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鲍曼不动杆菌已成为颅脑手术及颅脑外伤后颅内感染最常见致病菌之一,其所致颅内感染的临床治疗困难,抗菌药物选择有限,治疗效果往往欠佳。本文通过对1例经治疗后好转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所致颅内感染患者的抗感染治疗过程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致颅内感染的治疗方案以及临床药师在治疗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方法对1例脑出血术后合并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性颅内感染患者的药物治疗过程进行分析,从药物选择、给药剂量等方面进行药学监护。结果通过将抗感染治疗方案调整为替加环素+头孢哌酮舒巴坦+米诺环素静脉给药,联合替加环素鞘内、脑室内给药,患者颅内感染最终得到有效控制。结论以替加环素为基础的联合给药方案,辅助使用替加环素鞘内及脑室内给药,对于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颅内感染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临床药师对于治疗方案的调整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张瑜  何乐  方洁  程齐俭  杨婉花 《中国药房》2012,(30):2792-2795
目的:探讨对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的抗感染治疗策略。方法:通过对1例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的抗感染治疗分析,从药物选择、给药剂量、给药途径、不良反应监测等方面总结如何选择安全、有效的抗菌药物治疗方案。结果与结论:对于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可采用联合用药、加大给药剂量、延长给药时间和疗程等方法加强抗感染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抗感染药学监护的策略。方法对1例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的抗感染治疗进行分析运用药代动力学(PK)与药效学(PD)理论,从药物选择、给药剂量、给药间隔等方面优化抗菌药物治疗方案。结果与结论对于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通过选用有效抗菌药物,加大给药剂量、缩短给药间隔时间等方法加强抗感染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治疗颅内感染鲍曼不动杆菌的药学治疗服务模式。方法:从药物的选择、给药剂量、给药途径以及不良反应方面,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给药,及时调整抗感染方案,提出药学服务要点,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经过选择敏感的抗菌药物,使用合适的药物剂量进行静脉滴注及颅内冲洗给药,并进行相关用药指导,成功治疗该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颅内感染的患者。结论:临床药师在临床抗感染治疗中可发挥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药师参与治疗肺部和颅内均感染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药学监护模式.方法:通过药师会诊指导药物品种的选择、给药剂量、改善给药方法、提出药学监护要点协助医师抗感染治疗.结果:成功救治1例肺部和颅内均感染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重症患者并开展药学监护.结论:药师在临床抗感染治疗中可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抗感染药学》2016,(1):86-89
目的:分析临床药师参与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患者抗感染治疗药学监护,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临床药师参在1例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为医师提供药物治疗信息、分析用药情况、监护患者用药过程。结果:临床药师参与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患者抗感染治疗,疗效较显著,治疗过程中无发生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临床药师利用专业的药物知识在治疗团队中对提高疗效、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危重患者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药学监护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海燕  董亚琳 《中国药房》2010,(30):2878-2880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危重患者实施药学监护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危重患者感染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病原菌分布、细菌耐药情况、治疗结果及进行药学监护的情况。结果: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情况严重,危重患者感染后治疗困难。结论:临床药师应深入临床,发挥药学专长,加强药学监护,参与危重患者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治疗方案的制订,这对于抗感染药物的合理应用,防止耐药菌株产生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鲍曼不动杆菌是常见机会性院内感染致病菌,近年来其耐药性不断增强,已由多重耐药发展至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普遍耐药,其导致的颅内感染预后极差,治疗较为困难,虽然替加环素对鲍曼不动杆菌活性较强,但因其脑脊液浓度低,FDA未批准其用于治疗颅内感染。本文报道临床药师参与1例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致颅内感染的治疗,查阅文献协助医师制定替加环素多途径用药方案,使感染得到有效控制,并对相关文献做了文献回顾,目前研究结果证实其治疗颅内感染是有效的,经颅内给药治疗颅内耐药菌感染的研究多为个案报道,其在颅内感染中的应用还需进一步的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颅内感染的有效治疗方法,以提高诊治重症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8例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颅内感染患者的病例资料;该组病例通过腰椎穿刺鞘内注射、终池引流管、脑室引流管等不同途径(或联合途径),局部应用替加环素治疗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颅内感染...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来海南省人民医院治疗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5例予以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研究组3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替加环素治疗,采血测定两组患者临床相应指标及免疫水平,对比临床疗效及细菌清除率状况。结果: 对照组治疗有效率80%低于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1.44%,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细菌清除率71.43%低于研究组细菌清除率91.44%,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血清乳酸(lactate,LAC)、PCT水平均显著降低,治疗后IgA降低,IgM、IgG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效果显著,降低PCT水平,提高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2.
罗卫  刘晓燕  胡珍渊  王更新  张毅 《安徽医药》2013,17(9):1538-1539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手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的治疗.方法 对41例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患者进行全身抗感染及腰穿鞘内注射治疗.结果 41例患者中痊愈36例,平均疗程(15±3.26)d,自动出院5例.结论 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选择合理有效的抗感染治疗药物及方法,可提高颅内感染治愈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特征及其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状况,为临床使用抗生素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Vitek自动化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对菌落进行鉴定并做药敏试验,对检出的鲍曼不动杆菌的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检出鲍曼不动杆菌的217份标本中有痰液、血液、尿液、脑脊液、伤口分泌物等标本,其中主要为痰液,占所有标本的84.3%。在药敏结果中,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为14.3%、16.6%,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的耐药率分别为36.9%、34.6%、33.6%,对其余抗生素的耐药率均超过了50.0%,多重耐药性明显。结论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引起下呼吸道感染,其抗生素敏感谱窄,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可作为治疗的首选药物,对常用抗生素的使用,临床医生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针对性地合理用药,以便及时有效地控制感染并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药物热抗感染治疗方案制订中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致药物热抗感染治疗过程,经分析二次发热为药物热,找出导致药物热的原因,并根据相关原则重新制订抗感染治疗方案。结果医师采纳临床药师建议,重新制订抗感染治疗方案后,患者未再次发热,感染症状缓解。结论临床药师参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致药物热的抗感染治疗,保证了疗效,避免了抗菌药物的升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为了解我院呼吸重症监护室(RICU)细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 对210例入住RICU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行痰及支气管灌洗液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性实验.结果 RICU中患者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为G-细菌(占73.3%),G-细菌以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及洋葱伯克霍尔德菌为主,分别为22.9%,8.6%,6.6%和5.7%;G+细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占10.5%,真菌占8.6%,以白假丝酵母为主.药敏结果 显示: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酰胺类和碳氢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率高.结论 非发酵菌是RICU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呼吸道细菌的耐药情况越来越复杂,已成为临床治疗的一个难题.除定期、系统地进行细菌的耐药性检测外,还应规范抗生素的使用,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临床药师通过对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an-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PRAB)致颅内感染临床治疗的药学监护,探讨临床药师在颅内抗感染治疗中作用。方法:以1例颌面部感染并发颅内感染的患者为例,在脑脊液培养结果提示前将头孢吡肟替换为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后,评估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PRAB致颅内感染的有效性。结果: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抗感染治疗方案的制订,患者的感染症状明显好转,避免过度使用抗菌药物。结论:临床药师通过参与个体化用药方案的制订,颌面部感染并发颅内感染患者的感染情况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07例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患者的症状、体征、肺部影像学改变、细菌耐药现状及治疗转归等。结果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肺部X线影像学变化以小片状浸润影多见(占85.0%);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为5.2%~89.8%;患者住院病死率为16.5%。结论临床上应警惕鲍曼不动杆菌所引起的肺部感染,重视病原菌及其耐药率监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回归性分析120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采用二甲双胍联合比格列酮控制血糖及抗感染治疗其他方法控制血糖及抗感染治疗对糖尿病尿路感染的治疗效果。结果 120例患者中43例采用二甲双胍联合比格列酮及抗感染治疗,治愈40例,好转2例,无效1例,治愈率93%,好转率5%,有效率98%。77例采用其他方法控制血糖及抗感染治疗,治愈54,好转19例,无效4例,治愈率70%,好转率25%,有效率95%。结论采用二甲双胍联合比格列酮及抗感染治疗,更有助于糖尿病尿路感染的治疗。  相似文献   

19.
患者因脑积水行脑室外引流术后出现颅内感染和肺部感染。抗感染治疗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转氨酶升高的情况。加用保肝药物并停用相关药物后,患者转氨酶数值下降明显。经过多次调整抗感染治疗方案,患者颅内感染和肺部感染均被控制。但治疗过程中,在药物选择和用法方面仍需改进,还应密切观察患者肝肾功能变化情况,及时停用相关药物,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