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刘伟祥  黎琼红  谢晨  段启 《中草药》2007,38(8):1261-1263
白术为菊科植物白术 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干燥根,主产于浙江、安徽、湖北、湖南等省.其性味甘、苦,温,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1].主要含有挥发油成分和内酯类成分.其中内酯类成分具有抗炎、抗肿瘤作用[2,3],该类成分还具有调节胃肠道功能和促进营养物质吸收的功能,尤以白术内酯Ⅰ作用明显[4].为有效控制白术质量,本实验采用HPLC法建立内酯类成分的定量分析方法.该方法可操作性强,重现性好,为更好地控制白术药材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HPLC法测定白术中的白术内酯I、Ⅱ、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白术为菊科植物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干燥根,主产于浙江、安徽、湖北、湖南等省。其性味甘、苦,温,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1]。主要含有挥发油成分和内酯类成分。其中内酯类成分具有抗炎、抗肿瘤作用^[2,3],该类成分还具有调节胃肠道功能和促进营养物质吸收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白术不同化学成分的药理作用研究概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白术,作为临床常用中药之一,其化学成分主要为挥发油,如苍术酮、白术内酯Ⅰ、Ⅱ、Ⅲ及双白术内酯等,此外尚含有白术多糖及多种氨基酸等。这些化学成分具有抗肿瘤、抗老年痴呆症、提高机体免疫力等药理作用。由于物质基础不同,各化学成分对机体的药理作用也不尽相同。近几年,对此研究颇多,因此将对白术不同化学成分的药理作用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为白术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及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白术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在临床中应用广泛,针对近年来白术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综述,发现白术中的主要药效成分为挥发性成分、多糖类、内酯类、黄酮类、苷类等,且针对白术化学成分的研究多集中在内酯类、挥发性成分及多糖类。白术可以作用在机体的多个方面,但主要作用集中在胃肠道系统、免疫系统及泌尿系统,具有抗肿瘤、修复胃黏膜、抗炎镇痛、调整水液代谢、保肝、改善记忆力、调节脂代谢、降血糖、抗血小板、抑菌、免疫调节等多种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5.
虫草多糖药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虫草多糖是虫草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是虫草中含量最高的药理活性物质,具有多种药理功效.本文主要针对虫草多糖的免疫调节、抗肿瘤、保护肾脏、保护肝脏、抗氧化、延缓衰老、降血糖、降血脂、抗放射等作用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述.  相似文献   

6.
半日花烷型二萜内酯是穿心莲的特征性成分,具有显著的抗炎、抗肿瘤、抗血栓等多种药理活性。本文介绍了穿心莲中半日花烷型二萜内酯的化学结构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骆瑜  邱慧  汪保林 《中国中药杂志》2017,42(20):3847-3859
穿心莲内酯为爵床科植物穿心莲的重要天然活性成分之一,穿心莲内酯及其衍生物具有抗炎、抗病毒、抗肿瘤、抗HIV、保肝活性以及α-葡萄糖苷酶抑制等活性,由于其广泛的药理活性而备受研究者关注。该文对穿心莲内酯衍生物的合成进行综述,并简述其相关的药理活性报道。  相似文献   

8.
当归作为药食同源的中药材品种,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等功效.当归多糖是其最主要的活性成分之一,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当归多糖有增强机体免疫力、抗肿瘤、抗氧化、抗辐射等多种药理活性.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系统总结当归多糖及其衍生物的化学结构,并对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发现当归多糖具有抗肿瘤、抗氧化、免...  相似文献   

9.
洋金花为止咳平喘药,其花和叶中富含多种化合物,包括醉茄内酯类、生物碱类、萜类、黄酮类及酰胺类等成分。因其具有平喘止咳、解痉定痛的功效,传统上常用于治疗哮喘咳嗽、脘腹冷痛、风湿痹痛、小儿慢惊,还可作为外科麻醉的原料药。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洋金花除了具有平喘止咳、解痉定痛等传统功效外,还具有抗炎、免疫抑制、抗惊厥、抗癫痫、抗肿瘤等作用,常用于银屑病、帕金森病、癫痫、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治疗。目前,有关洋金花的化学成分研究主要集中在醉茄内酯类及生物碱成分;同时,洋金花化学成分类别划分比较笼统,化学成分在不同药用部位中的分布情况也不太清楚,多糖成分药理作用研究相对较少。基于此,笔者拟系统检索洋金花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对其不同结构类型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行了总结与分析,以期为洋金花的进一步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综述近几年枸杞多糖的药理活性研究状况。方法:查阅大量相关文献,进行整理、总结并分析。结果:近期有关枸杞多糖药理活性研究较多,研究表明,枸杞多糖具有:抗肿瘤、抗衰老、抗骨质疏松、防辐射、抗缺氧等药理作用。结论:枸杞多糖具有较广泛的药理活性,但其某些药理机制及临床应用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中药多糖成分是一类天然高分子多聚物,是由醛糖/酮糖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是中药成分中发挥作用的主要的活性生物大分子。近年来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指出中药中的多糖成分具有显著的抗肿瘤功效,而补益类中药具有“扶正”和“祛邪”双重功效,既可以扶正固本,提高机体免疫力,又可以发挥抗炎、抗肿瘤、抗病毒等功效,更加符合中医治疗胃癌的研究方向和治疗原则。本文通过PubMed、Medline、Cochrane、CNKI、SinoMed、万方、维普等国内外医学类数据库查阅了近20年的相关文献,对国内外文献中已报道的具有补益功效的中药多糖成分在胃癌的作用进行总结,旨在为胃癌的中医药治疗提供临床指导,同时为后续中药多糖的药理活性的研究及健康产品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龙眼Dimocarpus longan为药食同源中药,具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的功效,其富含的多糖是主要活性成分之一。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总结龙眼多糖及其衍生物的化学结构,发现龙眼多糖具有免疫调节、抗炎、抗氧化、抗疲劳、抗肿瘤、减轻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等多种药理活性,且龙眼多糖的化学结构与药理活性关系密切,多糖相对分子质量愈大其免疫活性愈强,化学修饰乙酰化、羧甲基化、硫酸化、磷酸酯化、碱解离可增强其药理活性,而甲基化则可降低龙眼多糖药理活性。综述龙眼多糖的化学结构、构效关系与药理活性研究进展,以期为龙眼深层次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桑黄类真菌有效成分及功效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桑黄类真菌是国际公认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大型药用真菌类群,研究表明其有效成分有多糖类、甾类、三萜类、黄酮类、吡喃酮类、多酚类、香豆素类、生物碱、氨基酸等,其功效包括抗肿瘤、保肝、降血糖、增强免疫力、抗血管生成、抗氧化、抗菌、抗炎、抗诱变、抗突变、治疗关节炎等,主要用于预防或治疗癌症、糖尿病、关节炎;胃肠道功能紊乱、腹泻和过敏,在东亚地区尤其是中国、日本和韩国具有广泛的应用。桑黄多糖类成分是其主要生物活性成分之一,存在于子实体、菌丝体和发酵液中,分为子实体多糖、菌丝体胞内多糖和胞外多糖(EPS,发酵液提取物),具有很好的抗肿瘤、提高免疫力、降血糖等功效。桑黄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是其抗氧化作用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药理研究表明桑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肝纤维化、增强免疫的作用。桑黄对多种恶性肿瘤具有非常显著的抑制作用,其抗肿瘤作用主要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力、激活巨噬细胞、活化淋巴细胞、提高机体的抗肿瘤作用,影响肿瘤细胞的信号传导、抑制肿瘤细胞的诱导分化、抗癌细胞血管生成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等途径实现。其开发的药品用于预防和治疗肿瘤、脂肪肝、肝纤维化、顽固性高血糖效果十分显著,成为继灵芝后又一大焦点。本文主要介绍近年来关于桑黄有效成分及功效研究的一些相关研究,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药用植物雷公藤具有抗炎、抗肿瘤、抗生育等多重功效.其主要活性成分之一--雷公藤内酯醇可通过靶向转录因子、激酶或抑制泛素/蛋白酶体等机制发挥抑制细胞增殖和促肿瘤细胞凋亡等抗肿瘤作用,但毒性高、水溶性差限制了其应用.雷公藤内酯醇低毒高效的水溶性衍生物LLDT-8免疫抑制作用相关的作用机制尚未明确.本文就雷公藤内酯醇在相关疾病中的药理作用机制研究做简要综述,旨在为雷公藤内酯醇及其衍生物的药理作用机制的研究及扩大临床适应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中医药科技》2014,(5):598-598
本品为菊科植物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dz.的干燥根茎,主产于浙江、湖北、湖南等地,性苦,甘,温,归脾、胃经[1]。白术的化学成分较为复杂,据报道[2],现已知主要含有挥发油、内酯类、多糖类及其他成分。挥发油在白术根茎中约含1.4%,其主要成分为苍术酮(atratylon)、苍术醇等;内酯类成分有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Ⅱ、白术内酯Ⅲ、白术内酯Ⅳ等;多糖类含有白术多糖PM、甘露聚糖AM-3等。  相似文献   

16.
泽泻汤出自《金匮要略》,该方由泽泻和白术2味中药配伍而成,具有利水除饮、健脾制水的功效。相较于西药治疗有关病证,泽泻汤不仅可以提高疗效,还能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实现长期稳定给药。笔者通过整理泽泻汤的近些年研究情况,对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整理与分析,发现泽泻汤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为泽泻醇A和B,23-乙酰泽泻醇B和C,白术内酯(白术内酯Ⅰ,Ⅱ,Ⅲ)和多糖等,具有利尿、降血脂、降血压、抗炎等药理作用,可加味配伍用于高血压病、高血脂症、眩晕病、脑血管供血不足等疾病的治疗,且疗效明显。通过对近些年泽泻汤的研究概况进行总结,可进一步明确其活性成分和药理作用机制,为泽泻汤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并为下一步的研究指引方向。  相似文献   

17.
灵芝多糖是从灵芝中提取的主要功效成分。因其药理作用广泛,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其药理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较大进展。现主要从灵芝多糖抗肿瘤、调节免疫、抗氧化、降血糖血脂等作用做一综述,以期为临床研究提供参佐。  相似文献   

18.
卫矛科植物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的根部具有祛风除湿等功效,现多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的治疗。雷公藤内酯酮是从雷公藤中提取出的二萜类小分子化合物。早期作为具有抗炎、抗生殖作用的潜力药物进行研究;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其抗肿瘤作用尤为突出,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在纳摩尔级别的剂量下即可抑制多种肿瘤生长,具有作为广谱抗癌天然药物研发的潜质。此外,由于直接从雷公藤中提取雷公藤内酯酮得率较低、且雷公藤内酯酮水溶性较差,使得其生物利用度较低、以及抗生殖作用是其作为抗肿瘤药物的主要毒副作用之一,探究其合成、制剂以及对其进行结构修饰,以降低成本、提高生物利用度以及在保持其药理活性的基础上降低毒副作用将成为研究热点。笔者查阅了国内外关于雷公藤内酯酮各方面的研究以及专利,并对其药理活性及作用机制进行归纳总结,发现现阶段对于雷公藤内酯酮的研究虽仍处于初步阶段,但自2014年以来,关于其抗肿瘤的作用机制研究逐年增多,该文着重介绍雷公藤内酯酮的抗肿瘤药理活性及其作用机制,并对其抗炎、免疫抑制、抗生殖等的药理作用,及其毒性、合成、结构修饰的现有研究进行简要综述,以期对其进一步开发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茯苓为国家药食同源中药材品种,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等功效。茯苓多糖作为其中最主要的活性物质之一,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力、抗炎、抗氧化、抗肿瘤、保肝等药理活性,存在巨大的开发利用价值。该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系统总结茯苓多糖及其衍生物的化学结构及近年来对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全面深入探讨茯苓多糖的化学组成和活性,讨论当前存在问题,为深入探究茯苓多糖构效关系以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荔枝核为我国传统中药,具有散结、理气止痛、温里祛寒的功效,尤其对睾丸肿痛、疝气痛等有显著的疗效,药用价值高。近年来有关其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方面有诸多新的发现,荔枝核中主要有黄酮类、甾体类、鞣质类、萜类、挥发油和酯类等化学成分,具有抗炎保肝、抗肿瘤、抗氧化、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等药理活性,特别是其抗炎保肝、抗肿瘤、抗氧化药理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较广泛,但对其活性成分中的主要单体药效成分和其发挥药理活性的构效关系等方面研究还比较少,需做进一步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