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本地区团体献血现状的分析和研究,为未来如何更好的拓展团体献血,建立固定而有效的团体献血者队伍提供理论基础和解决方向。方法对2014年4月–2015年4月本地区19 346名团体献血者相关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结果团体献血者的献血动机以救助他人(41.7%)比例最高;知识接收途径以献血前单位的宣传(39.8%)为首;团体献血者一次献血300-400 m L比例明显低于街头自愿无偿献血者,而献血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团体献血者中的重复献血者一次献血300–400 m L比例显著高于初次献血者;在输血相关传染病的筛查中,团体献血者的血液具有更高的安全性(P0.05);同时加强献血前注意事项的告知(32.8%)是目前团体献血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结论团体献血者具有独特的结构特征,要建立个性化的招募宣传策略,发挥团体献血优势,稳固和壮大团体献血队伍,完善团体献血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无偿献血者血红蛋白(Hb)含量与献血后献血不良反应有无关联,更好地指导献血者选择适宜的献血量。方法测定献血者献血前及献血后(24-72)h内静脉血Hb含量,对献血者进行电话回访,并分析献血不良反应与Hb含量的关系。结果不同Hb含量分组之间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有差异性(χ2=40.575,P0.05),Hb130 g/L的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Hb≥130 g/L的献血者(χ2=38.676 P0.05);女性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男性(P0.05);献血前后Hb含量变化有统计学差异(t=8.817,P0.05),差异性与献血量有关联性(r=0.391,P0.05),与体重无关联性(r=0.087,P0.05)。结论对于Hb含量在标准要求临界的献血者,献血量应以200 m L或300 m L为主;建议必要时提高我国献血者Hb含量标准。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献血者的基本情况及流失原因为制定招募计划,稳定献血人群提供依据。方法从末次献血日期为2015年1月1日-12月31日的献血者中按照随机数字表抽取485名,按照献血次数分为初次献血组263人,再次献血组216人,发放调查问卷调查相关资料。结果献血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和收入对其献血行为均具有影响(P0.05)。初次献血者和再次献血者对献血前相关讯息的知晓程度比较,7项中有6项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次献血者与初次献血者不同程度焦虑状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献血者应多种因素影响而流失,仅需对应调整招募计划,稳定固定献血者队伍,促进无偿献血工作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制定和调整无偿献血宣传、招募策略,对初次献血者与重复献血者的献血情况进行调查。方法统计在本站参加无偿献血的初次献血44 769人次,重复献血38 462人次的单次献血量、采血不足量比例、血液检测感染性指标并作比较。结果重复献血者与初次献血者的单次捐献400 m L比例、血液检测感染性指标合格率(除ALT外)、采血不足量比例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发展更多的初次献血者成为重复献血者是安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招募策略。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献血行为的特点,为制定有针对性的招募和保留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样本含量估算以献血者实际参与调查率60%,容许误差3%计算不少于1 066人(次)的横断面调查。使用自行设计、匿名、献血者自我报告的调查问卷收集数据,进行5项指标25项子指标的多维度调查。按自愿初次、应急招募初次、自愿重复、应急招募重复献单采血小板4种献血方式细分献血者市场,建立数据文件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种单采血小板献血方式的献血者以下调查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实际献单采血小板的量2治疗量:A 235(76.8%)、B 262(73.8%)、C 668(89.1%)、D 141(86.5%),1治疗量:A 71(23.2%)、B 92(26.2%)、C 80(10.9%)、D 22(13.5%),P0.05;献血后自己和家人有免费用血保障A 218(71.2%)、B 277(78.0%)、C 529(70.5%)、D 140(85.9%),P0.05;血站工作人员宣传动员招募A 290(94.8%)、B 298(83.9%)、C 691(92.1%)、D 145(89.0%),P0.05;担心损害身心健康或感染疾病A 36(11.8%)、B 75(21.1%)、C 54(7.2%)、D 15(15.3%),P0.05;"无偿献血"实质是"无偿献血有偿用血"A 26(8.5%)、B 44(12.4%)、C 46(6.1%)、D 29(17.8%),P0.05;工作忙没有时间献血A 143(46.7)、B 210(59.2%)、C 314(41.9%)、D 92(56.4%),P0.05;单采血小板献血知识掌握水平■、■、■、■。结论单采血小板不同献血方式献血者的献血动机不同,影响献血行为的因素各异,应依据献血者市场细分特征制定有针对性的招募和保留策略。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有不愉快献血感受的无偿献血者再次献血情况,为采供血机构持续改进服务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2014年1-6月有不愉快献血感受的无偿献血者进行话回访,收集献血者的意见和建议,并对其再次献血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在调查回复的34 635名无偿献血者中,有242名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有不愉快献血感受(0.70%),其原因主要有10项,其中因献血量(200-400 m L)没有尊重献血者的意愿和工作人员没有快速处理献血反应两种情况引起献血者产生不愉快感受后,其再次献血率均为0。有不愉快献血感受的初次献血者再次献血率(11.39%)低于重复献血者再次献血率(51.53%),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供血机构对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产生的不愉快感受要认真分析,积极改进服务不足,努力满足顾客合理需求,以此提高重复献血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献血量的献血者献血后相关生理指标变化及献血者体内储备池的释放与恢复时间。方法随机选择不同年龄段的自愿无偿献血者63名,分为200和400 m L献血组,于献血前、献血后即刻、献血后1 h、献血后1 d、献血后1周分别采集其血样做血常规检测。结果 63名献血者献血前后各点的血常规数值均在正常范围内;献血前和献血后即刻、献血后即刻和献血后1 h、献血后即刻和献血后1 d以及献血后即刻和献血后1周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值的变化明显(P0.05);200和400 m L组的献血者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值在献血后1 h可恢复到93%献血前水平。结论由于机体血细胞储备池的释放,献血者献血后血细胞数量迅速上升,并在献血后1 h达到高峰,在献血后1周自身血液明显得到补充,故捐献400或200 m L全血对献血者外周血细胞数量的影响无明显差别,献血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首次单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的影响。方法选取广州市番禺区中心血站2014年8月~2015年6月100例首次单采血小板献血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持续献血、全血及血小板间隔献血、不再献血小板、成为志愿者、成功招募献血者等情况。结果实验组持续献单采血小板人数、成为志愿工作者人数、成功招募献血者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全血及血小板间隔献血人数、不再献血小板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不仅使首次单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还促进其成为固定献血者,积极参与无偿献血宣传和招募工作,是一种健康、便捷、高效的护理模式,为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的招募、召回与保留模式提供了有效依据,具备创新性、科学性、客观性,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分析韶关市无偿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的不愉快献血经历及其产生原因,为提高献血服务管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电话回访2014年1月~2016年12月15000名献血者,统计不愉快献血率、再次献血率及不愉快献血原因;选取2017年1~3月站内献血点献血者和市区固定献血屋1500名献血者为实验组,街头流动采血1500名献血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献血者的不愉快献血率。结果 2014年1月~2016年12月韶关市无偿献血再次献血率为67%。电话回访15000名无偿献血者,有不愉快献血者213名,再次献血率为0.47%;发生不愉快献血的原因主要有:献血反应(49.3%)、服务态度(27.7%)、环境条件(9.9%)、护理水平(13.1%);女性不愉快献血率高于男性(P 0.05),年龄越高不愉快献血率越高(P 0.05),学历层次越高不愉快献血率越低(P 0.05),互助献血不愉快献血率明显高于个人无偿献血及团体无偿献血(P 0.01),军人不愉快献血率最低(0%),农民不愉快献血率最高(2.02%)。同时对2017年1~3月的无偿献血者进行实验研究,发现针对性辅导对于降低不愉快献血率有帮助。结论针对不同人群进行不同的招募宣传,可以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提高工作人员服务水平,从而降低不愉快献血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本地区无偿献血中个体献血者与团体献血者感染及人群分布特征,为血源招募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对2015年66 407人次无偿献血人群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个体献血者占92.88%,团体献血者占7.12%;个体献血者与团体献血者比较,ALT不合格率、女性献血者比例有统计学差异(P0.05);团体献血者平均年龄低于个体献血者6.91岁。结论本地区团体献血者具有年龄低、学历高、女性参与率高、ALT不合格率低等特征,是固定献血者队伍建设的重要力量,应把团体献血作为献血招募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从临床患者亲友中招募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的情况,探索新形势下单采献血者的招募模式。方法选取1 025例成功招募数据,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0从献血次数、年龄、性别、是否成功采集等方面来分析该群体献血者的人群特征。结果临床患者亲友招募中,男性的单采献血成功率(75.29%,588/781)要高于女性(68.44%,167/244),首次献血者的单采血小板成功率(69.67%,487/699)低于多次献血者(82.21%,268/326),年龄对于该群体献血者是否成功捐献血小板无影响。该群体献血初筛不合格原因中前3位的是:WBC(4.17%,43/1 025),ALT(3.84%,39/1 025),乳糜血(3.04%,31/1 025),再次献血率达7.8%(59/755)。结论从临床患者亲友中招募,可以成为招募首次单采献血者的路径之一,以作为无偿献血模式的补充。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优化宣传和招募对本市全血采集工作的影响,为制定科学的全血宣传和招募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加大献血宣传投入,大力宣传献血知识,营造良好献血氛围;组建高素质无偿献血招募队伍,提升招募能力;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发挥志愿者作用;加强重复献血者和固定献血者保留。结果全血采集从2013年的158 895人次、281 186 U,增加到2015年的174 748人次、305 505 U;传染性指标检测不合格率从2013年的5.69%下降到2015年的3.36%,不同年份传染性指标检测不合格率统计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宣传和招募工作,对成都市全血采集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献血者献血过程的感受及其影响因素,为采供血机构提供优质的献(采)血服务提供依据。方法以自行编制的无偿献血调查问卷为研究工具,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8年12月1日~23日周末,由课题组成员和招募到的调查员对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下辖的6个街头采血点的献血者做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献血者的基本情况,采用卡方检验分析献血者对于献血过程感受的差异,采用二元回归分析探索献血感受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发放405份问卷,回收问卷有效率100%(405/405),有效问卷中1次献血者(卷)占46.67%(189/405),2~3次献血者占27.65%(112/405),≥4次献血者25.68%(104/405)。3类献血者对于采血针头恐惧感的比例分别为53.59%(97/181)、23.7%(43/181)、22.65%(41/181),对于血液流出的害怕感分别为55.48%(81/146)、22.60%(33/146)、21.92%(32/146),对于采血过程的疼痛感52.69%(88/167)、28.14%(47/167)、19.16%(32/167),(P0.05);对于血液检测不合格的焦虑感、不能享受良好服务感相似(P0.05);3类人群在献血经历方面有差异(P0.05)。献血经历的二元回归分析:性别(P=0.043)是其影响因素。结论南京市街头的多数献血者在献(采)血过程存在害怕恐惧心理;提醒采供血机构提供优质的采(献)血服务和人性化护理干预,以及加强公民献血认知宣教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成都地区不同时段,不同地域,不同人群,结合不同招募手段在固定献血点全血的采集情况。方法成都地区2014~2018年街头固定献血点全血采集数据,按照工作日和周末及法定节假日,主城区和郊县,初次和重复献血人次,本地户籍和非本地户籍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工作日以固定献血点现场招募全血献血者,周末及法定节假日以现场招募结合"电脑—网络—手机"信息互动模式招募全血献血者。结果成都地区街头固定献血点共计36个,其中郊县22个,市区14个。各年份工作日采血车出车总次数多于周末及法定节假日,但日均采集量低于周末及法定节假日(P<0.05)。各年1、7、8、12月份周末及法定节假日采集总量较高,2、5、11月份采集总量较低,3、4、6、9、10月份采集总量居中(P<0.05)。主城区周末及法定节假日采血车出车总次数多于郊县,但日均采集量低于郊县。2014~2018年郊县街头固定献血点总采集量呈逐年上升趋势(P<0.05),主城区初次献血者比率(59.62%)明显高于郊县(43.45%)(P<0.05),非本地户籍献血者主城区比率(53.39%)明显高于郊县(20.39%)(P<0.05)。周末及法定节假日招募短信发放条数及接到招募短信后响应的献血者人次呈逐年上升趋势(P<0.05)。结论成都地区郊县街头固定献血点在周末及法定节假日结合"电脑—网络—手机"信息互动模式招募策略,全血采集工作效果最佳,可为血站管理人员在不同时期统筹安排采血工作,制定合理的采血计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主动召回的全血献血者的人口学特征进行分析,为本地区制定高效的招募策略,解决季节性、结构性和紧急性供血紧张问题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分析2019年1月~2020年6月通过主动召回并成功献血的21 934名全血献血者在年龄、性别、户籍、职业、血型、文化程度、献血次数、献血地点和召回方式的特征规律,探讨建立本地区的招募策略。结果主动召回的献血者的年龄在"36~45岁"的占39.79%,男性占69.61%,外地户籍占70.49%,学历为初中至高中的献血者合计占62.96%,职业为普通员工的占36.57%,献血量400 mL的占56.87%,O型血的比例达42.18%,献血2~5次的献血者合计占70.27%,松山湖片区献血者人数最多(23.46%),水乡片区最少(3.26%),通过短信召回的献血者占76.42%。结论在制定本地区招募策略时,首选36~45岁,献血2~5次,曾献血400 mL,初中、中专或高中学历的外地户籍男性普通员工,重点招募区域为松山湖片区、主城区、滨海片区和东南临深片区,并根据不同的招募规模和紧急程度选择不同的召回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浙江省低危固定成分献血者队伍建设策略进行系统性评价。方法建立固定成分献血者队伍建设策略,包括成分献血者精准招募、献血环境改善、献血流程优化、成分献血服务规范提升、成分全过程整体护理、个性化机采方案制定、成分献血全过程宣教、关爱激励机制建立等措施,对2012-2015年固定成分献血者人数、人次、年献血频次(年献血频次=人次/人数)和血液检测结果使用SPSS 19.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固定成分献血者人数由2012年1 278人增加至2015年1 922人,构成比由16.0%上升至29.7%(P0.001),固定献血人次由7112人次增加至14440人次,构成比从48.2%上升至72.8%(P0.001);成分献血者年均献血次数由2.22次/年上升至3.06次/年,固定献血者由6.46次/年上升至7.51次/年;2012-2015年固定、重复和初次献血者的血液检测阳性率分别为0.234%、0.672%和1.48%(P0.001)。结论固定成分献血者队伍建设策略是成分献血长效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机采血小板稳定、充足、安全供应的基石。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本地区献血适龄人群对无偿献血相关问题的认知程度及献血参与态度,为有针对性地干预其献血行为,制定招募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以保护动机理论为基础,编制调查问卷,选取苏南,苏北及苏中6个代表城市开展问卷调查,利用SPSS17.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本次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473份,其中献血者196人(41.4%),未献血者277人(58.6%)。江苏地区居民对于无偿献血的了解以街头献血屋、献血车的宣传为主;"享受免费用血政策"和"告知血液检测结果"是较多人感兴趣的献血激励措施;非献血组和献血组中对于终身免费用血条件的知晓率分别为17.9%和44.3%,对于2次献血间隔时间的知晓率分别为33.3%和7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近40%的人认为临床用血收费偏高,而有近30%的人建议200 m L血液用于临床治疗的收费在200-400元,与现行临床用血收费一致;学生群体的献血意愿高于非学生群体。结论公众缺乏对采供血管理现状的认识,献血者对自身健康的关注程度高于用血返还政策。现阶段一方面要有针对性地加强血液成本、用血激励等知识的宣传,另一方面要强化对学生群体的招募。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献血者参加无偿献血的原因,比较献血者影响圈和关注圈的献血行为对其参加无偿献血的影响,为无偿献血的招募、宣传工作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北京市城区的1 585名献血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86.1%的献血者是通过身边的献血者了解无偿献血,其中11.2%的献血者能够参与无偿献血的主要原因是"身边有人参加了无偿献血"。献血者影响圈内朋友参加献血的最多,同时朋友献血对献血者参加献血影响也最大。献血者对影响圈献血行为的知晓情况与献血行为能够影响献血者参加献血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51.4%的献血者认为明星献血对献血宣传有一定效果,但明星献血对献血者参加献血影响最小。结论影响圈比关注圈对献血者的献血行为影响更大。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影响圈和关注圈的作用,提高招募、宣传的效果,不断扩大无偿献血队伍。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本地区献血者流失的原因,为制定针对该人群的招募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在血液信息管理系统中,使用血液信息管理系统软件,排除了被调查对象传染病检测不合格因素,筛选出在最近3年内没有再次参加献血的献血者进行了电话调查。结果共调查了2 495人,成功调查1 756人,交通与时间不方便占35.54%(624/1 756),身体不适占22.84%(401/1 756),忘记献血占18.91%(332/1 756)分别列前3位。表示愿意再次献血的有57.7%。有再次献血意愿的人群中,18-30岁和31-40年龄组有再次献血意愿的占68.8%和67%,医务人员、军人、职员表示愿意再次献血的分别占74.5%、75%和69.9%,大学以上和大专学历的有献血意愿的分别占80.9%和68.7%。结论采供血机构对流失献血者的再招募,招募的重点应放在40岁年龄段下的献血者,学历越高,再次被招募的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南宁地区无偿献血者丙型肝炎病毒(HCV)筛查阳性反应人群分布情况。方法收集南宁地区2015-2017年采集的389 518份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用两种试剂进行检测,ELISA检测合格标本进行核酸检测(NAT),对无偿献血者性别、献血形式、年龄、民族、教育程度和职业与HCV筛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389 518份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中,HCV筛查阳性631份,阳性率为0.16%,其中ELISA阳性630份,NAT阳性1份。无偿献血者HCV阳性率与年龄、民族因素无关(P0.05);女性献血者HCV阳性率显著低于男性(P0.01),机采血小板成分血献血者HCV阳性率显著低于全血献血者(P0.01);学历越高,HCV阳性率越低(P0.01);医务人员是献血者已知职业中HCV阳性率最低的献血人群(P0.05)。结论提高女性、高学历、医务人员和既往合格献血人群献血比例,献血前进行HCV快速筛查,加强潜在和固定献血者的健康教育等措施可以降低经输血传播HCV的风险,有利于血液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