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为了解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对我省环境污染的情况,我院于5月2日8时开始对武汉地区环境放射性进行监测。着重监测沉降灰、雨水、气溶胶、东湖水、牛奶、蔬菜等样品的总口和131I放射性活度,同时进行了羊甲状腺中131I和沉降灰中131I、89Sr、90Sr、137Cs等核素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术后患者体内放射性总活度的变化及其代谢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至2022年4月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核医学科接受131I治疗的218例DTC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服用131I的剂量分为低剂量组(≤3.7 GBq)171例和高剂量组(>3.7 GBq)47例,使用全身动态辐射监测系统在服用131I后24、48及72 h测定体内131I残留活度并探讨其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 服用131I后低剂量组24、48及72 h的体内131I残留活度均明显低于高剂量组(t=-7.46、-3.31、-2.01,P<0.05);低剂量组24、48 h出院达标率明显高于高剂量组(21.0%vs. 4.3%、98.2%vs. 89.4%,χ2=7.23、5.91,P<0.05),且所有患者在72 h均可达出院标准。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24及48 h体内131I残留活度与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基础代谢率(basal metabolism rate,BMR)及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有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低剂量组24 h时年龄越大、BMR越高、TSH水平越高,体内131I残留活度越大,48 h时BMI越大、TSH越高,体内131I残留活度越大;高剂量组24 h时年龄越大、BMR越高,体内131I残留活度越大。患者体内131I残留活度达到400 MBq的时间以24、36 h来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以24 h为分界时,TSH水平越低,体内131I残留活度越低;以36 h为分界时,年龄越小、TSH水平越低、131I治疗剂量越小,体内131I残留活度越低。结论 年龄、BMI、BMR及TSH水平是131I治疗DTC术后患者体内放射性总活度的影响因素,联合上述指标进行辐射剂量评估可为调整患者住院时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医疗机构131I治疗工作场所空气中131I核素的活度浓度水平,探讨通过空气采样方法估算工作人员内照射剂量的方法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郑州市10家开展131I核素治疗的工作场所,采用空气采样方法采集131I治疗工作场所中放射性气溶胶,用高纯锗γ能谱仪进行γ放射性核素测定并推算工作场所空气中131I核素的活度浓度水平,根据测量结果和现场调查结果估算放射工作人员因131I核素吸入导致的内照射剂量。结果 19个分装间空气样品的131I活度浓度为0.087~570 Bq/m3,平均为(51.04±128.58)Bq/m3;11个病房空气样品的131I活度浓度为0.162~54.6 Bq/m3,平均为(7.97±15.89)Bq/m3。根据GBZ 129-2016《职业性内照射个人监测规范》推荐的典型工作时间估算,放射工作人员由于吸入131I核素导致的年待积有效剂量范围为2 μSv~10 mSv,平均为(0.61±1.80)mSv,年有效剂量均未超过国家标准所规定的剂量限值。结论 郑州市10家医疗机构核医学工作场所中131I核素活度浓度较高的样品多分布在甲状腺癌住院患者较多、核素操作量较大的三甲医院,由此导致的工作人员内照射剂量不容忽视。根据空气样品的测量结果估算内照射剂量带有很大不确定度,但空气采样方法可及时发现异常或事故情况下的放射性污染,为工作人员开展体外直接测量和内照射评价提供预警。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碘治疗工作场所空气中131I气溶胶的活度浓度,估算核医学科医务人员吸入131I所致内照射剂量。方法 使用CF-1001BRL型便携式大容量空气采样器,采用碘盒收集山东省6家医院核医学科碘治疗工作场所空气中的131I气溶胶,利用HPGe-γ能谱仪对样品进行测量,得到6家医院碘治疗工作场所中131I的活度浓度值,并估算医务人员的内照射剂量。结果 6家医院碘治疗工作场所空气中131I的活度浓度范围为3.64~2.94×103Bq/m3,控制区(病房、患者通道、分装间、远程操作给药室)131I的浓度水平明显高于监督区,监督区131I的浓度最高的是医护通道,为2.62×102Bq/m3。核医学科医务人员两种职业待积有效剂量估算值为0.07~5.68 mSv,均未超过国家规定限值。结论 医院核医学科碘治疗工作场所仍存在不可忽视的131I气溶胶污染现象,应面向全国各地区核医学科开展内照射监测,探索更加合理的防护标准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估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131I治疗后体内残留放射性活度.方法 本次前瞻性研究包括49例DTC患者,分为“清甲”(131I摧毁术后残留的甲状腺组织)与“清灶”(131I治疗甲状腺床残留甲状腺癌、甲状腺床复发灶和转移灶)组,于服131I后收集患者每次排泄尿液,测定患者每天每次通过尿液排泄的放射性活度及排泄的总放射性活度,进而估算患者体内残留的放射性活度.分别于服131I后2、6、24、48、72 h进行1 m处剂量当量率的测定,估算患者体内残留放射性活度达到400 MBq时1 m处剂量当量率.结果131I后2、6、24、48、72 h体内残留131I活度占服131I初始活度的百分比,“清甲”组分别为99%、72%、25%、15%、7%,1 m处剂量当量率分别为157、120、35、11、9 μSv/h;"清灶"组对应百分比分别为99%、71%、18%、7%、3%,1 m处剂量当量率分别为232、182、48、11、2 μSv/h.体内残留的放射性活度与1 m处剂量当量率呈正相关(r=0.94,P<0.001).“清甲”与“清灶”组服131I后48~72 h体内残留放射性活度分别为548~259及451~248 MBq,对应的1 m处剂量当量率为8~10 μSv/h.结论 DTC患者于服131I后48~72 h体内残留放射性活度达到国家标准规定的400 MBq,即DTC患者1 m处剂量当量率达到8~10 μSv/h方可出院.  相似文献   

6.
我所于5月3日起,对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的泄漏物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监测工作。测定了大气沉降物、雨水、蔬菜、露天水源、近地面空气气溶胶总日活度及地面γ照射量率,分析了大气沉降物、雨水、蔬菜、牛奶和露天水源中131I含量;估算了环境样品中131I对居民甲状腺所致剂量当量和全身待积有效剂量当量,对沈阳地区受到的污染水平做了卫生学评价。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核医学科碘治疗工作人员甲状腺内131I的活度,并估算年待积有效剂量,分析碘治疗人员的内照射现状。方法 选择甲状腺内照射碘测量仪,对山东省6家医院进行调查并进行甲状腺131I活度测量,得出6家医院核医学科碘治疗工作人员甲状腺131I的检出率和活度值,进而计算摄入量和年待积有效剂量。结果 6家医院共有63名碘治疗工作人员接受测量,其中有52人甲状腺内检测到131I,检出率83%,测得131I活度大多低于200 Bq。估算的年待积有效剂量范围为0.23~7.78 mSv,其中有84.6%的人年待积有效剂量<2 mSv。结论 核医学科碘治疗工作人员应进行常规内照射个人监测,各医院在辐射防护制度方面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8.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向大气中释放出大量的放射性核素,造成了大面积的环境污染。为了解此事故对石家庄地区的影响,我所对沉降灰中90Sr、137Cs、131I总β日和雨水中总日进行了放射性监测,对鲜牛奶中的131I进行了分析测定。分析结果说明,此次事故对石家庄市有一定程度污染。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索接触131I放射性核素放射工作人员内照射剂量估算方法。方法 选择某131I放射性药物生产企业和某开展131I甲亢和甲状腺癌治疗的医院核医学科放射工作人员,使用便携式高纯锗(HPGe)γ谱仪,以7 d为周期,连续4次测量甲状腺部位131I活度,结合人员接触131I的轮岗方式,估算内照射剂量。结果 以监测月份为典型月份估算人员内照射剂量时,调查企业从事131I放射性药物分装的生产人员年待积有效剂量为0.09~1.93 mSv,调查医院核医学科工作人员内照射年待积有效剂量为0.06~0.58 mSv。对监测结果进行校正和结合轮岗方式后估算的工作人员内照射年待积有效剂量,放射性药物生产工作人员和核医学科工作人员分别为0.06~1.22 mSv和0.03~0.16 mSv。结论 在进行接触131I放射性核素工作人员内照射剂量估算时,仅以单次测量的结果估算全年受照剂量会带来较大的误差。在连续监测时,应根据前续监测周期的结果对后续监测周期结果进行校正。为准确估算人员内照射剂量,应充分考虑工作人员接触131I的方式、接触的时间、接触的频率、内污染的途径等因素。对于接触131I内照射剂量可能>1 mSv/年的工作人员,以14 d作为常规监测周期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0.
自5月1日起,我站开始监测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泄漏物。除增加了大气沉降灰总β和气溶胶的监测频度外,还对大气沉降灰、羊甲状腺、菠菜、白菜、牛奶、牧草、土壤和松花江水中131I做了测定。部分样品测定了137Cs和90Sr浓度。各类样品中均发现有131I的污染。大地生长的菠菜和牧草中137Cs浓度略高于本地区本底水平。各类样品中未发现90Sr浓度的增高。  相似文献   

11.
我们对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产生的放射性污染物质进行了连续的监测。主要监测内容有:大气沉降灰、地面空气气溶胶、牛奶、蔬菜、露天水源。测定了这些样品中的总月放射性活度和131I活度。通过一个多月的紧张的监测工作,基本上搞清了郑州地区的污染情况,并估算了当地居民受到的内照射剂量。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细胞化学方法——酸性磷酸酶及5’核苷酸酶活力测定观察了静脉注入131I 1.5年后、大鼠外周血T、B淋巴细胞的改变。用于中毒实验的131I活度分别为8.7及17.5μCi。实验结果指出,随着,131I活度的增加,大鼠外周血T、B淋巴细胞数出现明显的下降。文中还兢上述淋巴细胞数的簿低与绳癌功能改变的关系作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体内放射性活度及外部剂量水平的变化规律,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并估算400 MBq患者剂量当量率的修正因子。方法 研究对象为43例甲状腺全切术后,首次行131I"清甲"治疗的DTC患者,服药量为1 850~3 700 MBq,平均服药量(2 405±777)MBq。分别于口服131I后2、6、20、22、24、27、30、44、46、48、54、68及72 h,测定患者的体内剩余放射性活度以及患者前部0.3、1及3 m处的剂量当量率。结果 患者服131I后的体内剩余放射性活度随时间变化函数为A=A0(1.033 16e-0.062 4t+0.017 17)。可估算出"清甲"治疗的DTC患者有效半减期为12.19 h,体内放射性活度降至400 MBq仅需26.4~38.9 h。患者服用131I后距其0.3、1及3 m的标准化剂量当量率随时间变化函数分别为:0.3=127.220 7e-0.054 8t+3.765 71、1=30.225 8e-0.064 4t+0.824 67、3=4.161 9e-0.061 5t+0.167 97。患者服131I后体内剩余放射性活度与1 m处剂量当量率呈正相关(r=0.982,P<0.05),函数为1=0.025A+1.245。DTC患者体内剩余活度分别为1 000、700和400 MBq时,距患者1 m处对应的剂量当量率分为26.2、18.7和11.2 μSv/h。估算活度为400 MBq的患者0.3、1及3 m处剂量当量率的修正因子分别为0.25、0.49及0.70。结论 服用131I活度在3 700 MBq以下的DTC患者仅需住院2日便可达到出院标准。当DTC患者体内活度降至400 MBq时,其1 m处的剂量当量率远小于25 μSv/h。单纯利用点源公式估算患者周围剂量当量率会造成高估的情况,因此对于公式估算患者周围辐射水平时使用的修正因子还需进一步研究,使模型估算结果更贴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后长春地区地面水、蔬菜中的总β放射性和牛奶、蔬菜中131I放射性污染水平,污染特点及污染类型,并介绍了在这次核电站事故中蔬菜对131I的吸附吸收规律,地区人群所受照射剂131I所致人群的剂量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刺激性甲状腺球蛋白(ps-Tg)水平监测在诊断分化型甲状腺癌(DTC)转移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09年3月至2018年3月治疗DTC患者73例,依据131I显像,分为3组:无转移组,32例;淋巴结转移组,31例;远处转移组,每组10例。分别检测术后131I清甲治疗前及131I清灶治疗前1周内血清刺激性甲状腺球蛋白(ps-Tg,s-Tg)水平,131I治疗后第3~5天行131I全身显像(131I-WBS),病例随访时间8~12个月。结果 无转移组与淋巴结转移组中ps-T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都显著低于远处转移组(Z=-3.81、-3.371,P<0.05);首次131I清灶治疗前s-Tg在无转移组与淋巴结转移组和远处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1.764,P<0.05)。131I清甲治疗前ps-Tg诊断DTC远处转移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03,准确度为90.48%;s-Tg诊断DTC远处转移和淋巴结转移AUC分别为0.817和0.644,准确度为88.10%和65.08%。结论 术后131I清甲治疗前ps-Tg诊断DTC远处转移准确度优于131I清灶治疗前s-Tg,131I清灶治疗前s-Tg水平诊断DTC淋巴结优于131I清甲治疗前ps-Tg。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某医院核医学科改建131I治疗病房进行辐射防护设计,使辐射安全防护达到国家标准要求。方法 依照国家相关标准的防护要求,根据131I辐射防护的基本原理、方法,结合开放场所的放射源分布、房间布局、人员实际分布特点进行防护设计。结果 获得该核医学治疗病房改建的设计参数和放射防护数据,监测辐射防护安全。结论 核医学131I治疗病房设计达到预期的辐射安全控制目标。  相似文献   

17.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外泄,大量的放射性物质污染了许多国家和地区。为弄清这次核事故释放出的放射性物质对哈密地区的影响,我们对哈密地区的沉降灰、空气气溶胶、羊甲状腺、牛奶、牧草、水、蔬菜中的总β、131I放射性活度迸行了连续测定。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测量125I放射性活度的相加峰符合法。通过测量125I衰变放射的27.5kevx射线飘135.5keVγ 射线单一峰计数率及这两种射线相加峰计数率,可准确的计算出125I源的放射性活泼。本法与测量125I活度的相对法比较,具有使用方便,不需要对计算系统进行刻度,以及测量结果几乎不受样品源体积、源在探测器中的位置和样品源容器类型的影响等优点,是核医学和辐射防护中测量125I放射性活度的较为理想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9.
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后,我站根据卫生部通知要求,从5月9日至5月19日,监测了合肥地区的人气沉降灰总日放射性、近地面空气的总β放射性和131I、水中放射性碘、小白菜和牛奶中的总日放射性和放射性碘,结果表明污染极其轻微,不会影响合肥地区人民的健康及正常生活秩序。  相似文献   

20.
我们对服用131I(Nal131I)人员进行了15天24小时尿碘分析以及外部放射性计数测量,推算出几种甲状腺功能状态下131I在人体的分布、滞留和内辐射剂量。结果表明;摄入131I后甲状腺受到的内辐射剂量与甲状腺摄碘率间呈一元线性函数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算了苏州市及其近郊因进 行甲状腺摄碘检查所致的年集体有效剂量当量等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