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探讨儿童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最佳时机及术式的选择。方法分析了31例(31眼)4~14岁儿童外伤性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视力>0.3者18眼,0.05~0.3者9眼,<0.05者4眼。结论儿童外伤性白内障植入人工晶状体有利于小儿双眼单视功能恢复,手术时机以伤后2周至2月为宜,但术后并发症比成人多,而且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探讨Fuchs综合征并发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7例(27眼)Fuchs综合征并发白内障患者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联合一期植入人工晶状体,观察比较术前、术后视力及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全部患者视力明显改善,大部分惠者(25眼,占92.59%)获得较好的术后视力(P>0.5),并且远期效果可靠。结论: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联合一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Fuchs综合征并发白内障效果确切可靠。其预后关键在于术前诊断的准确,手术时机的选择,手术技巧,围手术期的处理和人工晶状体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罗莉丽  曾果  刘晖 《西部医学》2007,19(3):419-420
目的探讨儿童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的最好时机。方法对28例儿童外伤性白内障施行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在伤后2小时-6个月实施,手术方式均随机选择。结果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术后视力最差〈0.05,最好1.0。结论人工晶状体植入是治疗儿童外伤性白内最安全有效的方法,伤口应尽早手术,重建双眼主体视觉,减少弱视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人工晶体植入手术联合视功能训练对先天性白内障患儿视功能恢复的影响 ,探讨先天性白内障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 5 6例 ( 72眼 )先天性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或双腔注吸术 ,掌握手术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时机、选择适宜的人工晶状体度数、术中一期后囊膜撕开 ,术后及时进行双眼视功能训练。术后随访 2年以上。结果 :术后 2年 ,矫正视力≥ 0 .3者 5 5眼 ( 76.4% ) ,具有融合功能者 2 4例 ( 4 2 .9% ) ,具有立体视觉者 2 2例 ( 39.3% )。中央视轴区透明者 65眼( 90 .3% ) ,后囊及玻璃体前界膜增殖膜形成者 7眼 ( 9.7% )。结论 :先天性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时机、术式选择恰当 ,术后配合视功能训练可获得较满意的视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杜鹏程  罗立勤 《中国现代医生》2012,(29):151-152,154
目的探讨外伤性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最佳手术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眼科近年来收治的96例(96眼)外伤性白内障资料,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不同的手术时机,施行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结果手术均无严重并发症。矫正视力0.05~0.3者66例,占68.75%;矫正视力>0.3者30例,占31.25%;无论是人工晶体一期植入还是二期植入,对术后矫正视力并无显著影响(P>0.05),而术后矫正视力较术前视力均得到显著提高。结论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选择最佳的手术时机,对于获取好的疗效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外伤性白内障手术治疗的时机、手术方式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外伤性白内障126例(126眼)临床资料。患者均行白内障Ⅰ期和Ⅱ期摘除,人工晶体Ⅰ期或Ⅱ期植入术。随访6~12月,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Ⅰ期白内障摘除联合后房性人工晶体植入45眼,术后视力0.05~0.8,其中0.3~0.8共23眼(51.11%),Ⅱ期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81眼,术后视力0.1~1.0,其中0.3~1.0共70眼(86.42%)。Ⅱ期人工晶体植入组的并发症较Ⅰ期手术组少而轻,视力恢复佳。结论:Ⅱ期人工晶体植入术疗效比较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7.
外伤性白内障是常见的致盲眼病,多见于角膜穿孔伤、眼爆炸伤及眼挫伤等。若眼部条件允许,宜尽可能在修复眼部其他组织的同时施行白内障手术并行一期人工晶状体植入,促进恢复视力及双眼视功能。现将我院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42例外伤性白内障手术的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Fuchs综合征并发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探讨Fuchs综合征并发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7例(27眼)Fuchs综合征并发自内障患者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联合一期植入人工晶状体,观察比较术前、术后视力及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全部患者视力明显改善,大部分患者(25眼,占92.59%)获得较好的术后视力(P>0.5),并且远期效果可靠.结论: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联合一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Fuchs综合征并发白内障效果确切可靠.其预后关键在于术前诊断的准确,手术时机的选择,手术技巧,围手术期的处理和人工晶状体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外伤性白内障的最佳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41例因外伤性白内障伴大部分虹膜缺损或虹膜全无,行带虹膜隔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术前和术后的视力及手术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患者视力恢复良好,未出现严重并发症,轻微并发症经处理后好转.结论 外伤性白内障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施行外伤性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最佳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方法:28例眼球穿孔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急诊清创缝合术后,根据晶状体损伤的程度选择不同的手术时机,将患者晶体皮质充分吸除干净,然后植入人工晶体。结果:手术均无严重并发症,视力大部分在0.15~0.8之间。结论: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可使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达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外伤性白内障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的效果及术式选择.方法:65例(65眼)外伤性白内障,一期植入后房型IOL 39例,手术距外伤时间3~24h;二期植入后房型IOL 26例,手术距外伤时间2个月~10年.结果:一期植入者脱盲率94.87%,脱残率66.67%;二期植入者脱盲率96.15%,脱残率69.23%,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并发症IOL前膜、后囊混浊,两者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两种手术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对于外伤性白内障患者,只要掌握好适应证,应努力争取行一期植入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白内障的42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其临床效果。方法:对42例(58眼)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技术吸出白内障,并植入人工晶体,术后随访患者视力和屈光度的变化,分析相关并发症。结果:患者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柱镜、球镜屈光度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的同时能够矫正高度近视,手术安全且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外伤性白内障术后植入人工晶体的时期。方法 :外伤性白内障患者 96例 ( 98只眼 )全部行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 ,其中 期植入 78例 ( 79只眼 ) , 期植入 1 8例 ( 1 9只眼 )。结果 :术后随访 1~ 36个月。术后视力在 0 .3以上的 期植入 69只眼 ( 87.34%) , 期植入 1 7只眼( 89.47%)。术中术后并发眼内出血及人工晶体偏离中心 期植入明显高于 期植入。结论 : 期植入人工晶体能提高术后视力 ,大多数人工晶体能植入囊袋内 ,预防了人工晶体偏离中心 ,减少了眼内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 ,避免了二次手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患者双眼植入非球面多焦点人工晶状体AcrySof IQ ReSTOR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6例(52眼)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实验组(MIOL组,13例26眼)双眼植入非球面多焦点人工晶状体AcrySof IQ ReSTOR,对照组(IQ组,13例26眼)双眼植入非球面人工晶状体AcrySof IQ。检测术前视力、术后3个月裸眼远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裸眼近视力、最佳矫正近视力、屈光状态,问卷调查术后视近时对眼镜的依赖程度及患者的主观视觉症状。结果术后3个月,两组裸眼远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最佳矫正近视力、整体满意度、眩光、夜间视物模糊及色觉异常,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MIOL组裸眼近视力,视近距时满意度和视近距时脱镜率,MIOL组优于IQ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非球面人工晶状体AcrySof IQ相比,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应用AcrySof IQ ReSTOR具有更好的视觉效果,近距离工作脱镜率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同时行双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和风险情况。方法:对35例(70眼)老年性白内障同时行双眼超声乳化摘出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观察视力、并发症等情况,并与同期完成的70例(70眼)双眼老年性白内障分期手术病例做对照。结果:同时行双眼手术与双眼分别手术之间在术后视力和并发症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同时行双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在临床上是安全可行的,但仍不主张向患者推荐。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Ⅱ期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术后弱视训练治疗儿童单眼无晶状体眼视功能重建的效果。方法儿童白内障术后无晶状体眼88例88眼,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44眼,对照组44例44眼,2组均行后囊切开及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1个月观察组结合健眼遮盖和弱视治疗仪进行弱视训练,对照组术后不行弱视训练。结果术后1个月观察组视力脱残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a观察组脱残率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1a观察组视力≥0.5者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1a外伤眼脱残率均高于先天眼(P<0.01,P<0.05)。术后1a外伤眼视力≥0.5者多于先天眼(P<0.01)。对照组术后1个月外伤眼脱残率高于先天眼(P<0.01);术后1a外伤眼与先天眼矫正视力脱残率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a外伤眼视力≥0.5者高于先天眼(P<0.05)。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Ⅱ期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术后弱视训练治疗儿童单眼无晶状体眼对儿童视功能的重建优于单纯Ⅱ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临床观察应用超声乳化技术治疗白内障膨胀期继发性青光眼,同时植入多焦点人工晶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37例51眼膨胀期白内障继发性青光眼患者行超声乳化联合ReSTOR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手术前、后的视力、屈光状态、角膜曲率、眼压、内皮细胞计数、立体视觉、脱镜率、病人视力习惯和满意程度。结果术后患者裸眼及最佳矫正视力等均较术前提高。结论以成熟的超声乳化手术技术摘除膨胀期白内障治疗其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是安全和有效的,多焦点人工晶体的植入满足了患者强烈的脱镜要求,其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应用三片式疏水性丙烯酸酯人工晶体光学夹持(optic capture)治疗儿童小眼球先天性白内障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6例11眼行一期人工晶体夹持术,7例11眼行二期人工晶体夹持术,一期或二期夹持植入三片疏水性丙烯酸人工晶体,观察术后视力、眼压、人工晶体稳定性及并发症。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26.55±11.03)个月,所有术眼均保持圆形瞳孔,视力有不同程度改善。2眼发生后发性白内障(PCO)。2眼虹膜后粘连。未观察到人工晶体偏位、瞳孔夹持或术后青光眼。结论 人工晶体光学夹持术可做为治疗儿童小眼球先天性白内障的一种有前景的解决方案之一。使用此种手术方式,可以改善术后视力,忽略对囊袋大小及人工晶体尺寸是否匹配的顾虑,同时最大限度减少了人工晶体偏位及瞳孔夹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抗青光眼手术在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中的疗效。方法选取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closure glaucoma,PACG)合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房角粘连>120°且≤270°。患者35例(45眼),随机分为A组(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手术组)和B组(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小梁切除手术组),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视力、眼压、视野等变化。结果两组术后视力和眼压均较术前显著发生变化,组间无统计学差异。两组视野基本上保持原有水平,A组几乎所有纳入者术后随访前房角均有增宽,B组60%房角增宽。A组发生并发症1人,B组发生并发症4人,B组住院平均天数较A组长。结论两种联合术式治疗PACG合并白内障均有显著疗效。但联合小梁切除术的术后并发症多于联合房角分离手术组,故优先考虑联合房角分离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