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骨折不愈合是骨科临床工作中常见的并发症,其共性表现为骨痂生长缓慢或不生长,骨折间隙逐渐增大,骨质疏松等。治疗方法包括自体骨移植、异体骨移植、脉冲电刺激,但由于受再次手术、排斥反应及软组织条件多种因素所限制,往往不能取得满意效果。我科自2000年以来采用骨折愈合刺激素与自体红骨髓联合注射治疗骨不愈合30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王金成  吴振源 《吉林医学》1999,20(6):339-340
胫骨骨不连多为营养缺乏性骨不连,临床上常规采用自体骨移植进行治疗,以或促进血运恢复,并通过其骨诱导、形成和传导作用达到骨折愈合的目的。骨移植的同时,应用的固定方法各异,但无外乎内、外固定两大类。固定方法的选择对骨折的愈合很重要。本文回顾了自体骨移植复合手术治疗胫骨骨不连96例,对普通钢板内固定、外固定支架和石膏外固定等不同固定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亚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980年3月~1998年6月间因腹骨骨不连在我科接受骨移植手术并获得随访的病例96例,其中男67例,女29例;年龄为19岁~78岁…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应用钢板内固定、皮质骨剥离及自体骨移植的方法治疗骨不连的疗效。方法:对16例骨不连患者行加压钢板、皮质骨剥离及自体髂骨植骨治疗,并行影像学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7个月。结果:全部病例术后周身情况稳定。影像学结果显示术后3个月可见有连续性骨痂形成;6个月骨折基本愈合。除1例出现膝关节僵硬外,无感染、内固定物断裂等并发症发生。膝关节的平均活动度为103°。结论:钢板内固定、皮质骨剥离及自体骨移植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骨不连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4.
感染性骨不连伴大段骨缺损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颗粒状松质骨移植治疗感染性骨不连伴大段骨缺损的效果.方法 对19例(20个部位)感染性骨不连伴大段骨缺损患者进行清创、外固定、颗粒状松质骨移植方法 治疗,其中自体骨移植14例(15个部位),异体骨移植5例.结果 平均随访32.7个月(20~56个月).5例异体骨移植患者均无感染复发,其中3例获得骨愈合,外固定指数是(2.22±0.84)个月/cm;2例发生骨不连,再次手术取自体松质骨植骨获得骨愈合.14例(15个部位)自体骨移植患者,2例(2个部位,13.3%)感染复发导致植入骨吸收骨不连,接受再次清创自体骨移植获得骨连接、感染消灭;12例(13个部位,86.7%)骨愈合患者,外固定指数是(1.96±0.74)个月/cm.共3例(4个部位)发生再骨折,分别接受石膏固定、外固定支架及内固定获得骨愈合.结论感染性骨不连伴大段骨缺损采用自体颗粒状松质骨移植是合适的;异体骨移植骨不连发生率高、外固定时间长,应慎用.  相似文献   

5.
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是骨折常见并发症,发生率约为5%~10%,尤以长管状骨的多段粉碎性骨折为多见。为预防骨折发生延迟愈合及不愈合,我科自1996年以来对22例新鲜长管状骨多段粉碎性骨折伴骨缺损病例在骨折固定术的同时进行一期自体骨移植,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本组22例中,男性18例,女性4例。年龄23~48岁,平均年龄22岁。骨折原因:车祸16例,坠落伤6例。骨折部位:发生在股骨干及股骨粗隆下12例,胫腓骨8例,挠骨2例。所有病例X线提示均呈多段粉碎性骨折,骨皮质不同程度缺损。2) 手术方法:坚强或有限骨折固定术 植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一期自体微小颗粒骨移植治疗感染性骨缺损及骨不连的疗效。方法 30例感染性骨缺损或骨不连患者,患处彻底清创,切除坏死组织至创面出血,创面放置VSD负压吸引材料,单边或多边外固定架固定,一期植入自体微小颗粒骨,敞开植骨创面,生理盐水或庆大霉素纱布换药至新鲜肉芽覆盖后,行植皮或皮瓣转移手术。结果骨折愈合30例,时间为3-8个月,平均6个月,术后平均7个月(4~12个月)去除外固定架,无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自体微小颗粒骨移植是治疗感染性骨缺损及骨折不愈合的更积极有效的方法,可以获得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胫骨创伤后节段性骨缺损的治疗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 1985年至2003年,本院共收治胫骨骨缺损28例。其中自体松质骨移植10例,牵拉骨生长术12例,带血管蒂腓骨移植6例。结果 自体松质骨移植10例,深部感染1例,再发骨折1例;骨不连2例,平均愈合时间为30周,全部病例行2~5年随访。牵拉骨生成技术12例,骨缺损愈合延迟愈合4例,平均愈合时间38周,1例因治疗失败而行截肢术。带血管蒂腓骨移植6例,除1例8个月骨性愈合外,术后3~6个月均达骨性愈合。供体部位病变1例,再发骨折发生1例,二次手术愈合。结论自体质骨移植、游离带血管蒂蒂腓骨移植、牵拉骨生成技术等治疗节段性骨缺损疗效比较肯定,但持续时间长,且伴有很高的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体外培养经皮移植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四肢骨不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经皮移植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治疗四肢骨折骨不连的效果。方法:12例四肢骨折骨不连患者采用体外培养经皮移植自体MSCs治疗。结果:9例获得了骨性愈合,骨折愈合平均时间为5个月(4~7月),X线显示骨折线消失,骨痂形成。骨折愈合率为75%(9/12)。结论:体外培养经皮移植自体MSCs治疗四肢骨折骨不连创伤小、安全、并发症少,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严重股骨髁上骨折伴大块骨缺损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股骨髁上骨折伴大块骨缺损手术治疗的方法、植骨技巧及疗效。方法:手术治疗股骨髁上骨折伴大块骨缺损11例,用钢板固定加大块自体或异体骨移植5例,钢板固定加钛网固定自体或异体骨粒移植6例,术后早期予以CPM功能锻炼。结果:用钢板固定加大块自体或异体骨移植5例,随访11~39个月,平均25个月,出现钢板折断2例,愈合时间平均15个月。钢板固定加钛网固定自体或异体骨粒移植6例,随访10~30个月,平均20个月,无钢板折断,愈合时间平均9个月。一期愈合9例(81.8%)。结论:对股骨髁上骨折伴大块骨缺损治疗,符合局部解剖需要的良好的内固定、有效的植骨融合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自体骨泥植骨作为治疗四肢长骨干骨折不愈合植骨方式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2年8月—2013年12月收治四肢长骨骨折不愈合病例15例?手术取出原内固定,重新复位,骨折断端采用合适的坚强内固定材料予以固定,植入自体髂骨骨泥?术后1?3?6?12个月复查X线,观测骨痂生长情况?结果:术后随访12~36月,所有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术后1年所有患者均达骨性愈合,未出现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术后1?3个月分别有12?15例患者复查X线发现明显骨痂生长?结论:采用自体骨泥植骨结合坚强内固定,治疗四肢长骨骨折不愈合效果满意,可作为植骨方式的常用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11.
邢长胜  赵三梅   《中国医学工程》2012,(1):52+55-52,55
目的探讨股骨髁部粉碎性骨折伴骨缺损的急诊手术治疗、骨移植方法及术后疗效。方法手术治疗股骨髁部粉碎骨折伴骨缺损10例,用钢板固定加大块自体骨移植6例,钢板加科氏针或松质骨螺钉固定骨折和大块移植的自体骨4例。结果用钢板固定加大块自体骨移植6例,钢板加科氏针或松质骨螺钉固定骨折和大块自体骨4例,随访11~39个月,平均25个月,未出现钢板折断现象,均伤口一期愈合,骨折6-10个月完全愈合。结论对股骨髁部粉碎性骨折伴大块骨缺损的治疗,须采用符合局部解剖需要的良好的内固定及有效的自体骨移植融合,才是保证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应用原位骨痂骨膜瓣结合自体髂骨植骨治疗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骨折不愈合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6年2月-2009年12月收治的68例股骨干骨折带锁髓内钉术后骨折不愈合患者,采用原位骨痂骨膜瓣结合自体髂骨植骨治疗,手术采用外侧切口,骨折端周围骨膜连同增生骨痂保留,向两侧葱皮样直接掀起,使与周围软组织相连,形成原位骨痂骨膜瓣,保留血运,清理骨折端的纤维组织及硬化骨. 48例取出原有髓内钉,更换粗髓内钉重新固定.20例未更换原有髓内钉直接附加外侧钢板固定.所有患者均取自体髂骨植于骨折端后将原位骨痂骨膜瓣包于植骨外侧.术后不负重或部分负重功能锻炼,骨折愈合后完全负重.结果 68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8~16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3~12个月,平均4个月,术后肢体活动良好.结论 原位骨痂骨膜瓣结合自体髂骨植骨治疗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骨折不愈合的效果可靠,术后功能恢复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胎儿骨移植治疗骨肿瘤、骨囊肿及骨折不愈合4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胎儿骨移植治疗骨肿瘤、骨囊肿及骨折不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大月份引产的胎儿,在无菌条件下,切取胎儿骨,取适量胎儿骨用咬骨钳咬成胎儿骨条,与抗生素粉搅拌后,植入骨缺损部位或骨折不愈合处.结果 全部病例均Ⅰ期愈合.随访观察均达到骨性愈合,愈合时间最短2个月,最长3.5个月.结论 胎儿骨移植对骨肿瘤、骨囊肿及骨折不愈合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锁定重建板结合自体骨移植治疗股骨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9例股骨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骨不连的患者采用锁定重建板结合自体骨移植的方法治疗.观察疗效和进行术后骨折愈合标准的评定.结果:患者住院时间12~15d,中位住院时间14天.骨折愈合时间5~13个月,中位时间10个月.所有患者全部骨折愈合,随访1年,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锁定重建板结合自体骨移植治疗股骨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骨不连,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刘永青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1):498-499
目的评价自体红骨髓治疗陈旧性腕舟状骨骨不连的临床效果。方法2001年7月 ̄2004年7月,采用自体红骨髓注射治疗陈旧性腕舟状骨骨不连41例。结果41例患者经3 ̄12个月(平均8个月)随访,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3个月。结论自体红骨髓治疗陈旧性腕舟状骨骨折简单安全、微创,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骨不连28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不连在骨科较常见 ,我院 1996— 2 0 0 1年共收治骨不连患者 2 80例 ,通过手术植骨治疗 ,分别采用自体植骨、同种异体植骨、人工合成骨治疗 ,均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2 80例中 ,男 15 3例 ,女 12 7例 ,年龄 16~ 76岁。致伤原因 :车祸伤 188例 ,摔伤 73例 ,坠落伤 19例。开放性损伤 14 7例 ,闭合性损伤 15 3例。骨折部位 :肱骨 113例 ,胫骨 97例 ,尺骨 33例 ,桡骨 35例 ,指骨 2例。自体骨移植 15 0例 ,同种异体骨 80例 ,人工合成骨 5 0例。1.2 方法 对不连骨折部位采取手术治疗。手术切开显露骨不…  相似文献   

17.
杨帆  闵竞  何盛江 《中外医疗》2012,31(20):7+10-7,10
目的比较单纯异体骨植骨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结合异体骨植骨治疗骨折不愈合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长管状骨骨折不愈合49例,26例采用单纯异体骨植骨治疗,23例采用骨髓干细胞结合异体骨植骨,比较二组患者骨折愈合率及愈合时间。结果单纯异体骨移植组骨折愈合时间为(7.2±2.3)个月,自体骨髓干细胞结合异体骨移植组骨折愈合时间为(4.7±1.4)个月,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结合异体骨植骨治疗骨折不愈合方便有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彭峰 《中外医疗》2014,(33):73-74
目的:研究分析四肢长骨骨折骨不连的原因和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4月—2013年5月间收治的50例四肢长骨骨折骨不连患者,对其骨不连的原因进行分析,并进行手术治疗,采取内固定和自体髂骨取骨植骨术治疗,观察手术治疗的效果。结果对所有患者均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4~17个月,所有患者再次手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骨折部位均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5~10个月。术后随访复查X线片显示:所有患者在2个月左右骨折端有新的骨痂生成,3~4个月有连续骨痂生成,6~8个月骨折达到临床愈合。另外,所有患者手术治疗的平均时间为(32.58±15.69)min,在术中平均出血量为(22.14±5.67)mL。结论四肢长骨骨折骨不连的原因有多方面,其中伤情严重和医源性因素是造成骨不连的主要因素。通过使用手术去除硬化骨,并打通髓腔,加强固定和植骨手术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锁定加压钢板(LCP)结合自体骨移植治疗锁骨骨折不愈合的疗效.方法 自2004年10月至2009年6月应用LCP结合自体骨移植治疗锁骨骨折27例;其中男19例,女8例,平均年龄39.1岁;受伤时间8~14个月,平均9.3个月;锁骨中1/3骨折24例,外1/3骨折3例;萎缩型骨折不愈合25例,肥大型2例;既往非手术治疗18例,手术治疗9例.结果 27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3.5个月(10~21个月).X线片显示骨折9~15周全部Ⅰ期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1.4周,无感染、骨不愈合、内固定断裂等并发症.按照Constant肩关节关节功能评分为90.1分;2例患者因钢板顶压皮肤,骨折愈合18个月后行内固定取出术.结论 锁定钢板结合自体骨移植治疗锁骨骨折不愈合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自体骨髓成体干细胞在骨折延迟愈合治疗中的应用.方法:2010年2月~2011年2月采用植骨+钻孔自体骨髓成体干细胞移植技术,治疗骨折延迟愈合患者15例,所有病例术后3个月唯有骨质愈合X线诊断,术前向患者告知,对治疗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结果:术后3个月,放射线检查骨质不愈合区域显示骨折线模糊,骨痂形成,骨髓腔内新骨大量生长,骨质密度接近正常,髂骨采取骨髓部位无感染及血肿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证实采用自体骨髓成体干细胞技术,治疗骨折延迟愈合,能够促进骨折加速愈合.骨折区域的血运良好,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