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精神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潜在法律问题,完善护理管理,减少护理风险。方法查阅本中心2001~2003年9月份的护理质量考核资料,并对2003年10月在院的150位在院病人及其病历作横断性的调查,以及对全体护士进行访问式调查。结果护理人员法律意识不清晰,护理行为、护理文件均存在着潜在的法律问题。结论精神科护士应从速加强学习法律知识,注意护理行为与护理文件的书写的合法性,同时也期望精神立法能尽快出台,以规范精神科护士的职业行为,减少工作风险。  相似文献   

2.
依法执行护理常规和规范自觉维护病人利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美玉 《现代护理》2006,12(8):783-784
目的用法律、法规规范临床护理行为,维护病人切身利益,保护护士。方法分析护士执行护理常规和规范的现状,找出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提出改进措施。结果国内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着许多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有损病人利益的行为。结论在依法执行护理常规和规范的同时,提高自觉维护病人利益的意识,才能确保病人和护士的安全。  相似文献   

3.
王虹 《护理研究》2005,19(9):1858-1858
护理行为是指护士为护理对象提供服务的一切活动,包括心理、生理和社会的活动。护理行为是受一定的制度与操作程序及法律规范所限制的。因此,在临床工作中,注重强化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从言、行、书等方面规范护理人员的护理行为,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用法律、法规规范临床护理行为,维护病人切身利益,保护护士.方法分析护士执行护理常规和规范的现状,找出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提出改进措施.结果国内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着许多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有损病人利益的行为.结论在依法执行护理常规和规范的同时,提高自觉维护病人利益的意识,才能确保病人和护士的安全.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医疗纠纷呈不断增长趋势,而许多临床护士没有意识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叫。因此,应重视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和潜在的法律问题,依法调整护理行为,以避免和减少发生护理纠纷,为患者提供安全的、优质的护理服务。现将外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及对策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6.
护士工作中的法律观念与自我保护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护理工作是一个高风险的职业,护士的工作很多时候耍直接面对患者和家属。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文化知识水平不断提高、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患者对自己就医权利的保护意识逐渐增强。这就要求护士在平时护理工作中必须增强法律意识,规范护理行为,同时也要学会用法律维护患者的利益和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以确保护理的安全性。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难免会发生由于护士工作的疏忽而造成护患纠纷,甚至导致不良后果。现将护理工作中如何加强法律观念和自我保护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浅谈护理行为中强化法律意识的重要性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巴明  陈惠珍  翟丽 《护理研究》2000,14(6):262-263
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已逐步引起人们的重视。护士的护理行为涉及到的法律问题也引起护理界的极大重视 ,但是由于传统的社会影响 ,目前护理工作中仍存在着法律意识淡漠的现象[1] 。所以 ,要强化护士的法律意识 ,用法律规范护士的行为 ,以保障病人的合法权益 ,避免医疗纠纷。1 护理行为中法律控制的社会意义1.1 强化护理行为中法律意识的重要性。护理行为的直接对象是人 ,护理人员是为病人的健康和生命负责 ,所以护理工作的性质和特殊地位决定了强化护理行为中法律意识的重要性。护理工作是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质量的护…  相似文献   

8.
整体护理模式下护理行为受限相关原因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护理行为是指护士为护理对象提供护理服务的一切活动,包括心理的、生理的、社会的活动。护士作为护理行为的实施者,在实际临床护理工作中,常常遇到临床护理行为受限的困境,难以满足新形式下“以人为中心”的系统化整体护理的要求。为了使护士实施临床护理行为中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加快推行整体护理步伐,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我们对2所三级医院534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并就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王林凤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7):499-500,503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临床护士依法执业的现状,为规范护理人员执业行为提供依据。方法自制调查问卷对5所二级综合性医院的临床护士配置和临床护士护理工作相关法律知识与执业行为进行调查。结果基层医院临床护士配置不足,护士对护理工作相关法律知识知晓率偏低,违规执业情况时有发生。结论医疗机构应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提高临床护士法律知识水平,强化临床护士法律意识,提高临床护士素养,完善临床护士执业管理,规范护理行为,有效维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工作潜在的法律问题及预防措施。方法:通过对护理文书,护理操作,急救药品及设备准备中的各种潜在法律问题,提出预防措施:(1)提高法律意识,规范护理行为;(2)完善各项护理制度,在落实上下工夫;(3)从法律角度规范护理文书的书写;(4)急救药品、物品及设施准备完好,随时处于备用状态。小结:临床护士必须提高自身素质,增强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确保病人的安全和健康,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1.
钱胜燕 《家庭护士》2007,5(6):76-77
1护士行为的要求 护士行为是护士的思想、仪表举止、语言、道德情操和文化修养的集中表现。护士行为要具有高尚的护理道德,才能自觉地承担对病人和社会的责任。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的每一个护理行为都涉及到病人。高度的责任心,熟练的护理技术,优质的服务,可促进病人早日康复。因此,良好的护士行为是推动护理事业发展的动力。护理人员的行为应包括:①良好的道德情操、文化素质、思想境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刍议新时期护理安全盲点的管理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笔者就新时期护理安全管理面临挑战提出,强化护士法律意识迫在眉睫,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教育,使护士学会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要充分认识到护理行为与病人生命健康息息相关,工作中以规章制度法律法规约束自己的言行,履行护士职责不断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自身素质,加强对护理工作潜在不安全因素的管理力度,减少或杜绝因护理行为不当而引发医疗纠纷。为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应逐步建立健全相应的保护性医疗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13.
儿科常见护理纠纷的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丽红 《护理研究》2006,20(8):2043-2044
针对儿科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分析容易导致护理纠纷的常见原因,包括护士素质低、服务态度问题、对护理行为不理解、护理记录不规范、法律意识淡薄等,提出护士应增强法律观念,增强体质,强化服务理念,培养自身的道德修养和职业价值观,以建立稳定的高素质儿科护理队伍,提高护理管理水平,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护士行为是护士的思想意识、道德情操和文化修养等综合内固结果的外在表现,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的每一个行为都涉及到病人。而高度的责任心、高水平的护理技能,优质的服务态度,可促进病人早日康复,因此,良好的护士仪表举止、语言艺术、“慎独”修养、意志行为是搞好护理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电子护理病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电子护理病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根据临床护理工作的实际情况,研究开发了以体温单、入院评估单、护理记录(一般护理病情记录、危重护理病情记录)、特护单、护嘱单等模块为主的护理电子病历,认为电子护理病历的应用可规范护士的行为,减轻护士的作业强度,降低医疗成本,提高护士护理文书水平。  相似文献   

16.
蔡琪 《中国疗养医学》2003,12(6):450-451
随着医学知识的普及,人们法制观念的增强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重新确立的医疗纠纷举证倒置原则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颁布,今后一定时期医疗护理纠纷必将增多。因此,在新形势下强化疗养院护士工作中的法律意识,用法律的作用规范行为,提高责任心,促进护士在护理工作活动更加自律,使法律意识真正转为法律行为和责任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护理工作中潜在性法律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在我国改革开放更深入、卫生事业和医学科学更发达的今天,伴随着纷纭复杂的社会关系的整个社会进程,不仅需要用道德来调整,更需要用法律来调整,以促进社会向前发展。因此,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对一些潜在性的法律问题应该有清醒的认识,下面对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有关潜在性的法律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临床护士对护理纠纷的认识及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曾欣荣  刘丽萍 《现代护理》2003,9(6):428-429
目的 探计临床护士对护理纠纷及其相关因素的认识程度。方法 作者自设调查表,随机对本院108名护士进行了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护理行为与法律关系、护理纠纷的含义及其处理方式等4个方面进行了调查。结果 临床护士对护理纠纷及其相关因素的平均正确认识率为58%、22%。结论 临床护士对护理纠纷及其相关因素的认识还很模糊,急需补充相关知识。建议将法律法规教育纳入继续教育的规范化培训中,加强护理纠纷与法律关系的宣传力度,建立规范化、科学化的护理管理制度,提高护士对护理纠纷及其相关因素的正确认识,增强自我保护的能力,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及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病人对保护自己的就医权利意识增强,对医疗质量、服务质量、医疗护理安全,其法律观念、经济意识和自我利益保护观念也不断增强,然而在目前的护理管理中还普遍存在法律意识淡漠的问题。护士的工作繁琐,与病人接触最多,因而护士整体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整个医院工作质量。当前,要特别注重护士的法律意识,用法律规范护士的行为,提高其自律性。在发生的医疗纠纷中多牵涉到护理问题.要预防医疗活动中与护理相关的医疗纠纷,最根本的对策是预防其发生。护理人员必须加强法律和服务意识.才能做好各个环节的工作,预防护理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郑本会  向会耀 《护理研究》2009,(10):2697-2698
对护理行为中潜在法律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树立法律意识,学法、懂法、用法,维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