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湖北麦冬及其近缘药用植物的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方法 对不同栽培措施处理的湖北麦冬、湖北麦冬组培苗、山麦冬、恩施麦冬、杭麦冬和川麦冬的22种材料进行随机扩增引物DNA(RAPD)法分析,用SPSS软件中的Jaccd和Dice两种方法对扩增片断的相关性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从S系列10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0个扩增条带清晰、稳定、重现性好和多态性明显的引物,10个引物共扩增出75个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58个,占总扩增条带的77.3%。湖北麦冬不同栽培条件和组织培养植株的相关系数均接近1。湖北麦冬与山麦冬的相关系数在0.74~0.88之间。麦冬(杭麦冬和川麦冬)与湖北麦冬和与山麦冬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1~0.66和0.48~0.69。杭麦冬与川麦冬的相关系数为0.74,介于湖北麦冬与山麦冬之间。不同的山麦冬样品相关系数均>0.8。结论 22种麦冬类药用植物之间的亲缘关系与形态分类结果基本一致,组织培养和栽培措施对遗传关系影响不大。但产于不同地区的川、杭、恩施麦冬具有一定的遗传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湖北地产麦冬、湖北麦冬与短葶山麦冬蛋白的十二烷基硫酸钠一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为三种麦冬的分类和品质鉴别研究提供新的方法和依据。方法:用SDS—PAGE技术对湖北地产麦冬、湖北麦冬与短葶山麦冬的块根进行分析比较,用BIO一1D凝胶成像分析仪对电泳结果进行了摄影分析,测定了各品种水溶性蛋白的相对分子量,聚类分析图则显示了几种麦冬亲缘关系的远近。结果:湖北地产麦冬、湖北麦冬与短葶山麦冬的SDS—PAGE谱带、水溶性蛋白相对分子量和聚类关系均有明显的区别。结论:SDS—PAGE(十二烷基硫酸钠一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研究可用于三种麦冬的分类和品质鉴别研究。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建立眼科经方石斛夜光丸中麦冬的混淆品山麦冬(湖北麦冬、短葶山麦冬)的检查方法,考察样品中麦冬的投料状况。方法:应用超液相色谱-串联电喷雾三重四级杆质谱(HPLC-MS-MS)技术,采用Waters CORTECS??C18色谱柱(2.1 mm×100 mm, 2.7μm),以0.1%甲酸-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25 ml·min-1,柱温:35℃,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以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正、负离子分别扫描。结果:山麦冬的特征成分山麦冬皂苷B与短亭山麦冬皂苷在相应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03%、97.96%,RSD均小于3.9%(n=9),91批石斛夜光丸样品检出山麦冬22批。结论:石斛夜光丸中存在麦冬和山麦冬的混用情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玄麦甘桔制剂中山麦冬的掺伪检测方法,考察样品中麦冬的投料状况。方法 应用超液相色谱-串联电喷雾三重四级杆质谱技术,采用Ultimate LP-C18色谱柱(100 mm×2.1 mm, 1.8μm),以乙腈-0.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2 mL·min-1,柱温为30℃,进样量3μL,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多反应监测(MRM)模式。结果 山麦冬(湖北麦冬)的特征成分山麦冬皂苷的线性范围为0.0247~6.185μg·mL-1(r=0.9985),加样回收率为92.50%,RSD为1.88%。同时,以掺伪山麦冬(湖北麦冬)10%作为依据,拟定了检出限度,结果237批次样品中有25批检出山麦冬皂苷B,均为含糖型颗粒剂,检出率为10.5%。结论 所用方法准确可靠,可作为玄麦甘桔制剂中山麦冬掺伪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5.
摘 要 目的:通过对麦冬的名称、基原、产地等进行本草考证,明确麦冬入药的历史沿革,澄清麦冬入药品种,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方法: 考证历代本草著作,结合资源调查及现代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从历代本草记述来看,麦门冬的别名虽多, 但并未流传成常用名。药材名只有“麦门冬”和“麦冬”。根据本草记载的麦门冬主要产地、原植物的形态特征和药用情况,可以初步推断历代本草记载的麦冬主要产于我国浙江建德,四川绵阳,湖北襄阳及周边地区。麦冬与山麦冬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基本类似。在中医临床上倾向于等同入药。结论:鉴于古今麦冬药用习惯、现代化学与药理研究基础和中医临床实际,麦冬和山麦冬能否参照寥科植物掌叶大黄palmatum L.、唐古特大黄 Rheum tanguticum Maxim, ex Balf. 或药用大黄 Rheum officinale Baill.;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三角叶黄连 Coptis deltoidea C. Y. Cheng et Hsiao 或云连 Coptisteeta Wall.等常用中药,作为中药多来源品种对待可进一步磋商讨论。  相似文献   

6.
麦冬:17—18元(千克价,下同)。近期麦冬价坚趋浮,走动畅快,川统货17元左右,优质湖北麦冬18元,比前期上升0.5—1元。  相似文献   

7.
麦冬来源于百合科植物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的干燥块根,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的功效。麦冬的化学成分丰富,主要成分有甾体皂苷类、高异黄酮类、多糖类等,具有保护心血管、保护消化系统、抗肿瘤、保护神经系统、改善肝、肺损伤、抗炎抗氧化、降糖、抗衰老、免疫调节等药理作用。主要对麦冬皂苷B、麦冬皂苷D、麦冬多糖、麦冬水提物及醇提物的药理作用进行全面综述,以期为麦冬的深度开发以及新药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魏从师  郑虹 《北方药学》2011,8(3):80-80
目的:鉴定麦冬、山麦冬,正确使用中药饮片。方法:通过性状、显微鉴别区分麦冬、山麦冬。结果:正确区分麦冬、山麦冬。结论:通过中药饮片麦冬、山麦冬的鉴定指导中药饮片的科学应用。  相似文献   

9.
麦冬伪品——竹叶麦冬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春  徐慧娟  梁颖 《海峡药学》2011,23(5):56-57
目的通过对竹叶麦冬Radix Lophatheri的系统鉴定,明确其与正品麦冬的区别。方法采用原植物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等对竹叶麦冬进行鉴定,并与正品麦冬比较。结果竹叶麦冬在原植物特征、性状特征、显微特征、理化特征上与正品麦冬差别显著。结论竹叶麦冬与麦冬应区分使用。  相似文献   

10.
孙跃宗  程存归  李冰岚  吴立成 《医药导报》2004,23(11):0813-0815
目的:建立中药材麦冬及其非正品的直接鉴定理论和方法。方法: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法并借助OMNI采样器直接测定法测定麦冬及其非正品的FTIR。结果:发现麦冬表皮以内部分和外表皮的FTIR峰位基本无差别,浙麦冬与川麦冬、湖北麦冬、短葶山麦冬、土麦冬、阔叶山麦冬及竹叶麦冬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FTIR法可用于中药材麦冬的真伪鉴别,该法简便、快速、准确,而且不需制备样品。  相似文献   

11.
阔叶山麦冬与麦冬的鉴别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爽 《海峡药学》2012,24(5):29-31
目的 通过对土麦冬Radix Liriopes Platyphylla的系统鉴定,明确其与正品麦冬的区别.方法 采用原植物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等对土麦冬进行鉴定,并与正品麦冬比较.结果 土麦冬在原植物特征、性状特征、显微特征、理化特征上与正品麦冬差别显著.结论 土麦冬与麦冬应区分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从麦冬中制备麦冬皂苷D对照品的方法。方法:用萃取、硅胶柱层析、凝胶柱层析、重结晶等方法对麦冬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MS、IR,^1H—NMR.^13C—NMR进行结构鉴定。结果:薄层色谱法(TLC)、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ELSD)检测分析,麦冬皂苷D的纯度为99%以上。结论:本方法简便,产品纯度高,该对照品可作为川麦冬及其制剂质量的指标成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考查不同材质及不同孔径的超滤膜对5种麦冬皂苷类成分的影响。方法 以麦冬皂苷C、麦冬皂苷D、麦冬皂苷D''、麦冬皂苷Ra、龙血苷F为考察指标,利用HPLC-UV法测定其超滤前后变化,考察不同材质及孔径的超滤膜对5种麦冬皂苷收率的影响以及各超滤阶段对麦冬皂苷类成分截留率的变化情况。结果 不同材质及不同孔径的超滤膜处理下,麦冬皂苷类成分的收率不同;聚醚砜材质超滤膜对各超滤阶段的麦冬皂苷类成分截留率变化趋势与纤维素材质是一致的。结论 采用100 kDa的聚醚砜超滤膜,可以使麦冬皂苷类成分的收率达到最高,用50%乙醇进行等体积透析,会对麦冬皂苷的收率有较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麦冬类药材水解前后的黄酮和总糖作了分析,结果表明:麦冬属药材和山麦冬属药材的层析 结果有明显区别,黄酮含量水解后有明显增加,总糖含量与产地有关。  相似文献   

15.
麦冬及其炮制品中总黄酮含量测定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麦冬、去心麦冬、朱砂麦冬和酒麦冬中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麦冬不同炮制品中总黄酮含量依次由去心麦冬、麦冬、朱砂麦冬、酒麦冬而递减,去心麦冬总黄酮明显高于其他炮制品.  相似文献   

16.
本文应用紫外分光法对麦冬、去心麦冬、朱麦冬和酒麦冬中总黄酮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总黄酮的分量依次由去心麦冬→麦冬→朱麦冬→酒麦冬而递减.  相似文献   

17.
麦冬与其伪品竹叶麦冬的鉴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麦冬及竹叶麦冬的鉴别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性状、显微、薄层色谱和紫外光谱法鉴别并给出了有关图谱。结果:麦冬与其伪品竹叶麦冬的性状相似,显微、薄层色谱和紫外光谱有明显区别。结论:可用此方法鉴别二者。  相似文献   

18.
麦冬与混用品麦冬的鉴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渝陵 《中国药业》2000,9(6):21-21
麦冬为常用中药,《中国药典》1995年版一部收载的麦冬来源为百合科植物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Thunb)Ken-Gawl)的干燥块根。近年来,在中药材市场、中药材经营部和一些医疗单位发现一种与麦冬外形相似的百合科植物充作麦冬使用,该品种来源不清,单从外观性状与正品麦冬有一定区别,但也易混淆。为准确鉴定混用品麦冬(Ophiopogon SP),用正品麦冬作对照,着重从性状、显微组织、薄层色谱对混用品麦冬进行比较研究。1 实验材料 对照药材:麦冬(重庆市药检所标本); 样品:混…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麦冬药材中麦冬皂苷Ra和慈溪麦冬皂苷A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Waters C18(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35∶65),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08nm,柱温为室温。结果:麦冬皂苷Ra、慈溪麦冬皂苷A的进样量分别在1.88~9.40μg(r=0.9996)、1.96~9.80μg(r=0.9995)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2%、99.7%,RSD均为1.7%(n=6)。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麦冬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麦冬和山麦冬药材中类黄酮化合物的分布差异及积累规律,探寻麦冬和山麦冬的特征性差异物质。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HPLC对麦冬和山麦冬中总黄酮、麦冬甲基黄烷酮A、麦冬甲基黄烷酮B进行定量分析;运用UPLC-MS/MS对麦冬和山麦冬中类黄酮物质进行检测鉴定,利用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筛选差异代谢物,并对差异代谢物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麦冬中总黄酮、麦冬甲基黄烷酮A,麦冬甲基黄烷酮B的含量显著高于山麦冬。在麦冬和山麦冬中共鉴定出190个类黄酮化合物,其中160个为差异代谢物,主要包括黄酮(31个)、黄酮醇(22个)、异黄酮及其他类黄酮(70个)等。与麦冬比较,山麦冬中有45种物质上调积累,上调物质主要为黄酮和黄酮醇类化合物;有115种物质下调,主要为异黄酮及其他类黄酮化合物。黄酮及黄酮醇类呈现出不同的积累模式,大多数的芹菜素类、山柰酚类在麦冬中上调积累,而橙皮素类、槲皮素类在山麦冬中上调积累。异黄酮及其他类黄酮化合物在麦冬中积累丰富,特别是高异黄酮类在麦冬中全部上调,是麦冬和山麦冬中差异最为明显的一类。通过对160种差异代谢物进行KEGG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