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目的探讨膈肌超声评分在预测机械通气患者成功撤机中的价值。方法对64例机械通气患者行床旁超声检查,记录其自主呼吸试验时膈肌厚度的变化、双侧膈肌的运动幅度、膈肌相关的浅快呼吸指数(D-RSBI)。根据患者撤机是否成功分为撤机成功组39例和撤机失败组25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自主呼吸试验时膈肌增厚率、膈肌运动幅度、D-RSBI对撤机失败的预测价值,根据最佳临界值将相关的连续性变量转化为二分类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膈肌超声评分系统,预测患者撤机失败率。结果撤机成功组和撤机失败组膈肌增厚率、膈肌运动幅度、D-RSB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撤机成功患者膈肌增厚率的最佳临界值53%,敏感性89.6%,特异性45.4%,约登指数0.283;膈肌运动幅度的最佳临界值11.8 mm,敏感性62.3%,特异性79.4%,约登指数0.413;D-RSBI的最佳临界值1.7 mm·min/n,敏感性58.6%,特异性81.3%,约登指数0.312。膈肌增厚率≥53%、膈肌运动幅度≥11.8 mm及D-RSBI≤1.7 mm·min/n均是呼吸机撤机失败的独立影响因素(OR=5.982、2.966、4.356)。根据膈肌超声评分情况将25例撤机失败患者分为低危8例(0~2分)、中危11例(3~6分)和高危6例(7~8分),其撤机失败发生率分别为11.4%、52.6%、89.7%。结论膈肌超声评分可较准确地预测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结局,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评估膈肌功能指导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撤机中的临床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宁波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收治入院急性呼吸衰竭实施有创机械通气撤机患者53例, 符合撤机条件后使用T管进行自主呼吸实验(SBT), SBT 30 min时应用床旁超声采集患者右侧膈肌移动度(DE)、膈肌厚度, 并计算浅快呼吸指数(RSBI)、膈肌浅快呼吸指数(D-RSBI)及膈肌厚度变化率(DTF), 根据撤机结果将其分为撤机成功组和撤机失败组。收集所有入组患者临床资料, 比较两组患者的超声参数指标、临床指标关系, 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膈肌功能超声指标对预测撤机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53例患者均纳入分析, 撤机成功组36例, 撤机失败组17例。撤机成功组患者DE、DTF高于撤机失败组(均P<0.05), 撤机成功组RSBI、D-RSBI明显低于撤机失败组(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当DE、DTF、RSBI、D-RSBI截断值分别>1.21 cm、>27.5%、<48.68次/(min·L)、<1.31次/(min·mm)...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检测膈肌收缩速度判断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成功的价值。方法:2016年7月至2019年2月,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急诊ICU的94例有创机械通气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61例,心肺复苏术后患者33例。94例患者分为撤机成功组(n=73)和撤机失败组(n=21)。自主呼吸试验第0 min、5 min、30 min用超声检查膈肌,根据膈肌位移和吸气时间计算膈肌收缩速度。用ROC曲线法通过膈肌收缩速度预测撤机成功的价值。结果:撤机失败组膈肌功能障碍19例,占90.48%,撤机成功组膈肌功能障碍41例,占56.1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自主呼吸试验时间延长,撤机成功组和撤机失败组的膈肌收缩速度均有所升高(P0.05)。撤机成功组在自主呼吸第5 min和30 min时膈肌收缩速度均低于撤机失败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主呼吸第0 min和5 min时,膈肌收缩速度预测撤机成功的AUC分别为0.469和0.501。第30 min时预测价值最高,AUC为0.791,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达75.32%、69.37%(P0.05)。结论:采用超声检测膈肌功能较为简便,自主呼吸试验第30 min时,以膈肌收缩速度≤1.57 cm/s为临界值时预测撤机成功的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超声膈肌功能评估在指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机械通气病患撤机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2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在ICU住院符合COPD临床诊断且需要机械通气的病例45例,根据撤机成功与否分为撤机成功组19例(观察组)与撤机失败组26例(对照组)。测定两组自主呼吸试验(SBT)中0 min、5min以及30 min的右侧膈肌位移(DE)、膈肌收缩速度,然后分析以上膈肌功能指标对撤机成功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DE在SBT中逐渐升高,并且观察组DE在SBT 0 min、5 min以及30 min时明显低于对照组。SBT中DE对撤机成功的灵敏度、准确度都非常高,并且在SBT 30 min时DE预测撤机成功的AUC值为0.745。其中DE1.14 mm为临界值时,其预测的撤机成功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分别为100.00%、92.31%和95.56%。两组膈肌收缩速度在SBT中逐渐升高,并且对照组膈肌收缩速度在SBT 0 min、5 min以及30 min的膈肌收缩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SBT中膈肌收缩速度对撤机成功的灵敏度、准确度都非常高,并且在SBT 30 min时DE预测撤机成功的AUC值为0.861。其中膈肌收缩速度≤1.46 cm/s为临界值时,其预测的撤机成功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68.42%、92.31%和95.56%。结论超声膈肌功能相关指标中的DE、膈肌收缩速度对COPD机械通气病患撤机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其中DE1.14 mm、膈肌收缩速度≤1.46 cm/s为临界值时具有更高的特异度、灵敏度和准确度。超声膈肌功能评估在临床上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体外膈肌起搏器(EDP)在ICU脱机困难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讨论。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19年5月—12月收住ICU的符合纳入标准脱机困难患者60例,使用SPSS随机数字法分为EDP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呼吸康复治疗,EDP组在常规呼吸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加上EDP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机械通气时间有无显著性差异,并采用超声观察其膈肌移动度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亚组分析发现,对照组的撤机失败和撤机成功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均比EDP组长,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30d撤机成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束治疗前两组患者的DE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亚组分析发现,EDP组撤机失败患者的DE大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EDP组撤机成功患者的DE大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EDP治疗能增加膈肌移动度,提高膈肌肌力和耐力,一定程度改善脱机困难患者的膈肌功能,从而改善通气功能,减少机械通气时间,使患者的自主呼吸能力满足自身需求,尽早恢复自主通气,撤除机械通气支持,可应用于ICU脱机困难患者的早期康复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超声检查膈肌增厚和活动度对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54例成功通过自主呼吸试验(SBT)的患者进行研究。SBT过程中,采用超声检查评估患者的膈肌活动度、吸气末和呼气末的膈肌厚度(Tdi)以及膈肌增厚分数(DTF%);同时记录常规的撤机参数。撤机后,追踪观察患者48小时。结果:54例患者中,14例(25.9%)患者撤机失败。撤机成功患者的膈肌活动度、吸气末和呼气末Tdi以及DTF%均高于撤机失败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撤机成功相关的膈肌指标的临界值为:膈肌活动度≥10.5mm;吸气末Tdi≥21mm;呼气末Tdi≥10.5mm;DTF%≥34.2%。各指标预测撤机成功的敏感性分别为87.5%、77.5%、80.0%和90.0%;特异性分别为71.5%、86.6%、50.0%和64.3%。将膈肌活动度≥10.5mm和吸气末Tdi≥21mm两者结合,预测撤机成功的敏感性降低至64.9%,但特异性升高至100%;浅快呼吸指数(RSBI)105用于预测撤机成功的敏感性达90.0%,但特异性仅有18.7%。结论:对通过SBT的患者,膈肌活动度和吸气末膈肌厚度的超声评估,是优质的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结局的预测指标。因此,推荐考虑使用上述指标和RSBI,以改善撤机结局。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床旁超声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患者的膈肌功能,明确膈肌超声指标对撤机的指导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015年2月至2015年8月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危重医学科诊治的需行有创机械通气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患者符合临床撤机筛查条件后进行自主呼吸试验1h。自主呼吸试验结束时采用床旁 B 型超声评估患者膈肌指标,包括吸气末膈肌厚度( diaphragmatic thickness at the end of inspiration, DTei)、呼气末膈肌厚度( diaphragmatic thickness at the end of expiration, DTee)、膈肌增厚分数( diaphragmatic thickening fraction, DTF),同时记录浅快呼吸指数及其他生理参数。对符合临床撤机标准者进行撤机。统计分析膈肌超声指标与撤机结果之间的关系,采用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 ROC)分别评价DTF和浅快呼吸指数对撤机成功的预测价值。结果共43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撤机成功25例,撤机失败18例。撤机成功组和失败组的撤机前参数如年龄、体质量指数、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机械通气时间、心率、平均动脉压、分钟通气量、氧合指数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膈肌静态指标DTei、 DTee在撤机成功组和失败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撤机成功组撤机前的DTF (39.66±13.22)%vs.(23.84±8.85)%显著高于撤机失败组(P<0.05)。以DTF≥30%为标准预测撤机成功,敏感度84%,特异度83.33%, ROC曲线下面积0.872(95% CI:0.759~0.985)。撤机成功组撤机前的浅快呼吸指数(62.74±26.05) vs.(98.89±35.44)显著低于撤机失败组( P<0.05)。以浅快呼吸指数≤105为标准预测撤机成功,敏感度92%,特异度38.89%, ROC 曲线下面积0.804(95% CI:0.669~0.940)。结论膈肌超声指标DTF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时机选择和撤机结果预测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超声膈肌功能评估在指导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方面的应用价值,为临床上应用超声撤机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5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70例实施机械通气撤机患者进行研究。依据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结果成功与否,将其分为撤机成功的实验组(n=43)和撤机失败的对照组(n=27)。通过两组患者在自主呼吸实验过程中由超声测得的右侧膈肌位移距离、膈肌收缩速度和膈肌厚度增加百分比来评估撤机过程中膈肌的功能情况,由此分析超声膈肌功能评估在撤机成功方面的应用价值。结果:两组患者在自主呼吸实验过程中的右侧膈肌位移距离随时间逐渐增加,且在0,5,30 min时,实验组患者的右侧膈肌位移距离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自主呼吸实验过程中的膈肌收缩速度随时间逐渐加快,且在0,5,30 min时,实验组患者的膈肌收缩速度均明显快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在自主呼吸实验过程中的膈肌厚度增加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1.15 cm设为右侧膈肌位移距离的临界值,应用其撤机成功的灵敏度、准确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7.67%,94.29%,88.89%;将1.45 cm/s设为膈肌收缩速度的临界值,应用其撤机成功的灵敏度、准确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3.02%,88.57%,81.48%;将25%设为膈肌厚度增加百分比的临界值,应用其撤机成功的灵敏度、准确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7.67%,95.71%,92.59%。结论:超声膈肌功能评估可以有效地指导临床机械通气患者撤机,通过超声对右侧膈肌位移距离、膈肌收缩速度和膈肌厚度增加百分比进行评估,患者撤机的成功率得到明显提高,且上述指标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准确度和特异性。因此,超声膈肌功能评估在指导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方面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为分析超声膈肌收缩功能表现与肺移植术后撤机呼吸监测指标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心肺诊疗中心收治的肺移植手术后患者114名,根据肺移植后通过自主呼吸试验(Spontaneous Breathing Test, SBT)的初次撤机结果进行分组,撤机成功组93例,撤机失败组21例,SBT期间监测患者呼吸功能参数,应用超声评估膈肌收缩功能指标膈肌移动度(Diaphragmatic excursion,DE),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估撤机期间呼吸监测与膈肌收缩功能关联性。结果 肺移植术后患者存在差异性的膈肌功能下降,呼吸机撤机过程中的DE与氧分压(SPO2)、潮气量(VT)、RSBI及呼吸机使用天数存在一定的相关性(r分别为0.478、0.734、-0.593、-0.567,P均<0.05)。结论 DE与氧分压、潮气量、RSBI及呼吸机使用天数之间具有相关性,可用于肺移植术后呼吸功能的评估。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跨膈压及吸鼻跨膈压测定与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情况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02—2018-10期间我院收治的重症COPD机械通气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自主呼吸测试(SBT)前、SBT后5 min及30 min分别检测最大跨膈压及最大吸鼻跨膈压,同时记录SBT前的实验室指标。按照撤机结局分为成功组和失败组。结果:失败组患者SBT前、SBT后5 min、SBT后30 min时的最大跨膈压及最大吸鼻跨膈压、SBT前的清蛋白(Alb)均明显低于成功组,SBT前的C反应蛋白(CRP)、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血肌酐(Scr)均明显高于成功组(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SBT前最大跨膈压7 kPa、SBT前最大吸鼻跨膈压6 kPa、CRP5 mg/L是撤机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重症COPD患者SBT前最大跨膈压及最大吸鼻跨膈压偏低会增加撤机失败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产后卵巢静脉血栓性静脉炎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我院确诊的7例产后卵巢静脉血栓性静脉炎声像图特征,包括回声、毗邻关系、血供及周围组织情况。结果:卵巢静脉血栓性静脉炎声像图表现为腰大肌前方迂曲管状结构,足侧与附件区静脉丛关系密切,并沿腰大肌向上走行,头侧汇入下腔静脉或邻近下腔静脉,管腔内呈低回声,管壁增厚,周围组织回声增强,部分周围见积液回声,CDFI:管腔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部分管壁可及星点状血流信号。结论:卵巢静脉血栓性静脉炎具有典型的超声声像图特征,能够为临床诊断该病提供重要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心房颤动导管射频消融术后股静脉迟发性血肿的形成原因、早期识别以及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2011年6月行心房颤动导管射频消融的患者58例,总结发生迟发性血肿病例的临床特点以及护理策略。结果 在前20例患者中共4例患者发生迟发性股静脉血肿,临床表现均先出现穿刺部位疼痛,继而出现穿刺部位肿胀伴瘀斑,提示股静脉血肿形成,给予弹力绷带局部加压包扎24h后血肿未继续扩展。后38例患者有2例患者于术后第3天发生穿刺部位疼痛,立即给予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后而未出现迟发性血肿。结论 及早发现和及时以穿刺部位疼痛主诉为起点的加压包扎可有效防止股静脉迟发性血肿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总结了1例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婴儿经外周穿刺留置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PICC)敷贴处皮肤出现湿疹渗液的护理。通过我院血管通路专业组的会诊,给予使用低敏舒适的敷贴、使用皮肤保护膜对敷贴与皮肤之间进行物理隔离、给予护肤粉收敛渗液、湿疹膏涂抹以及最大面积的暴露、按需更换敷贴等方法使得湿疹逐渐好转,该患儿PICC留置时长达62天,未发生导管相关感染及导管意外滑脱等问题,患儿顺利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视频结合情景模拟演练在危重症患者抢救培训中的效果。方法 采用整群便利抽样方法,2015年接受危重症患者抢救培训的73名护士设为对照组;2016年接受此培训项目的68名护士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模式,试验组采用视频结合情景模拟演练培训模式;比较培训后两组护士理论知识、技能操作成绩、综合能力和护士对培训的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护士培训后理论知识、技能操作考核成绩,综合能力和护士对培训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视频结合情景模拟演练培训模式得到护士普遍认可,对护士危重患症者抢救能力的提高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实习护生焦虑抑郁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学校及教学医院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选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社会支持量表(SSRS)对236名护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SAS标准分>50分23例(9.74%),SDS>51分38例(16.1%);SAS与SSRS主观因子分呈负相关,SDS总分、SDS躯体因子、SDS抑郁因子与SSRS总分、利用度因子分均正相关。结论 实习护生心理状况不容乐观,焦虑、抑郁情绪与社会支持存在相关性,学校和教学医院应加强对实习护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根据护生个性特点,有针对性的制定职业教育计划。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实习护生焦虑抑郁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学校及教学医院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选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社会支持量表(SSRS)对236名护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SAS标准分>50分23例(9.74%),SDS>51分38例(16.1%);SAS与SSRS主观因子分呈负相关,SDS总分、SDS躯体因子、SDS抑郁因子与SSRS总分、利用度因子分均正相关。结论 实习护生心理状况不容乐观,焦虑、抑郁情绪与社会支持存在相关性,学校和教学医院应加强对实习护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根据护生个性特点,有针对性的制定职业教育计划。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孕中期起补充复合维生素片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和身长的关系。方法调查2010年2月—2011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产科门诊做产前检查的无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的孕妇及其分娩的新生儿各280例。实验组孕妇在孕中期起开始补充复合维生素片(爱乐维)1片直至分娩,正常饮食,无专业配膳。对照组孕妇正常饮食,无专业配膳。比较对照组与实验组新生儿出生体重和身长。结果实验组新生儿中巨大儿多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体重儿则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的身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结论孕中期起补充复合维生素片对新生儿出生体重有影响,但对出生身长则无影响。在加强孕期营养健康指导时,应合理补充各种维生素片,密切监控孕妇的各项安全指标,有利于保障新生儿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调查了解目前调查区域居家老年留置导尿患者家庭导管护理现况,分析存在的问题,为构建居家老年留置导尿患者家庭导管护理方案,及进一步开展社区及家庭留置导尿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18例居家老年留置导尿患者及其照护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显示目前调查地区的留置导尿老年人多为高龄且居家老人,留置导尿的原因主要是尿失禁及尿道梗阻,多数老年人留置尿管时间在1年以上,导管护理主要在家进行,多数患者缺乏留置导尿护理相关知识及正确的护理操作技能,不进行常规感染监测,同时又缺乏获得相关健康教育的渠道,多数患者目前存在的首要困难为就医不便及居家无人护理,就近进行医院护理的需求大。结论 应联合社区开展留置导尿延续护理服务,进一步规范留置导尿健康教育,以提高居家留置导尿患者的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早产高危孕妇宫颈MRI表现特征。方法 收集早产高危孕妇40例,所有病例均经临床、手术及随访证实。根据孕妇生产时间,再将孕妇分为早产组(观察组)和非早产组(对照组)。观察宫颈基质层及腺下区层T2WI及DWI信号表现,测量宫颈的长度、宫颈内口宽度及ADC值,并将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早产组宫颈明显缩短,小于25mm有15例,平均数为25.16±15.68mm;宫颈内口宽度增大,呈喇叭口状扩张,大于20mm 13例,平均数为20.46±1.82mm;宫颈腺下区层矢状位T2WI及DWI信号增高,宫颈腺下区ADC值大于1.87X10-3mm2/s有14例,平均数为(1.87±0.52)X10-3mm2/s; 基质层ADC值大于1.50X10-3mm2/s有17例,平均数为(1.50±0.43)X10-3mm2/s,与非早产组(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RI能显示早产高危孕妇宫颈的改变,具有特征性,对早期预测和临床干预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尿液生化分析对肾脏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尿液生化分析对肾脏病变部位及程度进行评估。方法按非浓缩尿蛋白电泳定位的肾脏病变分组检测尿生化,用计算机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肾小管病变尿磷(UP)、尿素(UREA)、尿肌酐、尿酸(UA)、尿钙较正常尿液显著降低,尿总蛋白和尿清蛋白稍有增加但与健康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肾小球病变尿总蛋白和清蛋白均非常显著增加,UREA、尿肌酐、UA、尿钙降低但程度较小肾管病变轻;单纯清蛋白尿钙正常,尿渗透压、尿清蛋白、UREA轻度降低,与肾小管性蛋白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肾小球性蛋白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尿液生化多项联合分析是肾病变早期发现、初步定位评估和病情监测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