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谢杰 《安徽医学》2004,25(3):202-204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动脉体瘤的诊治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 5例经手术及病理检查确诊为颈动脉体瘤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特点 ,并对不同临床治疗方法与超声表现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 5例颈动脉体瘤均作出了准确诊断 ,肿块位于颈总动脉分叉处 ,颈总动脉分叉增宽 ,血供丰富是其主要特点。其图像特点与临床治疗方法间有一定的关系。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不仅能对颈动脉体瘤做出明确诊断 ,而且对颈动脉体瘤的术式选择、术前准备、术后疗效观察等都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王锋润  罗琼 《疑难病杂志》2006,5(4):272-274,F0003
目的评价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颈动脉体瘤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有完整临床、影像及病理资料的颈动脉体瘤病例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并利用多种影像表现及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本组20例经超声诊断18例,准确率为90.0%。颈动脉体瘤多数位于颈总动脉分叉处的外鞘内,表现为颈内外动脉之间的实性占位病变,动脉之间距离增大,夹角变大,肿块内血流丰富,呈高速低阻样血流频谱,动脉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PSV)多数为30~40cm/s,阻力指数多数介于0.55~0.77。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准确显示肿块的大小、位置及与血管的关系。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可探测肿块内部的血流情况,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的客观资料。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动脉体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颈动脉体瘤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特征表现.结果:21例颈动脉体瘤诊断正确,其中局限型4例,包裹颈动脉型17例,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准确率95.5%,1例神经鞘瘤误诊为颈动脉体瘤,颈动脉体瘤二维超声表现为颈动脉分叉处的不均匀低回声团块,边界清楚,形态欠规则,部分环绕颈部大动脉,颈内外动脉间的夹角增宽,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瘤体内部有丰富血流信号,以动脉为主,脉冲多普勒频谱呈低速低阻型.结论: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动脉体瘤的诊断上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是诊断颈动脉体瘤的首选影像学方式.  相似文献   

4.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体瘤6例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体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颈动脉体瘤6例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探头沿颈部两侧颈总动脉区向上纵横切扫查.观察肿块内部血流分布情况,分析频谱形态,测量血流峰值速度、阻力指数等参数.结果:超声表现为颈动脉分叉处实质性低回声肿块,边界清楚,边缘较规则.颈内、颈外动脉间距增宽,较大瘤体围绕血管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研究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纳入60例确诊甲状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并以同期60例甲状腺瘤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两组患者进行诊断,分析两组患者的血流丰富程度、动脉收缩峰值速度、阻力指数、诊断率及相关二维超声特征。结果观察组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结果与临床病理的诊断结果符合率为83.3%,观察组血流丰富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阻力指数、动脉收缩峰值速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显著区分甲状腺癌与甲状腺瘤,在甲状腺癌诊断中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患男 ,48岁 ,因颈部包块入院。超声所见 :左侧颈总动脉分叉处见一 5 .6cm× 3 .8cm× 3 .2 cm不均质回声肿块 ,下极与颈总动脉分叉平行 ,上极位于下颌上方 2 .0 cm,病灶包绕颈外动脉 ,其内径明显增宽 ,并见数支粗大血流起始于颈外动脉 ,直接进入病灶内。颈内动脉位于病灶内侧。颈总动脉分叉处较正常增宽 ,约 1.6cm。 CDFI显示 :上述血流呈高速低阻频谱。超声诊断 :左侧颈部实性占位 ,颈动脉体瘤 (血供丰富 )。术中见肿物位于颈总动脉分叉与下颌上方 ,骑跨与分叉上 ,向上方包绕颈外动脉生长 ,使颈内外、动脉夹角增大。病理结果 :颈动脉体瘤…  相似文献   

7.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颈动脉硬化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蕾  潘永寿 《广西医学》2010,32(3):300-30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诊断颈动脉硬化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08例临床诊断颈动脉硬化的患者进行颈部动脉彩超检查,分别对颈动脉血管的内-中膜厚度、斑块大小以及血管内血流动力学进行测量。结果108例患者的颈总动脉内-中膜均有不同程度增厚,检出斑块55例,其中颈动脉狭窄24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早期无创地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诊断颈动脉斑块的临床价值,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7年9月来我院检查并确诊为动脉斑块的2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高频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进行检查,观察颈动脉斑块好发部位、大小、数量及所致的血管狭窄程度。结果通过高频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检查出有颈动脉斑块的患者均经其他影像学检查证实有颈动脉硬化伴斑块形成;经观察颈动脉斑块大多为多发性的,且大小不一,而且好发于颈总动脉主干及膨大分叉处、颈内动脉起始部,其中以颈总动脉膨大分叉处最为多见,易引起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狭窄。结论高频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对诊断颈动脉斑块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且可以提高确诊率,值得在临床上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作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检诊颈动脉体瘤8例,全部病例经血管造影和手术证实,本文描述了该病的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血流特征,提出了超声诊断颈动脉体瘤的标准。作者认为应用彩色多普勒诊断本征在影像学领域有明显优势,是诊断该征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颈动脉体瘤的诊断、手术治疗及其并发症防治经验.方法:对颈动脉体瘤患者1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采用彩色多普勒、CTA或MRA以及DSA明确诊断.均行一期手术切除,无手术死亡、脑卒中发生及肿瘤复发,发生术后神经并发症3例.结论:术前彩色多普勒、CTA、MRA以及DSA等检查可明确颈动脉体瘤诊断.了解颈动脉体瘤的血供来源以行术前瘤体滋养动脉栓塞,了解颅内Willis环的结构是否完整来判断术中是否能临时阻断颈动脉以减少创面出血以及术中脑神经的保护等是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在肝脏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方法:对92例肝占位性病变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测定其血流信号、动静脉频谱、动脉最高流速及阻力指数,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并与临床、CT或病理检查进行对照。结果:肝血管瘤内血流信号检出率极低;原发性肝癌瘤体周边或内部可探及丰富血流信号,一般呈高速高阻动脉频谱;转移性肝癌瘤体外围处有较少的彩色血流信号,血流速较低。结论: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检查可以直接观察病灶周边及内部血流信号,并提供多个血流参数指标,极大地提高了超声对肝脏占位性病变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水平,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加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B超与X线颈动脉造影在颈动脉体瘤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总结33例颈动脉体瘤患者的临床表现、X线颈动脉造影、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表现。结果颈动脉体瘤具有特征性的血管造影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表现;血管造影、B超检查均可见肿瘤血供丰富,颈动脉分叉张开,呈握球状改变;病变的定位、定性诊断准确度高;还可了解颅内血管交通情况。结论术前选择性血管造影、血管超声多普勒等检查可以明确诊断。正确评价willis环状况,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进行合理的Matas训练以及选择适当的术式,对于颈动脉体瘤治疗和减少并发症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颈动脉体瘤的影像学诊断和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动脉体瘤的影像学特征和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术前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手术方法、术后处理及随访情况。结果:1例术前行B超检查,疑为颈动脉体瘤,经双源CT检查证实;3例行CT检查,1例行MRI检查,1例CT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均明确诊断。6例颈动脉体瘤患者中,单纯肿瘤切除者1例,肿瘤及颈外动脉节段切除5例,其中2例行颈总动脉分叉部缝合修补。术后1例出现舌下神经和喉返神经损伤征象及癫痫,1例出现短期的交感神经受损征象(Horner征),余均未出现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6例患者均临床治愈,随访2个月至7年,均无复发。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CT和MRI检查均可提供一定的诊断依据,双源CT和DSA检查是诊断颈动脉体瘤的最佳手段。手术切除是颈动脉体瘤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前认真准备,术中细心操作,术后加强护理,可降低脑缺血损伤和脑神经损伤的概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颈动脉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对CRF患者(非透析组34例、透析组39例及37例对照组)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分别测量颈总动脉(CCA),颈内动脉(ICA)及颈外动脉(ECA)的内径、内膜-中层厚度(IMT)、粥样斑块情况以及颈动脉阻力指数(RI)和搏动指数(PI)。结果 CRF非透析组和CRF透析组患者CCA、ICA及ECA的内径和IMT,以及动脉粥样斑块检出率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0.01),CRF非透析组和CRF透析组患者CCA、ICA及ECA的PI和RI值分别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0.01),而CRF透析组IMT、RI及PI均高于非透析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CRF患者颈总动脉病变情况和颈动脉血流参数,对早期发现和预防CRF患者动脉硬化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多发性大动脉炎颈动脉病变的超声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多发性大动脉炎颈动脉病变的超声表现特点,提高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经临床诊断为多发性大动脉炎的颈动脉超声声像图表现。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患者的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观察并测量颈动脉管腔内径、内膜—中膜(IMT)厚度、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和脉冲多普勒,分析颈动脉血流变化的频谱及彩色多普勒声像图指标;鉴别颈动脉狭窄与闭塞,估测狭窄程度以及评估颈动脉闭塞的范围;并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25例患者中共有50条颈动脉受累,其中39条(78%)颈总动脉受累,4条(8%)颈外动脉受累,7条(14%)颈内动脉受累。在39条受累的颈总动脉中,37条表现为动脉壁IMT弥漫性增厚;2例局限性增厚。1例颈总动脉内膜剥脱伴夹层动脉瘤形成,IMT厚度1.8~5.7mm,管腔都有不同程度的狭窄和闭塞。超声检查血管狭窄或闭塞的诊断符合率与DSA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224,P〉0.05)。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显示颈动脉管壁的特征性变化,并可显示管腔内血流动力学异常,为临床提供重要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多发性大动脉炎颈动脉病变的超声表现特点,提高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经临床诊断为多发性大动脉炎的颈动脉超声声像图表现.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患者的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观察并测量颈动脉管腔内径、内膜-中膜(IMT)厚度、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和脉冲多普勒,分析颈动脉血流变化的频谱及彩色多普勒声像图指标;鉴别颈动脉狭窄与闭塞,估测狭窄程度以及评估颈动脉闭塞的范围;并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25例患者中共有50条颈动脉受累,其中39条(78%)颈总动脉受累,4条(8%)颈外动脉受累,7条(14%)颈内动脉受累.在39条受累的颈总动脉中,37条表现为动脉壁IMT弥漫性增厚;2例局限性增厚.1例颈总动脉内膜剥脱伴夹层动脉瘤形成,IMT厚度1.8~5.7 mm,管腔都有不同程度的狭窄和闭塞.超声检查血管狭窄或闭塞的诊断符合率与DSA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224,P>0.05).结论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显示颈动脉管壁的特征性变化,并可显示管腔内血流动力学异常,为临床提供重要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动脉硬化斑块的诊断价值,脑梗死患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特点.方法对98例经CT、MRI证实为脑梗死患者和112例非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梗死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显著高于非脑梗死组.共121例患者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斑块多发生于脑梗死病灶的同侧,以颈动脉分叉处及颈总动脉多见.脑梗组IMT厚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脑梗组颈总动脉 PSV、EDV均显著低于对照组,RI高于对照组.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有密切相关性.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直观显示颈动脉内膜病变,能敏感检测出粥样硬化斑块的位置、大小、形态和严重程度,对于脑梗死患者是一项重要的辅助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睾丸扭转诊断及指导临床手术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确诊的睾丸扭转的二维及彩色血流特征.结果30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30例行手术治疗,超声检查结果与手术符合.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对睾丸扭转作出准确的诊断,能提示瘤体与颈动脉的关系,对指导临床手术有重要价值,可作为诊断及筛查睾丸扭转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H)在腹股沟疝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诊断腹股沟疝5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术后追踪无一例复发,对各型疝气的声像图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3例腹股沟疝全部经手术病理证实,术前超声对其型及疝囊颈内径估测与术中实测相吻合.结论:高频超声可准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在肢体神经鞘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19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肢体神经鞘瘤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例肢体神经鞘瘤声像图以低回声多见,伴液化者可呈混合性回声,肿瘤边界清,内部回声可欠均匀或不均匀,彩色多普勒显示血流丰富。结论 超声检查对肢体神经鞘瘤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很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