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乳腺癌治疗过程中抗肿瘤药物的广泛应用,治疗所带来的心脏毒性也在增加。常规超声心动图对于诊断及预测早期恶性肿瘤治疗相关心脏损害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均不如斑点追踪成像技术。本文就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乳腺癌化疗患者心脏毒性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刘茜  杨志刚  李媛 《磁共振成像》2021,12(8):98-100,107
心肌梗死是缺血性心肌病中最严重的类型,症状较典型,故诊断本病并不困难.准确评估患者梗死心肌的范围,以及区别可逆性和不可逆性心肌损伤,对临床进行危险分层及确定治疗方案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心脏磁共振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心脏疾病特别是缺血性心脏病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一些新的磁共振成像方法的开发和应用,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信息.笔者对心脏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心肌梗死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放射、化学及靶向药物抗肿瘤治疗均可造成心脏损伤。心血管MR(CMR)不仅能检出心脏结构、功能异常及部分坏死和瘢痕组织,还可用于评估心肌组织学微观结构重构及微循环障碍,有助于评估心肌损伤早期充血水肿及中晚期心肌坏死纤维化、心功能失代偿和微血管损伤。本文就CMR诊断抗肿瘤治疗相关心脏损伤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疾病之一,其死亡率已跃居我国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一位。因此,乳腺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已经成为乳腺疾病的工作重点。新辅助化疗是局部进展期乳腺癌的标准治疗方案,磁共振成像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估方面优于超声、X线和临床检查。磁共振不仅能进行结构成像,也可进行功能成像。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扩散加权成像、灌注成像及磁共振波谱等功能技术在乳腺癌疗效评估中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5.
转甲状腺素蛋白心脏淀粉样变(transthyretin cardiac amyloidosis, ATTR-CA)是由转甲状腺素蛋白沉积于心肌间质,导致心力衰竭、心房颤动、传导阻滞等临床表现的限制型心肌病。其临床表现多样且非特异,故常误诊和漏诊。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发展,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脏磁共振、放射性同位素显像等多模态影像技术可为该病的诊断提供更多有效信息;基因检测在临床上可用于区分具体亚型。虽然该病整体预后不佳,但随着对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有效治疗方法不断出现且治疗效果越来越好。早期识别和早期诊断对该病治疗至关重要。本文重点介绍ATTR-CA的最新诊断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已经成为评估心功能的"金标准"。常规CMR扫描技术相对成熟,在疾病诊断及预后评估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定量成像技术(T1 Mapping、T2 Mapping、Feature tracking、4D Flow、DTI)及非对比剂增强(whole heart MR coronary angiography、ASL)等CMR新技术发展突飞猛进,潜能巨大,有望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重要帮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世界超声心动图联盟(WASE)心脏超声正常值研究对抗肿瘤治疗相关心脏毒性超声评估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37例接受蒽环类药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分别在化疗前基础状态(T0)及化疗第2周期(T2)、第4周期(T4)、第6周期(T6)结束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美国超声心动图学会(ASE)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正常值下限(lower limit of normal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LLN)为53%、欧洲心脏病学学会(ESC)指南(LVEF-LLN为50%)以及WASE研究LVEF-LLN标准(多中心女性为58%,亚洲女性为59%)评估化疗过程中出现心肌损伤患者的例数,并与以左室整体纵向应变(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GLS)为标准定义的亚临床心肌损伤患者例数比较,分析不同心肌损伤判断标准患者构成比的变化。结果随着LVEF-LLN的提高,使用LVEF评估蒽环类药物相关心脏毒性可发现更多早期心肌损伤患者,以LVEF下降10%且LVEF低于50%(2016 ESC指南)为标准时1例出现抗肿瘤治疗相关心肌损伤(cancer therapy related cardiac dysfunction,CTRCD);LVEF-LLN为53%(2014 ASE指南)时3例出现CTRCD;按照WASE研究女性群体LVEF-LLN为58%时7例出现CTRCD;以亚洲女性LVEF-LLN 59%为标准时9例出现CTRCD;各种以LVEF为标准判断心肌损伤例数均少于使用GLS监测发现的亚临床心肌损伤例数(18例),但LVEF下降10%且LVEF低于59%标准与GLS标准的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VEF-LLN上调后,使用LVEF评估早期心肌损伤的敏感性提高,但GLS仍是监测抗肿瘤治疗相关早期心肌损伤最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DM)前期或者DM早期患者的心肌会出现有不同程度的损害,及时发现DM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对于DM患者的有效治疗和DCM的预防具有重要的意义。超声斑点追踪成像(STI)技术作为一种无创性的新技术,能在常规超声心动图的基础上提供更灵敏、更准确为DM患者提供心功能评估,特别是对左房和左室的收缩和舒张功能评估。本文就STI技术在DM患者左心房和左心室功能评估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宋宇  郭应坤  许华燕  李学胜  李军  伏川 《磁共振成像》2021,12(11):109-112,121
心肌病是以心肌病变为主的一类疾病的总称,由于其常伴有心功能障碍而严重危及患者生命.近年来,随着心脏磁共振定量成像技术的快速发展与进步,且由于其无电离辐射、分辨率较高等特点在评估心肌疾病中有较大的优势.其中,心脏磁共振定量成像技术如纵向弛豫时间定量成像(T1 mapping)、横向弛豫时间定量成像(T2 mapping)、T2*成像定量成像(T2*mapping)、特征追踪(feature tracking,FT)和心肌延迟增强(late gadolinium enhancement,LGE)等可无创、定量地对心肌组织进行分析,反映心肌组织的变化,为不同类型心肌病中心功能的改变提供重要定量信息.作者就磁共振定量成像技术评估心肌组织方面的应用及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0.
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是一类以左心室扩张和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心脏病,可最终引起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猝死,也是目前心脏移植的最主要病因。准确评估DCM患者心脏受累程度,对疾病进行危险分层,识别需密切随访及强化治疗的高危患者尤为重要。心脏磁共振(cardiovascular magnetic resonance,CMR)多模态、多参数成像,常规CMR电影序列能准确评估心脏的形态及功能异常,而基于CMR的组织学与微观结构成像还能为DCM患者的预后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作者对CMR在DCM的危险分层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磁共振成像技术在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研究中的应用发展迅速.磁共振成像结构影像学主要介绍了磁共振成像线性和面积测量、磁共振成像体积测量和磁共振容积再现三方面,其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异常脑结构的分布,以及特征性结构内侧颢叶,尤其是海马,杏仁核,以及内嗅皮质在结构在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诊断治疗中的作用.磁共振成像功能影像学主要包括了功能磁共振成像、扩散加权成像及扩散张量成像等新技术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早期脑功能改变中的应用.随着这些研究的进展突破,磁共振成像影像技术将有助于进一步深入了解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及生物学特征.  相似文献   

12.
袁强  陈芹  周东 《中国临床康复》2009,(26):5117-5121
近年来磁共振成像技术在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研究中的应用发展迅速。磁共振成像结构影像学主要介绍了磁共振成像线性和面积测量、磁共振成像体积测量和磁共振容积再现三方面,其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异常脑结构的分布,以及特征性结构内侧颞叶,尤其是海马,杏仁核,以及内嗅皮质在结构在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诊断治疗中的作用。磁共振成像功能影像学主要包括了功能磁共振成像、扩散加权成像及扩散张量成像等新技术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早期脑功能改变中的应用。随着这些研究的进展突破,磁共振成像影像技术将有助于进一步深入了解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及生物学特征。  相似文献   

13.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ICAS)是我国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原因,准确诊断及鉴别疾病对于患者临床的早期治疗及预后至关重要。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RMR-VWI)利用其独特的成像模式,对缺血性卒中的颅内责任血管壁及斑块特征的观察具有显著优势。本文对HRMR-VWI技术及其在鉴别缺血性脑卒中相关脑血管疾病、评估斑块易损特征并指导ICAS的治疗方案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张晓玲 《天津护理》2011,19(5):295-296
慢性心力衰竭晚期伴恶性心律失常是临床治疗的难题,心力衰竭可引发一系列严重临床症状,恶性心律失常可导致患者猝死。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可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implantable cardiac deftbrillator,ICD)能有效预防心脏性猝死。因此植入具有CRT和ICD双重功能的装置(CRT—D)已成为心功能不全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磁共振功能成像(fMRI)包括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及定量动态增强MR,通过提供肿瘤内部的血供、生理及生化代谢信息,可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治疗早期评价疗效,协助临床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因此,磁共振功能成像的联合应用可适用于局部进展期乳腺癌(locally advanced breast cancer,LAB...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技术评估乳腺癌患者曲妥珠单抗化疗相关的左心室和右心室收缩功能的早期改变,探究其在评价化疗相关早期亚临床心脏毒性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确诊有明显病例分型并接受曲妥珠单抗化疗的乳腺癌患者89例,共3个化疗周期,一个化疗周期为3周。于化疗前基线水平(T0)、3个化疗周期(T1、T2、T3)分别行一次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心室和右心室常规超声参数,应用2D-STI测量左心室和右心室整体纵向峰值应变(LVGLS和RVGLS)。心脏毒性定义为左心室射血分数下降,且低于基线水平的10%。以化疗过程中出现心脏毒性为临床结局,应用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分析T1期各参数对化疗相关的早期亚临床心脏毒性的预测价值。结果22例(24.7%)患者在化疗周期中出现心脏毒性(心脏毒性组),67例(75.3%)未发生心脏毒性(无心脏毒性组)。发生心脏毒性的患者,其T2期LVEF低于基线水平的18%,而LVGLS和RVGLS于T1期、T2期均显著低于基线水平。ROC曲线和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T1期的RVGLS联合LVGLS是预测乳腺癌化疗相关早期亚临床心脏毒性的最佳指标,其诊断敏感性为98%,特异性为75%。结论 无明显左室射血分数降低的曲妥珠单抗化疗乳腺癌患者,其T1期LVGLS和RVGLS已经发生减低,2D-STI技术有助于早期发现化疗相关的亚临床心脏毒性。  相似文献   

17.
心脏粘液瘤的病理学特征及其影像学诊断的评价王照谦①综述郎志谨审校心脏粘液瘤(cardiacmyxoma;CM)是最常见的心脏原发良性肿瘤。近20年来,随着超声、CT和磁共振成像(MRI)等无创影像技术的广泛开展和应用,本病术前诊断率明显提高,其诊断和...  相似文献   

18.
乳腺癌MRI诊断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MR已成为临床和影像医师评估乳腺疾病的一项强有力的工具。DWI和动态对比增强MRI(DCE-MRI)是目前临床MR检查的首选。近年来,MRI新技术的发展,如钠磁共振成像、化学能量饱和转移(CEST)和BOLD MRI有望为诊断乳腺疾病提供更有价值的参数,而乳腺放射组学和放射基因组学也已成为乳腺成像的热门话题。本文对MRI新技术在乳腺癌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左室舒张功能障碍(diastolic dysfunction,DD)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病理特征之一.舒张功能的评估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心脏功能诊断十分重要.舒张功能的主要评估方法包括心脏微导管术、超声心动图、心脏磁共振等,其中,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的整体和局部功能定量、血流动力学分析等方法在舒张功能评估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作者就心脏磁共振左室舒张功能评估的主要方法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MRI是目前公认的前列腺癌最佳影像检查技术。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各种磁共振功能成像技术不断问世并应用于临床,如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扩散张量成像、扩散峰度成像、磁共振波谱、灌注加权成像等,为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及临床个体化治疗提供更多的影像学依据。随着研究的深入,多中心、大样本研究的进展及扫描参数的进一步优化,多参数MRI检查将在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