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对胸腹部肿瘤放疗重复摆位精度的影响。方法:60例需行放疗的胸腹部肿瘤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翼形板+真空垫固定体位(30 例);观察组:改良式体位固定技术即热塑体膜联合体板+真空垫组(30 例)。所有患者首次放疗前行CBCT扫描,以后每周扫描一次,比较两组X轴(左右)、Y轴(头脚)和Z轴(腹背)方向的摆位误差值。结果:对照组X轴、Y轴和Z 轴方向上摆位误差分别为(4.03±0.15)mm、(3.62±0.23)mm和(3.74±0.31)mm。观察组X 轴、Y 轴和Z轴方向上摆位误差分别为(3.91±0.29)mm、(3.54±0.34)mm 和(2.86±0.20)mm。两组在Z轴方向的摆位误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体位固定技术可以改善胸腹部肿瘤患者放疗时摆位的舒适度,利于体位的固定,提高患者治疗时摆位的重复性和精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测量胸部肿瘤患者接受放射治疗时两种不同体位固定技术的摆位误差,对两种体位固定技术的准确性和重复性进行比较.方法:收集70例胸部肿瘤(食管癌、肺癌、纵隔转移淋巴结等)患者,采用区组随机化分组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采用翼形板+真空垫固定体位,对照组采用真空垫固定体位.在治疗过程中每个患者通过CBCT测量5次摆位误差.结果:与单纯使用真空垫固定体位组相比,使用翼形板+真空垫可明显减小Z轴(头脚方向)的摆位误差(2.3±1.6/3.0±3.4,P<0.05),但未减小X轴(左右方向,1.8±1.2/1.8±1.1,P>0.05)、Y轴(上下方向,2.3±1.6/2.4±1.7,P>0.05)的摆位误差.结论:采用翼形板+真空垫体位固定技术可减小胸部肿瘤放疗的摆位误差,提高了定摆位的精度.  相似文献   

3.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体位固定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2种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对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术后放疗重复摆位精度的影响.方法 5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需行辅助放疗的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翼形板+真空垫组(25例)和头颈肩热塑体膜组(25例)采取相应固定体位.在治疗过程中每例通过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r tomography,CBCT)测量5次摆位误差,共获取250组CT数据,利用X线容积成像(X-ray volume image,XVI)软件将CBCT扫描图像与计划CT图像进行自动骨性配准,比较两组三维平移方向(X轴、Y轴、Z轴)和旋转方向(ROLL、PITCH、YAW)的摆位误差值.结果 翼形板+真空垫组射野中心点在X轴(左右)、Y轴(头足)和Z轴(前后)方向上摆位误差分别为(2.20±1.65)mm、(2.95±2.10) mm和(2.37±2.14) mm;在ROLL、PITCH和YAW方向上摆位误差值分别为(1.25±0.96)°、(0.45 ±0.53)°和(0.61±0.52)°.头颈肩热塑体膜组射野中心点在X轴(左右)、Y轴(头足)和Z轴(前后)方向上摆位误差分别为(2.29±1.89)mm、(2.49±1.79)mm和(1.67±0.95) mm;在ROLL、PITCH和YAW方向上摆位误差值分别为(0.81±0.92)°、(0.43±0.51)°和(0.53±0.64)°.两组在Z轴及ROLL方向的摆位误差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放疗时采用热塑头颈肩体膜固定技术可以改善摆位的重复性,有助于体位的固定,减少摆位误差,提高患者治疗定摆位的精度.  相似文献   

4.
三种体位固定技术在盆腔肿瘤放疗中的应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3种体位固定术在盆腔肿瘤患者放疗中的摆位误差,探讨盆腔肿瘤患者放疗的理想体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3-09-01-2014-03-31山东省肿瘤医院放疗科收治的需要进行精确放疗的盆腔肿瘤患者45例,根据固定技术不同分为真空垫、低温热塑体膜和碳纤维腹板3组,每组各15例,每组患者均行放疗前的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扫描,进行CBCT与计划CT图像在线配准,获取摆位误差,收集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真空垫组患者摆位误差依次为X(2.9±1.64) mm,Y(3.1±1.73) mm,Z(4.5± 1.60) mm;热塑体膜组依次为X(3.4±2.10) mm,Y(3.3±2.32) mm,Z(1.8±1.08) mm;碳纤维腹板组依次为X(2.3±1.33) mm,Y(1.6±0.83) mm,Z(2.1±1.30) mm.经过单项方差分析和LSD方法多重比较发现,X方向,3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Y方向,真空垫组和低温热塑体膜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两者均大于碳纤维腹板组,P值均<0.05;Z方向,低温热塑体膜组和碳纤维腹板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两者均小于真空垫组,P值均<0.05.结论 3种体位固定方式在盆腔肿瘤的放疗中尽管都能起到一定的固定作用,但从摆位误差结果分析来看,碳纤维腹板的固定效果最好,低温热塑体膜次之.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头颈肩真空固定袋和透明头枕在头颈部肿瘤三维适形及调强放射治疗中固定体位时的摆位误差。方法:将2008年至2009年的调强放疗患者随机选取200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均使用头颈肩热塑膜固定体位。第一组患者头枕头颈肩真空固定袋,第二组患者头枕透明头枕。每例患者第一次治疗前均在加速器上拍摄正、侧位等中心验证片各一张,与治疗计划中的DRR片比较,分别计算出X、Y、Z方向的摆位误差。结果:头颈肩真空固定袋组X、Y、Z方向平均误差分别为:X(0.1±0.68902)mm,Y(-0.03±0.73106)mm,Z(-0.99±1.08707)mm,透明头枕组X、Y、Z方向平均误差分别为:X1(-0.16±0.78779)mm、Y1(0.06±1.09931)mm、Z1(-0.4±1.12815)mm。其中头颈肩真空固定袋组X、Z方向的误差均明显小于透明头枕组(P<0.05),Y方向误差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头颈肩真空袋可明显降低头颈部肿瘤三维适形及调强放射治疗的摆位误差。  相似文献   

6.
背景与目的:放射治疗已进入了精确放疗的时代,摆位误差成为影响放疗效果的重要因素.通过采用两种不同体位固定方式,即自行改装后的体板结合真空垫及热塑膜的固定装置和臂部支撑装置,讨论分析胸部肿瘤放疗中的摆位误差.方法:选择肺及食管胸部肿瘤患者19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体板+真空垫+体部热塑膜固定(A组)、臂部支撑装置固定(B组)进行摆位和治疗.A组利用二次摆位技术,即先使患者头脚方向的激光线与真空垫上的定位标记一致,再根据患者体表定位标记进行摆位(第一次摆位),最后覆上热塑膜固定,再根据热塑膜上的定位标记移床至治疗位置(第二次摆位);B组利用一次摆位技术,即直接根据体表标记进行摆位.A、B组均利用千伏级锥形束CT(kilo-voltage 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KV-CBCT)采集治疗前﹑后的图像,并与计划CT图像配准,得到治疗前及治疗后的体位误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于两种不同固定方式,A组和B组治疗前误差分别为:X轴(左右方向)(1.06±0.58)和(1.82±0.82)mm,Y轴(头脚方向)(1.31±0.40)和(2.18±1.20)mm,Z轴(腹背方向)(1.28±0.66)和(2.94±1.81)mm.治疗后误差分别为:X轴(0.86±0.54)和(1.29±0.58)mm,Y轴(1.07±0.58)和(1.08±0.45)mm,Z轴(0.98±0.53)和(1.56±0.63)mm.结论:A组误差均小于B组,采用体板结合真空垫及热塑膜固定装置并应用二次摆位技术的患者,在放疗过程中不仅摆位的精确度得以提高,同时也保证了体位的重复性及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背景与目的:随着放疗技术和设备的不断发展,鼻咽癌放射治疗已经进入了精确放疗时代,摆位误差成为影响放疗效果的非常重要的因素。本研究在千伏级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与兆伏级电子射野影像系统(electronic portal imaging device,EPID)2种影像模式引导下治疗鼻咽癌,在头枕+头颈肩面膜、真空气垫+头颈肩面膜固定2种方式下的摆位误差分析比较。方法:随机选取40例鼻咽癌患者分成2组(头枕+头颈肩面膜组,真空气垫+头颈肩面膜固定组),每组组内再分成CBCT扫描组和EPID验证组。将CBCT扫描图像与计划CT图像进行自动骨性配准、将EPID拍摄的正侧位片采用突出性骨性标志进行手动配准,分别得出x、y、z共3个线性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值,对获得的2组数据进行组内组间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比较数据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头枕+头颈肩面膜组摆位后行CBCT扫描,在x、y、z方向上进行配准所得的平均误差分别为:x方向(0.67±2.01)mm、y方向(0.51±1.71)mm、z方向(0.57±2.04)mm;拍摄EPID验证片配准所得误差均值:x方向(0.69±2.19)mm、y方向(0.54±2.03)mm、z方向(0.61±2.11)mm。真空气垫+头颈肩面膜固定组摆位后行CBCT扫描,在x、y、z方向上进行配准所得的平均误差分别为:x方向(0.42±1.81)mm、y方向(0.33±1.55)mm、z方向(0.50±1.75)mm;拍摄EPID验证片配准误差均值:x方向(0.44±1.87)mm、y方向(0.43±1.70)mm、z方向(0.54±1.77)mm。采用头枕+头颈肩面膜组、真空气垫+头颈肩面膜固定组的误差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种不同的影像模式(CBCT与EPID)进行摆位误差的比对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2种固定方式下头颈部真空气垫+头颈肩面膜固定的患者体位重复性更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肺癌图像引导放疗(image-guided radiotherapy, IGRT)中体位的最佳固定方式。 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90例肺癌IGRT患者,在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r tomography, CBCT)下观测放疗时摆位误差值。将患者分为三组(A组负压真空垫(体膜)、B组头肩网罩、C组连体网罩)体位固定模式,每位患者放疗前5次进行CBCT扫描采集图像与计划CT图像配准,测量摆位误差。结果 本研究共采集图像450张,配准结果平移误差在患者左右(X)、头脚(Y)、前后(Z)三方向上,A组分别为(3.21±2.05)mm、(2.03±1.55)mm、(3.34±2.13)mm;B组分别为(1.81±1.53)mm、(3.13±2.15)mm、(3.26±2.04)mm;C组分别为(1.88±1.73)mm、(1.85±1.46)mm、(1.78±1.48)mm,A组与B组对比在X、Y方向、,B组与C组对比在Y、Z方向,A组与C组对比在X、Z方向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旋转误差在X、Y、Z方向A组分别为(2.52±1.03) °、(4.85±1.32)°、(4.53±1.25)°;B组(4.54±1.12)°、(2.61±1.52)°、(4.82±1.23)°;C组(2.08±1.12)°、(1.53 ±1.05)°、(1.51±1.38)°。旋转误差>3°的概率,C组明显小于A组与B组。结论 C组连体网罩固定模式放疗体位重复性好,建议肺癌乃至胸腹部肿瘤的放疗使用连体网罩固定模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改进激光标志对于采用真空袋体位固定的食管癌患者放疗摆位误差和摆位时间的影响,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0例真空垫体位固定的食管癌放疗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采用传统激光标志方法,一组采用改进的标识方法。通过治疗机的电子影像装置(EPID)拍摄位置验证图像,与计划系统生成的标准射野数字重建图像(DRR)比较,分析两组病人X轴(左右方向)、Y轴(头脚方向)、Z轴(前后方向)摆位误差的大小,用秒表记录两组患者的摆位时间。结果:改进组与传统组相比,X轴方向和Z轴方向摆位误差显著减小,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Y轴方向摆位误差相近,无统计学意义(P>0.05);摆位时间,改进组明显小于传统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进激光标志可以减小真空垫固定体位的食管癌患者放疗摆位误差,提高了摆位重复性,缩短了摆位时间,推荐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四种不同配准方法对食管癌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摆位误差的影响。方法:应用瑞典医科达Synergy直线加速器治疗食管癌患者100例,每位患者治疗前用锥形束CT(CBCT)扫描。将获得的CBCT图像与计划CT图像配准,分析左右(X)、头脚(Y)、上下(Z)方向上的平移误差,比较自动灰度配准、自动灰度+手动配准、自动骨性配准、自动骨性+手动配准四种配准间的差异。结果:100例食管癌患者共进行400次配准。自动灰度配准、自动灰度+手动配准、自动骨性配准、自动骨性+手动配准在左右(X)方向的平移误差分别为(2.70±2.20)mm、(3.04±2.36)mm、(2.76±2.24)mm、(3.04±2.45)mm,在头脚(Y)方向的平移误差分别为(2.82±2.15)mm、(2.95±2.31) mm、(2.74±1.78)mm、(2.66±1.82)mm,在上下(Z)方向的平移误差分别为(2.42±1.91)mm、(2.49±2.02)mm、(3.07±2.16)mm、(2.67±2.02)mm。其中自动灰度与自动灰度+手动配准在X、Z方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动骨性与自动骨性+手动配准在X方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动灰度与自动骨性、自动灰度+手动配准与自动骨性+手动配准在X、Y、Z方向上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食管癌肿瘤的图像配准,加上手动配准是有必要的,骨性配准+手动配准精度和稳定性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锥形束CT(CBCT)研究脊柱轻度畸形肿瘤患者调强放疗中两种固定方式对摆位精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48例脊柱畸形轻度的患者,平均分成A、B两组.A组定位时采用热塑体膜固定,B组采用热塑体膜和负压真空垫协同固定.利用CBCT对每位患者前4次治疗前和第4次治疗后的摆位误差进行测量,SPSS 17.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A组在左右(X)、头脚(Y)、前后(Z)方向上测量的摆位误差分别为(0.23±0.47)cm、(0.36±0.08)cm、(0.27±0.07)cm,而B组为(0.16±0.06)cm、(0.23±0.12)cm、(0.17±0.04)cm,B组误差数据小于A组,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Y轴误差最大、Z轴次之、X轴最小.第四次治疗后的CBCT数据显示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存在位置移动,A组病人移动量大于2mm的占27.5%,B组为8.5%,B组好于A组.结论:热塑体膜协同真空垫固定技术能减少脊柱轻度畸形患者在放疗中的摆位误差.  相似文献   

12.
食管癌图形引导的放射治疗(IGRT)6个自由度摆位误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肿瘤患者在接受放射治疗的过程中,会因各种原因引起摆位误差,影响放射治疗的准确性.因此有必要利用锥形束CT在线研究食管癌六个自由度的摆位误差,为临床提供数据.方法 采用图像引导的放射治疗(imageg uidedr adiotherapy,IGRT) 的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影像技术获得患者左右(X)、头脚(Y)、前后(Z)3个方向的线性摆位误差以及分别以X、Y、Z轴旋转形成相应的U、V、W旋转摆位误差.对食管癌患者146次治疗前摆位后、摆位误差调整后及治疗后获取348个CBCT信息,通过系统配有的匹配功能,获取的CBCT 图像与计划CT 图像相匹配,获取线性误差和旋转误差,分析其摆位误差.结果 将计划CT作为参考标准,治疗前摆位后的摆位误差呈近似正态分布,系统误差(均数)±随机误差(标准差)在X、Y、Z、U、V、W6个自由度分别为(0.85±3.56)mm、(1.82±4.00)mm、(-2.31±2.10)mm、(0.59±0.85)°、(0.29±1.30)°、(0.40±0.86)°.误差调整后再次CBCT,结果 显示摆位误差明显缩小 (P<0.05).结论 食管癌放射治疗摆位误差在Y、Z方向上较为明显,个别患者还有较大的旋转误差,通过CBCT测量食管癌患者治疗前的摆位误差,并行6个自由度的在线调整误差,可明显减小平面误差和旋转误差,提高放疗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图像引导放疗不同体位固定图像配准的效果.方法: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20例患者采用泡沫负压真空垫行治疗体位固定(体模A组),20例患者采用热塑连体网罩行治疗体位固定(连体网罩C组),进行CBCT釆集图像并与计划CT图像配准,分别记录左右方向(X)、头脚方向(Y)、前后方向(Z)的平移误差及旋转误差值,计算其均值、标准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本研究A、C组釆集图像各100张,匹配结果平移误差在X、Y、Z方向,A组分别为(2.17±1.51) mm、(1.33±1.15) mm、(2.18±1.53) mm;C组分别为(1.35±1.28) mm、(1.25±1.13) mm、(1.46±1.33) mm.旋转误差在X、Y、Z方向,A组分别为(3.94±1.25)°、(2.31±1.32)°、(3.82±1.83)°;C组分别为(2.92±1.73)°、(2.43±1.12)°、(2.35±1.23)°.其中≤3°概率: A组分别为83.2%、82.6%、84.5%,最大值分别为5.1°、3.2°、4.8°;C组分别为87.3%、88.3%、85.8%,最大值分别为3.3°、3.1°、3.5°.两套体位固定装置在X、Y、Z三方向的平移误差经配对样本检验在Y方向P>0.05,在X、Z方向P<0.05,C组明显优于A组.两套装置测量差值有负相关关系.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采用连体网罩行治疗体位固定,重复性好.C组能降低X、Z方向上的误差,其放疗靶区中心的平移误差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建议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体位固定时优选连体网罩固定装置,提高图像引导放射治疗精准体位的要求,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钟强  覃文  王仁生 《现代肿瘤医学》2022,(16):2999-3004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射治疗CT模拟定位点和放射治疗点同中心、不需要换算三维坐标的可行性,为鼻咽癌放射治疗的定位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选取40例2019年7月至12月我院放疗科接受调强放射治疗的初治鼻咽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根据定位点和治疗点是否同中心将满足入组条件的患者分为A组(治疗点和定位点同中心)和B组(治疗点和定位点不同中心)。每名患者在第一次治疗及之后每周治疗前均行一次锥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将CBCT图像与计划 CT 图像进行匹配,采集摆位误差数据。观察两组不同定位点选取方法下X(左右)、Y(前后)、Z(上下)三维方向的摆位误差,并使用 Van-Herk 扩边公式求出X(左右)、Y(前后)、Z(上下)的 PTV 外扩边界值。采用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用例数(n)和百分比(%)进行描述。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A组3个方向的平均摆位误差分别为X轴(0.350±1.029)mm、Y轴(0.660土1.545)mm、Z轴(0.910±1.288)mm。B组3个方向的平均摆位误差分别为X轴(0.160±1.269)mm、Y轴(1.440±1.604)mm、Z轴(1.590±1.393)mm。两组在Y(前后)、Z(上下)轴的摆位误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鼻咽癌患者X方向的群体MPTV为2.65 mm和3.28 mm,Y方向的群体MPTV为3.77 mm和3.92 mm,Z方向的群体MPTV为3.01 mm和3.39 mm。结论:鼻咽癌放射治疗CT模拟定位点和放射治疗点同中心,不换算三维坐标是可行的,能满足临床上对于摆位误差和外扩边界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使用4种不同体位固定方式用于乳腺癌放疗定位,并对4种不同的固定方式的摆位精度分析和比较,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放疗患者34例,其中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20例,乳腺癌根治术后(锁骨上下区放疗)患者14例。将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20例分为A、B两组,分别采用负压垫加头膜固定和乳腺托架固定;将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14例分为C、D两组,采用颈肩膜固定(C组双手置于体侧)(D组患侧手抓耳)。用Philips Bigbore大孔径CT模拟机进行定位扫描,图像传输到Varian Ecplipse治疗计划系统进行重建,计划设计。对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首次治疗完成后,进行CT下复位验证,并将验证图像与计划图像配准,测量治疗中心坐标误差,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给出摆位误差。结果:A组在X、Y、Z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分别为(1.7±1.9) mm、(2.1±2.9) mm、(2.0±1.2) mm;B组在X、Y、Z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分别为(2.8±1.1) mm、(3.7±1.1) mm、(4.8±1.3) mm;C组在X、Y、Z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分别为(2.1±1.6) mm、(2.1±1.5) mm、(3.6±3.1) mm;D组在X、Y、Z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分别为(1.0±0.5) mm、(1.9±1.5) mm、(3.6±1.9) mm。A组在Y、Z方向的摆位误差小于B组(P=0.048、0.038),A、B两组在X方向的摆位误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两组在X、Y、Z方向的摆位误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的放疗,全乳加锁骨上的一体化的调强技术,用负压垫加头膜固定技术比用乳腺托架固定技术减少了摆位误差;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放疗,用颈肩膜固定技术的两种体位对摆位误差无太大差异,为了减少相邻野衔接问题引起的剂量误差建议采用手抓耳体位。  相似文献   

16.
目的:在图像引导的自适应放疗中,评估宫颈癌患者分次内、分次间的摆位误差。方法:从2014年1月至9月选取16例诊断为IIb-IIIb期的宫颈癌患者,所有病人均未行手术治疗,而是采用三维调强放疗作为根治性治疗。每个病人在放疗前后行10次20个CBCT扫描图像,与计划CT进行配准融合,得到三维方向矢量误差,用X(左右)、Y(腹背)、Z(头脚)、CR(旋转角度)表示。计算摆位误差的平均变化及标准差。结果:收集320套CBCT图像,每个病人平均20套。所选CBCT扫描图像显示:患者在左右、头脚、腹背方向的分次内摆位误差分别为(0.11±0.14)cm、(0.17±0.18)cm、(0.20±0.19)cm;在左右、头脚、腹背方向的分次间摆位误差分别为(0.11±0.13)cm、(0.17±0.20)cm、(0.25±0.20)cm。结论:在图像引导的自适应放疗中,患者在各个方向的摆位误差均数为0.15cm,这一大幅度的误差需要在放疗中被考虑到。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千伏级CBCT图像引导椎体肿瘤放疗摆位误差的研究。方法:采用瓦里安IX直线加速器机载影像系统对37例椎体肿瘤患者调强放疗前行CBCT,系统自动重建图像并与治疗计划CT图像相匹配,获得患者X轴(左右)、Y轴(头脚)、Z轴(前后)方向摆位误差。结果:椎体肿瘤37例行114次扫描,只考虑误差大小时X轴、Y轴、Z轴方向误差分别为(2.69±2.46) mm、(5.37±4.57) mm、(4.02±3.5) mm。其中胸椎(2.02±2.07) mm、(4.80±4.59) mm、(4.00±3.92) mm,腰椎(3.35±2.65) mm、(5.83±4.54) mm、(4.03±3.08) mm。结论:腰椎患者与胸椎患者相比,摆位误差左右方向较大,在摆位中应加以注意,以减少治疗摆位误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