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文对药理学实验课实施“项目-导师制”教学改革的实施效果进行总结、评价。药理学实验课实施“项目-导师制”教学改革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而且有利于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使青年教师能够较快地进入教学、科研的角色。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中药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将基于"性-效-用-量"四要素运用于中药学的课程教学之中,拟探索符合本课程特色的教学模式。以"辨性-强效-重用-记量"为主线的基本框架,使教学内容系统化;从"性-效-用-量"四方面优化教学策略与评价体系,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通过对学生进行课程满意度调查,分析学生期末综合成绩评价效果,认为本教学模式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问题-讨论-指导”(problem—discuss—guidance.PDG)教学法,即提出问题或提供案例,在查阅资料和自学的基础上进行讨论,教师给予指导和总结,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为适应高等护理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全面强化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索质,我们于2008年3月在护理学本科专业开设的《康复护理学》课程教学中进行了PDG教学法的尝试,收到了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医-护-患"三人行管理模式联合微信平台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0年12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管理,试验组采用"医-护-患"三人行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自我管理能力及生存质量评分.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护-患"三人行管理模式有助于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和生存质量,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付计锋  梅仁彪 《中国基层医药》2007,14(10):1735-1736
在生理学实验中通过“项目-导师制”教学,实施自愿选择原则,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提高操作技能与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加深医学基础学科、临床学科之间密切关系。扩大学生知识面、拓宽思路。在培养高素质新型医务工作者,适应国际化需求的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药房》2015,(21):3010-3012
目的:探索培养"产-学-研"相结合的药学人才新模式。方法:根据"优势互补、利益共享、互惠互利"的原则建立科研-教学互动平台。结果:改变了传统的授课模式,在"四个分析、两个设置和一个实施"的基础上确定了学生4年的专业规划、课程体系建设和培养目标。结论:该模式拓宽了学生与用人单位合作的机会,增强了学生的创新与创业意识,培养了药学发展需要的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解决了产学研结合的问题,对我国药学教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李梅  布日额 《北方药学》2010,7(2):36-40
参考有关经典医籍、文献资料进行梳理与分析,阐述了蒙药"阿那日-8"的渊源、蒙医方解以及质量研究和临床应用,为保证"阿那日-8"的质量、疗效和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基于"生物-心理-社会"功能层面的整体化护理在心脏搭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02~ 2019-11在安阳市人民医院胸外科行心脏搭桥手术治疗的患者86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基于"生物-心理-社会"功能层面的整体化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脏搭桥手术患者应用基于"生物-心理-社会"功能层面的整体化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的消极心理,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
半夏水提组分对小鼠肝毒性"量-时-毒"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考察半夏水提组分单次给药小鼠肝毒性"量-时-毒"关系.方法 单次给药"时-毒"关系研究:制备62.5 g·kg-1半夏水提组分,按25 mL·kg-1给小鼠灌胃给药1次,给药后按处理时间点依次为0(即空白对照组),0.5,1,2,4,8,12,24,48,72h,于相应时间点取血,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取肝组织,常规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其组织形态学变化;单次给药"量-毒"关系研究:设定半夏水提组分82.5 g·kg-1、70.1 g·kg-1、59.6g·kg-1、50.7 g·kg-1、43.1 g·kg-1、36.6g·kg-16个剂量组,小鼠灌胃给药1次,空白组给蒸馏水,于给药后4h按上述方法测定血清ALT、AST及肝组织镜检.结果 半夏肝毒性"时-毒"关系的研究显示小鼠单次灌胃62.5 g·kg-1的半夏水提组分血清ALT、AST值随时间的不同造成的肝损害的程度也不同,毒性高峰出现在给药后4h,持续约48h.肝组织病理形态学检查显示,半夏水提组分在给药后4h对肝组织产生明显损伤.半夏肝毒性"量-毒"关系的研究显示小鼠单次灌胃较高剂量半夏水提组分可使血清ALT、AST值显著升高.肝组织病理形态学检查显示给予较高剂量的半夏水提组分后,肝细胞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脂肪变性以及部分点状坏死,而低剂量给小鼠灌胃,肝组织病理形态学未见异常改变.结论 单次给予半夏水提组分可造成小鼠肝毒性损伤,并呈现一定的"量-时-毒"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养血生发胶囊致小鼠肝毒性的"量-时-毒"关系.方法 "时-毒"关系研究:取小鼠按不同时间点分组,单次灌胃给予一定剂量养血生发胶囊,观察给药后小鼠毒性反应,分别于药后不同时间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计算肝、肾、脾、胸腺脏器指数."量-毒"关系研究:取小鼠按不同剂量分组,单次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的养血生发胶囊分别于给药后2h按"时-毒"研究方法对小鼠进行相应处理.结果 小鼠灌胃较高剂量养血生发胶囊后,血清ALT,AST活力在2h达到高峰,持续时间均约达8h;给药后12h肝脏指数升至最高,药后48h可恢复至正常值.养血生发胶囊剂量在(2.50~12.00)g·kg-1之间、对肝组织产生明显损伤,且随着剂量增大,ALT、AST、TBI升高显著.结论 小鼠单次灌胃给予一定剂量的养血生发胶囊可造成急性肝损伤,并呈现一定的"量-时-毒"关系.关于其肝脏损伤的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益肾乌发口服液单次给药致小鼠急性肝毒性的"量-时-毒"关系.方法 "时-毒"关系研究:小鼠灌胃一定剂量的益肾乌发口服液,分别于给药后不同时间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水平及肝、脾、胸腺等脏器指数的变化."量-毒"关系研究:给小鼠灌胃不同剂量的益肾乌发口服液,于给药后2h按"时-毒"研究方法对小鼠进行相应处理.结果 小鼠血清ALT、AST、TBI水平均在灌胃较高剂量的益肾乌发口服液后2h达到高峰,给药后12h肝脏指数升至最高,给药后72h可恢复至正常值;剂量在(4.46~25)mL·kg-1之间肝脏可产生明显病理损伤,且随着剂量增大,ALT、AST、TBI水平升高显著.结论 小鼠单次灌胃一定剂量的益肾乌发口服液可造成急性肝毒性损伤,并呈现明显的"量-时-毒"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益肾乌发口服液单次给药对小鼠造成的肝毒性在病理学上的损伤程度,为益肾乌发口服液肝毒性损伤提供病理组织学依据.方法 采用常规HE染色方法,通过光镜下阅片观察和病理图像分析,观察益肾乌发口服液单次灌胃对小鼠肝毒性"量-时-毒"关系研究中的病理学变化.结果 时-毒关系研究:给药后2h检测发现,在给药后6~24h表现较明显,量-毒关系研究:在10.56~25mL·kg-1之间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理组织学损伤,本品导致的主要病理改变为:肝细胞嗜酸性变、玻璃样变、脂肪变、空泡变等.结论 单次给小鼠灌胃不同剂量的益肾乌发口服液可造成急性肝损伤,并呈现一定的"量-时-毒"关系,并可导致肝细胞出现嗜酸性变、玻璃样变、脂肪变、空泡变等病理学改变.  相似文献   

13.
徐暾海  徐荴  张帆  张冰 《药学教育》2009,25(1):37-39,42
认知-发现学习是有助于教学中学生掌握学科认知结构,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及创造性的教学方法,在讲授专业课中应用认知-发现学习的方法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认知-发现学习的方法有助于专业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谨思维和创新能力,有助于增强课程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在课程教学中应用认知-发现学习的方法,要经历创设问题情境、问题解决方案设计与实施、教师协助参与课题讨论等环节。  相似文献   

14.
陆华  王珩  徐舒曼  吴静雅 《安徽医药》2013,34(3):349-351
由于科学精神的误读、商品经济的融入、教育管理的滞后,导致了医师人文执业能力的缺失。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培养、增强医师人文执业能力的途径和方法,即在"知-信-行"理论的指导下,学习人文医学的相关知识、树立救死扶伤的执业态度、践行以人为本的行医理念。  相似文献   

15.
2-(3-氰基-4-羟基)苯基-4-甲基-5-噻唑甲酸乙酯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优化非布司他关键中间体2-(3-氰基-4-羟基)苯基-4-甲基-5-噻唑甲酸乙酯(4)的合成方法。方法采用"一勺烩"方法,以4-羟基苯甲腈为起始原料,首先与硫氢化钠和无水氯化镁在N,N-二甲基甲酰胺中反应,所得中间体不经分离,直接加入2-氯乙酰乙酸乙酯进行环合反应,得到2-(4-羟基)苯基-4-甲基-5-噻唑甲酸乙酯(2);然后通过六亚甲基四胺/三氟乙酸进行Duff反应,得到2-(3-甲酰基-4-羟基)苯基-4-甲基-5-噻唑甲酸乙酯(3);再经盐酸羟胺/甲酸/甲酸钠体系脱水得到目标化合物。结果经四步反应合成非布司他关键中间体4,总收率为22.6%,其结构经核磁共振氢谱、质谱确证。结论改进后的工艺终产品无需柱色谱纯化,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6.
用蒙药"巴特日-7味丸"结合西药治疗急腹症3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解析了巴特日-7味丸的功效.通过治疗3例急腹症,得出了蒙药"巴特日-7味丸"可以结合西药治疗急性阑尾炎、急性肠梗阻、急性胰腺炎等急腹症,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以4-甲基-1,2-苯二胺为原料,经环合、溴化两步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将其中间体亚硫酰苯胺的合成改在甲苯中进行,并采用"一勺烩"法合成5-甲基-2,1,3-苯并噻二唑;5-甲基-2,1,3-苯并噻二唑的溴化改在低毒性的1,2-二氯乙烷中进行,革除了高毒性的四氯化碳.该法简化了操作过程,缩短了反应时间,提高了目标物的总收率.  相似文献   

18.
王付苍  姜自营 《齐鲁药事》2006,25(6):356-357
目的合成4-氨基-5-氯-2-乙氧基-N-[[4-(4-氟苄基)-2-吗啉基]甲基]苯甲酰胺.方法以中间体4-氨基-5-氯-2-乙氧基苯甲酸和中间体B、C为原料合成目标产物.结果合成目标产物的收率为90·0%,提高近30·0%;中间体4-氨基-5-氯-2-乙氧基苯甲酸、中间体邻苯二甲酰亚胺钾、中间体B和中间体C为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确证.结论通过对合成路线的优化,使生产收率提高,降低成本,工艺更适于工业化的生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提高螺旋霉素生物转化为4"-异戊酰螺旋霉素的水平,为构建以4"-异戊酰螺旋霉素为主要组分的必特螺旋霉素新一代基因工程菌提供指导.方法 构建重组质粒pKC1139-e-ist-ist和pKC1139-ist-ist,它们分别含有5'-上游插入红霉素抗性基因强启动子PermE*的4"-异戊酰基转移酶基因串连双拷贝,和4"-异戊酰基转移酶基因串连双拷贝;将它们分别导入到变铅青链霉菌TK24中,比较它们对螺旋霉素的4"-异戊酰化能力.结果 在加入终浓度为50μg/mL螺旋霉素时,变铅青链霉菌TK24[pKC1139-e-ist-ist]比变铅青链霉菌TK24[pKC1139-ist-ist]对螺旋霉素的4"-异戊酰化水平提高近4倍.结论 在变铅青链霉菌TK24中,PermE*可以增强4"-异戊酰基转移酶基因表达,明显提高对螺旋霉素的4"-异戊酰化水平.  相似文献   

20.
分析古今文献对芳香开窍药的药性与功效认识,挖掘其规律,为开展该类药物的实验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和提供思路.该类药具有"辛-心-浮-温"的特性,是表达开窍醒神效应的特定药性系统构架.即该类药所含的辛味物质与升浮特性,选择性地作用于心,以温通开启闭阻心窍而改善闭证神昏,进而呈现醒神回苏效应.提示,开展芳香开窍类药性的基础研究,应当关注该类药的物质基础所呈现的生物效应在表达药性系统方面呈现的特异性、层次性,挖掘药性系统的内在联系与规律,以揭示"性-效"关联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