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黄芪多糖对哮喘小鼠气道高反应性及气道重塑的影响。方法 通过腹腔注射和雾化吸入卵蛋白(OVA)制备哮喘缓解期小鼠模型。使用黄芪多糖治疗2月后,末次给药后24 h观察小鼠气道反应性、肺泡灌洗液(BALF)中炎性细胞总数和细胞分类以及肺脏病理学变化。结果 黄芪多糖可以降低模型小鼠的气道高反应性,降低BALF中炎性细胞总数及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比例,改善支气管周围炎性细胞浸润、减轻气道壁胶原沉积和黏液分泌,减轻气道重塑。结论 黄芪多糖降低气道高反应性、减轻支气管周围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以及改善气道重塑可能是其治疗哮喘的主要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
《中成药》2016,(2)
目的观察固本防哮饮对幼龄哮喘缓解期小鼠IKK/IκB/NF-κB信号途径的影响。方法采用幼龄BALB/c小鼠,鸡卵蛋白腹腔注射和雾化吸入致敏,并多次雾化吸入激发的方法建立幼龄哮喘缓解期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给药4周,测小鼠气道阻力、HE染色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变化、肺泡灌洗液细胞计数和细胞分类、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IκB激酶β(IKKβ)、NF-κB抑制蛋白α(IκBα)、核因子-κB(NF-κB)p65蛋白表达。结果固本防哮饮可以降低幼龄哮喘缓解期小鼠的气道阻力、降低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总数,降低BALF中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比例(P0.05,P0.01),改善支气管周围炎性细胞浸润,减轻气道重塑,并能增加肺组织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IκBα表达量(P0.01,P0.05),降低肺组织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IKKβ(P0.05,P0.01)、NF-κB p65(P0.01,P0.05)的高表达。结论固本防哮饮降低气道高反应性,减轻支气管炎性细胞浸润以及调节机体IKK/IκB/NF-κB信号通路的功能失调可能是其防止哮喘复发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固本防哮饮对哮喘缓解期小鼠肺组织中转录激活因子和信号转导子1(STAT1)的调控作用。方法:用卵蛋白(OVA)和RSV对BALB/c小鼠反复致敏刺激复制哮喘缓解期小鼠模型(正常组除外),随机分为模型组、预防组、固本防哮饮组和孟鲁司特钠组(每组15只)。观察各组小鼠的一般行为活动和病理学变化特点,用Real-time PCR法测定肺组织STAT1、IL-5 m 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STAT1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小鼠肺组织可见支气管壁水肿、增厚,周围有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预防组、固本防哮饮组及孟鲁司特钠组小鼠肺脏病理改变显著改善,支气管壁充血水肿减轻,管壁和平滑肌厚度减小,且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也显著减少。模型组肺组织中STAT1、IL-5 m RNA及STAT1蛋白显著高表达(P<0.01),预防组、固本防哮饮组及孟鲁司特钠组均能降低其表达,且孟鲁司特钠组降低肺组织STAT1 m RNA及蛋白表达更明显。结论:固本防哮饮可以降低哮喘缓解期小鼠肺组织IL-5、STAT1 m RNA及STAT1蛋白表达,减轻气道炎症,抑制哮喘发作并能预防哮喘的发作。  相似文献   

4.
宾博平  李明忠  殷丽 《新中医》2010,(8):128-130
目的:观察中药防哮饮对哮喘小鼠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IL-4/IFN-γ值以及肺组织病理学的变化,初步探讨该药早期干预治疗对哮喘小鼠Th1/Th2细胞亚群反应的影响及其防治哮喘的作用机理。方法:50只BALB/c健康小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防哮饮小剂量组、防哮饮大剂量组、布地奈德(BUD)组。用卵白蛋白(OVA)致敏激发造模。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IL-4、IFN-γ含量,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学的变化。结果:哮喘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IL-4水平显著升高、IFN-γ含量明显降低,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与哮喘模型组比较,防哮饮大剂量组、防哮饮小剂量组及BUD组均能不同程度地降低哮喘小鼠血清IL-4水平,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防哮饮大剂量组与BUD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与哮喘模型组比较,防哮饮大剂量组及BUD组均能明显上调IFN-γ水平,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防哮饮小剂量组IFN-γ上调不明显(P0.05);防哮饮大剂量组与BUD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哮喘小鼠肺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防哮饮小剂量组、防哮饮大剂量组分别存在不同程度的气道炎症反应;经过BUD处理的小鼠,其肺组织中支气管和微血管周围基本未见炎症细胞浸润,气道炎症基本得到抑制,和正常小鼠肺组织切片基本一致。与哮喘模型组比较,防哮饮小剂量组、防哮饮大剂量组支气管黏膜修复得较完整,其中防哮饮小剂量组气管周围仍有较多炎症细胞、PAS染色示增生的杯状细胞仍较多;防哮饮大剂量组气道及血管周围炎症浸润得到明显抑制,嗜酸性粒细胞(EOS)极少,PAS染色示杯状细胞极少,气道黏液分泌得到明显抑制。结论:中药防哮饮早期干预治疗哮喘具有抑制Th2细胞亚群优势反应,下调IL-4、上调IFN-γ表达水平,纠正Th1/Th2失衡,并能够抑制气道黏液分泌,修复气道黏膜,抑制气道及血管周围以EOS为主的炎症浸润,可能是其抑制哮喘气道炎症的重要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平哮饮对哮喘模型小鼠气道炎症及血清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水平的影响,探讨其抑制哮喘气道炎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哮喘模型组、阳性(地塞米松)对照组和中药治疗组(平哮饮高、中、低剂量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用改良的卵白蛋白多点注射致敏与雾化吸入激发法建立小鼠哮喘模型。空白对照组注射和雾化吸入溶液均为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从激发当天开始给予地塞米松,药物干预组给予4、8、16 g/kg的平哮饮提取物,连续14 d。各组小鼠末次激发24 h后,处死各组小鼠留取标本。镜下观察各组哮喘小鼠肺组织病理形态变化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计数;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小鼠BALF及血清中IL-4、IFN-γ含量。结果与哮喘模型组相比,平哮饮治疗组小鼠BALF及血清中IL-4含量显著降低(P0.01),IFN-γ含量明显升高(P0.05),同时IL-4/IFN-γ值显著降低(P0.05或P0.01),同时能使BALF中白细胞总数以及嗜酸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比率明显降低(P0.05或P0.01),平哮饮各剂量组均可显著升高中性粒细胞比率(P0.05或P0.01)。病理切片染色结果显示平哮饮高、中剂量能够明显减轻肺组织细胞炎性浸润等病理症状。结论平哮饮可通过降低IL-4水平、升高IFN-γ的水平,调节Th1/Th2免疫平衡而改善哮喘模型小鼠气道炎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防哮颗粒对哮喘缓解期模型大鼠气道炎性损伤的防治机制。方法:制作哮喘缓解期模型大鼠,观察防哮颗粒浓缩液灌胃后对模型大鼠支气管和肺脏病理学的影响,并与固本咳喘片、酮替芬阳性对照组比较。结果:防哮颗粒能抑制支气管和肺脏局部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减轻模型大鼠支气管和肺组织的病理改变。结论:防哮颗粒对哮喘缓解期模型大鼠气道炎性损伤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固本防哮饮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36只BALB/c雌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孟鲁司特钠组、固本防哮饮预防组、固本防哮饮高剂量组及固本防哮饮等效剂量组,每组6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卵蛋白致敏、雾化联合呼吸道合胞病毒滴鼻诱导建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小鼠模型。造模后正常组、模型组给予蒸馏水20 ml/kg灌胃,固本防哮饮等效剂量、高剂量组分别给予24、36 g/(kg·d)固本防哮饮灌胃,孟鲁司特钠组给予孟鲁司特钠片2. 6 mg/(kg·d)灌胃,每日1次,共28天。固本防哮饮预防组从致敏第1天给予24 g/(kg·d)的固本防哮饮每日灌胃1次,共83天。比较各组小鼠肺组织病理变化,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肺组织中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受体(TSLPR)、GATA3 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TSLP、TSLPR、GATA3蛋白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TSLP、TSLPR蛋白表达。结果病理学结果显示,正常组小鼠气道上皮平整,支气管管腔光滑,无明显炎性细胞浸润;模型组小鼠气道上皮不完整,肺泡壁增厚,同时气道黏膜层、黏膜下层以及血管周围组织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固本防哮饮各治疗组和孟鲁司特钠组小鼠肺组织病理炎症均较模型组减轻,且各治疗组病理差异不明显。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肺组织TSLP、TSLPR、GATA3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 0. 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小鼠肺组织TSLP、TSLPR、GATA3 mRNA及蛋白表达均不同程度降低(P 0. 05)。各组小鼠血清中TSLP、TSLPR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固本防哮饮可改善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肺组织病理改变,其机制可能是抑制肺组织TSLP、TSLPR、GATA3表达,纠正肺组织Th1/Th2的偏移,从而调控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疏风止咳汤治疗咳嗽性哮喘的作用机制。方法:参照 Huston 方法建立豚鼠哮喘模型,在成功造模的基础上,选择与气道变应性炎症有密切相关并具有抗气道炎症评价意义的多项指标,实验中检测了气道反应性,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总数、嗜酸粒细胞(EOS)绝对值计数、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白介素-4(IL-4)、白介素-5(IL-5)、干扰素-γ(IFN-γ)等的含量变化。结果:(1)疏风止咳汤能够阻断气道炎症的发生、发展过程而降低哮喘豚鼠气道高反应性。(2)疏风止咳汤能够促进 Th_1细胞分泌IFN-γ,抑制 Th_2细胞分泌 IL-4、IL-5等细胞因子,调节 Th_1/Th_2细胞之间的平衡。(3)疏风止咳汤能够降低BALF 中 IL-5水平,抑制 EOS 的分化和增殖及向气道的趋化及浸润;抑制嗜酸粒细胞的激活和减少 ECP 等炎性介质的释放,从而减轻气道变应性炎症。结论:疏风止咳汤治疗咳嗽性哮喘是通过多种途径、多个环节作用于影响疾病的多个靶点,发挥联合协同作用而完成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药方剂小青龙汤对小鼠哮喘模型气道炎症白介素-4(IL-4)及干扰素(IFN-γ)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SPF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哮喘模型组(B组)、小青龙汤治疗组(C组).B,C组采用卵白蛋白(OVA) ip致敏与雾化吸人激发制作哮喘模型,在实验21 ~28 d,A,B组以生理盐水15 mL· kg-1 ig,C组激发前1 hig小青龙汤15 g·kg-1.于OVA激发结束后24 h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计数炎性细胞总数及嗜酸粒细胞(EOS)数目,并测定BALF上清液中IL-4和IFN-γ水平变化.结果:小青龙汤的干预治疗能显著降低小鼠BALF中炎性细胞总数及嗜酸粒细胞数量;BALF上清液中IFN-γ水平明显升高,IL-4水平显著下降.C组与A组、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青龙汤能明显降低哮喘小鼠BALF中炎性细胞数量,影响细胞因子水平变化,从而改善哮喘气道炎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防哮饮早期干预对哮喘气道炎症的防治作用机制. 方法 将50只BALB/c健康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防哮饮小剂量组、防哮饮大剂量组、布地奈德(BUD)组,每组10只,用卵蛋白(OVA)致敏激发造模.防哮饮小剂量组、大剂量组从小鼠第1次致敏当天起分别灌胃给予防哮饮500g/L、2 500g/L,每天1次,每次0.4ml,共26天.正常对照组和哮喘模型组则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BUD组于第23天予BUD溶液(0.5g/L)0.01ml/d,滴鼻3天.最后1次激发后48h处死小鼠,检测小鼠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5(IL-5)、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12(IL-12)的含量,光镜下观察肺部EOS浸润和骨髓EOS百分计数(EOS%).结果 哮喘模型组小鼠肺组织HE染色显示小鼠肺部出现大量的炎症细胞浸润,以EOS和中性粒细胞为主.哮喘模型组骨髓EOS%、血清IL-4/IFN-γ的比值、IL-5/IL-12的比值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防哮饮大剂量组和BUD组均能显著降低骨髓EOS%、明显抑制气道及血管周围炎症浸润、降低哮喘小鼠血清IL-4/IFN-γ和IL-5/IL-12的比值(P<0.05或P<0.0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防哮饮能有效下调哮喘小鼠血清IL-4/IFN-γ和IL-5/IL-12的比值,降低骨髓EOS%,抑制以EOS浸润为主的气道炎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