备度的影响因素。结果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RHDS得分与SSRS、QDTS得分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性别、年龄的急性脑梗死患者RHDS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已婚、与家人同住、家庭人均月收入≥3000元、由子女和配偶共同照顾、合并基础疾病少、用药种类少是出院准备度的影响因素(P<0.05);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经济状况、基础病史、SSRS得分、QDTS得分是影响RHDS得分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出院准备度影响因素较多,主要为社会支持、出院指导质量、经济因素及基础病史。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叙事护理对门脉高压患者病耻感及对出院准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1日~2022年1月1日接受治疗的94例门脉高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47例,对照组实施临床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叙事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病耻感、出院准备度[采用出院准备度量表(RHDS)]及满意度评分。结果:护理后,两组病耻感评分低于护理前(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RHDS及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门脉高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叙事护理,可降低患者病耻感并提高其出院准备度,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门琤  郭满  任静 《临床医学》2023,(6):54-56
目的 调查甲状腺恶性肿瘤日间手术患者出院准备度及延迟出院情况。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日间病房收治的甲状腺恶性肿瘤患者15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我院自制调查问卷收集患者年龄、性别、文化水平、出院后是否有专人照顾、是否延迟出院等资料,使用出院准备度量表(readiness for hospital discharge scale, RHDS)评价患者出院准备情况。统计患者RHDS各维度总得分情况,分析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出院后是否有专人照顾、是否延迟出院等情况患者的RHDS各维度得分。结果 RHDS评分中,期望获得的社会支持维度得分最高,其次为疾病知识、出院后应对能力,自身状况得分最低;男性和女性患者RHDS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患者RHDS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文化程度患者RHDS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有专人照顾与无专人照顾患者RHDS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延迟出院患者自身状况、疾病知识、出院...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基于简易体能测试(SPPB)的健康教育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出院准备度及出院指导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骨质疏松症患者21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运动锻炼、饮食、用药、疼痛、跌倒管理及随访,干预前后比较2组患者SPPB评分和干预后出院准备度量表(RHDS)及出院指导质量调查。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PPB各项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RHDS量表4个维度及总分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均P<0.05),且出院指导质量2个维度及总分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均P<0.05)。结论: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有利于改善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体能,也可提高患者的出院准备度和出院指导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炎症性肠病(IBD)患者出院准备度的现状,并分析其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4月1日~2021年3月31日收治的119例IBD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患者一般资料调查表、出院指导质量量表(QDTS)、出院准备度量表(RHDS)进行问卷调查.结果:IBD患者出院准备度得分为(92.2...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ACTED护理模式联合虚拟情景康复训练对中青年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9月1日~2022年9月30日收治的68例中青年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抛硬币随机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脑卒中常规康复训练,联合组在此基础上采用ACTED护理模式联合虚拟情景康复训练,两组均护理至出院;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肢体功能[采用上肢功能评定表(DASH)]、神经功能[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自我效能[采用中文版脑卒中康复自我效能量表(SSEQ)]、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出院准备度[采用出院准备度评估量表(RHDS)]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DASH、NIHS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0.05),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1);护理后,两组SSEQ、SF-36评分均高于护理前(P<0.05),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1);联合组RHDS、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中青年脑卒中偏瘫患者行ACTED护理模式联合虚拟情景康复训练,可促进上肢功能、神经功能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脊髓损伤患者出院指导质量与出院准备度、健康行为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6月1日~2020年6月1日接受诊疗的94例脊髓损伤患者,通过一般资料调查表、出院指导质量量表(QDTS)、出院准备度量表(RHDS)、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HPLPⅡ)实施调查,并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上述调查结果的相关性。结果:本组89例(94.68%)脊髓损伤患者出院日认为已做好出院准备;脊髓损伤患者RHDS评分(7.19±2.01)分、QDTS评分(10.53±2.31)分、HPLPⅡ评分(2.16±0.42)分。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脊髓损伤患者的出院指导质量与出院准备度呈正相关,相关性强度为中度(r=0.595,P0.001);脊髓损伤患者的出院后健康行为与出院准备度呈正相关,相关性强度为轻度(r=0.294,P=0.010);脊髓损伤患者的出院后健康行为与出院指导质量呈正相关,相关性强度为轻度(r=0.284,P=0.009)。结论:脊髓损伤患者的出院指导质量、出院准备度及出院后健康行为仍需进一步改善,因此,医护人员需完善患者的出院指导工作,根据不同患者的健康需求确定针对性的健康计划,优化其出院效率、出院质量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3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外科确诊为颅内动脉瘤且行支架辅助栓塞术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指导质量量表(QDTS)、出院准备度量表(RHDS)、自我管理能力量表得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后,除需要内容外,观察组患者出院QDTS总分及各维度得分、RHDS总分及各维度得分、自我管理能力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护理工作满意率为97.50%(38/40),高于对照组的77.50%(31/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术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路径,规范了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行为,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 探讨肺癌患者日间手术病房模式与传统住院模式的术后恢复、经济学效应及出院准备度的差异。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 选取2022年8—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胸科医院胸外科、日间手术病房预行胸腔镜的320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出院准备度量表对患者进行调查。比较肺癌患者日间手术病房模式与传统住院模式术后恢复指标、经济学指标及出院准备度。本研究共发放问卷320份, 回收有效问卷308份, 有效回收率为96.25%(308/320)。结果 308例肺癌患者中, 日间手术病房模式组161例, 传统住院模式组147例。通过倾向性匹配, 共160例匹配成功, 两组各80例。日间手术病房模式组首次下床时间、胸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小于传统住院模式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例数、不良反应例数、术后当天与第2天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日间手术病房模式组化验费、西药费、术后住院总费用均低于传统住院模式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日间手术病房模式组个人状态、适应能力以及...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低位颈前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腺瘤的方法和术式优点。方法将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确诊的48例甲状腺腺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甲状腺腺瘤切除术治疗;实验组采用超低位颈前小切口甲状腺腺瘤切除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种术式的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临床疗效、切口美容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的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临床疗效、切口美容评分均显著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应用超低位颈前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腺瘤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术后造口患者出院准备度与出院指导、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1日~12月31日160例结直肠癌术后造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患者一般资料问卷、中文版出院准备量表(RHDS)、中文版出院指导质量量表(QDT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调查患者出院准备度、出院指导质量及社会支持情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恢复及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将128例实施甲状腺手术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基础护理(饮食护理、营养护理、心理护理),对症支持护理,输液管理。实验组在上述基础上实行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并采用自制问卷调查方法评价患者住院期间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术前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KAP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出院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甲状腺手术患者实行临床护理路径可以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减少相关并发症,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戴艳丽 《妇幼护理》2022,2(21):4866-4868
目的 探讨“一病一品”护理干预对子宫肌瘤患者术后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 2019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收治的 100 例子 宫肌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一病一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焦虑评分和抑 郁评分、满意度、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率。结果 实验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满 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下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 论 子宫肌瘤手术患者实施“一病一品”护理干预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脆性骨折患者的出院准备度和出院指导质量的现状,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87例脆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出院准备度量表(readiness for hospital discharge scale, RHDS)、出院指导质量量表(quality of discharge teaching scale, QDTS)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脆性骨折患者的RHDS条目均分为(7.50±1.37)分;出院指导质量条目均分为(7.75±1.58)分。脆性骨折患者的出院准备度和出院指导质量呈正相关(r=0.442,P0.001)。结论脆性骨折患者的出院准备度和出院指导质量处于中上等水平;患者的出院准备度可影响其出院指导质量。医护人员应采取多模式的患者教育模式,并根据患者需求,从患者生理和心理准备上进行适宜的宣教,以提高患者出院指导质量和出院准备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使用具有专科特色的出院准备评估表对缩短日间手术患者住院时间,保障患者术后安全出院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12-2014.03(出院准备评估表运用前)和2014.12-2015.03(出院准备评估表运用后)就诊于某三级甲等医院日间手术病房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和甲状腺结节切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3.12-2014.03手术患者为干预前组,各50例;2014.12-2015.03的手术患者为干预后组,各50例。比较两种日间手术病种干预前组和干预后组的术后住院时间和出院3天电话回访患者不适症状。结果: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干预前组术后住院时间为(37.51±6.80)小时,干预后组术后住院时间为(28.76±7.02)小时;甲状腺结节切除术患者干预前组术后住院时间为(34.29±4.16)小时,干预后组术后住院时间为(30.48±6.07)小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干预前组出院3天电话回访患者不适症状评分为(1.32±0.96)分,干预后组出院3天电话回访患者不适症状评分为(1.86±1.07)分;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干预前组出院3天电话回访患者不适症状评分为(1.50± 1.18)分,干预后组出院3天电话回访患者不适症状评分为(1.86±1.07)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使用具有专科特色的出院准备评估系统能较为准确的帮助医护人员判断日间手术出院时机,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加快日间手术患者床位周转率,保障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ERAS)下出院准备管理方案对提高肝癌术后患者出院指导质量及出院准备度的效果。方法 采用非同期对照研究设计的类实验研究法,将2020年8—12月出院的100例肝癌术后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出院准备管理模式对患者进行出院指导;整理分析对照组患者的出院需求及影响出院准备度的因素,结合描述性质性研究了解10例ERAS下肝癌术后患者对出院准备的需求,形成ERAS下出院准备管理方案初稿。通过Delphi专家咨询法及认知性访谈等技术,形成ERAS下出院准备管理方案。再将2021年3—5月出院的96例ERAS肝癌术后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ERAS下出院准备管理方案。采用出院准备度量表(RHDS)及出院指导质量量表(QDTS)等评定2组出院准备度及出院指导质量的相关指标。结果 出院时观察组的出院指导质量得分及出院准备度得分较高,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AS出院准备管理方案科学有效,可提高ERAS肝癌术后患者的出院指导质量和改善出院准备度,建议护理人员对ERAS肝癌术后患者出院时采用该方案予以出院指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三位一体”无缝隙护理模式在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1日~2019年8月1日在某三甲医院肾内科行首次置管术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CA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住院期间实行肾内科病房常规照护模式,实验组自入院到出院后6个月实行“三位一体”无缝隙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护理满意度[采用患者满意度量表(LOPSS)]及干预3、6个月自我管理能力。结果:干预后,实验组LOPSS评分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P<0.01,P<0.05);干预3个月,实验组饮食管理、并发症监测评分和自我管理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6个月,实验组饮食管理、并发症监测、情绪管理评分和自我管理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6个月,实验组异常情况处理、饮食监测、情绪管理评分均高于干预3个月(P<0.05)。结论:对CAPD患者实施“三位一体”无缝隙护理模式能提高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和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全人照护管理在重症肺炎患儿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96例重症肺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全人照护管理,观察住院全程,出院后随访1个月。于干预前及干预后(出院当天),采用儿童医疗恐惧调查表调查患儿的医疗恐惧情况,采用Frankl依从量表、Houpt行为量表评估患儿的治疗配合度,采用儿童生活质量测定量表评估患儿的生活质量,统计患儿住院时间以及发热、喘息、咳嗽、肺啰音等临床症状持续时间。结果 干预后两组儿童医疗恐惧调查表的医疗环境恐惧、医疗操作恐惧、人际关系恐惧和自我恐惧维度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1),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Frankl依从量表、Houpt行为量表评分较干预前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观察组发热、喘息、咳嗽、肺啰音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儿童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的生理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角色功能维度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升高(P<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