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孟繁东  鞠躬 《医学争鸣》2000,21(7):S192
目的 阐明大鼠双侧肾上腺切除理体前叶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免疫阳性神经纤维表达的量与术后时间点的关系,即轴芽的时间过程。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ABC法。结果 大鼠双侧肾上腺切除术后第4日垂体前叶GAP-43阳性表达显著增多,第2周有所下降,至第4周基本降至正常水平。结论大鼠在双侧肾上腺切除后,垂体前叶出现肽能神经纤维发芽,并围绕在腺细胞周围,该发芽过程于出现肽能神经纤维发芽,并围绕在腺细胞周  相似文献   

2.
大鼠垂体前叶GAP-43样阳性神经纤维与腺细胞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孟繁东  鞠躬 《医学争鸣》2004,25(10):887-889
目的:在大鼠双侧肾上腺切除后,探讨垂体前叶内大量芽生的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样阳性(LI)神经纤维与各腺细胞之间的关系. 方法:将成年雄性SD大鼠15只随机分为5组(n=3),手术切除大鼠双侧肾上腺,1 wk后取垂体前叶标本分别进行抗GAP-43与抗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促甲状腺激素(TSH)、黄体生成素(LH)、催乳素(PRL)、生长激素(GH)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双标染色,观察GAP-43-LI神经纤维与各腺细胞之间的关系. 结果:大鼠双侧肾上腺切除后,垂体前叶内GAP-43-LI神经纤维表达数量显著增加,提示垂体前叶内神经纤维正在进行活跃的芽生及突触改建,并与含ACTH、PRL、GH的细胞密切相关. 结论:垂体前叶内芽生的神经纤维与腺细胞密切相关,可能具有一定的特异性,为哺乳动物垂体前叶神经-体液双重调节假说提供了又一论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在大鼠垂体前叶中是否有白细胞介素-2(IL-2)表达,并明确其组织定位,以及卵巢切除(OVX)对其表达的影响. 方法: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NOR)、卵巢切除组(OVX)、卵巢切除 雌二醇组(OVX E)、卵巢切除 油剂组(OVX O)和假手术组(SO),取垂体前叶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并以图像分析方法分析垂体前叶细胞中IL-2免疫阳性物质含量的变化. 结果:IL-2免疫反应阳性物质仅分布于前叶,在中叶和后叶则未见.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OVX组和OVX O组IL-2免疫阳性物质含量明显增多;而OVX E组IL-2免疫阳性物质含量无明显变化. 结论:我们首次报道IL-2在大鼠垂体的组织定位,机体雌激素水平下降可明显上调其表达.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成年Wister大鼠在坐骨神经切断后GAP-43于相应脊髓节段前角运动神经元内的表达变化.方法 选取健康成年雄性Wister大鼠60只,随机分为坐骨神经切断组和对照组,分别于术后1、2、4、8、12、16周处死后取其L4~L6脊髓,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GAP-43在相应脊髓节段中的表达变化,并利用影像分析系统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对照组中GAP-43表达呈阴性,随着时间的变化无明显改变.坐骨神经切断组与对照组在不同时相中的变化:1周时对照组中胞体内GAP-43有明显表达,2周达到高峰,4~8周时呈下调趋势,9~16周时GAP-43在神经元中仍有表达.结论 坐骨神经切断可导致成年大鼠相应脊髓阶段中前角运动神经元GAP-43表达明显增加,表明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元的再生能力增强,但并不能长时间持续.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7日龄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 HIBD)后海马神经组织生长相关蛋白(growth-associated protein,GAP-43)及其mRNA的表达变化.方法 按Rice法制备SD大鼠HIBD模型,并以正常新生大鼠为对照.以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法检测不同时相点海马组织GAP-43及其mRNA的表达.结果 新生大鼠HIBD后海马GAP-43及其mRNA表达较同日龄正常大鼠明显增高,表达高峰分别在损伤后第2周和第3周.结论 新生大鼠HIBD后海马GAP-43及其mRNA表达增高,可能与海马损伤后修复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测白细胞介素-6 (IL-6)是否与垂体前叶中的神经纤维的营 养效应有关.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技术对去肾上腺大鼠垂 体中的IL-6表达 进行形态观察,并试用两种微量PCR方法对同一组织中的IL-6进行蛋白水平和mRNA水平的定 量检测. 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分析,阳性物质主要存在于垂体前叶滤泡星 形(FS)细胞中,但 其含量变化却不甚清晰. PCR定量分析,IL-6在上述两个水平上的表达均有增加,且基因激 活时间上于术后24 h. 结论 IL-6变化与ACTH无关,可能参与下丘脑-垂 体-肾上腺(H PA)轴以外的垂体前叶功能调节的其他路径,譬如通过神经支配而发挥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孕鼠和大鼠性周期不同阶段以及大鼠体内雌激素水平变化对垂体前叶 (Anterior pituitary,AP)内IL- 8样免疫阳性物质表达的影响 .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 ABC法 .结果  IL- 8样免疫阳性物质在雌性大鼠性周期不同阶段有所差异 ,在动情期 ,垂体边缘 IL - 8样强染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 ;妊娠 2 0 d大鼠的垂体前叶中央部分阳性细胞染色强度明显增加 .双侧卵巢摘除大鼠和正常雌性大鼠皮下注射 2 5μg· (kg·d) - 1苯甲酸雌二醇 2 wk后 ,也能观察到相同结果 .结论 大鼠体内雌激素水平能影响垂体前叶内 IL- 8样免疫阳性物质的含量 .  相似文献   

8.
生长相关蛋白免疫反应神经纤维在大鼠垂体前叶的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繁东  鞠躬 《医学争鸣》1997,18(6):504-506
目的:生长相关蛋白(GAP-43)是神经生长再生的一种标志蛋白,研究大鼠垂体前叶GAP-43的阳性分布为进一步研究垂体前叶内神经可塑性创造条件。方法:免疫组织化学ABC染色法,结果:在大鼠垂体前叶有一定数量的GAP-43阳性神经纤维,其分布为周边较中央多,两侧较内侧部多。结论:垂体前叶内有GAP-43阳性神经纤维,表明其具有再生发芽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托吡酯对戊四氮点燃大鼠海马结构内生长相关蛋白(GAP)-43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I组大鼠胃内注入生理盐水(10 mL/kg)后1 h腹腔注射10 g/L 戊四氮(35 mg/kg);Ⅱ组和Ⅲ组大鼠腹腔注射戊四氮(剂量同I组)前1 h分别按100 mg/kg和40 mg/kg胃内注入10 g/L 托吡酯生理盐水溶液;Ⅳ组大鼠按10 mL/kg和3.5 mL/kg分别胃内注入和腹腔注射生理盐水,间隔1 h.各组选取2个研究时间点,第1个时间点为I组大鼠疒间性发作达到Ⅲ级,第2个时间点为Ⅰ组大鼠疒间性发作达到Ⅴ级,每个时间点各组大鼠为5只.应用RT-PCR半定量检测不同时间点各组大鼠齿状回、海马CA3区及CA1区GAP-43 mRNA的表达.结果:2周和4周时I 组大鼠疒间性发作分别达到Ⅲ级和V级.GAP-43 mRNA RT-PCR 产物经溴乙啶显色后显示出256 bp和385 bp 2个预期的条带.在同一时间点,Ⅰ组、Ⅱ组和Ⅲ组大鼠齿状回及CA3区的GAP-43 mRNA表达强于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在CA1区GAP-43 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和Ⅲ组大鼠齿状回和CA3区的GAP-43 mRNA表达水平较Ⅰ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Ⅱ组和Ⅲ组大鼠之间GAP-43 mRNA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2周时相比,4周时Ⅰ组大鼠GAP-43 mRNA表达水平进一步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戊四氮点燃大鼠海马GAP-43 mRNA表达增强,表明突触重建参与了癫(癎)发生的病理过程;托吡酯可抑制GAP-43的表达,可能是托吡酯抗癫(癎)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动态观察神经细胞黏附分子(NCAM)及颗粒细胞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在外伤性癫痫(PTE)大鼠海马的表达,探讨有关发病机制。方法:立体定向注射1000nmolFeCl2:于大鼠右侧运动皮层致痫,在不同时间点行为学视频、脑电图监测,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2、3、4周大鼠海马内NCAM及GAP-43的表达。结果:所有大鼠在注射FeCl2后不久记录到癫痫样放电,致痫后1周即可见海马神经元NCAM大量表达,15天达高峰,20天后减少,持续30天;GAP-43表达在5~7天达高峰,2周后明显减少。结论:FeCl2皮层注射可以制成PTE动物模型。与NCAM及GAP-43表达相关的神经元及胶质细胞的动态变化在PTE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NCAM表达增加而GAP-43表达减少可能为FeCl2致痫的共同途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内源性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对脊髓前角内生长相关蛋白GAP-43表达的调节。方法大鼠坐骨神经压榨损伤后,腹腔注射BDNF抗体中和内源性BDNF,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动物存活7d或14d,用Western blot与RT-PCR观察GAP-43在脊髓腰骶膨大部前角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注射BDNF抗体后坐骨神经损伤侧脊髓前角内GAP-43蛋白与其mRNA的表达明显下降,上述改变在统计学上均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内源性BDNF可能参与脊髓前角内GAP-43表达的调节。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电针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 取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他各组采用钳夹法复制坐骨神经损伤模型,2 d后对电针组大鼠“足三里”和“环跳”进行电针治疗,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并分别在7 d和14 d对大鼠坐骨神经功能进行评价,治疗结束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坐骨神经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rve growth factor,BDNF)、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和生长相关蛋白-43(growth associated protein-43,GAP-43)进行检测,同时在光镜下观察坐骨神经的病理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ciatic nerve function index,SFI)明显增加,最大诱发电位和神经传导速度(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NCV)明显加快,潜伏期明显缩短。病理检查显示电针组神经纤维排列相对整齐,空泡样变性减少,可见到施万细胞的增殖。坐骨神经中BDNF、NGF和GAP-43表达明显上调。结论 电针治疗能促进大鼠坐骨神经损伤修复,可能与其上调BDNF、NGF和GAP-43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实验性糖尿病大鼠在坐骨神经挤压伤后神经生长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探讨神经元分子微环境变化对神经再生修复的重要意义。方法制作实验性糖尿病大鼠模型,在此基础上制作双侧坐骨神经挤压伤模型。观察神经挤压损伤后7、14、21和28d大鼠背根神经节TUNEL标记阳性细胞百分比变化;利用免疫组化和蛋白印迹技术(Western-blot),观察神经生长相关蛋白(GAP-43)和神经生长因子受体(trkA)表达水平变化。结果实验性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所有时程背根神经节细胞均有较多的TUNEL标记细胞,但以14~21d显著;各时程背根神经节细胞GAP-43和trkA蛋白均有一定水平的表达,但其表达水平低于非糖尿病组。结论实验性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背根神经节存在凋亡应激,其神经再生相关基因表达体系不完整,对神经损伤的再生修复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14.
采用PAP免疫组化和AChE染色技术对25只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不同时期的近段和远段神经的生长相关蛋白(GAP-43)表达和再生情况作了观察。结果显示:(1)坐骨神经切断损伤后产生免疫反应阳性,近段神经以7d组染色最强,远段神经以14d组最强;(2)神经切断处和近切口处的远段神经AChE染色有逐渐增强趋势,单位面积阳性纤维数从7d后逐渐增加。根据结果,本文对GAP-43的表达规律和AChE染色的应用及其意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To study the time-course of the regeneration of GAP-43^+ nerve, and the effects of NGF and TrkA on this process. Methods: Adult Wistar rats underwent splenectomy and splenic autotransplantation, or sham-operation. On day 7, 14, 30, 60, 90, 120, and 180 after surgery, the density of GAP-43^+ nerve fibers in spleen tissues were measured with the immunohistochemistry followed by computer image analysis. The expressions of GAP-43, NGF and TrkA were determined with in situ hybrdization, and their mRNA levels were detected with RT-PCR and image analysis qualification. Results: (1) The GAP-43^+ nerve fibers began their regeneration on 30 d after operation and extended from greater omentum into splenic autotransplants. Density of the nerve fibers gradually became greater and almost normal 180 d after operation. (2) In splenic autografts, the mRNA expression of GAP-43, NGF and TrkA appeared on day 30 after the operation, gradually reached the peak on day 90. Conclusion: The renascent GAP-43^+ nerve fibers may come from the greater omentum packaging the splenic autografts and NGF and TrkA can promote the nerval regeneration in the autotransplant spleen tissues.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一个能促进大鼠原位肝移植后,移植肝自主神经再生的动物模型。方法180只SD大鼠分成普通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组(Ⅰ组)、改良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组(Ⅱ组)、改良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局部注射睫状神经营养因子组(Ⅲ组)以及正常成年对照组(C组):Ⅱ组在常规肝移植手术(Ⅰ组)的基础上,术中显微缝合右迷走神经的肝支,缝合肝十二指肠韧带,尽量减少剥离肝门部的结缔组织;Ⅲ组在Ⅱ组基础上,在迷走神经吻合口附近及肝门部结缔组织中注射1μg/ml的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共50μl。分别在术后3d、1周、2周、3周、4周、8周时间取大鼠肝组织、肝门部组织以及迷走神经肝支所在的韧带组织,分别采用生长相关蛋白(growth-associatedprotein-43,GAP-43)、NF200抗体进行免疫荧光整块组织染色,在体视学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照相,并用Tiger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图像分析,最后采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3d,Ⅱ组、Ⅲ组大鼠迷走神经肝支吻合VI可见大量GAP-43阳牲着色的再生神经纤维通过;术后7d,肝门部组织中可见GAP-43阳性着色的呈网状的再生神经纤维,顺胆总管方向排列;术后2~4周,肝组织中可见GAP-43、NF200阳性着色的神经纤维,8周时GAP-43染色转为阴性;Tiger图像分析系统统计2周、4周时1cm×1cm×0.1cm单位体积内再生神经纤维的长度,结果显示Ⅱ组、Ⅲ组显著高于Ⅰ组(P〈0.01),Ⅲ组和Ⅱ组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的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手术,能促进移植肝自主神经再生。  相似文献   

17.
经皮电刺激促进坐骨神经损伤大鼠脊髓GAP—43mRNA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经皮电刺激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的脊髓中神经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Wistar大鼠制成坐骨神经损伤模型,经皮电刺激治疗后,用原位杂交技术观察坐骨神经相应脊髓节段GAP-43mRNA的表达。结果:电刺激组第1d阳性细胞数增多,7d达高峰,14d后明显减少,28天后基本未见阳性细胞存在;模型组第1d至第7d持续阳性细胞数增多,14d略减少,28d后仍可见阳性细胞存在。结论:电刺激能缩短GAP-43mRNA表达时间,有利于突触重建。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观察应用环孢素对大鼠坐骨神经切断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GAP-43mRNA的表达,研究环孢素对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影响。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环孢素干预,在3、7、14、21、28天,5个不同的时相点各从实验组和对照组中随机抽取6只大鼠,取下脊髓T12-L1节段,脊髓前角GAP-43mRNA的表达用荧光定量RT-PCR检测。结果:对照组GAP-43mRNA第3日呈低表达,第7天表达量增加,第14天表达量达到高峰,第21天表达量下降,第28天表达量接近第3天水平。实验组第3、7和14天表达量与对照组相似,第21和28天表达量较对照组有所提高,经统计学处理,第3、7和14天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第21天和28天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环孢素对坐骨神经损伤后脊髓运动神经元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延缓神经元的退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