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功能损伤、细胞凋亡及P-JAK2,P-STAT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组、生理盐水治疗组、依达拉奉治疗组,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治疗组于脑缺血开始时及再灌注后12 h分别腹腔注射依达拉奉3 mg/kg或等量生理盐水,于24 h后进行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1otting检测P-JAK2,P-STAT3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利用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法)研究神经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 与假手术组及生理盐水治疗组相比,依达拉奉治疗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明显减少(P<0.01);P-JAK2,P-STAT3免疫阳性细胞及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1);凋亡细胞也减少(P<0.01).结论 依达拉奉尚能通过抑制与炎性细胞因子及氧化应激有密切关系的JAK2/STAT3信号转导通路显著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2.
《延边医学院学报》2015,(4):295-297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与东菱迪芙联合应用对急性脑缺血损伤大鼠D-二聚体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将成年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缺血后30min腹腔注射给予4mL/kg生理盐水)、依达拉奉治疗组(缺血后30min,6h腹腔注射给予4mL/kg依达拉奉)、东菱迪芙治疗组(缺血后12min腹腔注射给予8BU/kg东菱迪芙)、联合用药治疗组(缺血后12min腹腔注射给予8BU/kg东菱迪芙,缺血后30min,6h腹腔注射给予4mL/kg依达拉奉).缺血再灌注24h后,断头处死大鼠,取脑组织用2%(质量分数)2,3,5氯化三苯四氮唑(TTC)缓冲液行避光染色,计算脑梗塞体积.开胸暴露心脏,采集心脏血,应用循环酶法定量D-二聚体检测水平.[结果]东菱迪芙治疗组、依达拉奉治疗组、联合用药治疗组脑梗塞体积较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均显著缩小(P<0.05),联合用药治疗组较东菱迪芙治疗组、依达拉奉治疗组缩小明显(P<0.05).缺血再灌注模型组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假手术组,与缺血再灌注模型组比较,东菱迪芙治疗组、依达拉奉治疗组、联合用药治疗组D-二聚体水平明显降低,与依达拉奉治疗组比较,东菱迪芙治疗组及联合用药治疗组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东菱迪芙与依达拉奉均可降低D-二聚体水平,减少急性脑梗塞体积,降低脑部缺血损伤,具有脑保护作用;东菱迪芙与依达拉奉联合应用较东菱迪芙或依达拉奉单独应用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七叶皂甙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Bcl-2和Caspase-3蛋白表达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生理盐水组、七叶皂甙钠组。假手术组手术过程同缺血再灌注模型组,但不闭塞大脑中动脉。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合显微图像分析检测再灌后不同时相脑组织缺血半暗带区Bcl-2和 Caspase-3蛋白的动态表达。应用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TUNEL)染色观察脑组织缺血半暗带区内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七叶皂甙钠组脑缺血半暗带区Bcl-2蛋白表达上调,与模型组及生理盐水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七叶皂甙钠组脑缺血半暗带区Caspase-3蛋白的表达则明显受到抑制,与模型组及生理盐水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可见七叶皂甙钠组各时相大鼠脑缺血半暗带区神经细胞凋亡数明显低于模型组及生理盐水组(P<0.01),且凋亡高峰时下降明显。结论:七叶皂甙钠可能通过上调Bcl-2表达,下调Caspase-3的表达,发挥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VEGF及Flk-1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制备成功的雄性SD大鼠64只随机分成模型组、依达拉奉组,每组32只。试验后第2天,模型组予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0ml/kg,依达拉奉组予依达拉奉3mg/kg,每日1次。在试验后第3、7、14、28天,两组各处死8只大鼠,大鼠处死前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RT-PCR法检测纹状体VEGF及其受体Flk-1mRNA表达水平,ELISA检测纹状体VEGF蛋白水平。结果 实验后第7、14、28天,依达拉奉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较模型组均显著降低,VEGF mRNA相对表达量、Flk-1mRNA相对表达量、VEGF蛋白相对表达量较模型组均显著升高(均P<0.05)。依达拉奉组第7天神经功能缺失评分低于第3天,第14天低于第7天(均P<0.05)。依达拉奉组第7天VEGF mRNA相对表达量、Flk-1mRNA相对表达量、VEGF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第3天(均P<0.05)。结论 依达拉奉可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运动神经功能,作用机制可能与促使纹状体VEGF及Flk-1表达,保护脑神经有关。  相似文献   

5.
雷立芳  涂秋云  资晓宏 《广东医学》2008,29(7):1128-1130
[摘要] 目的 观察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对创伤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脑屏障(BBB)通透性及脑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自由基清除剂保护血脑屏障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通过测定渗出血管外的EB(伊蓝)含量来评价BBB通透性的变化,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脑MMP-9的表达。结果 脑缺血再灌注后3h脑组织EB渗出量增加,1d时达到高峰,2d以后逐渐减小。MMP-9在缺血再灌注12h起显著显著增加,2d达高峰期,依达拉奉组脑组织EB渗出量及MMP-9表达较模型组降低(P<0.01)。结论 脑缺血后MMP-9表达增高,BBB通透性增加。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可以保护BBB,其作用可能与抑制MMP-9在损伤脑组织中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Zhu HY  Bin J  Wang C  Lin HB  Zhou H  Xu JP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1,31(11):1858-1862
目的观察椒苯酮胺(piperphentonamine hydrochloride,PPTA)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认知障碍的影响并探索其机制。方法随机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PPTA组(2.5、5、10 mg/kg)和阳性对照依达拉奉组(6 mg/kg)。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2 h再灌注模型,缺血1 h后给药。脑缺血再灌注24 h后进行避暗实验。行为学测试后24 h,断头取脑,分离右侧缺血脑区,用RT-PCR方法检测IL-1β、TNF-α、Caspase-3及HSP-70的mRNA表达。结果避暗实验中,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动物认知能力显著性降低,而PPTA剂量依赖性地逆转了这一效应;伴随认知能力的下降,模型组动物炎症因子(IL-1β和TNF-α),凋亡因子Caspase-3及HSP-70 mRNA水平均显著性增高;与模型组比较,PPTA显著性降低了IL-1βmRNA,TNF-αmRNA,Caspase-3 mRNA及HSP-70 mRNA水平,而阳性对照药依达拉奉组未见对炎症因子产生显著影响。结论 PPTA可能通过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引起的炎症及凋亡反应,增加脑组织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应激的耐受性,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可能是PPTA改善认知障碍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大鼠肝脏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凋亡及JAK2,STAT3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干预组、依达拉奉干预组,采用Kamada's袖套法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干预组于新肝开放前分别鼠尾静脉注射依达拉奉3mg/kg或等量生理盐水,于24h后RT-PCB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JAK2,STAT3表达水平的变化;利用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法)研究肝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与生理盐水干预组相比,依达拉奉干预组JAK2,STAT3表达明显减少(P〈0.05);凋亡细胞也减少(P〈0.05)。结论依达拉奉尚能通过抑制与炎性细胞因子及氧化应激有密切关系的JAK2/STAT3信号转导通路显著减轻大鼠肝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缺血半暗带PI3K/AKT通路的动态表达及益气活血方药对其影响.方法:以线栓法阻塞大鼠左侧大脑中动脉,复制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2h再灌注3、7、14d,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ABC法分别检测缺血半暗带PI3K/AKT的表达.结果: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后,模型组PI3K/AKT表达增加.活血组在脑缺血再灌注14d,能够明显增加PI3K/AKT的表达(P<0.001).益气活血组在脑缺血再灌注3d,7d、14d,能够明显增加PI3K/AKT的表达(P<0.01或P<0.001).组间比较显示,益气活血组在脑缺血再灌注14d显著优于益气组和活血组(P<0.01).结论:益气活血法能上调细胞存活信号通路PI3K/AKT通路的表达,从而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注射液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实验大鼠分为假手术对照组(A组)、缺血再灌注组(B组)和依达拉奉3个不同剂量治疗组(C1、C2、C3组),观察各组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24h后血清及肾组织匀浆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肌酐、血尿素氮和肾组织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同A组比较,B组缺血再灌注24h后,血清及肾组织匀浆MDA、血肌酐、血尿素氮显著升高(P〈0.01),血清及肾组织匀浆SOD显著下降(P〈0.01)。使用依达拉奉治疗后,C组各组血清和肾组织匀浆MDA、血肌酐均低于B组(P〈0.01);C组各组血清和肾组织匀浆SOD均高于B组(P〈0.01);C组血尿素氮同B组血尿素氮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透射电镜观察发现,依达拉奉治疗后肾组织超微结构的损伤明显减轻。结论:依达拉奉注射液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金荣  徐超 《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2007,17(3):309-311,254,F0003
目的 探讨炎性细胞以及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和黏附分子)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3小时和22dx时组,应用微夹法制作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检测半暗带组织内IL-1β、IL-6和ICAM-Ⅰ的表达以及缺血组织内炎性细胞浸润情况和神经元坏死程度。结果 IL-1β、IL-6的表达在再灌注早期和晚期均增加;ICAM-Ⅰ的表达在早期增加不明显,晚期表达明显增加;再灌注早期缺血半暗带组织内微血管可见有中性白细胞黏附和少量的炎症细胞浸润人脑实质以及少量的神经元坏死;再灌注后期半暗带组织内有大量的中性白细胞浸润,同时神经元坏死程度严重。结论 炎症反应以及炎性因子与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及bcl-2、Bax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5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对照组、依达拉奉预处理组,各15只。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脑缺血再灌注前12h,预处理组给予依达拉奉3mg/kg,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分别腹腔注射。脑缺血再灌注24h后断头取脑,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原位细胞凋亡检测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组织bcl-2、Bax表达及凋亡细胞。结果依达拉奉预处理组术后24h原位末端标记(TUNEL)、bcl-2、Bax阳性细胞明显增加,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依达拉奉预处理组术后24hTUNEL、Bax阳性细胞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依达拉奉预处理组术后24hbcl-2阳性细胞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结论凋亡机制参与了脑缺血再灌注后继发性损伤的过程,依达拉奉可能通过上调bcl-2蛋白表达,下调Bax蛋白表达,减轻脑缺血再灌注后的细胞凋亡,增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应激耐受性保护和神经损伤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缺血半暗带PI3K/AKT通路的动态表达及益气活血方药对其影响。方法:以线栓法阻塞大鼠左侧大脑中动脉,复制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2h再灌注3、7、14d,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ABC法分别检测缺血半暗带PI3K/AKT的表达。结果: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后,模型组PI3K/AKT表达增加。活血组在脑缺血再灌注14d,能够明显增加PI3K/AKT的表达(P<0.001)。益气活血组在脑缺血再灌注3d,7d、14d,能够明显增加PI3K/AKT的表达(P<0.01或P<0.001)。组间比较显示,益气活血组在脑缺血再灌注14d显著优于益气组和活血组(P<0.01)。结论:益气活血法能上调细胞存活信号通路PI3K/AKT通路的表达,从而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刘树峰  尹文  虎晓岷 《疑难病杂志》2013,(2):126-128,167
目的观察亚低温联合依达拉奉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制备SD大鼠MCAO模型,梗死2h后再灌注,并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依达拉奉组及亚低温联合依达拉奉组(联合组),再灌注24 h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检测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浓度、病理变化及大脑缺血面积并比较。结果 (1)依达拉奉组与联合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模型组,且联合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依达拉奉组(P均<0.01)。(2)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增加(P<0.01);与模型组相比,依达拉奉组与联合组S0D活性增高、MDA含量降低(P<0.01),且联合组与依达拉奉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3)模型组、依达拉奉组及联合组病理学检查均较假手术组差,但联合组好于依达拉奉组好于模型组(P<0.01)。(4)模型组、依达拉奉组及联合组脑缺血面积较假手术组增大,而联合组<依达拉奉组<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亚低温联合依达拉奉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较好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大鼠70%的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将24只SD雄性健康大鼠随机分成3组(n=8):空白对照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依达拉奉干预组(ED组).再灌注2 h后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以及肝脏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活性及丙二醛(MDA)的含量,并用免疫组化方法和病理切片HE染色方法分别检测肝细胞中的核因子-кB(NF-кB)阳性表达率和肝脏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肝脏缺血再灌注后,IR组的ALT、AST水平及MDA、MPO、NF-кB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S组(P<0.01),SOD活性明显下降(P<0.01),肝组织病理损伤较S组重,依达拉奉能改善以上情况.结论:依达拉奉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和抑制NF-кB的活化来实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依达拉奉对大鼠缺血脑组织中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和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采用改良的Zea-Longa法建立大脑中动脉局灶缺血模型(MCAO).实验分为模型对照组和依达拉奉组,每组各20只大鼠.依达拉奉组予以腹腔内注射依达拉奉,1次/d,每次3mg/kg;模型对照组每天注射等量生理盐水.72h后行神经功能评分,然后处死,分别取脑梗死周围、海马区和梗死区脑组织作免疫组化染色检测BDNF、NGF蛋白表达变化,原位杂交检测BDNFmRNA、NGFmRNA的表达.结果 依达拉奉组神经功能缺顿评分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依达拉奉治疗组BDNF和NGF蛋白BDNFmRNA和NGFmRNA在梗死区周围和海马区表达均高于模型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梗死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可上调大鼠梗死区周围和海马区缺血脑组织中BDNF和NGF的表达,并可能通过此机制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观察针刺大椎、百会、人中穴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p-VEGF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针刺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从60只大鼠中随机选择24只,再将之随机分成正常组和假手术组,12只/组,其余36只大鼠参照Zea Longa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造模成功后再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依达拉奉组,12只/组。造模大鼠生命体征平稳后,正常组、假手术组及模型组大鼠只捆绑不针刺;针刺组大鼠针刺大椎、百会、人中三穴,留针30 min;依达拉奉组大鼠按3 mg/kg(稀释至1mL)腹腔注射依达拉奉,均为每12小时1次;首次治疗前及末次治疗后,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6次治疗完成后处死大鼠,行TTC染色观察脑梗死面积比,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VEGF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及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脑梗死面积比显著上升(P0.01),提示模型制备成功。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及依达拉奉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脑梗死面积比下降(P0.01);同时,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及依达拉奉组大鼠p-VEGF蛋白表达上升(P0.01)。针刺组与依达拉奉组比较,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面积比及p-VEGF蛋白表达均无差异(P0.05)。结论针刺大椎、百会、人中穴能明显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且其机制可能与上调VEGF蛋白磷酸化表达,进而促进血管新生有关。  相似文献   

18.
钟芳芳  吴承龙  孙新芳  章燕幸 《浙江医学》2016,38(3):192-194,204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联合依达拉奉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及Bcl-2、Bax和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0只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补阳还五汤组、依达拉奉组和两药联用组,每组10只,其中缺血再灌注后1d和7d各5只。首先制备小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TUNEL法观察神经细胞凋亡指数(AI),免疫组化法观察小鼠大脑皮质神经元Bcl、Bax-2和Caspase-3表达阳性细胞数。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补阳还五汤组、依达拉奉组、两药联用组小鼠脑神经细胞AI值均明显降低(P<0.05),Bcl-2/Bax比值明显升高(P<0.05),Caspase-3表达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其中又以两药联用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两药联用能降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细胞的凋亡,降低促凋亡基因Caspase-3的表达,协同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福州市某综合性医院城镇老年患者住院费用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对急性脑缺血大鼠脑自由基水平变化和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依达拉奉组.每组分为6、12、24、48 h 4个亚组.检测各组脑组织不同时间点丙二醛(MDA)、过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用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皮层BDNF mRNA和蛋白质表达变化.结果:依达拉奉干预组显著降低MDA含量(P<0.01),增加SOD活性(P<0.05),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依达拉奉组BDNF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表达时相延长.BDNF蛋白表达亦较对照组明显增加.结论:依达拉奉能显著降低MDA含量,增加SOD水平,具有明显的清除自由基作用,并能显著增加缺血再灌注后脑皮层BDNF的表达,推测依达拉奉还具有清除自由基以外的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丹龙醒脑方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海马区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与β-catenin、Wnt-3a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依达拉奉组(西药组)、丹龙醒脑方小剂量组(丹小组)、丹龙醒脑方大剂量组(丹大组),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模型,再灌注7d后取大鼠缺血侧脑组织.采用BrdU掺入法记录海马齿状回颗粒下区BrdU阳性细胞数目;采用RT-qPCR法检测海马总β-catenin、Wnt-3a mRNA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总β-catenin、胞浆β-catenin、Wnt-3a蛋白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其余各组BrdU阳性细胞数、β-catenin、Wnt-3a蛋白及mRNA的表达明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丹小组、丹大组BrdU阳性细胞数、β-catenin、Wnt-3a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丹龙醒脑方可能通过激活β-catenin及Wnt-3a表达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