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早小洋菊和射阳大白菊抗炎作用及差异。方法将RAW264.7细胞按5×10~4个/孔接种于6孔细胞培养板中培养。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正常培养24h;模型组加入脂多糖(LPS)500ng/ml诱导RAW264.7细胞建立炎症模型;早小洋菊和射阳大白菊高、低剂量组分别加入浓度为125、62.5μg/ml相应菊花醇提取物1ml/孔,作用2h后再加入LPS溶液500ng/ml刺激24h。每组设5个复孔。收获细胞上清液检测一氧化氮(NO)浓度,RT-PCR法检测细胞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OS)、环氧化酶2(COX-2)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上清液中NO水平和细胞中TNF-α、IL-6、IL-1β、iNOS、COX-2 mRNA表达均上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除早小洋菊高剂量组细胞中IL-1βmRNA表达外,其余各菊花组上清液中NO水平和细胞中TNF-α、IL-6、IL-1β、iNOS、COX-2 mRNA表达均下调(P0.01)。早小洋菊高剂量组细胞中iNOS mRNA表达较射阳大白菊高剂量组降低,TNF-α、IL-1βmRNA表达升高(P0.01);早小洋菊低剂量组细胞中IL-6、IL-1β、COX-2 mRNA表达较射阳大白菊低剂量组降低,TNF-αmRNA表达升高(P0.01)。结论早小洋菊和射阳大白菊均具有较好的抗炎活性,对于炎症因子iNOS、COX-2、IL-6的抑制作用早小洋菊要强于射阳大白菊,对于TNF-α和IL-1β的抑制作用射阳大白菊强于早小洋菊。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毛蕊异黄酮对氧糖剥夺再灌注BV2小胶质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 将对数生长期BV2细胞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5μg·mL-1)、毛蕊异黄酮高剂量组(20μg·mL-1)、毛蕊异黄酮中剂量组(10μg·mL-1)、毛蕊异黄酮低剂量组(5μg·mL-1)。氧糖剥夺3 h后,各给药组换成含药的完全培养基,复氧6 h。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测定细胞上清液中的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10含量;免疫荧光双染法检测BV2细胞极化;WesternBlot法检测BV2细胞的iNOS、CD206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的BV2细胞活力显著降低(P<0.01),NO、TNF-α、IL-1β水平明显升高(P<0.05),IL-10水平明显降低(P<0.05);免疫荧光双染检测中M1型小胶质细胞标记物iNOS表达显著增强(P<0.01);Western Blot检测中iNOS蛋白表达明显上调(...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常见中医证型与血清前炎症因子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90例及正常人30名,其中符合中医证型诊断标准的虚证、痰证、血瘀证患者各30例,所有入选受检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检测前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组间血清前炎症因子水平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NSCLC患者不同中医证型血清IL-1β、IL-6和TNF-α水平均以痰证组最高,血瘀证组次之,虚证组最低。虚证组、痰证组、血瘀证组血清IL-1β、IL-6和TNF-α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虚证组IL-1β、IL-6和TNF-α及痰证组IL-1β水平低于血瘀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虚证组IL-1β、IL-6和TNF-α水平也低于痰证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晚期NSCLC虚证、痰证、血瘀证与血清前炎症因子表达程度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丹参多酚酸配伍三七总皂苷通过调节M1/M2型小胶质细胞极化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60只,采用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缺血再灌注组(I/R)、依达拉奉组(Eda,6 mg/kg)、丹参多酚酸组(SPA,21 mg/kg)、三七总皂苷组(PNS,100 mg/kg)、丹参多酚酸配伍三七总皂苷组(SPA+PNS,21 mg/kg+100 mg/kg),尾静脉注射给药,每日1次,Sham组与I/R注射等容积生理盐水,连续给药5 d后,观察大鼠脑血流变化、神经功能评分,组织形态学变化,Nissl染色及神经元核蛋白(NeuN)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神经元损伤情况,CD16/Iba-1、CD206/Iba-1免疫荧光双染检测缺血半暗带M1型、M2型小胶质细胞表型情况,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Blot)法检测M1型小胶质细胞标记物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蛋白表达及M2型小胶质细胞标记物CD206、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及白细胞介素-10(IL-10)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I/R组比较,SPA组、PNS组、SPA+PNS组在脑血流、神经功能缺损、组织形态、神经元损伤情况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并促进M2型小胶质细胞CD206/Iba-1表达,上调CD206、TGF-β、IL-10的蛋白表达;抑制M1型小胶质细胞CD16/Iba-1表达,下调IL-1β、IL-6、TNF-α、iNOS的蛋白表达,且SPA+PNS组改善程度优于SPA组、PNS组。[结论] 丹参多酚酸、三七总皂苷及两者配伍可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且配伍应用效果优于单独应用,其机制可能与促进小胶质细胞M1型极化向M2型转换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白虎加桂枝汤对尿酸盐结晶诱导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GA)大鼠模型关节肿胀度及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 32 只 Wistar 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白虎加桂枝汤组,每组 8 只。除对照组外,其它 3 组采用踝关节注射尿酸钠晶体溶液的方法诱导 AGA 模型。模型制备成功后,秋水仙碱组、白虎加桂枝汤组分别灌胃秋水仙碱混悬液、白虎加桂枝汤治疗,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测量各时间点大鼠右踝关节直径,测定关节软组织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环氧化酶-2(COX-2)及一氧化氮(NO)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右踝关节直径及关节软组织 TNF-α、IL-1β、COX-2、NO 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 (P<0.05)。与模型组比较,秋水仙碱组及白虎加桂枝汤组大鼠右足踝关节直径及关节软组织 TNF-α、IL-1β、COX-2、NO 表达水平明显下降 (P<0.05)。白虎加桂枝汤组与秋水仙碱组以上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虎加桂枝汤可明显改善 AGA 大鼠关节肿胀,抑制炎症因子 IL-1β、TNF-α、COX-2、NO 的表达,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6.
祖师麻醋酸乙酯提取物体外抗炎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章丹丹  潘一峰  凌霜  杨晓露  许锦文  卞卡 《中草药》2011,42(6):1169-1173
目的研究祖师麻醋酸乙酯提取物(EAEDGC)的体外抗炎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γ-干扰素(IFN-γ)和脂多糖(LPS)协同制备小鼠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Griess反应测定细胞上清液中NO生成量,MTT法测定细胞活力,三价铁还原抗氧化能力测试(FRAP assay)测定细胞总抗氧化能力,RT-PCR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环氧化酶-2(COX-2)、血红素加氧酶-1(HO-1)、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iNOS、COX-2、HO-1、p-ERK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EAEDGC以剂量依赖方式抑制细胞上清液中NO的生成,提高细胞总抗氧化能力,下调iNOS、IL-1β、IL-6、TNF-αmRNA及iNOS、p-ERK蛋白的表达,上调HO-1 mRNA和蛋白表达,同时不影响细胞生长;但对COX-2 mRNA和蛋白表达影响不大。结论 EAEDGC部分通过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中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信号转导通路抑制iNOS基因和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NO的生成,提高细胞总抗氧化能力,同时下调IL-1β、IL-6、TNF-α炎症介质和上调抗炎介质HO-1的表达,进而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7.
施颖初  吕伟剑  黄飞虎 《新中医》2022,54(9):176-179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1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8例。对照组给予小针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简化McGill疼痛问卷(SF-MPQ)评分、腰椎功能量表(JOA)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检测白细胞介素-1β (IL-1β)、白细胞介素-6 (IL-6)、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治疗1周、4周,2组IL-1β、IL-6、TNF-α、NO水平逐渐降低,SOD水平逐渐升高(P<0.05),且观察组IL-1β、IL-6、TNF-α、NO水平均低于同时间点对照组,SOD水平高于同时间点对照组(P<0.05)。治疗1周、4周,2组疼痛分级指数(PRI)、现时疼痛强度(PPI)、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SF-MPQ总分逐渐降低(P<0.05);且观察组PRI、PPI、VAS评分及SF-MPQ总分均低于同时间点对照组(P<0.05)。治疗1周、4周,2组JOA评分逐渐...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建立体内外炎症模型,观察半边旗有效成分5F的抗炎作用。方法:建立脂多糖(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并用不同浓度5F处理,CCK-8法检测5F的细胞毒性,采用Griess法检测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O)含量,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前列腺素E2(PGE2)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和环氧酶-2(COX-2)表达水平。雄性ICR小鼠60只,建立巴豆油和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耳肿胀模型,造模后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组和5F组,每组10只,5F组给予100 mg·kg-15F溶液,阳性组给予地塞米松0.8 mg·kg-1或吲哚美辛1 mg·kg-1,模型组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各组均连续给药7 d。观察5F对小鼠耳肿胀的抑制作用。结果:5F在0~40 mg·L-1的剂量内对RAW264.7细胞无明显毒性作用,10,20,40 mg·L-1的5F可依赖性抑制LPS诱导的NO释放(P<0.01),20,40 mg·L-1的5F可以降低PGE2含量(P<0.01),40 mg·L-1的5F显著性抑制i NOS和COX-2蛋白表达(P<0.05),10,20,40 mg·L-1的5F显著降低TNF-α和IL-1β含量(P<0.01),20,40 mg·L-1的5F显著降低IL-6含量(P<0.01),100 mg·kg-1的5F对巴豆油和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耳肿胀都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结论:5F可以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反应,抑制巴豆油和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耳肿胀,其抗炎作用与抑制i NOS和COX-2表达,减少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NO和PGE2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五神汤内服联合熏蒸治疗湿热下注型下肢丹毒的临床疗效及对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湿热下注型下肢丹毒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给予抗生素静脉滴注,研究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五神汤内服及熏蒸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10 d。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评分、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清NO、TNF-α、IL-1β水平。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肤色、肿胀程度、肤温及自觉疼痛积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下肢肿胀、下肢疼痛、肤温升高、发热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均<0.05);治疗后,2组NO、TNF-α、IL-1β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五神汤内服加熏蒸治疗湿热下注型下肢丹毒患者疗效显著,可显著降低血清NO、TNF-α、IL-1β水平,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体外炎症模型研究鸡眼草乙醇提取物抗炎作用。方法建立脂多糖(LPS)诱导巨噬细胞系RAW264.7细胞体外炎症模型,使用1,5和10μg/ml三种浓度的鸡眼草乙醇提取物对其进行干预;ELISA法检测药物干预前后上清液中TNF-α、IL-1β和IL-6的分泌量,Griess反应测定NO水平;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TNF-α、iNOS和COX-2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COX-2和HO-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鸡眼草乙醇提取物干预后,上清液中TNF-α、IL-1β、IL-6和NO含量与模型组相比均显著降低(P<0.01),并存在剂量依赖关系;干预后细胞TNF-α,iN-OS和COX-2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也存在剂量依赖关系;鸡眼草乙醇提取物及地塞米松DM干预后COX-2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1),HO-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亦存在剂量依赖关系。结论鸡眼草乙醇提取物可以下调TNF-α、IL-1β、IL-6、NO和COX-2等炎症介质的表达,同时促进HO-1的释放而发挥一定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1.
金奕  叶雪卫 《新中医》2023,55(1):92-95
目的:观察参芪降糖颗粒联合磷酸西格列汀片对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胰岛素抵抗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16例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磷酸西格列汀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参芪降糖颗粒治疗。比较2组空腹血糖(FBG)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的变化,检查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细胞介素-6 (IL-6)和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1)水平,同时测定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FBG、HOMA-IR较治疗前下降,HOMA-β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FBG、HOMA-IR低于对照组,HOMA-β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TNF-α、IL-6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血清TNF-α、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FMD、NO水平较治疗前升高,ET-1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FMD、NO水平高于对照组,ET-1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自拟化瘀定痛方联合依托考昔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相关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78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9例给予依托考昔片120 mg/次口服,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自拟化瘀定痛方口服,1剂/d,水煎分早晚服。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检测2组血尿酸(UA)、红细胞沉降率(ESR)、肌酐(Cr)、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环氧化酶-2(COX-2)水平,并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和肿胀评分评定患者疼痛和关节肿胀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血UA、Cr、ESR、IL-1β、IL-6、TNF-α、COX-2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VAS评分、关节肿胀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关节肿胀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自拟化瘀定痛方联合依托考昔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更有利于促进关节疼痛缓解及功能恢复,可能与调控血UA、IL-1β、IL-6、TNF-α、COX-2水平来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藏药镰形棘豆总黄酮对佐剂性大鼠关节炎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环氧合酶1(cyclooxygenase-1,COX-1)及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的影响。方法:将50只成年Wistar大鼠(雌雄各半)按性别匹配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甲氨蝶呤组及镰形棘豆总黄酮低、高剂量组,以完全弗氏佐剂型(AA)关节炎大鼠为模型组。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IL-1β、TNF-α、COX-1及COX-2抗体水平,观察各组大鼠一般状态、AI积分及足关节肿胀情况。结果:与模型组及正常对照组相比,甲氨蝶呤及镰形棘豆总黄酮低、高剂量均能改善大鼠一般症状及足部肿胀程度,并能降低血清IL-1β、TNF-α及COX-2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1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藏药镰形棘豆总黄酮能降低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清IL-1β、TNF-α及COX-2水平,减轻病变关节损伤积分,有望作为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有效药物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苓桂术甘汤对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大鼠心肌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及mRNA表达、血清核因子-κB (NF-κB)、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的影响,探讨苓桂术甘汤防治慢性心衰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冠状动脉结扎法制备慢性心衰大鼠模型,造模4周后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卡托普利(4.375 mg/kg)阳性对照组,苓桂术甘汤低、中、高剂量(生药2.1、4.2、8.4 g/kg)组,另设假手术组,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4周.Westem blotting、RT-PCR法分别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TNF-α蛋白及mRNA的表达,ELISA法检测血清中NF-κB、IL-1β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TNF-α蛋白及mRNA表达增强,血清NF-κB、IL-1β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苓桂术甘汤及卡托普利均能显著抑制模型大鼠心肌组织TNF-α蛋白及mRNA表达、降低模型大鼠血清NF-κB、IL-1β水平(P<0.05、0.01).结论 苓桂术甘汤干预慢性心衰的机制与其调节细胞因子网络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新型蛋白酶体抑制剂YSY-01A对骨关节炎(OA)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软骨细胞,分为对照组(NC)、白细胞介素-1β(IL-1β)组、YSY-01A 6.2μmol/L、12.5μmol/L、25μmol/L组。采用一氧化氮(NO)试剂盒测量细胞中上清NO含量;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PGE_2、IL-6、TNF-α含量;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COX-2和iNOS的蛋白水平。SPF级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YSY-01A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组和阳性药组。采用前交叉韧带横断术建立骨关节炎大鼠模型,观察软骨病理变化,测量OA大鼠血清中COX-2和PGE_2水平及组织中iNOS和NO含量。结果:与IL-1β组比较,YSY-01A 6.2μmol/L、12.5μmol/L、25μmol/L组细胞上清NO、PGE_2、IL-6和TNF-α含量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中COX-2和iNOS蛋白表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YSY-01A中剂量和高剂量组软骨病理变化缓解,血清中COX-2和PGE_2含量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中iNOS和NO含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YSY-01A对骨关节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和软骨基质降解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独活寄生汤结合推拿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疗效及血栓素B2(TXB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变化。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12月-2018年8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108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采用推拿治疗)和观察组(采用独活寄生汤结合推拿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44%(51/54),对照组为81.48%(44/54),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视觉模拟(VAS)评分、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JOA)评分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JOA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TNF-α、IL-1β、白细胞介素-1(IL-1)、TXB2、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SOD水平高于对照组,TNF-α、IL-1β、IL-1、TXB2、CG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胫神经和腓总神经传导速度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结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疗效显著,可减轻患者疼痛程度,降低TXB2、TNF-α、IL-1β水平的表达,改善腰部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益气养阴逐瘀方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RAW 264. 7细胞炎症模型相关细胞因子表达及经典活化(M1)/选择性活化(M2)炎症表型转化的影响。方法:运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不同给药浓度的益气养阴逐瘀方对RAW 264. 7细胞增殖情况的影响;利用LPS诱导RAW 264. 7细胞,构建体外炎症模型,采用格里斯试剂法(Griess)检测细胞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O)的分泌量;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M1/M2型相关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一氧化氮合酶(i NOS),白细胞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精氨酸-1(Arg-1)的表达量;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M1型巨噬细胞标志基因TNF-α,IL-6,IL~(-1)β,i NOS和M2型巨噬细胞标志基因IL~(-1)0,TGF-β,Arg-1 mRNA的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相关蛋白TNF-α,IL-6,IL~(-1)β,i NOS的表达。结果:MTT比色法显示,与空白组比较,益气养阴逐瘀方2. 0 g·L~(-1)及以下时对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Griess法显示,与空白组相比,LPS组NO释放量显著上调(P 0. 01);与LPS组相比,各给药组NO释放量均显著下调(P 0. 01)。ELISA显示,与空白组相比,LPS组M1/M2型巨噬细胞相关炎症因子表达均显著上调(P 0. 01);与LPS组相比,益气养阴逐瘀方各给药组可明显下调M1型巨噬细胞促炎症因子表达(P 0. 01),对M2型巨噬细胞抗炎症因子无影响。Real-time PCR显示,与空白组相比,LPS组M1/M2型巨噬细胞相关mRNA表达显著上调(P 0. 01);与LPS组相比,益气养阴逐瘀方各给药组可明显下调M1型巨噬细胞促炎症因子基因表达(P 0. 05,P 0. 01),对M2型mRNA表达无影响。Western blot显示,与空白组比较,LPS组TNF-α,IL-6,IL~(-1)β,i NOS蛋白的表达显著上调(P 0. 01);与LPS组相比,益气养阴逐瘀方各给药组TNF-α,IL-6,IL~(-1)β,i NOS蛋白的表达均下调,且于2. 0 g·L~(-1)下调最显著(P 0. 01)。结论:益气养阴逐瘀方可以有效抑制LPS诱导的RAW 264. 7细胞炎症。其诱导已经分化的促炎亚型M1型巨噬细胞向抗炎亚型M2型巨噬细胞转化不明显,其抗炎机制可能与通过抑制巨噬细胞向M1亚型方向极化从而发挥免疫调节作用,以减少NO,TNF-α,IL-6等相关炎症因子分泌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双果喉乐汤改善急性咽炎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双果喉乐汤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大鼠建立急性咽炎模型。造模成功后,模型组、对照组灌胃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地塞米松组、双果喉乐汤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灌胃相应剂量的药物,给药7 d。观察各组大鼠病理状态,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 (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前列腺素E2 (PGE2)含量,咽部组织中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ERK1/2)和环氧合酶-2 (COX-2) mRNA表达及ERK1/2、p-ERK1/2和COX-2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咽部组织细胞排序紊乱,黏膜上皮有严重角化,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上皮层增生明显,黏膜内血管扩张及出血,腺体数量增多;血清中TNF-α、IL-1β、IL-6、PGE2含量、咽部组织中ERK1/2 mRNA和COX-2mRNA表达及咽部组织中p-ERK1/2和COX-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地塞米松组、双果喉乐汤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血清中TNF-α、IL-1β、IL-6、PGE2含量、咽部组织中ERK1/2 mRNA和COX-2 m RNA表达及咽部组织中p-ERK1/2和COX-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地塞米松组比较,双果喉乐汤中、低剂量组大鼠血清中TNF-α、IL-1β、IL-6、PGE2含量、咽部组织中ERK1/2 mRNA和COX-2 mRNA表达较高(P0.05);双果喉乐汤低剂量组大鼠咽部组织中p-ERK1/2及COX-2蛋白表达水平较高(P0.05);双果喉乐汤高剂量组大鼠血清中IL-1β、IL-6、PGE2含量及咽部组织中ERK1/2 mRNA表达较高(P0.05),COX-2 m RNA表达较低(P0.05)。与双果喉乐汤低剂量组比较,双果喉乐汤高、中剂量组大鼠血清中TNF-α、IL-1β、IL-6、PGE2含量及咽部组织中ERK1/2 mRNA和COX-2 mRNA表达较低(P0.05);双果喉乐汤高剂量组大鼠咽部组织中p-ERK1/2及COX-2蛋白表达水平较低(P0.05)。结论:双果喉乐汤对氨水诱发的大鼠急性咽炎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可能与调节ERK1/2-COX-2-PGE2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加味芎蝎散含药血清对哮喘小鼠巨噬细胞活力、M1/M2表型、炎症介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8(IL-8)] m RNA水平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和Ⅰ型胶原(CollagenⅠ)蛋白的影响,探讨加味芎蝎散调控巨噬细胞极化,进而探讨其对Th1/Th2免疫平衡、组织重塑的相关机制。方法 建立哮喘小鼠模型并分离提取肺巨噬细胞,同时制备加味芎蝎散含药血清。设立空白组、模型组及加味芎蝎散含药血清高剂量组、低剂量组,根据分组给予相应处理措施。干预24 h后,细胞增殖和毒性法检测细胞活力,免疫荧光法(IF)检测细胞M1标志物iNOS、M2标志物CD206的表达,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炎症因子TNF-α、IL-2、IL-4、IL-8的mRNA水平,免疫印迹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和Ⅰ型胶原(CollagenⅠ)的蛋白变化。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巨噬细胞活力增加,iNOS/CD206比例下调,TNF-α、IL-8水平增高,IL-4减低,MMP9和CollagenⅠ蛋白表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模型组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