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了解宿州地区副溶血性弧菌的肠道感染情况。方法对两年中分离到的302株副溶血性弧菌进行溶血素和抗生素敏感性测定,并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年中共检测急性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3165份,检出副溶血性弧菌302株,检出率为9.5%。其中脲酶阳性48株,占副溶血性弧菌的15.9%。以7~9月副溶血性弧菌榆出最多(252株),占副溶血性弧菌总检出数的83.4%。对302株副溶血性弧菌溶血素检测结果表明,耐热溶血素(TDH)阳性213株,占70.5%;不耐热溶血素(TRH)阳性43株,占14.2%。副溶血性弧菌对痢特灵(FR)的耐药率为66.3%,其次是氨苄西林(AMP),为61%。结论脲酶阴性与阳性副溶血性弧菌均有较强的致病性。  相似文献   

2.
关于引起急性腹泻的致病性弧菌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夏秋季急性腹泻中的2病性弧菌的感染情况,从2000例急性腹泻患者的粪便中检出致病性弧菌380株,检出率19.3%,其中副溶血弧菌8例,河弧菌56株,溶藻弧菌35株,致伤弧菌33株,霍利斯弧菌与非O1群霍乱弧菌为9株,拟态弧菌8株,费尼斯弧菌6株,梅氏弧菌3株,豚鼠单胞菌6株;温和气单胞菌41株,亲水气单胞菌32株,类志贺氏邻单胞菌6株。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肠道门诊就诊患者中,可在庆大霉素琼脂生长,但动力阴性或动力阳性而制动凝集试验阴性的非霍乱弧菌的病原分布特点,以便为临床诊治提供一定帮助。方法对2010年4月至2012年10月肠道门诊按腹泻就诊患者中在庆大霉素培养基筛查出疑似霍乱弧菌菌落,进行动力和凝集试验,排除霍乱弧菌后进一步进行生化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分别检测出6种菌株共38株,其中温和气单胞菌构成比最大,达55.3%,其次是嗜水气单胞菌26.3%,气单胞菌属占86.8%。气单胞菌属的耐药性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率分别是90.9%,78.8%;复方磺胺耐药率48.5%,哌拉西林、氨曲南、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头孢吡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耐药率分别在20%左右。结论肠道门诊腹泻患者中气单胞菌属感染占较大比重。临床用药时应考虑覆盖气单胞菌属。  相似文献   

4.
1992年7月20日至9月底,天坛医院检验科肠道门诊化验室对991例急性腹泻患者致病性弧菌感染的病原学做了调查,从患者粪便标本中检出致病性弧菌129株(13.11%)。其中,非01群霍乱弧菌68株(6.86%)、付溶血弧菌55株(5.55%)、溶藻弧菌3株(0.30%)、麦氏弧菌2株(0.20%)、河弧菌1株(0.10%)。还检出气单胞菌32株(3.22%)。更重要的是,还首次在我国分离到对弧菌抑制剂(0/129)有抗性的非01群霍乱弧菌6株(0.61%),占非01群霍乱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急性腹泻患者粪便细菌菌群分布及其抗菌药物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该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544例肠道门诊患者的粪便标本进行分离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544份粪便标本共分离到97株致病菌,总检出率为17.83%,其中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属、非伤寒沙门氏菌属、弯曲菌属、副溶血性弧菌、其他气单胞菌、类志贺邻单胞菌、志贺氏菌属和嗜水气单胞菌的检出率分别为4.78%、3.68%、2.57%、2.39%、1.84%、1.28%、0.92%和0.37%。药敏试验结果为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沙门氏菌和副溶血性弧菌对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头孢他啶、氯霉素、头孢吡肟、庆大霉素较为敏感,敏感率均在80%以上,腹泻常见致病菌对各种常用抗菌药物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其中,氨苄青霉素、萘啶酸耐药性最为明显。结论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非伤寒沙门氏菌、弯曲菌及副溶血性弧菌是主要病原菌,条件致病菌出现增多的趋势,且对各种抗菌药物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临床医师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避免经验用药,从而提高感染性腹泻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北京市丰台区感染性腹泻致病菌的病原构成、流行特征及病原菌耐药情况,监测病原谱变迁趋势,为本地区细菌性腹泻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2010-2012年4-10月丰台区4家哨点医院肠道门诊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 287-2008、WS 271-2007和WS 289-2008进行沙门菌、志贺菌、副溶血性弧菌、霍乱弧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等常见肠道致病菌检测,并对病原菌的时间分布、人群分布、血清型别构成进行统计学分析,按美国CLSI(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推荐的纸片扩散法对近期分离的140株致病菌做了药敏测定。 结果 从收集到的1108份标本中共分离到357株致病菌,阳性率为32.22%。阳性菌中居首位的是副溶血性弧菌,占50.98%,其次为沙门菌,占18.49%。病原菌的检出具有明显的季节性,7-9月是高峰。不同年龄组之间检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P结论 丰台区细菌性腹泻病原菌主要以副溶血性弧菌和沙门菌为主,病原谱已发生变迁,各种病原菌耐药性不同,应加强主动监测。  相似文献   

7.
1991年5~10月,从上海瑞金医院3162份腹泻标本中分离出779株弧菌科细菌(检出率24.6%),其中弧菌属517株(占66.4%);气单胞菌属226株(占29.0%);邻单胞菌属32株(占4.1%)。种的分布以副溶血弧菌最多(共413株,占53.0%);依次是豚鼠气单胞菌(98株,占12.6%),温和气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非O_1群霍乱弧菌,类志贺邻单胞菌,溶藻弧菌,河弧苗,拟态弧菌等。另外还有较少见的弗尼斯弧菌3株,哈维弧菌4株,海龟弧菌2株。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医院肠道门诊病人标本检出的副溶血性弧菌生物学特征及其耐药性情况,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细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方法,对某医院肠道门诊采集的病人肠道标本进行了检测与分析。结果从该医院肠道门诊采集的528份腹泻病人肠道标本中,检出副溶血性弧菌52例,检出率为9.85%。52株副溶血弧菌含5个血清型,以O3血清学菌群为优势菌群,占总检出例数的71.15%。所检出的副溶血性弧菌对青霉素类和氨苄西林等抗菌药物耐药率分别为88.46%和82.70%,对头孢噻吩和阿米卡星不同程度耐药。结论该医院地处沿海地区,腹泻患者病原菌以副溶血性弧菌为主,O3血清型为优势菌群,呈现不同程度耐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医院肠道门诊病人标本检出的副溶血性弧菌生物学特征及其耐药性情况,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细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方法,对某医院肠道门诊采集的病人肠道标本进行了检测与分析。结果从该医院肠道门诊采集的528份腹泻病人肠道标本中,检出副溶血性弧菌52例,检出率为9.85%。52株副溶血弧菌含5个血清型,以O3血清学菌群为优势菌群,占总检出例数的71.15%。所检出的副溶血性弧菌对青霉素类和氨苄西林等抗菌药物耐药率分别为88.46%和82.70%,对头孢噻吩和阿米卡星不同程度耐药。结论该医院地处沿海地区,腹泻患者病原菌以副溶血性弧菌为主,O3血清型为优势菌群,呈现不同程度耐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海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污染情况及其耐药性,为海产品保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现场随机抽样和细菌检验方法,对某海岛海产品进行了抽样调查和检测。结果随机抽样247份,检出44份溶血性弧菌阳性,阳性率为17.8%。贝类检出副溶血性弧菌阳性率显著高于鱼类。从检出的副溶血性弧菌中选出9株进行了药敏试验,对奈啶酮酸、庆大霉素、头孢唑啉等11种抗生素全部敏感,对青霉素和氨苄青霉素全部耐药。检出2株副溶血性弧菌神奈川现象阳性,占4.55%。结论本次调查的海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和神奈川现象阳性率均比较低,所检出的株菌对多数抗生素比较敏感,只要加强管理措施此类食物中毒具有很好的可控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监测我院2001—2010年与腹泻有关的耐三代头孢菌素肠道病原菌的增长趋势和耐药谱。为本地区的流行病学研究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大便标本培养,致病菌经生化及血清学进一步鉴定到种或群.并以纸片扩散法测定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WHONET5.3软件对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10年分离出219株耐三代头孢菌素的腹泻病原菌,占同期整个肠道致病菌的9.91%,包括沙门菌9株(4.11%)、志贺菌120株(54.79%)、气单胞菌20株(9.13%)、类志贺毗邻单胞菌2株(0.91%)、致泻大肠埃希菌40株(18.26%)及弧菌28株(12.79%),检出率由2001年的1.5%上升至2010年的近30.0%。219株耐三代头孢菌素病原菌对广谱青霉素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均在85.0%以上.对头孢吡肟、头孢美唑、氟喹诺酮类、氯霉素的耐药率在20.0%~36.5%,对磷霉素的耐药率最低(6.7%)。福氏志贺菌、致泻大肠埃希菌、气单胞菌和弧菌对氟喹诺酮类的耐药率明显高于宋内志贺菌;气单胞菌和弧菌对头孢美唑的耐药率高于福氏志贺菌、致泻大肠埃希菌和宋内志贺菌;气单胞菌对磷霉素的耐药率显著高于其他致病菌。结论耐三代头孢菌素的肠道病原菌上升迅速,耐药广泛,不同种属的耐药性不同,应重视监测,加强防治。  相似文献   

12.
目的结合流行病学资料了解和分析北京市西城区主要肠道病原对头孢类抗生素的耐药状况。方法收集2008-2011年本地区引起感染性腹泻主要肠道病原187株,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类(extended spectrumβ-lactamaseas,ESBLs)耐药基因,明确基因型,阳性产物在GenBank上进行比对确定亚型;按照Kirby-Bauer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测定对8种头孢类抗生素耐药情况。结果 187株肠道病原中,34株检出携带ESBLs耐药基因,其中志贺菌中检出33株,沙门菌中检出1株。18株病原携带OXA-1亚型耐药基因,11株病原携带CTX-M-14亚型,另有5株病原携带有2种ESBLs耐药基因;药敏结果显示,肠道病原对头孢噻吩耐药率最高,为40%。对1种以上头孢类抗生素耐药的肠道病原中,志贺菌耐药率为81%,副溶血性弧菌耐药率为46%,沙门菌耐药率为33%;结合流行病学资料发现,20~29岁年龄组耐药菌株检出率最高,为27%,其次为≥40岁组和10岁组,检出率分别为23%和21%。结论本地区主要肠道病原中志贺菌耐头孢类抗生素水平最高,检出携带ESBLs耐药基因菌株最多;ESBLs耐药基因以OXA-1亚型和CTX-M-14亚型为主;耐药菌株以20~29岁年龄组检出率最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本地区门诊腹泻患者鼠伤寒沙门菌(STM)的耐药性。方法采用商用培养基及沙门菌诊断血清分离、鉴定细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MIC。结果STM检出率为0.6%(61/10464),其对氨苄西林、氯霉素、四环素、复方磺胺甲嗯唑、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环丙沙星和庆大霉素耐药率达71.2%~100%。第三代和第四代头孢菌素对STM仍维持较好的抗菌活性,耐药率均低于3.3%。未检出亚胺培南耐药株。61株STM中,多重耐药菌占88.5%。结论本地区腹泻患者粪便标本中STM对亚胺培南和第三代、第四代头孢菌素较敏感,对氨苄西林、氯霉素、四环素、复方磺胺甲嗯唑、庆大霉素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等耐药性较严重,应加强其耐药性监测和防治。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本地区腹泻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集腹泻患者的粪便接种相应的培养基,药物敏感性试验为K-B法。[结果]612份标本中检出病原菌108株,其中志贺菌68株,占阳性菌数62.9%;其次为弧菌属20株,阳性率18.5%。68株志贺菌药敏分析;头孢他啶、阿米卡星、头孢噻肟、诺氟沙星、头孢唑啉、环丙沙星、氨苄青霉素、SXT的耐药率分别为0%、0%、5.4%、13%、17.8%、20%、82%、60%。[结论]本地区引起腹泻的病原菌以志贺菌为主,头孢他啶、阿米卡星、头孢噻肟可作为本地区目前治疗细菌性腹泻的首选用药,诺氟沙星、头孢唑啉可选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腹泻患者病原体分布及耐药率。方法采用SS琼脂、麦康凯琼脂、10g/L NaCl碱性蛋白胨水、真菌快速显色培养基同时分离腹泻致病菌;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法。结果914例腹泻患者致病菌分离率53.6%,其中肠杆菌科细菌、致病性弧菌、气单胞菌、真菌分别为25.9%、13.5%、11.8%、2.4%;肠杆菌科细菌在急性腹泻组和慢性腹泻组的分离百分率分别为27.4%、12.5%,其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志贺菌、沙门菌构成比分别为46.5%和45.5%、35.4%和18.2%、8.5%和27.3%;致病性弧菌、气单胞菌、真菌在急、慢性腹泻组的分离百分率分别为13.8%和10.2%、12.3%和6.8%、0.36%和21.6%。肠杆菌科细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噻吩、庆大霉素的耐药百分率分别为78.1%、27.0%、23.6%;弧菌科细菌对氨苄西林、复方磺胺甲嗯唑耐药百分率分别为91.1%、62.6%。结论腹泻患者急性腹泻组肠杆菌科细菌、气单胞菌感染明显高于慢性腹泻组,真菌感染率慢性腹泻组明显高于急性腹泻组;肠杆菌科细菌中急性腹泻组志贺菌比率明显高于慢性腹泻组,而沙门菌分离率则明显低于慢性腹泻组。肠杆菌科细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较高;弧菌科对氨苄西林、复方磺胺甲嗯唑耐药率较高;两类细茸对环丙沙星、头孢他啶均较敏感。  相似文献   

16.
急性感染性腹泻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监测肠道感染患者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以我院肠道门诊急性腹泻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粪便标本培养出致病菌后,进一步鉴定种、群及血清型;对所鉴定细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在506例急性腹泻患者粪便标本中,共检测出178株致病菌,总分离率为35.2%。其中弧菌属56株(31.5%),变形杆菌36株(20.2%);志贺菌23株(4.6%)。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弧菌属及变形杆菌对药物最敏感,而气单胞菌属和大肠埃希菌耐药率较高。细菌对青霉素类和磺胺类药物耐药率较高,喹诺酮类、第三代头孢菌素以及亚胺培南等药物抗菌活性较强。结论:致病性弧菌在肠道门诊急性腹泻患者检出率已超过志贺菌属,成为第1位病原菌,应根据肠道病菌菌型变迁的耐药性监测结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2013年杭州市感染性腹泻的病原谱特征。方法收集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分离培养并鉴定非伤寒沙门菌、志贺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霍乱弧菌、副溶血弧菌、气单胞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类志贺邻单胞菌8类细菌,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札如病毒、轮状病毒、肠道腺病毒、诺如病毒和星状病毒,多重PCR分析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毒力基因。结果 532份标本共检出腹泻病原285株,总检出率为53.6%,包括细菌158株(占55.4%),病毒127株(占44.6%)。158株细菌中致泻性大肠埃希菌88株(占55.7%),副溶血弧菌31株(占19.6%),气单胞菌17株(占10.8%)。127株病毒中诺如病毒72株(占56.7%),轮状病毒42株(占33.1%),札如病毒10株(占7.9%),星状病毒3株(占2.4%),未检出肠道腺病毒。诺如病毒中Ⅰ型和Ⅱ型分别占9.7%(7/72)和90.3%(65/72)。结论杭州市感染性腹泻病原以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副溶血弧菌、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为主,应主动加强监测和防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对副溶血性弧菌菌株的血清、耐药性检测,了解上海市浦东地区副溶血性弧菌主要血清群、血清型及耐药状况,预防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和急性肠炎,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方法 用WHO推荐的K-B纸片法,参照CLSI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标准(2005版)进行耐药性鉴定;血清学检测采用玻片凝集法。 结果 从318株副溶血性弧菌分离株中,共分出9个群,44个血清型,O3:K6型共检出134件,占42.14%,是引起食物中毒和急性肠炎的主要血清型;菌株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在95%以上,对氯霉素、头孢噻肟、四环素等也存在耐药现象,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庆大霉素等8种抗生素则完全敏感。 结论 有必要加强对O3:K6型副溶血性弧菌的监测,包括对其耐药情况的监测,警惕超级耐药株出现。  相似文献   

19.
铜陵市33起食源性疾病微生物学检验结果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33起食源性疾病的病原微生物分布情况。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和标本种类,选用相应的选择性培养基,按照《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GB4789-94)和《霍乱防治手册》(部颁)及相关资料进行病原微生物的分离鉴定。结果33起食源性疾病的突发事件中,检测各类标本共745份,检出各类病原微生物63株(检出率8.5%),其中肠道致病菌20株(沙门菌8株、变形杆菌7株、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3株、志贺菌2株),占31.8%;致病性弧菌19株(霍乱弧菌9株、麦氏弧菌4株、沙鱼弧菌3株、拟态弧菌2株、副溶血性弧菌1株),占30.2%;蜡样芽胞杆菌5株,占7.9%;类志贺邻单胞菌5株,占7.9%;金黄色葡萄球菌2株,占3.2%;轮状病毒阳性标本(酶联法检测粪便中轮状病毒抗原)12份,占19.0%。结论在从33起食源性疾病中分离的各类病原微生物中肠道致病菌和致病性弧菌占主要地位。  相似文献   

20.
72株沙门菌血清型分布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广东东莞地区沙门菌血清型分布,腹泻患者沙门菌检出数量及药敏试验结果,为该省今后的疾病防控,药物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东莞市人民医院2013年4—12月门诊及住院患者腹泻粪便标本1150份,用改良亚硒酸盐磺绿增菌肉汤和沙门菌显色平皿分离检测沙门菌;药敏试验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ATB微生物鉴定和药敏分析系统及其配套药敏试条。结果共检出沙门菌72株,检出率为6.3%,分出21个血清型,以鼠伤寒沙门菌检出数量最多,22株(30.5%),肠炎沙门菌16株(22.2%)。年龄分布1周岁以下42株(58.3%),3-10岁12株(16.7%),20岁以上18株(25.0%)。药敏试验结果耐药率较高的药物有哌拉西林(50.0%),替卡西林(48.6%)。结论本地区腹泻患者检出沙门菌属以鼠伤寒沙门菌检出率最高,肠炎沙门菌次之,年龄1周岁以下较多。临床医师应加强对腹泻患者沙门菌属监测,尤以婴幼儿为重点,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以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